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甘北
当时她刚跟男友交往大半年,恋情走到了十字路口。一边是亲密无间的情投意合,一边是父母念叨了二十几年的训诫——不可远嫁。
尤其是身体不好的母亲,生怕女儿嫁得远了,一生就再难聚首几回。于是在小H婚嫁这件事上,总是千叮咛万叮嘱,宁可嫁穷,不可嫁远。
男友对小H很好,知冷知热,还能聊得来。到了适婚年龄,谁都知道“聊得来”这三个字,有多么地难能可贵。
男友做的是海鲜干货生意,靠海吃海,人脉和经验都是世代累积的,一旦离了家乡,家族的积累都化作泡汤,一切都需重头再来。
可是这些话刚说出口,就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哪对父母希望女儿远嫁!我们又只有你一个女儿,这一嫁过去,一年也回不了一次……”
母亲说啊说就开始抹眼泪:“我前年刚做了手术,乳腺癌随时可能复发,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小H第一次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
“你想好了吗?”我问她。
“我真的没有办法了,我妈都几天不吃不喝了……”
父母曾经给予的浓烈的爱,此刻都化作了千钧枷锁,压在这个年轻女孩的肩膀上。
她不敢愧对父母,就只能亲手了结爱情。
就在分手后一个星期,她突然又在微信找到了我:“甘北姐,他今天过来了!!!他说无论如何都要说服我爸妈,如果实在不行,他就留在我的城市发展!!!”
短短几行字,似有热血翻腾。
蔫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小H,此刻难以掩盖内心的喜悦,一连打了好几个感叹号。
爱情之所以美好,不正因为它时常令人迸发势不可挡的勇气和决心么?
那时我就预感,小H最终能够说服父母,如愿以偿地跟男友在一起。
为人父母,一生最大的心愿,不过就是子女顺遂。世上的父母不愿孩子远嫁,一则怕相见甚难,二则便是害怕离家路远,女儿在外受了委屈。
试问,世上又有哪对父母,拗得过子女的决心呢?
老人在婚礼上哭成了泪人,喧嚣的热闹中,只有他们是冷清落寞的。小H告诉我,直到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远嫁意味着什么。
父亲性格固执,时常与人争执,母亲身体又不好,早两年刚摘除了一侧乳腺……
老人一生的爱和心血,全浇灌在这独生女儿身上了,他们给出了一份最丰盛的嫁妆,20万积蓄再加一辆代步车。
这些是从她出生那天开始,父母就一点一点攒下来的。
父母之恩,情深似海。
她在书上、电视上,看过无数关于老年生活的描述,空荡荡的房间,两个孤独的老人,即便她再孝顺,交通再便利,一年也顶多回去两、三趟。
那漫长轮转的昼夜里,他们要冷冷清清地度过多少端午、重阳、中秋乃至除夕?
可是为人子女啊,总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爱父母,远不及父母爱我们。
我们有广阔的天地,炙热的爱情,遥远的理想和漫长的明天,可是父母呢?
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什么火热的爱情,唯一拥有的,不过是跟同龄的老人们,一起喝喝茶、钓钓鱼,一寸一寸地等待光阴的逝去。
就在早几天,小H想买一份课程,跑来咨询我的意见,我们又聊了起来。
我问她:“你现在过得还好吧?”
她说:“老公对我蛮好的,只是生活有点不习惯,这里的口味太清淡了,吃不对味。尤其是听不懂本地话,这一点很苦恼,问个路都不方便……”
她接话道:“是啊,虽然没有家乡方便,但他对我好,这些都不是问题。只是为难我爸妈了,在这里连个打麻将的伴都没有,南方又潮湿,早段时间持续下雨,老人风湿痛得厉害……”
我有点诧异:“怎么,你爸妈也过来了吗?”
她发了个撒娇的表情给我:“对啊,我嫁过来没多久,爸妈就在这边买了一套小公寓,他们说,以后夏天去北方避暑,冬天来南方度假……”
听完这话,我不禁心中一动。
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
一双60多岁的父母,陪女儿一起,远嫁了。
- 甘北原创-
今日荐读
丈夫说:“如果当初不嫁我,你早成阔太太了吧!”
“我看上一双2800块的鞋,相亲对象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