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史上最治愈的一首诗,读懂了这10个字,再也不怕孤独
日期:2019-02-25 22:01:55 作者:爱你的凯紫 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 阅读:

史上最治愈的一首诗,读懂了这10个字,再也不怕孤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凯紫的诗词之美每晚推送

  世间万物,自有它的来处,也自有它的归处 -

  点击上方收听诗词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比大唐更富有诗意

  唐人之诗,一贯的温柔敦厚,而王维又是温柔到了极致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纵观王维的诗,哪一首不是佛系又温柔?

  曾经有人评价王维的一生:过得好的人,容易活成好人

  其实,我们都错了。

  我们只看到了他千帆过尽后的平静,却没看到他大起大落的一生。

  武则天当上女皇那一年,也就是长安元年。

  大唐两大姓氏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强强联姻,生出了一个全能天才——王维

  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当圣人

  王维就是这样的人。王维的爷爷叫王胄,是宫廷著名的乐官。

  王维的母亲是一名画家,精通佛法,是当时著名的高僧大照禅师弟子

  王维的父亲王处廉,精通诗文,官任汾州司马,亦是世代为官。

  而王维这个孩子继承家族所有优秀基因接受了最顶级的教育

  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还有着非常好的音乐天赋

  除了才华之外,王维也是位超级“美男”,他身形高大姿容俊逸,一表人才

  总结来讲,这位隔壁家老王的孩子,真的挑不出任何毛病

  十五岁的王维,意气风发,独自来到东渡洛阳城参加高考。随手就是一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足足彰显少年的侠气,惊艳了不少人。

  后来,一首《相思》被当红艺人李龟年翻唱之后,红遍京都。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十七岁的时候,同年出生的李白还在逃课,看老奶奶磨针。(铁杵磨成针的典故

  王维就已经在心中泛起了少年成名的一抹乡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凭着这首诗,王维一炮而红。

  可见,相同的天赋之下,生在怎么样的家庭真的很重要

  相比李白,王维的成名之路真的顺遂多了。

  唐玄宗开元九年,20岁的王维不负众望,拔得头筹,高中进士科一甲,成为全州的骄傲

  之后,他被封为太乐丞,掌管宫中的音乐和礼仪

  因为才气名望,王维时常出入王公贵族社交圈。之后加官进爵,为国效力,自是不在话下

  这样一位风度翩翩,挥笔成诗的少年,前途一片大好,还惹得长安城内无数少女的倾慕。

  真是令人羡慕至极。

  在这最美好年纪,王维迎来了人生第一段恋爱

  姑娘姓甄,是公主身边的女伴

  少年身骑白马,配花带佩,少女舞姿婀娜情意绵绵。

  这一对神仙眷侣,真乃佳话

  人生得一莫过于此吧,金榜题名佳人在怀。

  只是,所谓世间险恶,不过刚刚拉开序幕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王维的成功是因为音乐,而他的灾难也是因为音乐。

  事情起因,源于皇族子弟们的一次权位斗争。

  本来,作为宫廷乐官的王维,距离这场政治游戏敏感带,还有个十万八千里。

  只是,因为他和岐王走得近,也莫名其妙牵连

  于是在一次奉旨排练中,王维被扣上了一个莫须有罪名——皇帝大不敬。

  一方说辞是:黄色象征着皇族的尊贵,王维排练的“五方狮子舞”,用了黄狮,而王维一个人看了,这不是冒犯皇帝吗?

  说来也冤,作为演出的总指挥官,不看,要怎么排练?这些人不管,反正看了就是大不敬。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蜜罐里长大的王维,哪里知道人心的险恶呢?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么一个整天跟音乐打交道的官,也会招惹到这样的麻烦

  没办法,当时的官场就是这样。

  他只能逆来顺受,接受被流放的命运,到山东一个穷乡僻壤地方,去管理一个脏乱差的小仓库

  这个社会逐渐对王维展现残酷一面原本称兄道弟朋友们,如今纷纷作鸟兽散。

  王维这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的感情,有一种指标利用价值

  仕途断了,断了就断了吧,他最揪心的,还是是他心爱的姑娘。

  公主身边的人,和一个被流放的罪犯,是无论如何都要划清界限的。

  就这样,世事难料。

  几天前,王府前还高朋满座,他还是长安城那个如玉的少年,美丽的姑娘还在和他彼此相爱。

  一下子,这里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姑娘走了,兄弟跑了,显赫高官没了,读了十几年的书,却成了一位仓库管理员

  从此,世间艰辛,在王维面前初现端倪

  公元725年,王维在仓管这个职位蹉跎了四年。

  终于,等来了自由之身。

  这一年唐玄宗大赦天下,王维如离弦之剑般奔回家中。

  他娶了一位妻温柔贤淑妻子,虽然没有初恋深刻,却是红袖添香,琴瑟和鸣。

  本以为,能就此过上清幽生活

  谁知,命运从不讲道理,它要捉弄你的时候,反抗二字,连想都不要想。

  而立之年的王维,欢天喜地准备迎接孩子的出生。

  这一次艰难的生产,带走了他深爱的妻子和尚未谋面的孩子。

  都说,人生有四大悲事: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四大悲事,王维占了三个。

  对于三十岁的男人来说,这是挖心蚀骨的痛吧!

  上苍在一开始给了他多少甜头,就在这一年拿走了多少。

  诗人丧妻,大多都曾留下哀转久绝的句子

  元稹就曾写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苏轼曾写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归有光也曾写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但这些人却都在留下诗后,回头又立马觅得美人归。

  王维不同

  他是一个典型行动去爱的人。

  他一个字都没写给亡妻,只是终日静默,枯坐庭前,用终身不再续弦来纪念亡妻。

  或许在王维心里,后半生的每一分每一秒,爱情两个字专属于她。

  这样的悼念,胜过万滴泪,胜过万首诗。

  生活接连暴击之后,上天终于开恩,又重新让王维返回官场。

  这一次,是右拾遗。

  一个危险而又有话语权的官职,注定也是不长久

  仅仅过了一年,同样是遭人诬陷,王维再次被降职边疆。

  走出中原的路上,王维觉得自己像是飘摇不定的蓬草。

  一股被抛弃荒凉,从心底冒起。

  忽然,眼前一道孤烟直冲云霄,仿佛是从他心底升腾起来的。

  那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

  既然要大漠穷尽人生,那么为何不纵情驰骋呢?

  于是,他大笔一挥,在沙漠中写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这算是道别,对尘世浮华的道别。

  从此,他穿起素色衣裳,每日只吃斋饭。

  在终日的宁静中,他忽地想起自己的另一个名字“摩诘”

  一切都明了了!

  摩诘二字,在大乘佛教中意为:扫除心垢,令心清净之意。

  原来,笃信佛教的母亲在他生命之初就为他设定好了一颗禅心。

  这颗禅心,在他历尽磨难之后,方才醒悟。

  他找到了一座叫做蓝田的县城,这里青山逶迤,花草遍地。这里的禅院,他常常去,和里面的僧人探讨佛法。

  从此,王维眼中的山水是清净的,没有万紫千红,只有云白山青。

  公元761年,王维离世。

  他从容地告别,带着微笑离开

  活这一场,他爱过,痛过,成功过失意过。

  他可以笑着说,来这世上一趟,真的很高兴

  一千年后,人们提起王维,喜欢谈他的家世,他的天才,他和李白的恩怨,他和玉真公主的绯闻。可是这一切,在我心中,都比不上终南山的一片云。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他看遍人世间繁华,而后又一无所有。最后,他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不求繁荣,不求富足,只求内心祥和

  他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这种心境,就像天上的云卷云舒。

  这份快乐,响彻了整片历史的天空

  记得很久以前,有人问过我,你人生的座右铭是什么?

  当时我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多么多年过去了,这句话刻在我心里,一直没有变过。

  年纪越长,越觉得世间残忍,越是需要这一份宁静的去处

  《道德经》里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哪怕是对于“诗佛”王维来说,也是一样

  世界对他如此残忍不留情,而在他的诗里却丝毫不见端倪。他看花看鸟看山看水,仿佛之前的事情不过一片乌云清风一吹又复皓月当空,仿佛他的世界里从来都是一派风和日丽

  我想到了莫扎特,他不幸贫穷困窘潦倒,然而你听他的音乐,真是一派的祥和欢乐温柔安宁

  或许,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当你看穿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哪有什么真正的佛系?不过是饱经沧桑,最后大彻大悟罢了。

  世间万物,自有它的来处,也自有它的归处。

  我们和王维都挣不开这浮世,而王维之所以为王维,是他身在浮世,心向清欢

  有一天,你明白了浮云,就明白了天空;有一天,你明白了王维,就读懂了人生。

  风起后,又是一日好晨光

  何必愁今日?

  凯哥私人微信号:ka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史上最治愈的一首诗,读懂了这10个字,再也不怕孤独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