文章吧手机版
要么被摧毁,要么长出花木兰的灵魂
日期:2019-07-24 10:00:40 作者:祝羽捷 好好虚度时光 来源:好好虚度时光 阅读:

要么被摧毁,要么长出花木兰的灵魂

  ▲ 主播/  思婕,配乐/李志辉《 一花一世界》 

  01.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里,能让我们刻骨铭心女性角色屈指可数。归纳一下,她们常常以纯良温婉姿势出场,以红颜薄命或者为男人殉节为结局。这些角色都顶着苦情帽子,也不乏心怀大义的,比如远嫁塞外的王昭君,为夫挂帅的巾帼英雄穆桂英,还有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花木兰无疑是中国古代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并且让全球人为之倾倒。

  关于历史究竟有没有花木兰真人?我查到有很多不同版本,关于木兰的姓氏也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根据元朝的《孝烈将军祠像辨证记》文献里有记载,称木兰是将军,是一个孝义刚烈女子也就是说木兰是真实存在的,但里面表明木兰不姓花而姓魏,是安徽亳县人,她和三国时期风云人物曹操是同乡。而花木兰所处的年代是北魏,西方的罗马帝国后期时代,在罗马帝国女人地位还不如奴隶

  在西方,很容易感受到他们有多喜欢花木兰,1998年迪士尼耗资1亿美金,用了700多位艺术家,耗时两年打造动画长片《花木兰》,这可是第一位中国女性主角登上迪士尼荧幕,竟然有美国影评家评为“迪士尼影片中最好的一部”。比起白雪公主灰姑娘得到王子心上人故事,花木兰显然颠覆了之前所有的迪士尼公主形象,比任何一个公主都更有自我意识

  她并非靠着美貌温柔动人,更没有活在男权的既定规则里。她换上男人的装扮,隐去身份骁勇善战。花木兰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算得上最早有女性自我觉醒意识的人物,正是现在世界主流价值观里最被推崇的。

  我们熟知的花木兰都来自课本里的《木兰辞》,几乎人人都会背,是中国诗歌中最勇敢的女英雄的故事。虽然中国历史上女扮男装的故事还有祝英台,可是祝英台虽有男女平权接受教育的意识,但还是摆脱不了为爱殉情的命运,也没有做出一些令人敬佩事迹。根据《木兰辞》里的记载,“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可见花木兰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到了受到天子隆重接见的地步说明她甚至比男人更勇猛胸怀韬略,满满的英雄气。

  更让人高看的是,花木兰最终坦然辞官谢赏,回归故里,与家人团圆,重新过上了朴实农家生活。也许是因为女儿身的身份不宜久留官场,也许她本身内心就是宁静致远,若不是迫不得已替父充军,就算精通武艺,她也会一生不宠无惊的过一生。这样的结局为木兰又添一份高洁,因为中国人骨子里还是崇敬淡薄名利之人。

  ▲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 Mulan (1998)》中展现花木兰勇气片段

  02.

  我看到有种说法,每当中国需要希望灵感时候,花木兰的传说就会复活。说来奇怪,从梅兰芳、常香玉到陈云裳、赵薇、刘亦菲,所有演过花木兰角色的演员都会有一种特别气象,在不同的镜头剧本下流转,花木兰这个角色似乎特别给演员提气,能弹走小女人的期期艾艾,勾出体内一种不认命的气魄,参揉了自身的特点。每个人演的角色都值得让观众品味

  我虽然不懂京剧,但是看了梅兰芳大师演的《木兰从军》也觉得摄人心魂,而且这里是男人扮演假扮成男人的女人,有种碟中谍的戏剧性,更能诠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912年3月17日,梅兰芳在北京首演京剧版的《木兰从军》,他既唱旦角,又反串小生,他的目光如炬,气息沉稳,在舞台长枪扎靠,英姿飒爽,他把花木兰演绎得非常高贵。据说这部戏一开演就造成了轰动,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男剪辫子女放脚”的变革时期,这部剧还对提高妇女信心鼓励妇女关心国家大事发挥了一定作用

  梅兰芳还是出演电影版花木兰的第一人,中国电影早期是以拍摄戏曲名家身段起家,一是为了将以看戏为主要消遣的观众吸引影院,二是我们当时还没真正的电影演员,还是戏剧演员居多。这部电影就是用着梅兰芳舞台上的布景片子背景拍成的,有点像戏剧的影像版。梅兰芳的花木兰扮相奠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电影里的古装程式,之后的花木兰们也都是戏剧妆。

  ▲1935年初版《梅兰芳赴苏联演出剧目》/Performances of Mei Lan Fang in Soviet Russia

  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绝对妇孺皆知,我大概三岁的时候也会唱几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我想可能是豫剧的发音唱腔比较接近普通话,加上这场戏是春晚上的常客,所以这应该是中国家庭熟悉的《花木兰》版本了。常香玉唱花木兰跟梅兰芳的感觉完全不同,她音域广阔声音有着中原大地豪迈,有着黄河奔流的气势。特别豪迈果敢,甚至有一丝泼辣,让我觉得这个花木兰驰骋战场,毫无含糊。常香玉1951年为抗美援朝捐献战斗机进行募款演出,全国巡演半年共180场。

  《花木兰》还担任着外交职责,无论哪里的演员,一般身上担着出国交流访问责任,都想选一些表达民族气节内容传递自己心中的美好品质是什么。1952年12月梅兰芳和常香玉出席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后,应邀访问苏联。在莫斯科,他们在莫斯科“演员之家”剧场,分别表演了《霸王别姬》和《花木兰》片断,也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那个时候花木兰就已经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了。

  ▲1952年,梅兰芳和常香玉应邀访问苏联,照片为梅兰芳、常香玉与苏联艺术家在一起。

  陈云裳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最耀眼的电影明星之一,与胡蝶、周璇齐名,上海滩曾经一度出现“云裳”热,许多商店时装公司舞厅咖啡馆都冠上了“云裳”字号,让她真正名气大噪的还是因为出演了电影版的《花木兰》。当时上海电影业大佬”张善琨找不到适合《木兰从军》的演员,观看了陈云裳出演的《血溅宝山城》后,认定花木兰非她莫属。影片在1939年春节期间在沪光大戏院上映,连续三个月场场爆满,打破了当时上海电影放映史的最高票房纪录,当时的陈云裳才18岁,凭借这部剧荣膺电影皇后。加上正值抗战时期,这部片子刚好借古喻今,鼓舞全民抗战的士气。

  ▲陈云裳一名源自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独居一隅的邵氏影业怎会放过这么好的题材,这个版本是黄梅戏,跟之前的题材也算不同,由善于拍摄传统古装片的岳枫操刀,凌波主演。她凌波亦歌亦舞,妩媚英姿均有展现。也凭借木兰这个角色拿下了第11届亚洲电影展影后,花木兰真是一个产出影后的点金石

  内地演员第一个演现代版电影的是赵薇,是花木兰扭转了我对她的认识,在这之前我确实对她无感,傻里傻气的小燕子也不需要什么演技吧,全程装疯卖傻。这个版本的《花木兰》里,赵薇那双大眼睛虽然显得有些虎头虎脑,没有妩媚感,但也有一脸无所畏惧英气,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从那之后,我才开始相信她是有演技的。电影场面宏大,只可惜对于大家熟知的故事更需要赋予新意,或者添加一些意想不到桥段才能打动人,剧情里对我们代代人好奇问题,比如到底12年来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木兰是女儿身等,电影里没有有力回答,有种隔靴搔痒无力感

  ▲赵薇在电影《花木兰 (2009)》中战斗剧照

  03.

  花木兰被演绎的版本太多,我们的胃口越吊越高,我偶而也会在心中幻想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花木兰的样子,也许是章子怡,她可以表现出对情感克制面目肌肉微微抽动,眼神嘴角都很倔强。也许是舒淇,就像她演聂隐娘那样,有一种不自知的魅力,挥刀杀人的时候有一股狠劲,这样的花木兰有一种孤冷和神秘。也许是杨紫琼,她的细长眼睛和面部棱角,更符合西方对东方的审美,而且打戏会很精彩。也许是李冰冰,颜值、演技、造型神韵平均值在及格线,但是说不出哪项特别精彩。

  ▲刘亦菲在电影《花木兰 Mulan》中饰花木兰。

  最近看到了迪士尼放出了真人版的预告,刘亦菲的花木兰比我之前想象的每个人都多了份柔情。虽然她之前也不是以演技令人信服,不过看了她的造型剑眉斜飞入鬓,应该是个具有东方美的花木兰。

  不管是谁演花木兰,不管哪个版本的《木兰从军》,花木兰无疑都已经是最能代表让我们骄傲的中国女性形象了,这不但是一个女性自我成长,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在今天也像一个不断更新意义的文化符号,花木兰的影响力不仅可以拥有以她命名金星陨石,不仅让小女孩走进芭比娃娃商店可以买到一只黄皮肤的娃娃,更能让西方世界重新审视亚洲面孔和亚洲女性。我们每个人面对命运不公,要么被摧毁,要么长出花木兰的灵魂

  本文作者:祝羽捷

  本文配图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你最喜欢哪个版本的花木兰?

  哪位演员最接近你心目中的花木兰?

  请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

  点“在看” ,一起英姿飒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要么被摧毁,要么长出花木兰的灵魂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