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冰茶
时隔18年,《千与千寻》终于在中国重新上映。
那张欠了18年的电影票,终于能归还了。
再遇千与千寻,再遇我们自己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还在上小学,那时候印象深刻的只有长相吓人的无脸男和看起来十分诱人的食物。
她坐在汽车后座,慵懒烦躁的样子,就像是个被父母良好保护的小姑娘。
长相普通,没有很聪明,也并不漂亮,爱哭脆弱,像极了儿时的我们。
有网友评论说,小时候看油屋是一个奇幻世界,长大后却发现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真实写照。
面对免费诱人的食物,连成人都没能抵住诱惑,不知节制地大吃大喝,最后变成了猪。
千寻没有工作经验也能独自面对“腐烂神”的威力,联合众人,齐心协力拯救了油屋。
刚开始进入油屋工作时的她,差点被汤婆婆夺走的姓名,好在白龙帮她记住了。
可是路途中,总免不了遇到诱惑或磨难,让我们短暂的迷失了自我。
但只要保持善良的本能,我们依旧能像千寻找回姓名那样,变回最初的模样。
这大概就是《千与千寻》想要告诉我们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每个人的初心,都应该细心呵护。
两个人合在一起才是完整
电影的名字《千与千寻》,一直以为是两个人的名字,后来才发现千就是千寻,两个名字,两种状态。
千寻,是她的本名,一个未经世事的姑娘,没有经历过社会这个大染缸的迫害。
而千,则是被汤婆婆夺走了姓名之后的她,远离亲人,失去自由,独自拼搏,寻找出路。
千与千寻,一个是破碎的自己,另一个则是完整的自己。
千寻的两面代表了童趣和成熟,而另一个两面角色,则代表了善恶。
电影里还有一处对比,汤婆婆和钱婆婆。
电影里最主要的配色,无恶不作的汤婆婆,金钱至上,剥削下属,眼里除了利益再无其他。
利用白龙,做尽坏事,当白龙失去利用价值时,她第一时间的想法,就是把白龙弄死。
而她的双胞胎姐妹钱婆婆则是一个亲善和蔼,赏罚分明的人,虽然拥有强大的魔法,却从来不会滥伤无辜。
金钱,在她眼中根本算不上什么,一盏烛光,一杯红茶,知足常乐,这便是最幸福的生活。
虽然是双胞姐妹,但两个人除了长相,完全没有相似的地方,就像钱婆婆所说:
“我们两个人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但却总是合不来。”
一阴一阳,一明一暗的对比,也代表了人性以及其他事物的正反面。
人就是这样,理性和欲望同时充斥着我们的内心,人性是矛盾复杂的。
更多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抵御自己的恶念,抑制膨胀的欲望,做个平凡的好人。
而战胜自己的内心,何尝不是另一种伟大?
但我并不觉得,我认为这是一部让所有人重获新生的电影。
幼稚的千寻,从误入小镇开始改变,起初笨手笨脚,却结实了很多朋友,懂得了担当。
被汤婆婆夺走姓名之后,千寻在油屋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坚持,通过锅炉爷爷和小玲的帮助,她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白龙,原本是河神的他,为了学习魔法,放弃了自己的姓名,成为了汤婆婆的手下。
在外人眼中他是令人惧怕的存在,而千寻出现,帮他消除了魔咒,找回了名字,重获新生。
无脸男,就像是一个误入歧途的人。
在外流浪漂泊多年的他一向孤独,认识千寻之后,才真正感受到温暖。
他不懂得应该如何与人打交道,以为只要遵循汤屋的守则,用金子就能吸引到千寻的目光,但其实,千寻对金子并不感兴趣。
当所有人都害怕变成怪物的无他时,千寻却将自己手里最宝贵的药给了无脸男,还带着他去寻找钱婆婆。
长大便是这样,我们可能并不完美,但一个个不完美的个体,相遇,相识,用爱的力量互相改变,互相帮助。
不要害怕一时的困惑和迷茫,因为我们总能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过上梦想的生活,我们终究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成长的道路上或许会有迷茫,或许会有独自前行的时候,但长大就是一个有去无回的过程。
就像《千与千寻》里的那句话一样: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作者:冰茶,单书原创作者,今夜不想世界,只想你。单书(),用文字温暖每一个孤独的灵魂。每晚八点四十,和你一起感悟世间情事,探讨人生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