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10篇
日期:2018-10-13 01:4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10篇

  《朱丽叶与魔鬼》是一部由费德里科·费里尼执导,朱丽叶塔·马西纳 / 桑德拉·米洛 / Mario Pisu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奇幻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一):nightmare

  同样是潜意识,费里尼采用了意大利式的浓艳,在极尽夸张的妖艳妆容类似古罗马时期宫廷服饰衬托下,在催眠师喃喃的私语里,梦的特征分外明显,空中悬浮的花朵,海面上滑弋的沉默古怪的木船都在对她妖异地召唤.中产阶级虚伪平稳下有着无比黑暗欲望.<Juliet of the spirits>故意将镜头对准了如歌如画的田园,让人无法分清天使与魔鬼.只有在她解救了童年时被捆绑在刑床上的自己时,才如释重负地摆脱了心理阴影.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二):费里尼和电影

  看过这个电影后,电影表现梦幻,在大师导演下呈现了我们的面前,比起他自己导演的“八部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电影一直都非常喜欢,喜欢他的”浪荡儿“”大路“,都是自己看过的电影中顶尖的,电影对他来说是他自己喜欢的马戏。

  有个电影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省港旗兵“香港拍的,这片子我也是很喜欢的,电影里面最后的九龙那段,堪称是香港电影的经典明快的剪切,真实感觉

  我不是吹牛,我现在在IMDB里登记看过的电影连这部,一共有1890部,就是快2000部了。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三):短评放不下,对本片相当失望

  看《朱丽叶与魔鬼》前,一直对fellini颇推崇,只因对《八部半》印象极佳,尤其佩服他将精神世界幻想现实手法表现的强大能力

  然而到了Giulietta,除了从黑白换成彩色,fellini毫无长进,一个极简单故事在他的组织支离破碎,再用麻线胡乱缝上,就成了如今这个色彩斑斓的百衲抹布

  并非观众看不出他想将现实、幻想、梦境融合意图,而是其手法实在令人嗤之以鼻~

  当然他的画面色彩不错

  fellini一直在表达宗教的切割,我却觉得宗教的梦魇从未在其身上退散,8½ 如此Giulietta亦然。

  但是最让我难以接受是,Giulietta获得解救的方式居然是共产主义的马克思“爷爷”,将她从童年以至成年的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救,少女nani看到结尾觉得自己彻底被耍了,60s的左派影响真心死人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四):life is illusion

  费里尼为老妻拍的,半真半假地剖析了她。

  她几乎演的自己。

  关于梦境与潜意识展示作为每天做梦的人,感觉亲切

  精巧构图,光影与色彩的设置也颇见机心。

  浓烈的费氏风格

  换作米国人拍这题材,就成了[皮帕李的私人生活]

  片中有情节印象比较深:

  印度精神导师来传道。

  有人发问:有天堂地狱吗?

  女护法拿剑给他:砍我。(旁边观众私语:这是'老子'的寓言故事

  男人举剑,她说:地狱之门打开了。

  当然,男子不忍下手,犹疑放手,她说:天堂之门打开了

  这不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我都'顿悟'了。

  天堂,地狱,一念之间。

  除了比较长有点闷之外,还好。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五):《朱丽叶与魔鬼》:费里尼现象

  《朱丽叶与魔鬼》在“背叛三部曲”(《生活的甜蜜》、《八部半》和《精灵朱丽叶》)中风完全被《八部半》盖过。绝大部分影评人都认为八部半里面的梦境更丰富和多义。可是,《朱丽叶与魔鬼》作为费里尼的首部彩色电影,我觉得比八部半“更好看”。相较于《八部半》的惊世骇俗,《朱丽叶与魔鬼》更像一部伍迪艾伦的轻松爱情小品容易亲近

  如果你不打算花俩小时看这部电影的话,可以本着速食的精神花几分钟看下面的主线完全剧透:

  故事特别简单,就是一个上流社会夫人朱丽叶,老公出轨了,半夜睡觉喊了别人的名字。于是朱丽叶就去求助灵媒。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六):解读《朱丽叶与魔鬼》

  Giulietta与丈夫关系突然变得疏离,她开始怀疑丈夫已经移情别恋,得上了忧郁症,眼前常常出现幻象,结果事情确如当初所料,Giulietta几近崩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Giulietta破灭的不单单是对婚姻愿望,更是对人生的质疑,人可以支配东西似乎唯有自己的生命

  《朱丽叶与魔鬼》与《八部半》开始较多的运用幻境,以表现病态的精神世界恐惧疑虑挣扎阴森的画面、鬼魂时隐时现非常像在观看一部恐怖片,看《八部半》时以为是黑白片所致,但是《朱丽叶与魔鬼》含混的各种色彩杂乱在一起惊悚的效果更超乎想象,比如浓重红色与整部故事的基调极不协调,却更散发出一种强烈讽刺,又含着某种哀悯。

  似乎费里尼的片子总离不开妓女可能意大利比较盛行妓女,连费里尼的妻子也在《卡比里亚之夜》里也扮了一回妓女,虽然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妓女。

  混乱是费里尼的影片的一大特色,可能费里尼喜欢这种混乱,不过我老感觉像疯人院,我的个性还是更喜欢英格玛伯格曼或者安东尼奥尼的简单干净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七):费里尼的女性狂想曲——《精灵朱丽叶》

  费德里克 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电影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15635/

  这是费里尼女性版的《八部半》。在此前的电影对自己进行剖析后,费里尼接下来不忘把生命中重要人物——妻子朱丽叶作为分析目标

  作为费里尼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彩色作品,影片色彩异常浓艳,但更令人炫目的是一段接一段的梦幻场景。海船里全裸的男群、圣殿舞台化的火刑、悬浮半空的白花神父带领众人在山上的“死亡之舞”····《精灵朱丽叶》在梦境的描摹上,其意象繁复与肆意程度比《八部半》有过之无不及

  在心理的刻画上,费里尼向来是高手。本片相对于《八部半》却略现单薄,朱丽叶的梦境虽然繁杂,但并不难归结到其情欲与宗教禁忌内在的巨大矛盾。是以当朱丽叶在意念中解救了火刑柱上的小女孩(童年的罪孽情结)后,其精神困境即获得彻底解脱。这与《八部半》的多义性与分析力度有一定差距

  多年后,费里尼承认《精灵朱丽叶》是他对妻子、对女性一厢情愿的幻想,妻子当年许多对角色建议才是正确的。老迈时,费里尼认识一个男人说他很了解女人是件愚蠢的事情。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八):维持婚姻的内在感

  生活需要一种秩序支撑,这样说是否有些空洞,也许应该说,人需要内心的秩序来支撑——这不平静的、奇怪丰盛的人生。这些形容词,也是献给费里尼的,在他的电影里,哪怕是黑白胶片,也能享有华丽和喧哗。戏剧化的场景和人物、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楚,却似是而非

  这部1965年的彩色电影仍是充满玛西娜的纯真眼神,她扮演的朱丽叶是一位上流社会的夫人,结婚15年了,在结婚纪念日的夜晚突然失去了平静,通灵游戏中的耳语不知是暗示还是预言可怜的人!她发现丈夫有外遇,却不肯真的相信,因为她活着就是爱他、经营和他共同的生活、照顾花园里的花草动物

  按照自己的理解,我将层叠的故事分为几次朱丽叶求助于外界感受:朱丽叶愿意让神修者来试试解惑,可是爱在这位印度大师比西玛的眼中只是性爱,她深深迷恋肉欲生活。这和朱丽叶理解的爱太不同了:爱是艺术,不是工作。朱丽叶遇到来自西班牙的乔斯,他赠她一杯“遗忘饮料”,它意味着熄灭一切渴望,他告诉她斗牛士的生活“纯洁心灵、干净的思想标准动作”,他说植物是因为被爱才美丽,朱丽叶微笑了,她所理解的爱也是如此。她愿意让侦探来帮她探究真相,侦探告诫她,知道了这个隐秘个人空间,也就意味着负担和接受惩罚,朱丽叶还是选择了接受。当她看到摄像机里丈夫背叛自己,内心被击溃了。

  这一些是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情,朱丽叶经受了太多折磨,她只好给自己演了一场一场的戏,从海边的小睡梦境开始,她就一直在求救、呼喊,无论是在现实和幻想中,她都是那么弱小,而外界的场景豪华壮阔,时而阳光充沛时而光影绚丽,谁也无暇去关照她,谁也无心去体验爱。舞会上的女主角变成她的邻居,邻居有各种各样享用爱的场地和方式,及时享乐并不适合朱丽叶,哪怕在幻想中她也不可能放任自己,因为强大的信仰力量,她否定了比西玛的观点,把自己交给真相。

  在丈夫外出和情人旅行的夜里,朱丽叶已被幻象折磨得快要发疯,她内心的秩序被打破,七零八落,她追溯自己童年时扮演过的小圣人在火中被高高吊起,是外公救了她,抱起了她,用爱的语言安慰她。在这个夜里,外公又救了她,还是那架马戏团简陋飞机,外公是理解爱的人,也理解爱的心碎,他说:我们并不存在。到这个时候,朱丽叶才挣脱出来,影片的结尾是阳光照耀绿色大树,我想,朱丽叶已经给内心重立了一个可以存活的秩序。

  面对婚姻生活的困境,有的人逃避,有的人靠自己的强大内心成功超越这个可怕领域。朱丽叶当然是后者,虽然她有太多次的求助,然而无效,她依靠自己对爱的强大信念,摆脱了阴影和梦魇,虽然还是那么柔弱,笑起来那么牵强。我们不在场,却知道她的艰难——不,现实并没有太多苦难,内心的承受和重新开始才是真正的难。

  费里尼,向遥远的你致敬,永远的费里尼,自由使用场景和我们自由表达的情感。因为你给予影片的通透感,让我们仍可感受到那个年代,其实也是人类永恒的爱的体验。我们占有爱、付出和享有爱、剥夺和背叛,梦幻般的生活皆因现实鲜活

  1-6-2013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九):费里尼与精灵

  我们做的美梦,噩梦和三千年前古人做的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 费里尼

  “朱丽叶与精灵”是费里尼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电影里的女主角是他为妻子朱丽叶塔量身定做的。

  这时候的朱丽叶塔,和费里尼已经结婚多年。她不再是大路中那个卖艺女孩快活模样。值得注意的是,那个年轻时就有的,怯生生表情,却在她的脸上保留下来了。她变成了一个怯生生的中年女人,或者用费里尼本人的话来说:她保留着一种神秘与纯真混合品质

  影片中的朱丽叶是一个尽量对一切保持微笑的家庭主妇,她想和丈夫一起度过一个浪漫的结婚纪念日。但是事与愿违,丈夫叫来了一大班客人。这其中也包括一位灵媒。从这天晚上起朱丽叶开始看到各种幻象。当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曾经闭上眼睛就会看见许多画面。这些画面又再次回到了这个中年女人的眼前。这时她发现,丈夫在睡梦中呼唤着另外一个女人的名字、她无限依赖的丈夫有了外遇,“从昨夜起我好像失去了某种东西”她说。安全的世界开始倒塌,幻象也变成了梦魇。

  朱利叶塔本人并不太热衷这个角色,对于她在电影中的形象以及费里尼要求表演方式多有异议。电影中的白日梦也不是她的,而是来自费里尼:巨大的裸女,喧闹的马戏团,海上的船,带着年轻貌美的女演员私奔的祖父那段时间,费里尼经常去参加一些灵媒的催眠活动,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大地影响了他的创作,费里尼说:对弗洛伊德来说,象征代表的却是暗藏的事物 – 因为他们是可耻的。但是对于容格,象征代表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荣格的理论使费里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 从电影“八部半”开始,他逐渐放弃传统的叙事方式,把自己梦无限放大到银幕上,并且坚信梦是唯一的现实。这样的尝试在电影*女人城*中达到了极致。而在*朱丽叶与精灵*这部影片中,费里尼也在尽量抹去生活场景与梦境的界限

  我们谁有勇气挖掘自己的梦境呢?梦可以平淡无奇,可以充满冒险,可以时光回转,也可以去到未来,可以带来狂喜,有时也会留下深刻羞耻。费里尼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梦放在中年失意的主妇身上?也许从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中可以窥见一点端倪:当我在片与片之间的时候,我就得面对自己的实际问题上帝,钱,朱利叶塔,钱,税,钱!难怪我会办法逃到电影城这个“游乐场”去。很明显,朱利叶塔是一个问题。税与钱费里尼没有放到电影中去讨论,上帝和朱利叶塔却是他在电影中多次谈到的主题。朱利叶塔是冰山一角,而沉默在海水深处的是费里尼对于两性关系思考

  朱丽叶在影片中无望地看着爱情在婚姻中的消逝,只是大多数人很快在生活中找到了感情的替代品。这些女人行走在世界上每一条普通街道上,日常生活把时间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格,仅凭习惯就能轻而易举地填满每个格子。但是精灵们把朱丽叶从自给自足的生活中活活地扯出来。安稳与平静下面隐藏着一个不敢面对自己的谎言。大多数人都靠这样自己编织的谎言和幻境往下生活着。正如影片中私家侦探所说:知道的话就得忍受罪恶,而大多数人缺乏自救的能力。

  当朱丽叶从邻居家的聚会逃离出来,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背影,而前景是一个巨大的鸟头人身的石雕。石雕的形象让人联想起Magritte画过得那些从叶片中生长出来的猫头鹰。只是在费里尼的幻境中,鹰的下半部是丰满的女人。费里尼电影中的男人,犹豫、怀疑、自我中心,对于女性却怀有一种永恒的憧憬。这憧憬中既包括性的吸引,也包括对于女性天性中的容忍,纯真的向往。对于影片的结局,费里尼和妻子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朱利叶塔认为:如果一个女人发现自己深爱的丈夫出轨,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影片中朱丽叶应该和普通女人一样,自欺欺人地继续生活。而费里尼却让朱丽叶从自己的梦魇中解救出来。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柏林的*军械库*,我记得一些瞬间,被某个画面惊得坐直了。这些梦境谁能去精准地解释它们?电影看完后很久一段时期,常常想起的却是另外一幅画面,在电影的结束:朱丽叶在清晨醒来, 昨晚的梦魇都已散去。她站在房子的门前,这是一个全景,可以看见一个女人站在门前,屋前的大树散发出绿色,阳光让空气里有一些微微的淡黄色。她站在门前,伸出双臂,深呼吸。

  那是一个解脱的时刻。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十):导演说

  费里尼在这部影片中表现了朱丽叶这个资产阶级家庭的已婚妇女的生活。表现了她的种种体验、回忆、幻想和复杂的心理,以及她与其他人的关系,表现了她的家庭危机、人际关系的危机和自我危机,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梦幻的下意识世界和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规范准则和教育模式及现实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影片以资产阶级婚姻和家庭关系为主要线索,展示了以这种婚姻和家庭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虚伪、谎言以及精神、道德的堕落和腐朽。朱丽叶的家庭是个资产阶级的家庭。她和丈夫在著名的弗雷杰内海滨拥有别墅,这不是一般家庭能做到的,说明他们在物质上是富有的。在精神上,朱丽叶是忠于丈夫的,她把同丈夫的关系看成“他为我,我为他,他就是我的一切”。在他们结婚纪念日,她想让丈夫感到意外,想让他高兴。而丈夫似乎也想让她感到意外,带来那么多朋友来庆贺。看来这应该是个幸福的家庭。但是,这一切都是假象,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丈夫与她的关系中,丈夫并不把她看做一个人,他早上去上班连个招呼都不打,他只把她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供他享乐,供他玩弄;他可以不顾她的兴趣、志向和希望,把她关在家里,他可以奴役她,侮辱她,甚至欺骗她。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爱情可言。正因为没有爱,朱丽叶才对那次神秘的传授信息活动中的“大家都得到爱”这一节目最感兴趣,次晨醒来后仍在想着这一信息。他们之间不仅缺乏爱情,谈不上什么“他为我,我为他”的关系,而且存在更深刻的问题,即他在欺骗她。朱丽叶发现丈夫在睡梦中清楚地叫着加布里埃拉的名字,后来她直接去找加布里埃拉,希望能够谈清问题,希望挽回这个家庭,但以失败而告终。

  朱丽叶失败的原因应当从哪里寻找?丈夫的另觅新欢、道德败坏、骄横和公然欺骗自然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从朱丽叶方面来说,也早已预示了她的努力最终必然失败。影片描写了她的出身、她的亲人、她儿时的情景和她所受的教育。她出身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祖父是教授,祖父对她是疼爱的,但在带着女演员私奔时撇下了孙女。朱丽叶小时候的家庭已经是一个破裂的家庭。朱丽叶很小就被送进教会学校,因为她的母亲要去寻求她的欢乐,不愿让小女儿妨碍自己。朱丽叶的母亲对她没有一点感情,告别时甚至懒得跟朱丽叶打个招呼。一方面是这样一个冷冰冰的家庭,一方面是教会学校的教育,使她只知道“要为圣人牺牲”,被烧死也在所不惜。这样的教育和道德规范使她在生活中只能是处处忍让,委曲求全,自我压抑。她在海滨小睡时梦到拉船的情景就是这种压抑的反映。她的挣扎和反抗是软弱的,在明明已经弄清丈夫与加布里埃拉的关系时仍然只是寻求一些建议,以求得安宁。丈夫收拾行装出发了,她清楚地知道是要去找加布里埃拉,但她仍是一再忍让,不敢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不敢勇敢地指责丈夫,仍然只能自我压抑。正是这种自我牺牲和自我压抑使为所欲为的丈夫更加肆无忌惮,也正是这些使这个家庭破裂了,使朱丽叶失败了。影片对婚姻破裂、对资产阶级家庭解体的描写是细腻的、深刻的,其矛头所指是朱丽叶的软弱、忍让、自我压抑,以及造成这种精神状态的宗教教育及其道德规范和准则。

  整部影片表现了两种事物、两类人物、两种精神状态的对立。这些对立使得朱丽叶的病态状况达到极端尖锐的程度,使她面对生活和周围的人更加感到恐惧,使她的下意识的想像、幻觉具体化,从而变成了怪物,变成了精灵,变成了鬼怪。

  朱丽叶是个一本正经的人,生活态度严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却与别人格格不入。无论是那些在她家里搞神秘的传递信息活动的人,还是那个印度人,以及私人侦探公司的那些人,都与朱丽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与朱丽叶无法沟通,无法交往,无法相互理解。与朱丽叶形成更为明显的对立的是苏西。朱丽叶在婚姻上是认真的,而苏西则“根本不想结婚”。她年轻活泼,只想在这座花园里尽情享乐。她的未婚夫竟然是个可以作她父亲的老人,但她满意,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做爱”,而且“很能干”。她不仅自己玩世不恭,而且也想让朱丽叶像她一样放荡,竟在一间大房子里把朱丽叶同一个男人安排在一起。可以说苏西是开放的典型,在这种场合,朱丽叶突然听到了“你要干什么”的质问,这是她内心的疑问,是潜意识的反应,因而躲开了那个男人。这证明她是一个自我约束的人。她和苏西的对立、或者说对比,使她更深刻地感到,不仅自己的丈夫欺骗自己,不仅他们两人之间没有感情,没有交流,没有友谊,没有爱情,而且家庭之外的世界,连同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之间也同样缺乏这些东西,有的只是性、金钱关系和建立在享乐基础上的相互利用。因此,她产生了幻觉,苏西园子里的那些人个个狰狞可怕,如同鬼怪,连那个本来很美的园子也让人感到恐惧。这样一来,无论是朱丽叶的内心世界,还是她身外的外部世界,都使她产生了一种可怕的感觉: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没有人的感情,没有人与人的关系,没有爱,没有友谊,没有美,没有真理,甚至没有真正的人,有的只是些精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鬼怪。这就是朱丽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就是她的外部关系。这样的社会使她这个本来就自我压抑的人更加压抑,使她窒息,使她无法忍受。因此,使朱丽叶窒息的不仅是想方设法摆脱她、欺骗她的那个负心丈夫,而且是周围的人,是外部世界。所以,她说她希望她的丈夫抛弃她,而苏西说这样朱丽叶“就自由了”。最后,丈夫走了,但朱丽叶感到的并不是自由和解脱,她的眼前仍是那些可怕的场面和怪人,她仍然感到窒息、恐怖。资产阶级和宗教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这个妇女,尽管能自我忍让,能自我压抑,但她仍在婚姻和社会面前受到了沉重打击,最终失败了。她的自我忍让和自我压抑正是宗教教育造成的,这种教育的弊端恰恰是个性受到压制。朱丽叶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典型实例。她的理想就是房子、家、丈夫、神和教堂,丈夫是主人,妻子应该驯服,应该服从。这样的自我忍让和自我压抑体现了圣洁,圣洁是同罪恶相对立的,这种圣洁像罪恶一样,也会压制个性和独创性。在压制之下不可能有自然的爱,也不可能有自然的情感表现。因此,朱丽叶的婚姻、家庭同样会破裂。也就是说,建立在资产阶级和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也会崩溃。影片要表现的正是,应当把人从妨碍正常发展的人际关系、妨碍彼此间自然感情交流的关系中解救出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朱丽叶与魔鬼》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