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像可乐这种碳酸饮料,是极其不健康的饮品,而凉茶这个饮料在人们的思想里是“健康”的代名词。
“东风,前段时间上火了,我买了一箱凉茶回来败火,怎么还不见好呢?”
每年三伏天一来,都有不少人成为凉茶的迷妹迷弟,连热爱养生的中老年朋友们都坚信凉茶的“养生”。
只要天儿开始热起来,他们就会大量购买,放在家里的冰箱里,成为了居家旅行的常备品。
这种配方表里都是中草药,看起来很健康的饮料,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呢?
2016年,王x吉在广州宣布了863计划:
次年的12月,王x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据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喝凉茶可延长寿命10%。
微博里声称这个成果获得了著名集团总裁认同,并得到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但消息一出,广州疾控中心便立即“反对”:该中心仅做过相关大鼠实验,不能确定“延寿”功效同样适用于人类。
华大基因总裁也急忙站出来撇清关系,说明自己当初只是礼貌性点头而已,并不赞成这个说法。
更有多位相关领域专家表示,目前尚没有哪款功能性食品,甚至药品,敢宣称能延长人类寿命10%。
虽然专家们辟了谣,但他们还是成功地炒作了一把,把“凉茶”跟“健康养生”挂上了钩。
科研项目和广告宣传的双管齐下,让国人渐渐认可了这个所谓的“养生饮料”,火锅店、烧烤店里到处是它的身影。
凉茶,真的火了。
凉茶,真的是传说中的养生饮品?
几十年前,凉茶在岭南地区盛行。
大街小巷里都是凉茶铺子,当地人把它当做夏季的必备品,无论男女老少都人手一碗。
岭南地区长期高温天气,配方根据当地气候和水土特征而定,当地人就依靠凉茶本身的药性来平衡气候对身体的影响。
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岭南的这个“特饮”,于是纷纷开始效仿。
凉茶,真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养生吗?
里面的药物大多属性寒凉,尽管有性平味甘的甘草在调和,依然很难改变它本质寒凉之性。
后来凉茶被商业化,商家把凉茶进行了一番“包装”,口味也改版成了男女老少都喜欢的甘甜味道。
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怕上火,喝XXX!”真的迅速风靡了全国,根深蒂固进了国人的思想里。
凉茶就这么成了所有人心中夏天的“去火神物”。
吃火锅的时候,来一杯凉茶解解腻;天太热了,来一杯凉茶,给自己降降温。
一个小伙在夏天偏爱吃烧烤,每晚必须撸上几十串。
这么连续吃了一个周,就严重上火了,口腔溃疡、咽喉痛都找上门了。
小伙笃信凉茶能够“败火”,于是买了几箱凉茶,边吃边喝。觉得凉茶有着“败火”功效,这么做一定万事大吉。
结果没几天,上火的症状非但没缓解,还愈发严重了。
为什么明明是上火,身体里有火气,进而喝了寒性的饮料却让火气愈发严重了呢?
因为在中医里,"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越来越少了。
所谓“实火”就是阳明实热证。(里有实热)
古代的人们生活潦倒, 吃不上饭,吃糠咽菜的,还有可能有得阳明实热证的条件。
但是我们现在的人,整天喝着冰镇啤酒,吃着冷饮,空调对着吹,上的火都是“虚火”。
中医有个名词叫“虚火上炎”,也就是下寒上热。我们“上火”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的寒太重了,寒在内沉积,把热排斥在外;而热往上走,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上火”症状。
口腔溃疡,牙龈、咽喉肿痛,眼睛发炎,脸上长痘,便秘,小便超黄,口臭很重等等。
这个时候喝“凉茶”,无疑是“逞一时之快,清一时之火。”
苦寒之药这个时候,已经悄无声息地消耗着你体内那一丢丢阳气 ,让你身体的寒气越来越重,虚热反而也会越来越重。
所以,“凉茶”清热解毒不但没用,反而会导致脾胃更虚,身体更差,更容易上火。
凉茶的危害
街上的各种烧烤店、火锅店里到了某个特定季节,凉茶一定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可是深信凉茶能够败火的你,真的了解凉茶的成分和会带来的危害吗?
第一害:含糖量高
喝过真正凉茶的人都知道,凉茶是中草药熬制而成的,味苦,甚至让人难以下咽。
但是现在的商家为了让凉茶的口味让人更容易接受,加入了大量糖分,把味道苦涩的凉茶活生生变成甘甜的凉茶。
长期饮用“凉茶”,会使糖分摄入过高,增大了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人更是不能碰“凉茶”这类饮品。
2013 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达 11.6%,在这些患者中知晓率仅为30.1%,控制率仅为 39.7%,并且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高达 50.1%。
然而这些只是糖分第一宗罪。
澳大利亚导演Damon Gameau曾经把自己当做小白鼠做实验,每天摄入大量糖分。最后结果证实过多摄入糖分不仅很有可能得上脂肪肝,可能还会引起心脏病。
第二害:寒性大,伤脾胃
大家都知道,凉茶都是冰镇的才好喝。但凉茶的“寒”不止是温度上的寒,更是性质上的寒。
看看凉茶的配方表:鸡蛋花,菊花,金银花,夏枯草,这些统统都是性质寒凉的中药。而脾是喜燥恶湿,胃喜暖恶寒的。
平时不注意的话,经常食饮偏寒凉,脾胃常年处于寒湿的环境,自然就“冻”坏了。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上讲,“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在养护脾胃方面,可以说是“谨小慎微”,各个方面都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寒凉,尽量做到少吃或者不吃。
夏天上火了,到底该怎么办?
天气热了,人们“吃夜宵、喝啤酒、吹空调”,仿佛成为了生活的常态。
寒凉入侵体内,体内寒气重,把热排斥在外,也就导致了“下寒上热”。
于是,在夏天“上火”的人就越来越多,牙龈痛、嗓子痒、心烦意乱各种症状都来了。
然而每次一上火,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灭火”吗?
想要败火,还是要从根部解决问题,清虚热、保护好脾胃,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一、爱护好你的脾胃
上火了,想着去吃个柚子、喝个菊花茶败火前,先考虑下你要付出的代价——脾胃越来越虚寒。
脾胃是身体的中轴,就好比是车轮的中轴,当中轴转动,带动了身体的循环。上面的热可以随着循环被带走,同时下焦的寒也可以随着循环被破掉。
所以当脾胃虚寒,中轴不转,虚热就会越来越重。常温的水果和水属于寒凉,都会伤脾胃。
脾胃最爱温热的大米汤,大米可以恢复胃气,而且大米汤可以补津液。
二、引火归元
引火归元啥意思?
火是指在上的虚火,元是关元,也就是下焦丹田的位置,就是把在上的虚火,引回下焦。
寒邪就好比是八国联军,你越吃寒凉食物,越不爱护自己的脾胃,这个八国联军实力就越强大,慈禧老太太就越回不到京城啦。引火归元的意思就是想办法让慈禧老太太赶紧回京城!
用好“引火归元”的这几个小方法,早日给身体“败火”不成问题:
① 金鸡独立
可养成习惯来做,重点要闭眼站,这样才能全神灌注足底。经常做这个动作,有助于“降虚热”。
肉桂有温里、“引火归元”之效,平时做汤的时候可以加肉桂。
做米饭的时候可以加入肉桂粉。泡茶的时候也可以放肉桂。
③泡脚
对于畏寒、四肢不温的同学来说,泡脚是再简单不过的法子了。取艾叶(或者是艾绒)15克,吴茱萸15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待其冷却至合适温度后泡脚即可。
④ 涌泉穴
涌泉穴:足底前三分之一处可见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如果有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等虚热上扰的情况 ,可以在涌泉穴贴生姜片。
三 、经方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了知母、黄柏两味药,知母、黄柏能很好的清虚热。
然而这个道理就像着火了需要水来灭一样,清热必然耗津液,再加金匮肾气丸补充津液,用来缓解上火的症状更佳。
小建中汤原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灸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胶饴一升
在夏天喝一杯凉茶纵然爽,但切忌不能贪杯,上火的人更不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