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磨坊》是一部由马可·克罗伊茨派因特纳执导,大卫·克劳斯 / 丹尼尔·布鲁尔 / 克里斯蒂安·雷德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始看到黑死病、鼠疫,我以为是灾难片;中间看到十二只乌鸦,我以为是童话;看到他们隔空打牛,我以为是魔法;后来佟达死了,我想怎么会有这么黑暗的童话;再后来女版的“唐伯虎点秋香”,我又以为是爱情片。
第一次看德国电影,感觉和严肃的德国人一样沉闷 晦涩不通,没有高潮、重点、不知道要讲什么。第一遍没太看懂,后来找到故事的详细介绍,发现那个看起来有点愚钝木讷,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尤诺居然被翻译成了乔瑞,苍天啊!我除了知道德语谢谢怎么说以外,对德语一窍不通,我严重怀疑不是德国人故事讲的不好,而是翻译狗屁不通,至少不了解德国的历史和故事的背景吧。有人说英国人也很闷骚,板着脸讲笑话,但我就是喜欢他们神经质的脱线和抑扬顿挫的英音,可能就是因为英文还算不错,能够理解他们语言里的幽默吧,比如唐顿庄园里的老奶奶(哈利波特里的麦格教授)
不过咱听不懂,可以欣赏画面嘛,德国的山谷和森林真美啊!尤其是那些从乌鸦的角度俯览山谷的镜头。另外乌鸦变身的镜头也很惊艳,很符合心目中的想象,很华丽。演佟达的小帅哥的颜很不错,听说是德国和西班牙的混血,好吧我又花痴了,哈哈
最后说一句:永远不要小瞧身边任何人,哪怕他看起来有点二,有点傻。
《鬼磨坊》影评(二):跟krabat一起逃亡
这个故事很早就出来了。跟《大盗贼》是同一个作者。电影的故事情节基本完整,但是可惜没有体现出原书中最精华的部分。不知道为什么。
大概我很久没看原书了,总觉得小时候看原文的时候充分理解krabat为什么要逃走。我跟他一样,觉得一定要逃走!
电影看完之后……没感觉。只有佟达的死一如既往地令人遗憾。但至于佟达的死,少了之前跟恋人的感情铺垫之后看起来也很突兀不可理解。你可以女孩死去了佟达失去了逃亡的机会,所以他疯了。但是!我觉得佟达这样的人完全可以选择跟krabat一起击败师父。明显,佟达的死,是深爱他的恋人死去使他失去理智所致。电影节约了佟达的爱情,也就无法体现出这些了= =
同样的,对于krabat跟少女的爱情,电影业选择了弱化。不是不可以,反正实在不行你当励志片看也一样。但是……少掉了什么呢?为什么我觉得少女解救krabat的过程很唯美很顺利?我明明记得最后对决师父的时候很紧张啊很紧张!
少掉的情节啊……我理解电影制作中必要的改编,所以只能说,去看原著吧!相信看到原著的话就能理解故事里所宣传的,爱情的高贵和伟大,为心爱的人可以牺牲一切。自由,生命,这些都算什么呢?猜忌,友谊,恐惧,还有不可沟通的孤独和阴暗。
话说两面——在剧情方面的改编虽然小有欠缺,但是我很肯定电影的特技效果。11只黑乌鸦一齐飞出磨坊窗口的感觉,嗯!超炫目啊!
我给了此片4星的评价。之前的期望值过高,看过之后……凭良心讲不能说不好可是真的有点让我失望。
4星,还是值得一看的。要看出乐趣来,不妨把自己代入故事中去,想象自己就是下一个磨坊学徒,跟着krabat一起逃亡吧!
这部电影是德国外教课上给我们放映的,起先我们问他,这是部怎样的电影,他只说这是个耳口相传的传说。他爷爷讲给他爸爸,他爸爸讲给他。
看完后,我好像明白了这个故事,为何在德国经久不衰,非得这样想的话,好像又和二战扯上了关系。当然这纯粹是个人看法。
。。。。。。脑补图像。。。。。。
孩子:爸爸,爸爸,二战那么坏,为什么我们国家还要发动呢?是不是太讨厌了呀!
爸爸:。。。宝宝乖,来爸爸给你讲个故事先。
(讲故事中)
失去双亲、人生一片绝望的男孩Krabat,鬼使神差走上学习黑魔法的道路,一心想好好表现。日常时久,发现这原来是邪恶的,于是和同伴艰苦反抗,最后恶魔头师傅死了,Krabat和他的小伙伴们,还有他心爱的姑娘,又一起重新走向了充满希望的道路。
经济萧条了无生气的德国想要谋发展,这时出了个希特勒振臂一呼,于是鬼使神差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一心想要做大做强。时日长,再加上被同盟国打了大大的嘴巴后幡然醒悟,自己做的一切原来这么邪恶。于是接受惩罚,认真反省道歉,然后重新走上一条新的充满希望的道路。
年少时都会选错,价值判断难免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但要记得发现错误后,得及时勇敢改正,相信只有爱与自由才是永远值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