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学里最怕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好了,大家可以分组完成作业了。
上个星期,老师布置要以小组为单位做电影分享PPT展示,作为实践考核作业。
我兴致勃勃的找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在群里面问大家意见一起讨论。
结果不是迟迟不回复,就表示毫无想法,PPT不做,思路也不提供。
总之一句话:怎样都可以,你看着办就行。
大学里所谓的分组,carry的总是固定的一两个人,浑水摸鱼的也一直是那么几个人。
这种反人类操作,大概是为了锻炼出社会后,别人划水时自己揽下小组活的能力吧。
02.
每个分组里面,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大批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统统为负数的划水人员。
长期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小组作业,却和勤勤恳恳做事的人拿着一样的学分绩点。
不用付出太多努力,还能小组所有人享受着同样的成绩和奖励,堪称是“划水界楷模”。
03.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最好具体到每个人应该在哪段时间内做完哪些工作,后期修改和完成时间等等细枝末节的事宜。
04.
小组分工做事时要发挥自己擅长的一面,积极参与到团队合作中来。
别找理由说你什么都不会没有特长,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自己比较拿手的闪光点。
别在大家都辛辛苦苦找资料做事情的时候自动隐形,心安理得的享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05.
平常大家在群里讨论的时候,更多是发发表情包和一些无关痛痒的观点,对实质性的问题起不到太大帮助。
而现实中大家聚在一起沟通想点子,直接的观点碰撞思想交流会大大提高整体效率。
当然,这并不是说否定线上沟通的作用。
只是提倡大家在分组合作的时候,要辅之多种方式。
06.
我有个朋友,从上大学以来,每次的小组作业都是自己独立做的。
自从被同组的人狠狠坑了一次后,此次就对此类分组协作的事情深恶痛绝。
总比自己的劳动成果平白被人占去,还给在小组里拖拉又不干活的人当免费加分机强。
大学里最怕的安排是小组分工合作,更可怕的是遇到一群啥也不干的队友。
在小组里,你属于做事一族,还是划水一员呢?
王思聪怒怼大V:还在吹读书无用论?
大三准备专升本来得及吗?
毕业9个月,我悟出了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