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阵子开始,朋友圈有个女孩就开始了一个倒数计时的日更系列:
Day16,离过年见亲戚还有12天
Day15,离过年见亲戚还有11天
Day14,离过年见亲戚还有10天
……
到第三天的时候,忍不住问她:“你就这么怕回家见亲戚啊?”
她说:“你说怎么不怕啊,每次过年,家人亲戚齐聚一堂,明里暗里的物质对比和婚育逼问的时候,真希望自己瞬间消失,可表面上还得装作其乐融融的样子,这哪是春节,简直就是‘春劫 ’啊!”
这让我意识到,与亲戚之间的沟通来往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似乎无解。
跟父母有矛盾,至少我们确信彼此是骨肉至亲,永远不会相互背弃;
跟同学和朋友的矛盾,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可以沟通,最后理念不合说声拜拜就可以结束一段关系;
与恋人有矛盾,打是情骂是爱,即使到了分手的境地,也可以选择回归朋友或此生不复相见;
唯独跟亲戚之间的矛盾,既没有厉害到会影响日常生活,也不是小到可以忽略不算。面对那些价值观有问题的亲戚,作为晚辈不能当面怼回去,更可怕的是,这份关系是很难断绝的。
所以,在所有人际关系里面,最难处理的关系,是与亲戚之间的关系。
1
过年走亲戚,是一出年终大戏
过年仿佛一场武林大会,七大姑八大姨都是个顶个的武林高手,这边厢舌尖吐剑,那边厢嘴角劈刀,每个武器都杀人于无形,把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血淋淋地逼到人生死角。
“听说你换工作了?做什么的?多少钱一个月?”
“你今年也26了吧?怎么还不找对象?”
“你这两天有空吗?我朋友家的男孩挺好的,回头你俩约个相亲?”
“你也别太挑了,不然嫁不出去。”
“你们都谈了2年了吧?怎么还不结婚?”
“现在都开放二胎了,趁早赶紧怀吧。”
……
从春节开始,这些熟悉的对话,马上就要通过中国式亲戚走访,在全国摧毁式上演。
有些亲戚,真的特别不把自己当外人,这些亲爸妈都没来得及关心的问题,他们倒好,一个个都替你想全了,从月薪到子女教育到养老,一个个给你规划得天衣无缝。
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理念、表达方式都产生了严重分歧,对方按着你的头让你了解现实,你苦口婆心普及新思维,双发都劳心劳力,结果鸡同鸭讲。
反正现在能正常沟通的亲戚越来越稀缺了,不用说上一辈了,哪怕是只大几岁,在某些传统观念上,也无法相互理解。
2
朋友可以挑选,而亲戚无法选择
对于那些明摆着嘴贱,要你当众难堪的亲戚,秦桑的建议是,你可以怼回去,谁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看出其中的恶意,当然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但实际上,我们所遇到的来自亲戚的追问,大多还是因为关心和爱操闲心。而这些并非来自恶意的追问,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头痛的。
自己的妈妈也不缺钱了,但就是不舍得花,丢了100块难过好久,她问妈妈:“我现在挣得也不少,你还选择过这样的日子,到底为什么呢?”
后来傅首尔想明白了,这跟猪肉盖章是一个道理:不是同一个时候出厂的,生活在我们身上烙下的印不同。连父母都是如此,更何况亲戚呢。
对于亲戚,她的一句话直插人心:“亲戚是我们原生的部分,代表了我们想要逃离的阶层。我们不想面对那些过去的贫穷、窘迫、没见过世面,我们希望成为想成为的那种人,我们一刻不停地奔跑,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当我们终于混到了不用仰头看人的时候,是不是就想把头低下来了?”
每一代都有岁月烙印在身上的痕迹,你怎么能指望那些看着IMAX、玩着桌游手游、永远在使用最新系统的电脑长大的人,如何与那些曾经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一辈,进行毫无挂碍的沟通呢?
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亲戚都不够新潮,但谁家还没个正义感十足又思想顽固的大姨呀?他们真的在意你,又因为情商不太高,表达能力也有限,不能很好表明自己,又想传递一份关心,于是造成了让人头疼的局面。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朋友是我们自己挑选的,而亲戚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没人可以彻底把亲戚从人生中择除,你跟烦人的亲戚之间永远隔着你的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父母一辈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父母的脸面。
既然亲戚的圈子会稳定地在你身边一辈子,跟亲戚之间的纠缠注定是长久的,粗暴地怼,不仅不能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还会制造更多新问题。
人越长大,就越温和,越懂得通过巧妙的方式息事宁人,化解问题。粗暴是无法终止粗暴的,如果我们选择粗暴地怼回去,就无法达成最终的和解。
3
对待亲戚却吹毛求疵
这几年网上有各种怼亲戚的攻略,似乎亲戚比你过去在大城市奋斗一年所遇到的烂事还要可怖。
但事实上他们真的这么可怕吗?
傅首尔坦言每当遇到烦人的亲戚时,她总是会想起小时候特别想要一些东西,但根本没能力买,看到别的孩子吃泡泡糖穿红大衣,自己也特别想要。那时候她小姨很穷,快结婚了,把自己结婚的钱拿出来给她买了泡泡糖和红大衣。
我们小时候觉得他们对我们多好,长大了就觉得他们有多烦。
那些年迈,落后,啰嗦,不懂看脸色的七大姑八大姨们,他们只是因为太久没见你,想跟你聊天,又不知道说什么,没想到话题冒犯到你,可是除了那些,他们还能说什么,最新的娱乐明星,流行时尚,体育动态,他们都跟不上了……
他们想给你的,依然只是小时候的那颗糖和红大衣啊。
黄执中讲过一个故事,在亲戚的婚礼上,弟弟被安排在大伯旁边,气氛很尴尬,弟弟只好没话找话说。他问大伯:“你太太怎么没来参加婚礼?”大伯尴尬地回答他:“她去世好多年。”
我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与亲戚关系疏远,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所谓的年味,不正是这种家族和血缘关系的流动才稍微有那么一点动人吗?
我们大多十几岁离开家,亲戚在今天跟我们的关系,就是亲密的陌生人,一年也只是见那么一次,而随着一年一年过去,家里的长辈越来越少,而我们的年味也越来越淡。
七大姑八大姨聊的天,完全不是你生活的世界,但是他们的那些软弱和温情,一年也只有一次暴露的机会。
当他们老去病了,甚至有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发自内心关心你的人还剩几个呢?到那时,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春节的绵绵暖意,我们又该往何处寻找呢?
今 / 日 / 互 / 撩
过年面对亲戚你一般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