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我的提案,我和老板提的时候他一口否定,然后对桌那个90后年轻人去提,他又接受了,还让他当项目经理亲自建立和领导项目团队!”
“你知道更可笑的是什么吗?老板居然让我给他当副手,说我是熟手,让我全力配合好他!”
深夜11点,我接到一个朋友从英国打来的电话,刚接起来里面是狂风暴雨般的抱怨,似乎下一秒他就要冲进老板办公室辞职。
如果再跳槽,就是我这位朋友三年内的第3次跳槽了。我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的想法,反问他:“难道你不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是怎么说服你们老板的吗?难道你不想知道他之后会用什么办法让你心甘情愿地为他工作吗?”
咆哮这才停了下来,电话那边沉默。
“这个年轻人有本领啊!你和他一起合作然后学会这个本领再走也不迟,现在走岂不很吃亏?”我接着半开玩笑地说着。朋友回念一想,“也对啊!但是他会告诉我吗?”
“肯定会啊!你是他的副手,也是对项目最了解的人,他的成功不能没有你,所以做个交换吧。”
1)年轻人去说服老板
2)老板说服年轻人做项目经理
3)我说服朋友不要冲动跳槽
4)朋友去说服年轻人教他“如何说服老板”
记住:每一个人都可以被说服,没有绝对固执的人,只有欠火候的说服力。
Q
我们为什么要说服别人?管好自己就好了啊,不是吗?
A
不是!其实我们每天都面临着说服和被说服,不然哪里来的同意和不同意?
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意志有多少被采纳,被同意来决定。
? 你的父母是否接纳你的小家?
? 你和朋友出国游是去你想去的欧洲还是东南亚?
? 你临时被安排出差,你的邻居是否同意你把爱宠寄养在他们家两天?
? 你的老板是否同意你的加薪/升职要求?
如果这些答案都是“否“,真的很难让人高兴起来。如果都是或者大部分都是”是”呢?
前一阵每晚都看两集《都挺好》,主要是看苏明玉在职场里生活上的表现。
电视剧对苏明玉的形象刻画很写实,做事风格和技巧与现实里很多职场高手如出一辙。
最精彩的是苏明玉给所有观众好好上了一节有关说服力艺术的课(我老婆却只想和我讨论姚晨的穿搭和口红的颜色!)。
以至于后来苏明玉一出场,所有人都像在等待命令一样默默地等着她发号施令,这个就是说服力的最高境界。
不论职场里还是生活上,人与人的联系都由三样东西维系-人,事,物。
当你理清这三样东西的时候就会多少了解整个事件的脉络以及对方的背景。
人
拿苏明玉和周姐(明成上司)的对话为例,这个事件中的人物涉及明成,周姐和周姐的上司肖总。
事
事就是周姐处处阻挠明成找工作(周姐层次低就是因为损人不利己)。
物
物是各位人物的身份--明成是无业人员急需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周姐是明成的前上司,肖总是周姐的上司,苏明玉是肖总的合作伙伴。这样分析下来就算你不是苏明玉也对事件的概况有所了解。
只有你对对方和事件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提出有力的提议。而你试图说服对方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让对方接受你的提议的过程。那么如何说服对方呢?很简单,强调利和弊。
利-接受这项提议的利
弊-不接受这项提议的弊
《都挺好》
苏明玉的短短几句话富含着大量利弊信息,“按理说这事我直接找肖总呢,也能掰扯清楚”。这句点明了周姐如果不接受亲自处理的弊,有哪些呢:
♦ 你上司会知道整个事件,知道你是一个层次低的人
♦ 你上司会知道你得罪了生意伙伴
上面每一条都会让周姐的职业生涯停滞不前很长一段时间。那利呢?“但我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说是吧”
♦ 这事是你举手之劳
♦ 我不去告状,你还是你上司眼里的你
♦ 顺水推舟做了合作伙伴一个人情
类比法
“苏明玉跟周姐说了一个故事,以前也有一个女上司处处打压我,但是我后来升职了成了她上司,我也想过报复,但是没有这样做,因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明玉见周姐不识趣要走,又给周姐说了这个故事。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用了一个类比法彻底把周姐敲醒---
周姐你现在就是我当年的女上司。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谁手下工作,你永远不知道你曾经得罪过的人会不会报复你。
类比法就是找到一个与对方处境类似的例子,通过这个类似的例子来说服对方。
对比法
再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曾经有个和我们一起读博的同学,从开始工作的三年内跳槽4次,每次从一个公司的基层职位跳到另一个公司的基层职位,现在在行业内依然做着最入门初级的工作。
那天晚上,当我跟电话那头在英国的朋友又聊起这个负面案例时,他立即放弃了跳槽的打算。这个是典型的类比法与对比法的结合,举一个和对方情况相似的例子,用负面案例的后果来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提议。
苏大强每次作的时候都会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两个儿子束手无策,为什么女儿苏明玉一来他就怂了(我老婆说是因为苏明玉像她妈,苏大强怕老婆。。。。。)?
因为明玉深谙让步策略。每次满足苏大强的诉求明玉都会提出另外一个或者一系列的条件。
让步策略,是谈判时候常用的一种策略,某一方为了促成谈判成功而采取放弃部分利益,而让步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以小换大。
让步的时候可以参考下面这些策略:
✔ 不随便让-不要做无谓的让步,让对方觉得实际上你可以退让更多
✔ 慢让-让步节奏不宜太快
✔ 有条件让-不达到条件不让
✔ 及时对越过心理底线的要求说不
4. 壮大你的游说团队
你也许并不是那个最适合说服对方的人,让更适合的人也参与说服工作。有哪些中间人是更适合的人呢?
✔ 与对方亲近的人
比如在面对自己爸爸苏大强要第二春,执意要娶小保姆这件事情上,苏明玉对苏大强的游说团队里包括了大哥苏明哲,男朋友石老板,聂叔。
大哥苏明哲是苏大强长子,很亲近的人,也是愿意顺从他的人,所以苏大强也愿意和大儿子说一些心里话。
石老板从一开始几乎在扮演苏大强私人厨师的角色,通过食物牢牢抓住了这个倔老头的胃。喝了石老板的暖心粥后,很容易让彼此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聂叔不但是苏大强三十多年的老友,而且还与苏大强有着几乎相同的处境(退休前是同事,老伴儿过早去世,女儿在美国所以孤身一人生活)。
因此,使用前你需要确定中间人是否会强烈支持你的提议,并且有比你更高的说服对方的可能性。虽然这种方法不直接,但往往会有惊人的效果。
试一试上面这些方法,你也许会发现生活和工作渐渐开始朝着你自己期望的方向在前进。
很多人会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却依然得不到上级老板的赏识;或者明明好心帮助朋友,对方却不领情,弄的两头不开心。
这时不妨换个角度出发,想想自己的做事方法,对方是否更容易接受。
因为一个高情商、会说话的人,并不是那个凌厉难缠的人,而是永远看起来柔风细雨,却句句在点。既能实现自己目的,又能实现双赢局面。
而靠着高情商、强能力,苏明玉也是一路升级打怪,才终于活成被命运偏爱,人人羡慕的样子。
而情商,
才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下期大厨说将和大家详细聊聊如何高效完成工作,更多干货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当然也要忍受我日常晒娃。
转发本条至朋友圈,
抽三位朋友送【西奥迪尼著《影响力》】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
欢迎大家去其他平台找我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