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阿卡丁先生》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5-24 02:05: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阿卡丁先生》的观后感10篇

  《阿卡丁先生》是一部由奥逊·威尔斯执导,奥逊·威尔斯 / 迈克尔·雷德格瑞夫 / 帕特丽夏·梅迪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黑色电影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卡丁先生》观后感(一):还没看过,但是很奥森韦尔斯

  还没看过,当时在eMule download下来,eMule我一般会下很多片,而且有的片子源少,下载时间又长,我看此片的时候都忘记是啥电影,但是第一眼看到一个景深的镜头,公民凯恩?发现还真是奥森韦尔斯

  《阿卡丁先生》观后感(二):《阿卡丁先生》

  因为这是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自述被阉割最严重的作品,所以直接看的CC的重新剪辑版,比原版本只多了不到十分钟,更多是按照导演风格和基本逻辑进行部分剪辑。

  不知道如果有奥逊·威尔斯本人剪辑版本留世,这部影片的地位会怎样,即便从现在这个版本来看仍旧是毫逊色于他其它任何作品的。

  从叙事、镜头、人物塑造、寓意都有着非凡的创造和内涵。

  感谢彼得·博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等!

  2008-01-15

  《阿卡丁先生》观后感(三):这片子如果血本无归那就合适了

  如果后世所有那些在影史上没有你牛逼又比你出来混的晚的傻逼导演跟你学到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那自然可以肯定,这件事就是

  如何装逼地讲一个关于春运的故事

  当然,铁道部应该把供奉的关公撤了,换上你的神像,因为55年尼玛相当多数的中国屁股别说灰机,连打灰机他们都没尝试过的,更别说春运了

  呵呵,不就是不能打一星么,爹打100星,你瓣又不显示

  这片很明显摄影上有很牛逼的看点,不过剧情实在太渣烂了

  《阿卡丁先生》观后感(四):黑色电影:阿卡汀先生

  阿卡汀先生Mr Arkadin (1955)

  导演:奥森.韦尔斯Orson Welles

  因为拉斯冯提尔我才对阿卡汀先生这部电影印象深刻,一部据说启发了拉斯的美国黑色电影。

  阿卡汀先生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当然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因为有钱人总会有一些令人不悦却又让人无法指摘的毛病,他们最强大的武器就是金钱,但是正如常人一样,只要他要吃饭要上厕所,要生儿育女,要经历生老病死,那么他就一定会有秘密。而我说的匪夷所思,就在于这个伟大的阿卡汀先生,这个蓄着大胡子的阿卡汀先生所想隐瞒的东西,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似乎有些小题大做。

  这里我们要先放一放电影,来好好说说我们这位大导演,奥森.韦尔斯,25岁的成名之作《公民凯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就像被某些人嗤之以鼻的《索多玛的120天》一样,很多人没有看过,但是却能成为众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奥森的能力当然不仅仅只局限于导演这一行当,那位大亨咄咄逼人的利落作风在折服旁人的同时也造就奥森,正是奥森让凯恩变得魅力四射。奥森制片、导演以及主演的这部经典就荣获了奥斯卡9个奖项中的四项:最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电影。

  之所以要提公民凯恩,不只是为了强调这个导演如何厉害,而是这两部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都是描写大亨,这两个人都是突然之间就有了财富,并且依靠自己的双手让自己成为人们追逐的公众人物。电影的开头,都是以问号的形式开始,《公民凯恩》中凯恩在临死前念出的“rose bud”,《阿卡汀先生》里报道一架飞机的失事。他们都拥有一个让人不解的秘密,在将死之前,伟大的凯恩在他自己建造的孤独寒冷的宫殿里吐出了“rose bud”(玫瑰花蕾)是一个什么样让他念念不忘的东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阿卡汀他的身世却是一个迷,没有人知道他以前是干什么的,靠什么发的家。

  如果说公民凯恩的虚构传记是描绘出资本主义社会里大亨们的发家史,并且韦尔斯从一种更为人性的角度来讲述这些有钱人的一生,那么阿卡汀先生则是以一种童话的形式来讲述资本家在发家之前的不光彩。你会发现,电影吸引你的正是对具体内容的削减,关于阿卡汀先生身世的对白还没有那些被调查的人多,而他真正要掩盖地仅仅只是不多的几句话。阿卡汀只是不想自己的女儿知道他以前丑陋的过去,我们跟随阿卡汀雇佣的密探,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阿卡汀的过去,我们所了解到的也不过是这个富翁曾经与黑帮有关,偷了一大笔钱。各种各样的面孔,各种各样的目的,为了钱,自称自己不泄漏秘密,为了鹅肝,各种各样的圈套,阿卡汀并没有失忆,他的愿望是其他人的失忆,可是事与愿违,尽管开始的一切他都能尽在掌握,他相信钱的力量,然而在他的阴谋却失算于圣诞节的全家团聚。那个为了金钱抑或也同时被阿卡汀的过去吸引住的密探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在最后技高一招,在飞机场,阿卡汀先生没有能够拦截住要把他的秘密告诉他女儿的密探,尽管这是他的飞机场,尽管他出上天价购买这批乘客手中的机票,然而他却失败了。这里的颇具夸张的一幕,却也显现出导演的用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的力量果真是万能的吗?阿卡汀的这一举动是一个悖论,他企图用金钱去买断别人亲情来挽救自己的亲情,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爱的力量的确能使阿卡汀愿意用天价去购买飞机票,那么其他的人们在这个一家团聚的日子里就不会去售卖自己手中的飞机票。

  在《公民凯恩》里面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凯恩的孤独在他那座衰败的宫殿蔓延,镜头所过之处都是残墙断亘,然后又把他曾经奢华建造时候的景象与之对比,同样金钱能让壁炉温暖起来,但是却无法遣散心灵的孤独。凯恩和阿卡汀这两个人物都是控制欲极强的人,凯恩之于苏珊,阿卡汀之于他自己的女儿,都体现了出来。在阿卡汀先生中奥森.韦尔斯总是用特写和从下至上的镜头,把阿卡汀的形象巨人化,而对阿卡汀奢华的生活的布景让人觉得他就像是一位暴虐的国王,一个不知道如何表达爱的国王,一个最终因为女儿的一句“我知道了”而立刻丧失了控制力的国王。

  正如继公民凯恩之后又与韦尔斯合作了7部多电影的韦尔斯的朋友科滕所说:“爱,就是他要从生活中所要找寻的。那是查理斯的故事:他如何失去了它(爱)。正如你所知,他只是没有能给予的东西”。所以当人们猜测“rose bud”是凯恩的某个念念不忘的女人时,其实它只是凯恩与小时候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用的木质雪橇,雪橇的名字就叫“rose bud”。

  《阿卡丁先生》观后感(五):《密谋Confidential Report》乱世富豪:第一桶金的贬义(褒义)(之一)

  题记:

  从他的隐晦的影像里我甚至找到了当下香港导演杜棋峰的精神世界,宿命而茫然,在铁幕时期的焦灼和易帜后的沉闷汇成了通向人性昏暗的道路,寻找秘密的和出路的终归要被无法无尽的夜晚吞噬。

  ――――卡夫卡·陆(KavkaLu)

  路易·杜里维特(Louis Doliver)

  除了死人,谁都会刻意掩盖某些东西。

  生命必须回避某些事件,它制造的秘密让人际在一个限度内保持平衡,从捡拾垃圾的乞丐到吆五喝六的富豪,他们的内心总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爱是无法以金钱来考量的,当阿卡汀绝望地发现女儿知道了秘密(天哪,那是一个多么道义的世界,当今世道即便是父亲靠做面首成为亿万富翁都不会令子女惊讶,据我所知还有人编造传奇为脸上贴金),而阿卡汀却因为自己不够光彩的过去自己消灭了自己,

  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觉醒吗?我看这更像是奥逊·威尔斯进行的道德审判,一种来自内心对于整个世界资产阶级发迹斯的审判,当他们在即将洗白自己的一刻,他们自以为是慈善家和道德人家时,奥逊·威尔斯的枪声让所有的肮脏出现在光天化日。

  罪行是一定要清算的,财富和施予并不能抹去一些人肮脏、无耻的过去,就像有些脸在未庄的传媒上表现慈善家的假面戏剧,可正义不会永远睡去,虽然人民更不是瞎子,但当不知廉耻变得司空见惯这种龌龊的把戏就成为整个社会的规则。

  阿卡汀为什么要找寻过去,当洗白的工程已经完成,难道场面上的溢美之词会让灵魂胆战心惊?对于自我谎言无法释怀是导演的道义还是原罪对于西方有着超越一切的精神能指?从现今的世界看,那架失魂落魄的飞机更像道德神话。

  这部周游世界取景的电影在当下的制作模式里绝对不会为了一个镜头大费周折,当年迷恋于影像本身的导演却是不会算计成本的,所以导演几乎把一部惊悚电影拍成了旅行片。

  第一次知道奥逊·威尔斯不是他的《公民凯恩》,而是《第三个人》,那部影片灰暗的影调让童年的自己害怕,唯一带入成年记忆的医院里的那些孩子,对《公民凯恩》是虽然洗了N多次牌,说实话至今还没完整看过一次。电影史对于他的评价是我辈无法撼动的,但我坦率的说《阿卡汀先生》里奥逊·威尔斯的表演,充满了舞台腔。而他的表现主义的影像延续了美国黑色电影的风格,倘若说他的阿卡汀先生影响了后面的导演,倒不如说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给后世的黑色片留下了太多的养料,我欣赏本片英国剪辑版『《密谋Confidential Report》1955年版,98分钟』的片头,那些神秘的面孔和诡异的野狼标本在明暗对比强烈里让观众充满好奇,从奥逊·威尔斯传记作者西门·卡罗(Simon Callow)的回顾来看,奥逊·威尔斯

  从他的隐晦的影像里我甚至找到了当下香港导演杜棋峰的精神世界,宿命而茫然,在铁幕时期的焦灼和易帜后的沉闷汇成了通向人性昏暗的道路,寻找秘密的和出路的终归要被无法无尽的夜晚吞噬。

  从这部电影里弥漫的救赎和对于金钱万能的夸张批判(阿卡汀在机场的那幕戏)可见他的左倾倾向,果然,传记作家西门·卡罗揭示了威尔斯的一个秘密,影片里一个小角色路易·杜里维特(Louis Doliver)来自苏联,他有可能是铁幕时期的间谍,而他的政治趋向可能影响着那会的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于是,本片的价值观很耐人寻味。

  【后记】

  今天,有个香港人死了,未庄有个惯例“英雄”不问出处,其实也是,只要行一善就可以洗心革面,何况一掷千金的富豪乎!然而,《公民凯恩》式的探究,阿卡汀的自我审判对于缺乏忏悔的东方而言是天方夜谭吗?

  也许,在东方,死人都是圣徒。

  【附录:影片资料】

  《密谋Confidential Report》1955年英国

  注:《阿卡汀先生(Mr. Arkadin)》英国版

  编导:奥逊·韦尔斯 (Orson Welles)

  主演:阿吉姆·坦米罗夫(Akim Tamiroff)、奥逊·韦尔斯(Orson Welles)、乔治格雷·阿瑟兰(Grégoire Aslan)

  片长:98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8.5,欣赏性6.5(艺术电影典范)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下午18时07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阿卡丁先生》观后感(六):《阿卡汀先生(Mr. Arkadin)》除了埋葬,我们没有真相

  题记:

  什么才最接近导演本身的意愿?只有上帝知道,这有点像我们认知的世界,无论怎么看,我们都无法完全了解,影评也是这样,评论人的主观取舍和对于事物的敏锐决定了他和导演作业的对应!

  ――――卡夫卡·陆(KavkaLu)

  财富的诱惑是100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它就是多米诺骨牌,往往会悲凉地崩塌于某点,本片就是如此。奥逊·威尔斯的伟大不仅是他叙述故事的能力,他的气氛营造和剪辑也堪称大师,在《阿卡汀先生》开头就说出了结果,但是,观众会被他制造的假定性迷住,跟着剧情一同赶赴绝望的路。

  为了表现主人公凡·斯特拉腾的境遇,一个后拉镜头将他沉入楼道的阴影这已经告示观众他前景的不妙,在影像上导演的剪辑十分的干脆,在斯特拉腾告诉祖克故事时一个迅速切换镜头让情节回到那不勒斯的港口,静谧的港口幽暗而诡魅,灯影拖长了的人影就像死神无形的锁链,远灯就像死神的独眼紧逼着生命茫然向前,构筑物在折光里造就的光晕和冰凉的疏离感觉是导演喜欢的,但,这不是他的发明,在好莱坞黑色电影鼎盛时期,这是最显著的表现,同好莱坞叙事电影不同的是奥逊·威尔斯的快速剪辑,他对此后好莱坞具有借鉴的意义,但这同样出现了一个问题,成本控制,这部拍摄周期漫长的影片在当下是不可想象的。

  追逐的场面让我想到了《第三个人》的下水道,这些人工布光的镜头的美学风格影响了后来许多唯美派的导演,特别是开头的一幕和假面舞会的气氛和菲利普·考夫曼《亨利和琼》有些标志性场景吻合,这种用心是被广大文艺片观众看好的。

  斯特拉腾的命运是被局改变的,这个根本的转变是因为好奇和贪念,在他去往西班牙的那会有一场苦修会的宗教仪式,它的出现在本片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忏悔方式阿卡汀的选择更为彻底,这种选择包含了导演对于资本主义第一桶金罪恶的审判,此刻,我依然想到路易·杜里维特(Louis Doliver)对导演世界观的影响,他甚至给了导演杀灭一个罪恶生命的诗化的力量,不过,这样的快感只能在左翼年代产生,我们的年代只有了结果而不会追索过程。

  化装舞会以戈雅的画为蓝本造就群魔乱舞的景象这象征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人际关系的狰狞和利益驱动的假面。当斯特拉腾被阿卡汀传召的时候走过天桥的渺小身影和进门的仰角都清晰表达了他和阿卡汀力量的悬殊。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以仰角和俯角来表现他们地位差异,特别是奥逊·威尔斯的盛气凌人的眼神让人不由自主担忧斯特拉腾的未来。虽然,我们在这部影片里可以看见《罗马假日》的影子,斯特拉腾和阿卡汀女儿芮娜交往是唯一影片里呈现轻松的地方。这是追索前最后的浪漫,顶端阶层的儿女始终无法有常人简单的乐趣,财产和地位让人无法相信爱的诚意,这或许就是财富带来的不幸。

  阿卡汀雇用斯特拉腾寻访自己的往事,而那一部分接近真相!非常有趣的是阿卡汀至今竟然有多个剪辑版,因为各种原因导演的这部电影有了三个版本(美国版-1955年-99分、英国版-1955年版-98分钟,cc完全版-2006年-105分钟),什么才最接近导演本身的意愿?只有上帝知道,这有点像我们认知的世界,无论怎么看,我们都无法完全了解,影评也是这样,评论人的主观取舍和对于事物的敏锐决定了他和导演作业的对应!

  对于财富的来源这个世界无法追索,因为谁都明白那背后的玩意,片中奥逊·威尔斯借约瑟夫爵士的口说出了对于这个疯狂敛财世界的隐忧,但,导演死了,我们的世界却从来没有离正义近过,会有审判吗?这大抵是失意人士一厢情愿的梦呓。而冷战的阴影也在哥本哈根那位驯养跳蚤的演员口中说出:

  逃亡,从东到西,逃亡,也从西到东,这只是心理机制选择的方法,关于你可以熟视无睹小小底线。

  追寻阿卡汀身世的部分让我们看到导演选用演员的眼光,《阿卡汀先生》里的那些演员可谓个个出色,不知道导演哪里找来这些演员,他们有的甚至只有一个镜头却依旧精彩,在21世纪的影坛加拿大的盖·马丁(Guy Maddin)的风格有些像。

  真相总会在偶然里变成利器,好奇和贪欲会让生命无法自拔,导演可以把阿卡汀拦在机场入关口,可龌龊的世界早已让人在金钱面前放弃所有的原则,交易不再有道德的负重,就像某些曾经背负理想的导演早已忘记了他们曾经追求的正义和共和国影像纪录的身份。

  我们的年代没有人再会那么如同斯特拉腾的脸庞折射在机场的玻璃上,导演所表现的生命底线道义的两面性在当下毫无疑义,对于众生,对于被物欲主义唯大的当代人,只要价格合理出卖自己的良知或者亲人的性命都不是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价格的可操作性。

  完了!

  【附录:影片资料】

  《密谋Confidential Report》1955年英国

  注:《阿卡汀先生(Mr. Arkadin)》英国版

  编导:奥逊·韦尔斯 (Orson Welles)

  主演:阿吉姆·坦米罗夫(Akim Tamiroff)、奥逊·韦尔斯(Orson Welles)、乔治格雷·阿瑟兰(Grégoire Aslan)

  片长:98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8.5,欣赏性6.5(艺术电影典范)

  200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下午19时58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阿卡丁先生》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