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是一部由藤田明二执导,竹野内丰 / 常盘贵子 / 反町隆史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一):敷衍的导演
他们之间的爱情的确很动人。给五星。但是虽说这部剧是日本人拍的,但是对中国的了解也太敷衍了吧。紫禁城里各种平民打扮的人走来走去。镜头扫过去还漏出来故宫博物院的牌子。中国人说话竟然还称呼君。王妃带格格可以独自出门。皇上的宠臣可以直呼王妃的名字。果然尽管两个国家纠缠了近百年,彼此之间却还是陌生的。减两星。目前只看了上半集,看完后回来补影评。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二):还不错
看了几集之后,跟老爹说日本人也还有明白事理的人嘛。呵呵
不过玩笑归玩笑,难得看见日本人用这么一种算是比较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当年的历史,而且又几乎都是一线的演员来出演,大概人性还是共通的吧。
听一帮日本演员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念台词还真是一种折磨,伊東美咲饰演的他他拉贵妃在灯下念一段似是而非的诗词的时候,居然没有字幕,听了n遍也没听懂念的是啥,幸亏两人还都是一脸陶醉幸福的表情。不知道该说日本演员敬业还是什么,宁愿自己讲含混不清的中文也不要配音。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三):流转的皇妃 最后的皇弟
还没有下完就看的片子,晕乎中只看了其中的三集,而且也是看得颠三倒四,前后乱七八糟地顺序。呵呵,还好剧情很明晰,很容易就看出了情节性。
这片子日本拍得还多少有点符合历史,真正的难得~~看着他们的爱情故事,还多少有那么点感动。在那样的时代,有那么的什么什么精神,还真是不错。为了在一起,他们还真是牺牲了很多东西~
但还好结果是幸福的。生活也许是公平的?
平凡中的伟大~~
:有点晕,反町隆史在里面演一个很像鬼子的家伙,虽然后面还是煽情的成分在里面,也是个悲剧人物,但是还是受不了他那嘴脸,当时还真是想打他一顿。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四):想要表达美好,却不肯放弃现实
画面很美,日剧好像都是这个风格。这部片子跟国内主流关于日本的影片不同,因为他是日本人拍的,从个人角度来说确实很贴近现实。影片缔造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但却很尊重现实,这跟日本人追求残缺美应该有关。世间本来就是没有十全十美。美丽是星空,而现实恰似一颗颗流星,现实划过美丽,才是真实的世界。在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战败后,大批本地的人去报复日本人,妇女孩子都不放过,这跟暴徒又有什么区别呢,打着正义的暴力比真正的暴力还可怕。影片很立体的刻画了人物,并不是很单一,哪里的人就是什么样,还有苏军要女人,很多日本女人自觉的站了出来,为了保护孩子,这让我很深刻,这中牺牲精神已经深深刻画在了每个当时日本人的骨子里。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五):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
此剧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常盘贵子出演嵯峨浩,我也看基本看了许多日本女星,但最符合嵯峨浩这个人物的还真只有常盘贵子。那不太漂亮,但气质雍容华贵,属于一种越看越有味道越有贵妇气质的类型。
原文我也读过,剧情的改编还算基本符合原著,当然也拔高了一些,加入了反战的内容。其实原著中没有太多这种情节,但正因为此才符合嵯峨浩的身份,做为一个日本华族小姐,又嫁与满清皇族为妻。其对战争的理解恐怕就是与丈夫的分离了。要说有太高的认知是不现实的。嵯峨浩就是一个传统的日本妇女象征,一生相夫教子而已。所以剧集还算是拔高了其思想境界。当然这也是为了剧集的艺术性本身。
剧情的历史观还算是比较客观的,我一直认为历史正剧还是看中国和日本的比较客观。
另外此剧的看点就是众星云集了。毕竟是纪念之作。相当不错。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六):边看边吐槽
讲的是末代皇弟溥杰与日本妻子嵯峨氏的故事。本来还可看,结果演员一开口说中文我喷了……你妹的找个中文配音很难吗!这剧还是狂洗白,不过好歹没说日本军没杀人╮(╯◇╰)╭整部剧沉浸在“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小情小爱之中,那个时代拍这种小清新爱情剧有意思吗!
溥杰夫妻回伪满洲的时候,皇帝为他们举办的party(这啥鬼= =)上有个赤膊的男人跳舞。再怎么不庄重也不可能让赤膊的男人在皇室面前跳舞啊……嵯峨氏你的大拉翅颤颤巍巍都快倒啦!日本服装都做的很好看,中国服装就……戏班子里借来的=。=我日啊别黑我大中华好吗!
把日本人描述得跟白莲花似的,都是你们中国人内战的错哟~~都是日本军人的错哟~~我们的天皇也很无辜的哟~~我们嫁过去的王妃还被国民党欺负了呢~~╮(╯◇╰)╭
呵呵,这不就是为汉奸立传么?当然,日本人肯定觉得这种汉奸越多越好啦~(≧▽≦)/~这是一部洗白的垃圾之作,千万别看。唯一的优点就是音乐很好听,不过日剧音乐都不错,所以这也算不上什么优点了。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七):难得的坦诚
这部洋洋洒洒五小时的台庆剧的闪光点,在骨子里有点愤青的我看来,就是溥杰的那句:只要日本不去招惹中国,中国是不会招惹日本的。看惯了他们狡辩的嘴脸,这难得的坦诚变得有点突然。在日本人编写的剧本里,由日本演员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多少还是有些触动的。
十几岁的时候写的东西,当时很多想法现在看来都有些问题,希望大家有个宽容的态度,谢谢。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八):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中日交流,自古就有,但侵华战争后,中日恢复交流直至邦交正常化经历了很多曲折。这种曲折和不易,可以从一对夫妻的爱情故事中得以反映和浓缩。那就是溥杰和妻子嵯峨浩的爱情故事和人生。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九):史实范儿的文艺片,文艺片中的历史剧
很惊讶地发现居然是03年出的,画质感觉像是90年代,不过这种味儿正好。
熬夜看完了Part1,下半部分没看完~
然后更惊讶的是此片对历史的感知度!!日本片儿,完全没有回避那段历史,作为中国人,多少对这种题材会有点敏感,却感觉不到导演有一点儿回避当时的历史。
文艺片儿味太浓,但是有些细节的确让人不得评论一把~
川岛芳子也是一个知名的人物了,之前有看过梅艳芳出演的《川岛芳子》,此片中的川岛芳子性格更加突出。从着装到对白都十分刻意的男性化。有一幕是印象特深的,她和关东军的一个高级参谋讨论浩到底是生男孩还是女孩的问题。可能川岛芳子本人没有这么积极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但这里她的生气让戏份不多的她形象更加立体~
婉容皇后也被演员塑造得十分精彩,歇斯底里,满腔怨气的妇人形象通过她阴阳怪气的语调,愤恨却不敢多言的眼神表达出来。
唱戏祝浩怀孕的那一段,婉容咬着披肩叫饿让人看了居然有点心酸,一位傀儡皇帝的失宠皇后的形象呼之欲出。她在那一段近似疯癫的话配上旁白解释她常年吸食鸦片的解说,当时简直就觉得所有的宫廷戏的狗血剧情都不如婉容的虐心~
哈,有点讲偏了,主角儿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就不妄加评论了。
我果然还是喜欢配角的精彩演出啊~~
~演浩的母亲的演员真是漂亮~~很有贵妇的感觉~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观后感(十):最后的流转
看这部片子前,作为一个中国人多少有点心理障碍,不知道一直不承认侵略历史的日本能如何的还原那段历史下的故事,可看过后不得不说,这已经算是拍的比较公正的一部片子了。
大牌云集的片子,竹野内丰, 常盘贵子领衔主演,反町隆史成了大配角,而伊东美咲、天海佑希、江角真紀子都成了出场极短的小角色,这些演员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撑起一部大剧,由此可见这部朝日台的台庆剧有多隆重。
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人的命运都犹如浮萍,即便他是皇帝的弟弟,即便她是皇族的姻亲,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一个家庭,一段历史,不同的人眼里看到的应该是不同的内容。看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些名演员究竟是抱着什么心情在演这部戏,他们是如何自如的说出“这是日本的错”、“日本做了对不起中国的事,中国才会做对不起日本的事”这样的话?
这只是一部爱情片,无关政治,仅仅是两个人如何坚守彼此的爱情的故事,相识之初,她挽上他的手,在绿意正浓的庭院里温情四溢;相隔十六年后,他在车站等到了他的妻,白发苍苍,衣衫朴素,她依旧挽上他的手,也许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好的写照。只是这样的温馨里总有一丝辛酸,最好的年华就这样错过,她一天又一天的等待相聚,他一天又一天的在狱中企盼妻儿团聚,最好的年华在等待中耗费,在战争中又有多少和他们一样的家庭经受这样的煎熬?还好,最终他们依旧等到了对方,即使白发苍苍,可毕竟,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