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杨小树y
1
成年人关系出现问题也许各有责任,但亲子关系的不可挽回,主要责任在父母。
当大家都为苏明玉打抱不平,或者在她的经历中照见自我惺惺相惜的时候,我们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包括造成这些原罪的苏母本人。
她控制丈夫。
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苏大强没有多少本事,显得窝囊,也许本来苏母是对他寄予希望的,希望他能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做有担当的男人。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于是苏母操纵他,控制他,甚至于无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在得知他私藏奖金的时候甩他耳光,让他下跪。
他成了家里不止窝囊且很猥琐的一个存在,不承担任何责任,对子女也是如此。每一次女儿向他求助,他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苏母用家事上的大包大揽全职全责控制丈夫。当然,谁发号施令,谁承担责任,本来没有多大本事的苏大强,乐得推卸一切。
她控制孩子。
大儿子是她的脸面,是她炫耀的资本,是她在亲朋好友面前倍有面子的筹码。
她卖了房子也要供他读名牌大学,她不断打造儿子的人设,把这样一种人设牢牢抓在手里。当看到二儿子不争气,小女儿又叛逆的时候,远在国外的大儿子给她带来很多表面的安慰。
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所以对妹妹的成功跟弟弟一样表现的酸溜溜。
苏母超级宠溺二儿子,面对他的啃老乐此不疲,让儿子感觉离不开自己,也在儿子的啃老中找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
这样的宠溺也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控制。
她对女儿是直接的赤裸裸的控制。
吃鸡腿,没有她的;
她随意设计女儿的人生,让她做离家近好嫁人的稳定工作——当老师;要么就去她们医院招工。
总之,梦想,你不配有!权利,你不配拿!我就是要让你乖乖听话,不要有任何自主意识。
苏母,是家里真正的王。
2
《控制狂》这首歌中唱道:别再说要乖,那些理由剥开,全是思想的癌。别再说要乖,控制是一种癌。
苏母的一切理由,都是控制癌的借口罢了。这样的控制带来的恶果,无人幸免,包括她自己。
苏大强在老婆死了以后,毫无作为家长的担当,天天作妖,不把儿女的生活全部弄糟誓不罢休,这样的依赖是早年妻子还在操控一切时就形成的。
苏明哲在学霸和长子的人设下变得虚荣,自私。要妻子隐瞒自己失业的事实,在妹妹面前吹牛说想再买一套房子,承诺把爸爸接到美国,其实他知道自己根本没能力赡养他。
苏明成有一个花两个,对人生毫无规划,对妹妹的成功感到气愤,嫉妒,动不动说她“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这样狭隘逼仄的见识,与其母如出一辙。
苏明玉倒是思想独立,坚强聪颖,得遇贵人,青云直上,然最终也不过是个内心脆弱不敢相信爱的女子。父母给予的伤口,一辈子治愈不了,哪怕看起来她不在乎,那也不是原谅,那只是算了。
苏母自己呢?因为自己的偏心,导致儿女之间几成仇人,甚至能在葬礼上打起来。女儿更是早早逃离家庭,与她不相往来。她只能在愤怒和抑郁中通过骂她是白眼狼来缓解焦虑。
仔细想想,她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成功。她的控制癌,是一切的因。
3
涂磊说:控制欲表现得少,叫在乎;控制欲表现得多,叫绑架。
控制欲作为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它本身是中性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对周围的事情有所控制,得到一些控制的满足感。
但对有些事有些人,绝不是通过一味控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对别人的极端控制,不过是对自己失控的表现罢了。
二胎时代,我们都该向苏母借鉴如何做妈妈和妻子,她真的是难得又绝佳的反面教材。
首先,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错误的观念,知道自己和他人都是独立有思想的个体。
第二,努力做到公正的对待每个孩子,不要双标,不因性别、才能或者成绩搞特权。
第三,当受冷落的孩子提出不满时,我们要积极的倾听,给予反馈,并道歉或者弥补。
第四,不要过度干预孩子之间的问题,他们有他们的江湖。作为家长,指导可以,但不能专制。
最后,坚决不做强悍霸道的妻子,与孩子爸爸共进退共担当,互相鼓励扶持。一定要知道家庭关系里,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健康的夫妻关系,才能派生出健康的亲子关系。
-作者-
杨小树y,剽悍行动营老铁,80后,俩宝妈,体制内教师。她的文字,关乎教育,成长,情感,以及生活中真实可感的碎碎念,文风或轻松又俏皮,或朴实接地气。
剽悍一只猫和他的朋友们
在一起就是剽悍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