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红楼梦赏析持续重酬征稿中……,
文 | 尔生不凡
记得有一次某个长辈感慨:“我们年轻时玩得好的几个姐妹,几乎是同样的起点、差不多的相貌、同样单调的社会背景,最终有些在商界呼风唤雨,有些离婚独居、过得很贫寒凄凉。”
真是无限唏嘘!这就是所谓的同人不同命,起点一样,人生轨迹却截然不同。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位女人,她有着“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的容貌,贾府里的老佛爷贾母曾夸她比凤姐还俊美。而且她暂居贾府,贾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金陵四大家之一,声名显赫,来往皆是权贵阶层。
凭她那样出众的外貌和比别人高的平台,她原本可以择个好夫婿,活的很滋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绝色美人,最终凄凄惨惨吞金而死。她就是尤二姐。
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其实道理都一样,她是万千女人的一个缩影。
01
如果非要给女人的一生划风水岭的话,婚姻绝对占第一位。婚前,尚且被当做孩子看待,是捧在父母手心里的宝,犯错误了父母会担待;婚后,一下子就成了挑大梁的成人,脱离了家与一个之前完全陌生的异性朝夕相对。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另一半,走进错误的婚姻,是女人莫大的悲哀,人说婚后流的泪是婚前脑子里进的水。
自古女人美丽自然招人惦记,这时候特别需要甄别对方的人品、修养、性格、意图等,否则很容易酿成大错。
《红楼梦》中色鬼薛蟠见到林黛玉后神魂颠倒,但是他也只能远观,黛玉不曾给他一丁点觊觎自己的机会;而好色的贾琏想对尤二姐一近芳泽时,尤二姐却识人不明,以为爱情到来了,一头扎了进去。她没有好好考察贾琏接近自己的原因,没有弄清楚贾琏的为人,没调查贾琏的复杂家庭背景,就轻轻松松把自己嫁给了这个不可靠的好色鬼。尤二姐的婚姻就是她命运急速衰亡的开始,
这是女人常常犯的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代价极大,因为等到醒悟想要抽身时才发现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早已不在。
好的婚姻可以滋养一个女人,给她自信和满满的希望;坏的婚姻可以摧毁一个女人,让她暗无天日,看不到未来。
好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没有了封建社会对女人的束缚感,如果不合适那么及时抽身就好。一步错不能步步错,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02
职业发展说大了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说小了无非是女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职场却不那么平静顺遂,郦波老师曾说:“人,简单;事,简单;人事,却不简单”说的就是这个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
其实,尤二姐嫁给贾琏就好比一脚踏入了复杂的贾府的职场。在入职场前,贾琏心腹兴儿跟她说贾琏原配王熙凤歹毒、狠辣、两面三刀、苛责下人、推诿责任,是个醋缸、笑面虎等等来让她警惕,然而单纯的尤二姐却说:“我只以礼待她,她能拿我怎么样?”
尤二姐的单纯让人哭笑不得,她低估了职场险恶也低估了人的心机深重。
起初,尤二姐是被贾琏瞒着众人私藏在别院的,果不其然,凤姐知道后一面张罗着给尤二姐挖个大坑想置她于死地,一面笑意盈盈的去接她回家,态度殷勤之极。尤二姐再次被表面现象给迷惑,开开心心随着凤姐入了府。
后来,发现凤姐居心叵测,尤二姐死活不敢反抗,只是一味的默默承受着。
一个是有着一万个心眼子的千年老狐狸,一个是简单懵懂的小白鼠,尤二姐的结局已经不言而喻。这样的人在职场也会惨死一百回。
信任别人是美好的,但是要审时度势,太单纯就是给歹人开通了趁虚而入的通道。
朋友公司有个小女孩也是如此,做事勤勤勉勉,永远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位,工资却是全公司最低的。同事说什么她都信,不该她做的也都推给她。最后不是她的错她也承担了,这导致她最终被开除。
职场上,想要一步步登顶高峰就需要有独立的思想,犀利的眼光,勇敢的精神。
03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不如意,每个人也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尽管前路崎岖,有些人依然想办法积极面对,有些人却认为天都要塌下来了,顿时没了活路。
尤二姐不小心被卷入贾府的复杂环境中,面对狡黠狠辣的凤姐和其他人的排挤,她觉得全世界都灰暗了,她的解决方式就是死,硬生生吞下那么大一块金子悄悄死去。
其实尤二姐可以转换一下思维,积极的想办法去突破这个困局。比如《甄嬛传》里的沈眉庄,她的境况也很糟糕:身边的皇上对她冷冷淡淡,甚至一度被禁足,那些争宠党们也时刻盯着她,想让她彻底消失。
这时的沈眉庄从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那就是傍靠太后这颗大树。有了太后的支持和喜爱,最起码她性命无忧了,其他人就不敢对她怎么样。正是沈眉庄的积极态度才使得她度过了困境。
《甄嬛传》里的太后就好比《红楼梦》里的贾母,如果尤二姐凭着自己姣好的容颜去博得老太太的喜爱,可能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晋代葛洪曾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是的,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里,与其说尤二姐命不好,不如说她自身有很多硬伤所致。
愿每个女人都能活的清醒理智、有一双火眼金睛、乐观聪慧、勇敢且有主见!
往期精彩1、《红楼梦》中的元宵节
2、林黛玉身上,藏着人生的三种层次
4、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究竟是故意还是无心?
作者简介:尔生不凡,喜马拉雅/蜻蜓/网易云等平台主播,著有原创专辑《苏州味道》,专辑播放量100万+。“微信读书”签约讲书人公号“悦读”、“读史”专栏作者;“儒风大家”特邀作者;“诗词世界”签约作者。曾和苏州市旅游局专栏合作,在无锡锡山文体局杂志、成都高铁杂志和南京金陵晚报等发表文章。
红楼梦赏析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与君相逢,平生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