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580篇文章
我相信,在看文章的读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你跟同事聊工作,check流程细节,本来10分钟可以结束沟通,却因对方迟迟不回复,导致任务一拖再拖;
你跟甲方商定合同,在条款细节处,对方分毫必争,但一聊到打款的,他就玩短暂消失,你却陪笑脸,一催再催……
所以,我很喜欢秒回的人;
倒不是说,它能解决我当下的问题和需求,而是在这个隔着屏幕社交的时代,对职场人来说,秒回体现的是你的专业,你的靠谱。
秒回你的人不一定正在工作,但发消息总不回的人,一定不靠谱。
1
因为做自媒体,我接触过不少高管精英,他们有很深的职场阅历;我跟这群人聊天,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靠谱。
前几天我去上海出差,想约一个投资人吃饭,请教下融资问题,当我把需求表达清楚,按下微信发送键之后,没过多久,就收到回复:
你看,对话简洁明了,全程对话不过5分钟,跟投资人约饭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也许你会说,这对话也太冰冷了吧,不用寒暄的么?
这恰恰是我想说的,秒回不是说你要照顾每个人的情绪,回复每条微信;
秒回真正的魅力在于,当你与微信另一头的人,存在社交联系,存在商业联系,你的发言象征职场专业度时,及时回复重要且必要的信息,能为你个人品牌背书。
而这种精确背后的情绪价值,就是重视。你重视的不只是自己的时间,还有对方的时间。
在意时间,就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当然,秒回并不是让你将时间精确到0.01秒。
这不科学,也没必要。
我们常说的秒回,不是和时间赛跑,而是当你看见我的信息,你没有选择无视;
即使你当时很忙,你也愿意在看见我消息那刻,给我回复一句“在忙,等会儿跟你聊”。
你要知道,职场上,没有什么比一条消息发出去,迟迟等不到回复,更让人质疑专业度的了。
所以,当别人发微信给你,能秒回就秒回,即便真有事情,一句“不好意思,我在忙”也能体谅。
心智成熟的人,通过微信,展现的是你为人处事的高情商,而不够成熟的人,总能在一次一次的消失中,让人失去对他的耐心。
2
别让你的价值毁于“回复”
我一直认为靠谱的人,才能真正做成事。
领导们都喜欢秒回的员工,但很多时候,员工喜欢为自己不回消息的现象,据理力争。
他们都爱找什么借口呢?比如自己真的很忙呀,忙着做数据报告啦,所以没时间看微信等等。
但其实,老板什么都知道。
大多数因忙而不回消息的借口背后,其实都优雅地参杂了空闲的水份。
越是投入工作的人,越是会及时回复消息。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来了两个商务实习生,我的合伙人Fancy,在他们实习第一天就提醒说:“一定要秒回客户信息,一定要秒回工作群信息。”
两个实习生性格不同,一个乐于表现,一个不爱说话,因为Fancy只给一个转正名额,答辩那天我还问她:“你打算留谁继承你的衣钵呀?”
她说:“你猜。”
Fancy跟我解释:“很简单,我不接受职场人在我提醒过的地方连犯3次错误,关键是,就连秒回客户这么基础的要求,你都做不到。”
等你想起来要回复时,机会已经在你空闲的时段,悄悄转移到别人手里。
3
越懂回复的人,信用越高
我自己带团队这几年,真心觉得,和靠谱的人一起工作,能避开很多坑。
职场人也是有信用度的,你一次次不回领导信息,一次次延后领导交代的任务,无形中,就是在消耗自己的信用。
懂得“秒回”的人,信用越高,越靠谱。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最近正好有刚大学毕业的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问:
“叔,作为职场新人,我知道秒回老板微信很重要,但是一天24小时,不能都分配给老板吧!下班后能不秒回吗?”
这是很多人会纠结的点,但我只说一句,你要不要秒回,不是你老板说了算,而是你说了算。
如果你把秒回当作信用的累计,你秒回一次,对方对你的专业测评就加一分,不要小瞧这一分,一旦时间纬度拉长,将会带来巨大的价值。
银行为什么会肯借钱给你,因为你有信用;
信用从哪里来?从一次次闭环社交开始——因为你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
而信用最大的价值,就是信任。
因为人生的赛场远不止朝九晚五8小时,你要收获的也远不止是每月按时到账的工资。
我只是想对大家说,多重视自己的职场信用,因为,连接一个人很简单,但是取得一个人的信任,太难。
但恰恰因为信任这件事意义重大,它能撬动更大的互动价值和商业价值,所以就值得你好好思考:
究竟,“为秒回花时间”这件事,亏,不,亏。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上班真的很耽误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