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启 真 爱,趁 现 在
文 |珍爱网编辑部
2018年,我国单身人口达到2.4亿,大约每五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处于单身状态。
我们擅长用各种潮词来调侃自己:“自杀式单身”“凭本事单身”“单身癌”“单身体质”。
“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可真的是这样吗?
@吴美丽 29岁
“我不是不想结,是结不了!”
“你奶奶今年都八十六了!”
我都忍不住想咆哮:
“我不是不想结婚,是结不了,能结我早就结了好吗!”
就说今年吧,经济寒冬已经悄然来临,不被裁员也要担心降薪,天天加班当社畜,行业还是说没就没了。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个约PAO 500米都嫌远的年代,想让社畜们抽时间细水长流地用心经营一份感情?
不存在的好吗。
时代发展到今天,婚姻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品,经营爱情需要时间精力,生养孩子更是需要大笔金钱。
如果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给另一半和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勉强结婚又有什么幸福呢?
到那个时候,你的生活质量会进一步摧枯拉朽地下降,连最后一点可怜的自由也失去,被婚姻生活和养家糊口的责任裹挟得无法动弹。
所以,在自己变得更有能力之前,有些人还是老老实实单着,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留给个人成长吧。
@沫沫 33岁
“没能力高配,但也不想低就。”
因为知道我从来很没有安全感,他甚至主动断绝了跟很多异性朋友的联系。
可惜,到最后我们也没能走到一起,其中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原因:我太作了,而且,更主要的是,我始终还是觉得他配不上我,以为自己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人。
据说在婚恋市场上有一个奇怪的“规律”:7分的人认为自己8分,想找9分的。
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说的就是我。
仔细想想,当年他为什么对我那么好呢,我既不是特别漂亮,家境也不是特别好,各方面条件平平,当年我所拥有的,不过是一点转瞬即逝的“年轻”。
而一眨眼,这点所谓的“年轻”也不再有了。
30岁以后,也试着谈过几次恋爱,发现再也没有一个男生能像他当初那样实诚和迁就地对待我了。
一来,也许是他们对我的条件也不是很满意;二来,到了这个年纪的人,谈婚论嫁多少有点像找合伙人,哪还有年轻时候的纯情?
而且说实话,条件也一个比一个差。
曾经沧海难为水,就这样一直拖到了现在,定睛一看,眼前似乎只剩下两条路可走:
要么笃定单身下去,多赚点钱,将来自己养老。
你说我该选哪条路呢?
@Lisa 27岁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土著,谈恋爱自带车子房子和户口,可是土著也有土著的烦恼。
按照北京的房价,两个北京土著结婚,相当于上市公司合并,而一个外地人跟一个北京人结婚,等于是借壳上市。
偏偏,爸妈给我介绍的相亲对象我一个也瞧不上:那些富二代公子哥,一个一个眼睛长在头顶上。可是你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有啊。
至今谈了三次恋爱,每次都是外地人。
而我爸妈,他们是打死也不愿意我嫁给一个一穷二白的北漂族的——凡是在北京没房子没户口,哪怕是做到企业高管,在他们眼里也相当于流量汉。
至今我还在纠结怎么过父母这一关,毕竟我条件再好,那也是他们给的,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头疼为难,难道要拖到最后等自己年纪大了,再说服爸妈妥协吗?
@石头君 36岁
AI程序猿
年轻的时候,我也做过好几次“舔狗”。
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喜欢上一个女同学,就起早贪黑去校外做兼职,只为了买票带她去看爱豆的演唱会。
我明知道她只是把我当备胎。
和她在一起的所有时光,几乎都是她每次失恋后的空窗期,找我疗伤求安慰;等到她身边有了新人,就给我发一张好人卡。
周围人也劝我别太傻,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的,尤其是感情。
以前我不信这个邪,现在我信了。
换个时髦的说法,是“舔不动了呗”,不想再做拼命主动付出的那个人了,到头来只感动了自己,恶心了观众。
“现在大家谈恋爱,都防着,怕受伤,没有那种奋不顾身的感觉了,可是爱情是冲动的,感性的,你越理性,越是找不到。”
这话我同意,爱情的确是冲动的,但婚姻一定必须是理性的。
如果我还是二十来岁、满怀激情的时候,我也不介意再奋不顾身几回,可现在年纪渐渐大了,一来就是奔着结婚去的,相亲都像谈生意找合伙人,都在暗下互相算计着,挺无奈,但也很现实。
只能说随缘吧。用长辈安慰我的一句话说就是,时到花自开。也许哪天遇到一个特别合适的人,一切都会变得水到渠成呢?
写在最后: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不渴望爱,如果可以,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
没有结婚的理由,当然还有千千万。有的人不相信婚姻,有的人不相信自己有得到幸福的能力,有的人宁愿上网嗑CP,还有人笃定单身更适合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