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食人狂魔》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9-16 01:3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食人狂魔》经典观后感10篇

  《食人狂魔》是一部由Buranee Rachjaibun / Nida Suthat执导,段奕宏 / 察猜·本班尼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食人狂魔》观后感(一):回家

  回中国触动细伟的内心

  警察骗他认了罪就可以回家了,他在法庭上把所有的罪行都通通认了,无论是不是他杀害的孩子

  等待他的一定不是回家的船,而是死刑。没有人给他公平审判,也没有尊严,他只是警方想找的替罪羊

  残酷冷漠让细伟麻木了,幼年母亲的“药”让他想到如何为自己治疗

  真实结局还有,细伟的原型枪毙后,被制作成了干尸展览

  《食人狂魔》观后感(二):揭露人性的力作

  这真是一部发人深思影片,这种题材的影片本身就很锋芒锐利直指社会道德良知,而男主角入戏的演出,更是真实地表现了人性的残忍自私。而这也是人类再怎样演化,智商再怎么高都不可能摆脱的动物原始本性。所以人类发明了道德和良知的牢笼禁锢“本性”这头强大怪兽。若它冲破了牢笼将无比凶残危险。所以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那个怪兽,不求战胜,能够压制和把它囚禁,做人这辈子就已经很难得了。

  《食人狂魔》观后感(三):戏妖

  这算是当初不曾成名的老段一个对心身都极具挑战角色,成魔的过程每一次的内心挣扎痛苦都有着可推敲的落脚点,老段早以让自己的状态已臻化境,但剧本延伸和后段刻意展示食人狂魔的各种拐童杀童,使得之前被老段带动的情感埋伏,一下子被打得七零八落,成了一道道猎奇的视觉冲击。令这一路演变恶魔,成了一个难寻其究的可怜虫,而结尾对他吃人心呼应仅仅是整个剧本迟来的补救,虽发人深省,却欠缺它本应带来的张力

  《食人狂魔》观后感(四):一部很乱的电影

  感觉整部电影就靠段亦宏的演技支撑,电影题材和角度还是不错的,但整体效果感觉很凌乱衔接处理不好故事跳动性大。在细节处理上也很差,一是细伟寻找受害儿童画面相当的跳跃,缺乏连贯性。二是抗日部队服装,三是时间上前后矛盾,细伟年轻曾经是抗日战士那段时间在1937年到1945年之间,但细伟的母亲为给孩童时期的细伟治病去抢枪决罪犯器官时,执行官宣判的时间居然是民国56年,是1967年了呀,1959年细伟就被枪决了。

  《食人狂魔》观后感(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除了老段真不知道这么粗制滥造的电影有什么看点?如果不是老段,给两颗星都嫌多。利辉的遭遇虽然让人扼腕叹息,但其滥杀无辜儿童的行为不值得同情,这和现代社会那些自以为是疾世愤俗而砍学生垃圾有什么区别?影片的制作也比较粗糙镜头配乐色彩剪辑毫无亮点男主作案手法更是漏洞百出,就这样竟然都让警方束手无策,那年代的泰国警方都是吃翔的吗?

  影片最大的看点其实是老段的演技,虽然影片剧情非常单薄,单薄到无法让人信服的支撑剧情进展,这导致影片的进展和转折显得生硬。但是剧情不够,演技来凑。老段的演技明显甩其他演员几条街,初到泰国的谨小慎微,面对老板胆小怯懦,误杀Mei时的撕心裂肺,初次作案时的紧张纠结……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于最后洞穴据说很感人的那幕,却让人无语,问题不在老段的表演,老段的这段表演还是不错的,可惜被那句雷死人的“妈妈”给破坏了。想到妈妈没问题,问题是这段出现得太突兀了,毫无渲染就这么强行插入、转折,很破坏氛围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利辉的遭遇让人叹息,但他的行为却让人不齿。想想国内那几起校园案,那些无辜的孩子凋谢在陌生人手里,而凶手动机何尝不是自以为社会的不公,这样的人值得同情?这样三观不正,除了男主演技外一无是处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被那么多人跪舔,竟然还说“ 给十星都嫌少”。我不知道在泰国的影评网这部电影能评几分,但在Imdb上连及格线都没到,也可见其水准

  《食人狂魔》观后感(六):绝望之后我们依然期待阳光——《细伟》

  这是一部描述绝望的影片,从得悉此片开始,我就一直在为观看这样的绝望做心理建设。因为我太明白老段眼神威力,那种光与影交融柔软如若处在一片无边的绝望之地,绝对可以击碎人心。

  于是历时四个月,我无数次在剧照花絮磨练自己的铁石心肠,或者,仅仅是做到心平气和,然而在完整观看完影片之后的半个钟头之内,这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心态还是在全然崩溃。

  人人都曾体会人生坎坷,并且在经历坎坷之时憧憬跳出这一切的美好时光。利辉也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到泰国。他对他面前的道路明显是充满希冀的,所以他在经过佛像时候停下脚步祷告。之后我们看到了他为他所希冀的未来做出的努力忍耐生活中小小的不平等认真工作。在那些莫名的非善意压迫缝隙之中,他微笑着迎接清晨。

  影片的色调背景在此之前始终保持着一种诗情画意。那是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于是令我们也不觉产生憧憬。我不知道这是否导演本身的用意所在,但当生活的丑陋蓦然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之中时,无疑让那种突兀显得更加刺目。

  于是我看着利辉卷款而逃,在昏黄的色调中搭上开往不知目的地火车,心情开始惶惶不安。那些在剧情介绍中预知的未来开始像一张黑色的巨网扼得我窒息。

  我不想细数那之后接踵而来的几乎从不间断的将人所剩无几呼吸一点点挤压出胸腔悲伤冲突,但我忘不了利辉屈指可数的几次发自内心笑容。毫无疑问老段在此片中最大的成功在于他将利辉的压抑、忍耐与崩溃演绎得如同亲身经历,但我更看中的却是这几次他在收获点滴之后一闪而过的笑容之中流露的那些本该灿烂无匹的阳光。

  于是,我设想了无数个如果。如果那些如果不是如果,那么我们就能真正见到阳光。

  2008年10月16日

  南京

  《食人狂魔》观后感(七):令人绝望的电影

  一年前看的电影,现在想起来仍然不能平静。看这个电影,觉得好绝望,也不能忘记主人公的眼神。一开始辉来到这个陌生国度,下船的时候,眼神干净清澈,有憧憬吧,一直到后来,我觉得自己词不达意,那种眼神,幽深,像是有黑色的无尽的漩涡,会把人吸进去,不再像从前眼里有亮光,总是想,他没有去那里多好。他一直被欺负,能够感受人和上天对他的无尽恶意,无论是杂货店的店主家人,还是一起卖苦力的人,还是一开始改掉他的名字的人,还有老天,唯一的温暖,来自于给他一朵小花的小女孩,却被他从睡梦中掐死,从此他的世界就是黑暗的了。怎么会这样呢?简直一点活路都没有了,一直被欺压,失手掐死小女孩之后也想过重新好好开始,当他来到别的地方帮人种菜的时候,我也和他一样充满希望的,大片的,绿色的菜,充满生机和希望,他也很高兴吧,然而一场台风,毁的不止是他的草屋和菜,也是他的希望,他的眼睛里再没有亮光。一直到最后,警察也要骗他,如果承认所有的案子是他做的,他最后可以回国,最后服刑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一朵雪莲花雪莲花依旧无暇,只是最后染上了血……他也同那雪莲花一样吧,他是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错呢?后期他杀人熬药,是因为他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也是这样为他治病,太穷了,像那个被盖上时代印记的人血馒头战争穷困,人吃人,战争伤害的不仅是生命,还带给那个时代的人无法衡量创伤……看到欺压他的人,有的也穷,有的还是小孩子,是不是人性本恶呢?我总觉得,虽然他杀了人,犯了错,也是因为世界对他的恶意远远大于善意,以及战争和穷困带给他的创伤,他依旧天真。看完这个电影,我想以后会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善意,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更希望自己和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人善被人欺,弱国无外交,也不想做一个无知的人,任人欺骗。不是什么恶的善良人,也不是善的恶人,但会无愧于心,始终坦荡

  《食人狂魔》观后感(八):谁杀了利辉

  昨天把老段的那部《细伟》看完了。还得感谢部长帮忙下载的=3=虽然有为了宣传增加噱头把这部片子叫做“食人恶魔”之类的,可是说到底这还是一部讨论人性的片子。

  这部片子老段的台词真的非常少,他表现人物基本是靠眼神和肢体动作。真是越看越揪心,因为他表现的太真实,真实到连观众都会觉得痛苦的压迫感。当年老段拍这个片子,因为入戏太深,貌似还在片场抱头痛哭来着。因为这真的是一部让人看后心里纠结的片子。台词除了几句中文,其他都是泰国话,没字幕,我就猜意思。后来又去度娘翻了翻介绍。利辉是中国人,去泰国找活做,他本来对未来还算是充满着憧憬的,走之前还说过要混出个人样把妈妈也接过去的话,可是到了泰国就开始承受命运对他的捉弄。不管到什么地方,他总是被人欺负,被人嘲弄。加上他身体又不好,生活就更加艰难。最后生活把他逼到人格扭曲,他开始杀小孩子,用他们的心熬水来治哮喘

  片中利辉接触到人心的镜头有三个,第一次是他小时候,因为病重,母亲去挖死-刑犯的心脏给他熬水喝,第二次是他当-兵的时候因为胆怯,他的长官挖出日本人的心脏逼他吃下去好增加胆量。第三次就是在泰国,当他被生活逼到人格扭曲的时候,他开始杀-小孩,用他们的心来熬水喝。如果说第一次接触人心是因为母爱和一些愚昧,第二次则是因为战争,这两次都不是他主动自愿的,而第三次,则是因为生活的逼迫,让他主动拿起了刀,去杀他以前还算挺喜欢的“小孩”。(他妈妈那里我突然想起了《鲁迅》的药|||这不是职业病真的)

  片子中欺负利辉的当然有大人,当他被人围在中间,抢走他的药扔在水中的时候,他痛哭不止,这是来自大人的欺负。可是片子中更多的表现了一切来自于儿童的欺负。一开始在杀鸡铺,那家的两个女儿把利辉的衣服染上鸡血,往他身上扔石头。在他种菜的时候周围住的小孩子们菜地周围嘲笑捉弄他,晚上他犯病咳嗽的时候在他窗边继续耻笑他。如果说儿童是代表纯洁的那一派的话,这里面的儿童是不是可以代表整个社会对利辉的态度呢?或者说,连儿童都这样了,更何况人们的态度呢?唯一对利辉好的一个女孩儿还被利辉错手杀-死了,当利辉抱着她的尸体痛哭的时候,大概,他心中那最后一丝温暖也死掉了。那之后,没人对他笑,没人会送他美丽的花,一切还是那么冷酷冰凉,凉到他只能靠吃人心熬的水取暖

  最后利辉当然还是被捉住了,并且被骗把属于不属于他犯得罪都认了下来。执行死刑前,警察们在他手里放了三炷香和一朵白莲花。枪声响起,白莲花也染上了鲜血。是什么使这个以前软弱的人拿起了刀,是什么使白莲花也染血?

  是生活的残酷。

  《食人狂魔》观后感(九):曼谷死体博物馆

  忘不掉小学在台湾东风电视台一档探险节目里看到的画面:约1²m的透明柜里展列着还在滴尸油的深褐色尸体样本。他就是黄利辉。

  曼谷死体博物馆,正名诗丽拉吉医学博物馆(SIRIRAJ Medical Museum),位于诗丽拉吉医院

  博物馆分六展示馆:

  (1)病理学馆(Ellis Pathological Museum)

  (2)法医学馆(Songkran Niyomsane Forensic Medicine Museum)展示各种交通,犯罪事故遇害,供法医鉴定遗体照片

  法医馆里陈列着好几具干尸,尸体皆是刑事命案死刑犯,执刑后身体涂布树脂成干尸。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应属食人魔细伟(黄利辉,中国人,1944来移民来泰国)他一共吃了十数个小男孩的心和肝,以为可以改善身体虚弱状况。1950年被抓起来处以绞刑。为警醒世人,将其做成干尸,陈列在此博物馆。

  法医学馆里还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拉玛八世(当今泰国国王的哥哥)的头骨和验尸工具。1946年拉玛八世在宫中被枪杀,至今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3)泰国医学史馆(Quay Ketusingh Museum of History of Thai Medicine)泰国自古至今传统官方医疗医学史,并展示各类药品

  (4)寄生虫馆(Parasitology Museum)

  实体模型与真实标本兼列。病变如丐帮长老巨硕阴囊,沙龙遮不住地吊钟,男子举步维鞎无奈瘫坐。病变如象腿女子恭坐。

  (5)解剖学馆(Congdon Anatomical Museum)泰国现代解剖学之父Congdon教授研究室。除神经系统消化内脏标本,还有水脑症异常胎儿大头畸形婴连体婴)等浸泡福尔马林遗体数十具。

  6)先史馆(Sood Sangvichien Prehistoric Museum & Laboratory)

  附干尸作法(1978年ハイデルブルク大学グンター・フォン・ハーゲンス博士发明)

  (1)固着

  各种固定法均可。

  (2)脱水脱脂

  标本得抽去水份及脂肪。标本浸入经-25度C冷却的丙酮(Acetone)进行脱水(取代冷冻)。脱水进行阶段丙酮需维持室温。如需脱脂,必要时加入甲醇(Methyl)。

  (3)强制浸透

  浸在丙酮标本,加入融化树脂,再以真空泵吸引。丙酮急速气化,树脂此时进行浸入,将丙酮完全置换。

  (4)硬化

  依浸入树脂种类,以瓦斯,光或热替树脂进行硬化处理。

  《食人狂魔》观后感(十):被挟持的善良

  我从未用过如此长的时间来写一篇影评。虽然这篇评论并不长。

  这部电影是一年之前看的,当时很有写的冲动,但是下不了手,因为回顾那样的情节是种钻心的折磨。

  偶尔回想起细伟,我却不敢深入思量,不敢揣摩老段当时饰演利辉的心情,不是想不到,真的是不敢,因为当你站在现实的立场把那一切当成事实的话,太恐怖,太残忍了。

  也许我如今觉得没什么,基本可以克服那样的心理障碍,却仍是不安,当你要深入人物的世界里,探寻它存在的方式和经历时,那一切还是那么清晰明了

  赤贫青年利辉背井离乡,背负着战争阴影,忍受着非人待遇,目睹着天灾人祸,与病疾纠缠,同现实抗争,他绝望,但却仍然坚强的,他愿意相信这世上还有善良的信仰,哪怕只有一个孩子能够给他最真实的温暖;而他失手误杀了那个与他最亲近的孩子,他亲手葬送了自己唯一的朋友,葬送了关于善的最后希望。于是善良便伴随那个无辜的小女孩在瞬间一去不复返了。

  也许这场悲剧可以避免,但现实面前没有也许。

  他崩溃了,疯狂了,美好的生命就这样被自己毁于一旦,自己就这样从一个安分善良的人成为了杀人恶魔。

  电影展示了世界最可怕的状态,那就是善良的人被逼向邪恶,实施着自己本不能忍受的罪行。

  一个个孩子被杀死,挖心,弃尸,一个个家庭变得惨不忍睹。

  食人心真的能治好利辉的肺痨么,即使能够治好,他的心还是伤的。善良的人放弃了善良,彻底地绝望。并非他不再相信善良,而是善良的机体呼吸困难了,几近停滞。就像他的肺。其实他多么想挽救自己的善良啊。

  但他已经太熟悉这世间的残忍与冷酷,他还有什么理由相信这个世界。杀人是罪恶的,但却是那个时代集体制造的罪恶。是众人的小恶铸就了食人狂魔的大恶,是众人谋杀了本可以长存的善良。一次失手,使他认为自己已经与善良诀别,已经染上罪恶的血,没有任何回转的可能。于是他逃离,从道德的一端疾走到另一端,对他而言,让自己活着,就是此时唯一存留的善。

  一个生命就这样扭曲了。

  最后,他被审判,被枪毙,大快人心。但你不觉得心理还有一些不甘么。因为你觉得一切本不该如此。

  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细伟做到了,生命被毁灭了,善良被毁灭了。这个悲剧从始至终贯穿着,藏在历史里,藏在人性里,藏在每一个偶然和必然里。

  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你会觉得它离你很远很远,你会庆幸自己还生活在一个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祥和的时代里,但你是否察觉到我们的善良也在遭受瓦解呢。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不再期待善了,不再相信善了,因为他们愿意认同这世界是残酷的,冷漠的,无情的,他们愿意接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必然存在的。人们渐渐学会了用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并认为合情合理。

  在一个崇尚智力的时代,你的善良可安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食人狂魔》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