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劫余生》是一部由弗兰克·马歇尔执导,伊桑·霍克 / 文森特·斯帕诺 / 约什·汉密尔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冒险 / 灾难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劫余生》观后感(一):Alive就是我们
活着很重要,不管任何方式,不管我们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Alive才是根本!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想,如果换作我,我是不是会吃尸体上的肉,更进一步如果换成使者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能为了生存而吃他们的肉吗?影片对于在绝境之下人的求生欲望和内心的挣扎,进行了深入的刻画,生命很脆弱但是有时又极其强大!
《天劫余生》观后感(二):命
想起了那个什么智利矿难的获救。
人恐怕终其一生也不会了解生命一词的含义,多数人只是生活了一辈子,也许活得稀里糊涂,能活明白就没白活。生命与生活的关系貌似关联度不大,与生死存亡却密切相关。在最后生死的边缘上,能与你相牵连的就剩一条生命了。
生之于我,命系于天。
生死看命,生活看运。
南多说:如果必须要死,我宁愿死在路上。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大山,他只是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强大的意志和强壮身体,以及人力可及范围内的路程,他做到了。有人说百年老店一开始都不是奔着百年去的,百年只能是结果,不能是目标。天劫余生的自救路、人生的路、做企业的路,往往都是如此。凭着一腔的热血,冲着微弱的希望,翻过一座座高山,也许未能如愿,还好一直在路上,也许最终实现梦想,还好一直在路上。
《天劫余生》观后感(四):敬畏生命
一般灾难片有那个几个固定的套路 这个是属于开局一上来就发生了灾难整个篇幅都用来描述求生的故事 一波好几折 飞机失事,存活,飞机搜救,以为得救把食物都吃了,结果没有飞机来救,给收音机安了天线,得知自己被放弃了,吃人肉,念玫瑰经,雪崩,无奈去找电池,好不容易找到了,发报机不会修,翻过无数山头,每每以为希望在眼前,每每希望破灭,最后的最后,真的是不屈不挠,拯救了自己和队友的生命
救赎的过程,有人背弃了信仰,有人精神失常,有人扛起责任的大旗
看完之后最深的感触只有四个字 敬畏生命
《天劫余生》观后感(五):上帝救自渡之人
死亡,伤友,寒冷,饥饿。这些还不可怕。救援无望,寻找无线电电池,又不能修理无线电,继续等待需要食物,得吃死人。死人里是队友,有某人的妈妈和妹妹,从臀部吃起,用玻璃割肉。死人是上帝赐予他们的食物。 七十天。两个人最终走了出去,找到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山谷。大家得救。 两个核心人物。一个安东尼,给大家希望,说一定有救援。希望破灭,他变得彻底不自信,绝望了起来,不愿意冒险。 另外一个却在大家绝望时,组织大家吃人肉,组织去找无线电,组织去寻求救援。他是无名英雄。活下去,要无所畏惧,要矢志向前。雪山那边,还是雪山,但青草铺满的溪谷总会出现的。安第斯山就才那么大。
《天劫余生》观后感(六):信念
上帝,是一种信念。
但是这个凭着对上帝的救赎使得大部分人都生存了下来,但是倘若没有兰度的一度坚持活着仅仅是死前的一个梦!
影片中兰度所表现出来的求生欲望仿佛是上帝派来的求生者,因为从头至尾他表现的是一度的平淡,是不是在他从死亡中苏醒过来前上帝已经告诉他求生的途径,否则他怎么在绝望面前如此的从容,并且心中已经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对母亲死的崩溃,以及获知妹妹还生还的快速复苏,再到对妹妹死亡后的镇静,他开始实行他的计划,他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很民主的获取大家的认可,其实在伙伴的心里他们早就做好准备了。影片的重头戏也正是这里。对死尸肉块的“吞咽”,仅仅是自然界的法则。
好平淡的一部灾难片
我看到很多人对片中吃人肉的立誓环节表示支持。但这里有一个漏洞。人需要生存,这没有错。但是以集体的压迫去要求一个人“跟我们立誓,自己死后肉体可以被分食”,这就有违他的逻辑初衷。人在被困的环境下,是否脱离群体(无论从客观实际上还是意识主观上)是两种不同的选择,而另外还有两种选择,是“是否放弃社会这一约束,完全回归原始状态来求生”。有人说,他们经过了民主的形式决定是否吃人,这就没有顾虑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二战中令人胆寒的万湖会议,更是通过科学的、法律性的严谨过程来论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正确的。在人类社会中,同样是运用正确的方法,难道这就可以说他们做的事就是正确的吗?所以,我个人并不认可他们在片中对“吃死尸”的处理。当为善并不出于对善的认同,并以此作为出发,而是把为善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那便是不道德。因此,也不能对此有“人类的教化之作用在灾难面前的体现”的评判了。
《天劫余生》观后感(八):坠机!吃尸体!这部电影真实还原了那场空难
首发于[流量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劫余生》I 1993
ALIVE
《天劫余生》观后感(九):山脉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1972年,一只南美橄榄球队在飞往智利的途中,飞机坠毁于安第斯山脉。在冬季的雪山上,由于缺乏食物,他们不得不以死去亲友的尸体为食,生存下去,直到72天以后,其中两位成员跨越山脉,找到救援为止。
Alive中的真实感和绝望感跟之前德国的一部登山片《北壁》颇为类似。唯一的差别,是结局终有16人获救,让人觉得只要足够坚强就有希望。
剧中的南度,千辛万苦登上峰顶,以为可以看到智利的青翠山谷,想不到,看到的是连绵不绝的雪山山脉……我和恩泽当年爬米堆,每每以为下一个山坡过去便是冰川,结果爬到吐血终于到达。十分得意。大概是觉得并无别人爬到如此深入的地方(事实也差不多),我们终于领略到冰川真实面貌。结果,等回北京,用google earth搜索,发现根本连冰川的千分之一都没爬到……更不要说它只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微不足道的一角。
山脉——真是人类脚力难以征服的东西!
《天劫余生》观后感(十):令人恐惧的真实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贪生以及怕死,到了让自己都不理解的程度。
其实,活着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只是单纯的,要活着。
Alive,又一部讲述灾难的电影。和大多数类似的片,情节还真是类似。
但是它那令人恐惧的真实……
在我有限的经历中,可以感受得到的寒冷和饥饿。被它这样的,直接的放到我眼前,没有任何含蓄和预知。
伤口,血,寒冷,饥饿。
都没有预告,直接出现。不是其他灾难片那样,会提前有伏笔提示,告诉看片的人,注意,要出现什么事情了。也不是如同恐怖片那样,故意要制造气氛,突然给人惊吓。它只是极其单纯的叙述。仿佛每一件事都是一直在那里的,它们只是准时时候出现而已。没有所谓的恐怖,惊吓,只是生活在走过。
很容易让人想起注定的,一切都是不可逃。
在饿死和吃人肉中,艰难选择。
人真的坚强得可怕,什么都可以忍受,活下来。
最后,这个片最真实的地方在于,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