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到妈妈说起一个事:
表妹的丈夫出轨了,她和丈夫大闹了一场跑回娘家。结果,表妹夫还未过去认错,表姨就开始劝说女儿:你骂也骂过了,打也打过了,男人就这样,睁只眼闭只眼,日子也就那样过。
什么叫日子也就那样过?
无奈的是,生活中,不少像表姨这样的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为你好”,然后,想尽办法将自己辛苦养大的女儿往外推。
01
再不结婚,就别回家了
杭州一位父亲因女儿迟迟没结婚,自己主动替38岁的女儿相亲, 这位父亲说,相亲就像摆地摊一样,条件一般就可以了,要求不高。
事实上并不是,这位父亲的女儿是双硕士,浙大毕业后到澳洲留学并取得绿卡,现常驻上海,年薪30万。
但老父亲似乎认为女儿优秀并不是一件好事,他觉得学历太高,很难找对象。于是他在相亲资料上将女儿的双硕士改成了本科。
这位父亲说,以前看到女儿成绩优秀,很高兴,但现在高兴不起来了。女儿没成家已经成为他的心病。
为了让女儿快点找到对象,他甚至威胁女儿:再找不到对象,就别回家过年了。
我明白,过了适婚年龄却迟迟未婚的女儿是父母的心头大石。他们害怕以后自己不在了,女儿一个人孤孤单单,没有依靠。所以,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让她们嫁出去。
但是,这世上好男人很多,坏男人也不少。一味让女儿凑合,最后那男人很可能不但无法成为她的依靠,还会让她孤立无援。
剩者为王里父亲说的一段话挺感人的:
爱情和婚姻不是百分百对等的,对她来说,就像她坚持了很久很久的一个准则。作为一个父亲,我就应该和她一起去守护,只要她认定了,我就陪着她,那她有时候受挫了,我就等她回来哭一场。
如果她忍着不哭,好,那我可以烧一桌好吃的。
其实,“我陪你等”对很多女儿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是呀,自己捧在手掌心疼了那么多年的珍宝,为什么要将它当成积压商品降价处理。
02
“要做一个懂事的女人”,不少父母习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醒了无数次,发现还只是凌晨四点多而已……很沮丧,基本是女儿咳完到我咳,我咳完到儿子咳。然后爸爸在另一房间听着我们咳得此起彼伏却又无可奈何”。
为什么自己生病还带着两个生病的孩子?隔壁房的孩子爸除了无可奈何还有很多事可以做的。比如,哄孩子睡觉让老婆好好休息一下。
有点气不过来,想留言,打了上面的文字,最后还是删了。
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
前阵子,丽丽在家庭群里抱怨老公平时不帮忙带孩子,孩子感冒只会怪她。
本想妈妈会站在自己这边。妈妈却在群里回复:你丈夫要赚钱养家,你懂事一点,不要整天抱怨了。
很多父母,既害怕女儿和女婿闹翻,又害怕自己和亲家闹疆。于是一味让女儿包容,懂事,妥协。
但谁懂得,外嫁的女人,最心酸莫过于自己在婆家受了委屈,娘家人只会让她懂事点,不要抱怨。
试问,自己父母都不支持自己,她又有什么底气去面对婆家的不公呢。
03
你敢离婚,我就死给你看
曾看过一个新闻。
一个女孩婚后被丈夫多次殴打,甚至有一次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被丈夫殴打至大出血流产。
但女孩的母亲却不是这样想的。她为了阻止女儿离婚,带着两岁的小外孙到法庭上大哭大闹,跟主审法官说,这是夫妻打闹的小事。
最后,甚至以死相逼“如果你让他们离婚,我就和老伴一起自杀。”。
庆幸的是,后来,这位母亲终于同意女儿离婚了。
很多父母,看着女儿成家,一心盼着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当女儿过得不幸福时,他们却害怕女儿离婚,开始新的生活。
这跟他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有关。“离婚”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生,而是万劫不复。
同时,他们也害怕俗世的眼光,怕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女儿,也怕邻居们的闲言碎语,更怕女儿一个人撑不起自己的人生。
其实他们不知道,女儿最怕的是深陷泥泞里,刚鼓起勇气准备离开,却被父母往回推,继续那水深火热的生活。
结束一段婚姻,或者会给生活带来短暂的不适应,那只是阵痛,咬咬牙就能挺过去了。
但继续一段破碎的婚姻,有的却是长时间持续反复的锥心的痛楚,这过程耗体力,也耗心力,更容易消磨意志。
04
父母是女儿的退路
邹小娘趁着沈从兴外出,以请安为由,把快临盘的沈家大娘子撞倒,导致其难产。
虽然后来,沈大娘子在明兰的帮助下,母子平安。但看着女儿经此一劫的英国公夫妇害怕女儿再遭小邹氏毒害,让女婿把小邹氏赶出门去。
随即,没有一丝犹豫的把将女儿和外孙接回家。
你需要的伴侣 ,是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应该很多父母对儿女的期盼都像龙应台对安德烈那样吧。但人生总会有各种意外,有时我们偏偏就会遇一个给我们满身伤痕的惊涛骇浪。
届时,我们希望父母能站在我们的身边,告诉我们:别怕,我们在。
沈大娘子正因为有这样的父母,她才能无比勇敢地说:“爹娘养我一番,难道我就不敢杀出去,另博一番天地吗。
对于外嫁的女儿来说,娘家是她的根,是她的避风港,也是她的退路。
我们害怕结婚后,父母就跟我们划清界线。我们更害怕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会被父母卑视,嫌弃。
所以,不要总告诉女儿:“不结婚的女人没幸福可言”,“女人要懂事才讨婆家欢心”,“离婚的女人很丢人”。
我们并不想听这些。
我们想听的一直都只有一句话: 这里是你的家,如果受委屈了,就回来吧。
— END —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拥挤的城市中,却又像是一个一个的“孤岛”。
想要分享却没有人愿意倾听,也无法对他人产生感情依赖,好像每时每刻都是孤独的。
如果你愿意,番茄可以做你的情感树洞。
假如你遇到了情感或者生活上的困惑,都可以给这个邮箱来信(注 : 来信内容默认允许发布在平台上),番茄会不定期的抽选部分读者回信噢。
推 荐 阅 读
◆作者:番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知名三甲医院部门主任,专注于女性自我成长,擅长用文字为读者解答恋爱、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的困惑。公众号:遇见番茄()微博@番茄的村庄,配图源自《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