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点外卖?
我是这么想的:我在十几楼呢,住院部的电梯特别拥挤,外卖小伙为了赶时间,多半会选择爬楼上去,我于心不忍。
我这么说,你们会不会骂王小二装逼?
其实,我真的是这么想的,真于心不忍。
本地送一件外卖,好像是3.5元吧?3块多钱,就得付出十几层楼的代价,我脸皮薄,觉得不合适。
想必,本地人大都知道人民医院住院部的电梯是个什么B样子吧?这么说吧,就没见不拥堵的时候,人家住院部的生意是真好,日进斗金.......
在住院部的期间,老人家不能进食,全靠营养液维持体能,所以老人家的伙食,不需要我操心,管好我自个就行了。
结果,在附近吃了三天,拉了三天,闹肚子。周边的饭店,大都很脏,离老远一股油腻味,厨师,服务员或老板娘都捯饬得脏兮兮的。
我吃饭看人,人捯饬得不干净,不利索,他家的饭,我绝不吃。还有,卖鸡蛋饼的,你看看那大娘的手指甲,漆黑漆黑的,不知道在做饼之前,抠过什么东西?咋吃?
我是觉得,社区内的饭店跟医院旁饭店的老板开店的思维方式是有区别的。区别之一在于,用不用考虑回头客。
最初,我去了医院附近的一家,问,可有汤?
老板娘起身问我,有,要啥汤?
我一看店内桌椅,地板砖,灶台,算了,不吃了,脏不拉几的,也吃不下去,便说,不用了,谢谢。
男:咋不吃?
女:他问我有汤吗?我说有,问他要啥汤,他又不要了。不要,算!
我这人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哪能受你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气,欲转身,跟对方盘盘道,心想,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之后,我听到碗在桌子上磕碰的声音,声音很大。这个B女人,就是欠艹~
我继续往下坡的方向走,越想越觉得搞笑,竟然笑出声了,越琢磨小老百姓就越想笑。
大伙没发现吗?小老百姓心里整天想的就是那点事儿,表面的得失,或是过个嘴瘾,再或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或沾沾自喜。
这小老百姓,自然也包括我。
在路口吃烫面,店主是位阿姨,五十多岁,时间大概8点半的样子,我自然意识到有些晚了,便说,我15分钟结束,麻烦您啦。我多点点东西。
阿姨边忙活,边说,不客气,没事儿。
我特么刚拿起筷子,就听到里屋有个年轻的女子抱怨,妈,你到底关不关门了?
好吧,有这句话,咱还说啥,我只好打包带回去吃。
她这个门面是自家房子改建的,里面几间住人,外面一间是个门面。只是,这饭,我吃的窝囊,不舒服。
你们都啥人呀!啥意思呀!不知道我特么是淮北的名人呀......
老早就有人质疑,王小二,从你写的东西能看出,你所看到的,咋都是阴暗的,或是负面的事情?这些事情,咋都被你遇到了?
顺道也提一句,也有人质疑过,每次你写女人,都是漂亮的,你遇到的,全都漂亮?
老早,我就想解释一下,总是忘。
现,统一释疑下:跟很多人一样,我每天遇见的事情,有很多,好的,不好的,都有,写文字的时候,我只挑不好的写。
当然,偶尔也会写写正面的事情。
同理,每天出门,无论是去超市,还是健身房,或是在本小区内,或是大马路上,都会遇见女人,一天看到几十个女人,不算多吧?
我才写几个?
而且,我只挑能让俺硬起来的写。
明白我意思了吧?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你明白或不明白,我都不多费口舌了。
我还没说住院部的一个护士呢。那脸板着,比王小二还凶。每次见到她,我都觉得我欠她钱!
见了护士长,那笑得跟屁呲得似的。患者就问了两个问题,她就不耐烦了。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护士,每天遇见各种患者,各类幼稚的,甚至低级的问题,我也烦。
比如,某患者问护士,开水要不要钱?
护士立马没好气地问,你说要不要?不要!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的确幼稚。但是,你要充分理解,谁让咱是护士呢?咱穿这一身衣服,拿着工资,享受着津贴保障,咱是干啥的?
我最初在公司说过一句话,要视顾客为父母。这句话,不是站在营销的角度说出的,不等同于视顾客为上帝。
我的意思是,有一部分网购人群是老年人,他们都跟咱们的父母一样,年纪大了,的确不懂购物流程,自然会问很多你认为很幼稚的问题,咱要充分理解,要耐心一些,再耐心一些。
咱干的就是这行,所以对产品很熟悉,你去卖场买一款新上市的苹果手机,不照样问东问西吗?
因为,你对这款新手机不熟悉,所以才会问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卖场工作人员来说,也很幼稚,在他们眼里,你不也是个傻逼吗?
同样的,护士也要视顾客为父母。
当然,绝不能道德绑架护士,要求她们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位患者,真的把顾客当作亲爹亲娘。
不能动不动就不耐烦,要是这样的话,你还是别干了,辞职吧,现在,立马,立刻,就打辞职报告。
患者欠你的?!
不要求你多敬业,能把基本的做到,就可以了。就像,每天早上,护士交班的时候,一群护士来查房,向患者嘘寒问暖,老人家,好点了吗?
往往还没等老人家回答,护士就已经开始嘘下一位老人了。整个病房,两分钟,就嘘了一遍。
有机会,我特别想把这些东西写成小品剧本,找几个人配合我,一起演演,还是蛮有意思的。
像这种走走过场,也挺好。大家都是饮食男女,都要养家糊口,都是上班拿工资的,能把表面工作做好,就行了。
我经常说,表面工作,很重要,甚至比实质工作还重要。大家能维系一种表面的和气,已经很不错了。
在住院部,除妇产科,其余科室的患者,心情大都好不哪去,用同病相怜这几个字形容,可能比较贴切点。
的确,正是因为大家都是患者,或患者的家属,说话做事,都挺和气。只要没有利益冲突,则必然是和气的,至少是表面的和气,也足够了。
可是,我仍然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
在电梯口,我准备乘电梯下楼,刚进电梯,后面紧跟着一个移动病床,床上躺着一位老人,打着吊瓶,家属跟随,电梯内的空间,不足以容纳病床,但,只要有两三个人出去,就可以腾出空间。
我出去了,站在门口,等待其他电梯。电梯内的空间仍不足以容纳病床,患者躺在床上呻吟,有人说,乘不下,赶下一个吧。
患者家属几近央求地说,麻烦挤挤,挤挤,麻烦啦,麻烦啦。
说罢,就把病床往电梯内挪动,一个女子高声嚷嚷,哎,哎,你这人怎么回事,撞到我了!
又有人说,别挤了,别挤了,挤不下了,坐下一个吧。边说边把病床往外推,一只手,两只手,三只手,四只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