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十几年辛辛苦苦的求学生涯,可就全看这“决定命运”的一刻了。因此,大家纷纷将目光聚焦在那些高分学霸上,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这次的学霸,也是格外引人注目。
南宁二中的杨晨煜,数学英语双满分,语文和理综加起来只丢了20分,以730分的总成绩“傲视群雄”。
广大网友们震惊羡慕,纷纷表示这真正是传说里“别人家的孩子”,还发问:“什么样的神仙家庭才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很快,这个答案就揭晓了,杨晨煜的妈妈现身说法,告诉了我们学神是怎么培养的,可以说句句都是“金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杨晨煜妈妈很明确地说了:
“家长要自律。”
ONE
双方受益一辈子
杨晨煜的妈妈说:
“所有习惯必须在他没有自主思考问题能力的时候,全部帮他打好。”
孩子在6岁以前,属于“潮湿的水泥期”,也就是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最强,他的行为习惯全凭家长塑造,塑成什么样,孩子未来长得八九不离十。
而7到12岁,则是“凝固的水泥期”,表示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开始固化,个人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大,再想要纠正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如果家长方法用得不对,就往往适得其反。
培养孩子永远要趁早,如果总想着等上学了再培养也不迟,那就已经太晚了。
TOW
家长的自律,是双倍的丰收
杨晨煜妈妈表示,给孩子打好习惯要趁早,要监督孩子,同时自己也要自律。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你这个导师教得好不好,言行在孩子身上起了什么作用,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个行为,21天就可以养成,但要把行为保持下来形成习惯,需要长年不懈的坚持。
当你帮孩子建立好了好的学习行为,如果不能长期不懈地去监督让孩子坚持,也是白搭。
也就是杨晨煜妈妈所说的“监督的过程很痛苦,你自己也要自律。”
当你为了省事,把孩子交给手机,或是粗暴地又打又骂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孩子未来可能考试不及格,长不成你期望的样子。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又多又严,对自己可就不一样了,完全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典型,像这样子,就基本没有教好孩子的可能了。
要求孩子读书,自己却在津津有味追剧看电视;要求孩子拿高分,自己却抱着手机打游戏。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再高再严又有什么用呢?
自己就在孩子眼前竖了一个高大的“反面角色”,还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眼前,给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可想而知。
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写得慢、错得多,父母们不大发雷霆的基本没有,可是在他们把所有的错都一股脑地堆在孩子头上的时候,就没有想过:
我做得够好吗?我完全没有责任吗?我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了吗?我给孩子培养好学习习惯了吗?
自己没有做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收获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个失败的后果,大部分都压在了孩子的身上,这也特别可悲:孩子本来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却败在自己父母的手上。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父母自律,愿意监督培养孩子,他就能给孩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也从此不同,这就是双倍的丰收!
THREE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
孩子一直在长大,作为孩子的父母,其实也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就一定会和孩子沟通不良,渐渐疏远。
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今年高考以613分(上海满分660分)的成绩,入选清华理科试验班类(新雅书院)专业。
她的家庭就一直给她提供良好的沟通氛围,全家人每天晚上都会在一起读书绘画、交流心得,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谈当天的收获。
就这样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最终培养出了一个文理全才的灵秀女孩。
我们不难看出,状元家庭中,沟通、秩序、规矩都是远远凌驾打骂的,也只有这样的家庭,不光能培养出高考状元,更能培养出乐观自信、心理健康健全的孩子。
让你的孩子也成为希望之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