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黑板》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10-02 02:3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黑板》的观后感10篇

  《黑板》是一部由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执导,Said Mohamadi / Behnaz Jafari / 巴赫曼·戈巴迪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黑板》观后感(一):当教育成为商品....

  教师成为商人,乘法与字母表成为商品,还是滞销的,没有愿意购买的商品时....结婚只是为了生存,离婚利用价值已经消失....看着背着黑板离开妇女身影,咀嚼着黑板上写着的“我爱你”三个字....百感...交集...

  《黑板》观后感(二):《黑板》观后小结

  萨米拉的第二部电影,很成熟,也很老道,我很喜欢。和她的处女作《苹果一样,同样是真实事件的转述,但《黑板》更克制故事背景为库尔德难民的流离,但影片并没有在此大背景下往深里走或者刻意去挖掘,这是这部影片最弥足珍贵地方。萨米拉作为事件的转述者,她没有过多地去干预,而是自然朴实地去捕捉,然后将其呈现。《黑板》是伊朗文化意识形态的还原,在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力求将艺术不断放大的电影氛围下,它的返朴归真,能够引起如此强势关注思考应是必然的。

  《黑板》观后感(三):沉重的叫賣

  一群孩子,一群老人,一群老師,不停地走,我卻看不到路!真實震撼,不敢去想象戰爭帶來的災難,老師們那種急迫的想要傳授知識改變命運的願望仿佛跟這場戰爭,這群同胞格格不入麻木愚昧又有信仰!所有的一切都顯得廉價渺小…很沉重的主題。被戰爭扣上枷鎖的國家,要怎樣改變國人的命運!

  “我們是騾子”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口,是多麼讓人痛心。當所有人都拒絕學習,又是多麼絕望!當在槍聲里出現傳授知識的聲音又像是燃起的希望!那樣聲嘶力竭又那樣的動聽…

  家在何方?國在何方?路又在何方?

  肩膀上的黑板像是承載了整個國家的未來!

  《黑板》观后感(四):我只是在复述零星的一两个细节

  他们背着黑板就像背着翅膀随时可以飞翔

  他在黑板上写字教她念我爱你,她不理会。他说你不念那就给你零分,然后又说,因为你漂亮所以我给你18分。他说你不说我爱你不要紧,至少说一句我不爱你。她依然不理会,自顾自逗她的儿子哄他撒尿。他说我怎么会爱上你。她叫住他,说,我的心像一辆列车,每个站都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但只有一个人永远不下车,那就是我的儿子。最后他们离婚,儿戏得一如结婚那时的情景。她就像结婚那时一样随口嗯了一声,不说是也不说不是。证婚人宣布他们离婚之后,她背着他那个写着我爱你的黑板拉着她的儿子走进里雾里。

  我只是在复述零星的一两个细节。

  因为它们很动人

  《黑板》观后感(五):生活中奇异时刻

  这部片有很到位的彩色负片味道

  另外最出彩的片段藏在D9版的花絮里。“ 萨米拉 马克哈玛尔巴夫的电影笔记 ” 由导演父亲拍摄,记叙了她从处女作 苹果 到 黑板,以及在戛纳参展、获奖、接受采访的诸多细节。

  这部纪录片也着力呈现萨米拉(20岁上下时)令人愉悦积极态度。在《黑板》拍摄过程中,萨米拉一字一句守着演员台词琢磨出到位的语气,这个详尽的过程十分打动人。

  我借用了上面某位朋友评价,伊朗电影关注于表现 生活中的奇异时刻。这些时刻,就像杜拉斯说的“ 爱情不是肌肤之亲,也非一蔬一饭,它是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如果留意这些平淡中的奇异时刻,便知爱无处不在

  《黑板》观后感(六):书本撕碎了 就只是一堆纸

  话说出口 必有歧义

  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不文明?也有歧义

  前些日子听陈 丹青侃侃而谈关于西 藏的往事

  人们还不知道毛是谁呢 就稀里哗啦地哭倒一片

  现在世界很难分辨是非

  往往对于不熟悉的让我们感到“真实”

  我觉得贾樟柯拍的电影很汾阳 可是汾阳人自己却否认

  何况导演自己也承认故事是虚构

  这如同寓言一般地批判

  有时候电影是假的 却弄得我感同身受

  就像藏人见了DaLai 哭得一般真切

  这是无知认真 也是纯粹可贵

  文明既然都不能给我们带来一块面包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抱着它而活着?

  书本撕碎了 就只是一堆纸

  其他的 什么也不是

  《黑板》观后感(七):文化必须生存在它自己的土地

  看的过程中有想到《刺客聂隐娘》,写实的环境音,仿佛行进者内心焦急苦涩

  影片中的教师是如此看重自己的教育事业,似奉文化为最珍贵,颇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味原本教书育人获得报酬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可是战乱之中的民众生疾苦朝不保夕,生活中最大的信念就是逃,哪有精力去顾及数学阅读?即使知道了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又有什么用呢?理财?自然不会将维系奔命的物资用来交换珍贵却让人一时看不到希望的真理

  战争威胁的不仅仅是每个人的生命。没有真理的引导,人只能盲从于命运选择。或追随神的引领,或陷入魔鬼诱惑,谁又能知哪个方向正确。最后老师依旧决定留在国界的这一边,我理解成这是文化的选择。或许即便陷入如此的境地,即便面临灭绝的风险,一种文化也必须保留在它的所在地,不能转移。一旦离开这片土地,便也不是它原来的摸样了吧。

  《黑板》观后感(八):背上的爱

  是那样大而荒芜的山。他们背着黑板就像背着一座山。一群群老人艰难的行走。一群群孩子过早的承受痛苦

  总是在想。伊朗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能把他们的子民养育成这般模样。战争又究竟是个怎样的东西完全无视生命的可贵。

  老师们背着黑板到处去找学生教学。只希望他们都够多学点知识。而那些孩子却无法得到学校的教育。他们靠背走私的东西生活。走在崎岖坎坷山路上。随时都饱受着苦难折磨。在走山路的时候。一个孩子滚下去。老师把黑板砍下一截。绑在腿上。孩子哽咽着讲故事,努力忍受着疼痛身体上的痛大概看得见。而心里上的痛谁又体会得到呢。

  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我爱你。他一遍一遍的教他妻子念。尽显教师的和蔼可爱之处。

  当然。最让人心酸的莫过于战争带来的创痛。孩子在羊群中逃命。却被无情的枪决。逃难的库尔德人民在地上一步一步向前爬。眼神里有无尽的害怕恐慌

  真的不忍心看到那么多无辜的人因为战争而颠沛流离。惟愿世界和平~

  《黑板》观后感(九):战乱生存条件下的文化存在可能——黑板

  战地后方,可以找到的人有老人、孩子和女人。稍大些的男孩说自己是驴子,从边境线上冒着生命危险偷运走私物品,随时处于奔命中;老人携带自家树上收获的最后一茬核桃逃命、企图重返昔日家园,却认不出家的模样;女人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男人,来了去去了来已成麻木。整个影片中,作为成年男子的,只有这些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背着黑板的老师。为什么没被招去充军?竟然背着黑板寻找学生?叙事者的身份如此可疑以至于荒诞

  电影中两段稍微流露温馨场景:一是老人们在逃亡途中休息时取出核桃做弹子游戏,相互争闹;一是私运货品的孩子在水边休息时,牧羊女为男老师甲挤羊奶和男孩生涩地书写自己名字

  背着黑板寻找学生跟踪逃离人群的两个男人,充当了战地后方记者身份,记录发生在两伊边境线附近的一段人类战乱离丧故事。

  电影大量使用了无减震跟拍镜头,晃动中的不稳定烘托不安、流离感。大远景镜头呈现出山区岩石嶙峋和村庄空芜。特写镜头反复强调黑板的非现实感与“我爱你”的不合时宜。影片色彩暗淡民族歌唱沧桑,奔跑中的局促喘息,这一切都将观者导向一个旷远的被世界抛弃的角落。显示出,观者对被观者的陌生隔阂

  你提供不了他们所需要的,你并不了解他们所经历的。

  《黑板》观后感(十):扬尘

  对伊朗的生存面貌除了几部伊朗电影,没有更多直接的了解。

  《小鞋子》《追风筝的人》印象中都是在贫穷冲突的隙缝中寻求希望的光线。不知道伊朗的城市人是怎样看待他们苦难的国民。是不是也和中国部分电影视角一样,关注着常被忽视却占据大多数的弱势群体

  即使影片的最后,总有一些温暖的隐喻,呈现出那些他们从不对生活放弃希望的力气,但是这些影片哪一部带来的不是沉重与灰暗。

  《黑板》里镜头一直晃,电影里的人一直走,走,碰上“带头人”一声不懂是“族讯”还是什么“悲鸣”的长尖音,加上挺不习惯的伊朗语,1:22的电影长度看的头都要炸了!可能这种直观感受,就是导演要人忘不掉的。

  影片中对话重复,黑板老师自言自语的,问学生问题孜孜不倦的,还有那个女人的声音也是一样,她的对白一半都在重复两个音节。整场口头朴实,唯一书面和煽情的,大概就是留在黑板上的“我爱你”,可惜从头至尾还是只有黑板老师一个人反复的说。

  身为老师的威严自尊荡然无存,那么“老师”这个称谓就只是这个小人物自诩的理想。和那个女人的婚姻,一路荒诞的行礼,结婚,离婚,无关爱感情,苦难的妥协,煞叫人悲哀

  喜欢的地方,是导演给了它客观。没有让你看到希望,也没有描述哭泣。想想不管是电影里的哪个人,都没有印象太深刻特点,包括主角,他们都是平凡而多数的苦难代表,一路远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黑板》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