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澳洲乱世情》影评10篇
日期:2022-04-07 03:3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澳洲乱世情》影评10篇

  《澳洲乱世情》是一部由巴兹·鲁赫曼执导,妮可·基德曼 / 休·杰克曼 / 布兰登·沃特斯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历史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澳洲乱世情》影评(一):借爱情之名为澳大利亚卖广告

  老实说,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找了对俊男美女来吸引眼球是好主意,不然单薄的剧情肯定不足以留住观众的心。

  又也许是导演特意不想太过渲染爱情,希望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去关注这个澳洲大陆。别的不说,看完这部电影,自己对澳大利亚的观感完全改变了。这片广阔的土地似乎有种类似非洲草原那般的原始神秘的魔力。这个孤立于其它大陆板块、四周环绕太平洋的陆地,似乎总和我们保持着一段若有似无的距离。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一下,幻想在夕阳的余光下,爬到草原的大树上看日落;到了晚上,可以在树上挂上灯,假装那是天上的星,天和地就这么连在了一起……

  .S:Drover的那个篝火旁赤裸上身洗澡的镜头是在是太有冲击力了!!哈哈哈

  《澳洲乱世情》影评(二):除了爱我们已一无所有

  不想讨论妮可的演技,我只想看她漂亮的蓝眼睛,不想说电影有多少的硬伤,我只想看美到窒息的澳大利亚......

  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但是,一部真正好的电影一定要给我们一些可以回味的东西,当电影结束的时候,那些曾给我们感动的镜头还让我们不愿意站起,这就已经足够了......

  我喜欢妮可穿着有汗渍的衬衫松散着头发在马背上,我喜欢杰克曼澳洲男人特有的阳光与狂野,我喜欢孩子的单纯和执着,喜欢旷野上那漂亮的落日,喜欢从空中俯瞰的尘埃与荒草......

  当那个被认为是画蛇添足的情节结束的时候,看着主人公拥抱在废墟上,我总是认为,这才是导演想告诉我们重要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如此幸运,为什么上帝站在我们这一边,因为,除了我们爱着的这个人,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不过,拥有这个人,太足够.....

  《澳洲乱世情》影评(三):美丽的大陆 | 澳大利亚

  亲情友情爱情,电影永恒不变的主题,作为主旋律和澳洲观光片来说这部电影是相当值得一看的。妮可的出色演出也为本片增色不少。

  aidu上找了些澳洲的资料贴上了~

  对澳大利亚土著人而言,2008年的2月13日值得纪念。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成立一百多年后,终于在新总理陆克文的推动和代表下,对土著民族与文化所遭受的“侮辱和贬低”做出了正式道歉。

  陆克文说,为“被偷走的一代”及其后代、家属所蒙受的悲痛和伤害,我们要说“对不起”;为被拆散家庭和社区的父母、兄弟、姐妹们所受的痛苦,我们要说“对不起”;为由此引起一个自豪民族和自豪文化的尊严受到贬低,我们要说“对不起”。

  随着要求政府向土著人道歉的呼声日益高涨,陆克文领导的工党在去年11月赢得大选后承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土著人道歉。陆克文通过此次正式道歉兑现了其承诺,也表明了陆克文领导的新政府纠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陆克文在道歉中称,澳大利亚会深刻反思其强加给土著民族的歧视和侮辱,要使所有澳大利亚人在未来成为平等的伙伴,拥有同等的机会。陆克文没有提出向土著人提供经济赔偿,但表示政府将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推出有助于提高土著人生活水平的卫生和教育政策,以缩小土著人与非土著人在寿命、教育程度和经济机会上的差距。

  陆克文新政府的正式道歉无疑有助于土著人与非土著人建立更和谐的关系,有助于民族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和发展。但要真正改善原著民的生活水平,澳大利亚仍需要更多切实有效的政策。目前,在澳大利亚2100万人口中,土著居民仅有约45万,且大多生活在偏远贫瘠地区,是澳大利亚最贫困的群体。在澳大利亚人口中,土著居民成为文盲、失业和坐牢的可能性最高,自杀率也高居各族群之首。土著人与非土著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差距高达17年。

  从世界范围看,约3.7亿的土著人多数也都面临着被边缘化和极端贫困的挑战,经常被迫卷入冲突和土地争端,生活方式乃至生存都受到威胁。联合国20多年前就已成立工作组,专门研究如何改善土著人的状况。2007年9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决议形式通过了《土著人民权利宣言》,呼吁国际社会保障土著人的各项权利。在当时的决议投票表决中,除143票赞成和11票弃权外,澳大利亚与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投了反对票。其中的一个反对理由是,宣言中有关土地和资源的语言过于宽泛、模糊,容易造成不同解读,与以前通过的相关协议产生矛盾。但无论如何,土著人保持和加强自身文化和传统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其改善生活水平的需求也应该得到支持。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陆克文新政府前进了一大步,世界需要更多这样的努力。

  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澳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

  1788年1月,英国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湾,英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当时估计有75万土著人生活在澳大利亚。

  1789年,土著人中出现首例由殖民者传染的天花疫情,造成数百土著人死亡。

  1791年,英国殖民当局把悉尼湾附近的土地“分配”给服完刑期的流放犯人,开始了对土著人土地的剥夺过程。这一过程中,土著人与殖民者的冲突造成数以万计土著人死亡。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但把土著人排除在人口普查范围外,他们被归为“动物群体”。

  1910年,澳通过一项政策,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带走混血土著儿童,把他们集中在保育所等处。

  1937年,澳当局通过一项可以武力同化混血土著人的官方政策。

  1967年,澳大利亚人在全民公决中赞成修改宪法,把土著人纳入人口普查,并赋予他们投票权。

  1970年,澳废除允许当局带走土著儿童的法令。

  1976年,澳政府通过法令,承认土著人对澳“北部地区”大片土地的所有权。土著人此后掀起要求归还先祖土地的运动浪潮。

  1992年,澳最高法院裁定,土著拥有殖民时期以前澳大利亚一种形式的所有权。

  1997年,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说,从家人身边夺走土著儿童的政策使多达10万的土著人遭受精神创伤。报告建议政府对“被偷走的一代”作出补偿。时任总理约翰·霍华德拒绝作官方道歉。

  2007年,陆克文当选总理,承诺代表政府向那些土著人道歉。

  《澳洲乱世情》影评(四):《澳大利亞》 ---- 有些精彩少些特色

  我相信谁也不能否认《澳大利亚》是部精彩的电影,很好看,投资巨大,场面宏伟,明星云集,但是因为导演的野心太大,力图打造出一部史诗巨片,并且背负了整个澳洲的历史使命感。导演巴兹。鲁尔曼就如同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张艺谋要在2小时把五千年中华文化展示出来一样,他也拼命要在3小时里把澳洲的历史文化一骨脑推给全球观众。

  因此我们在电影中除了看到了美丽的澳洲特色的风光,海岸,袋鼠,牧场,看到澳洲土著人,还要看一段爱情,一段战争场面,一段西部牛仔式的故事,这些在好莱坞电影中

  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被搬到了这部电影中,有人开玩笑的说,看这部电影就象是在看《乱世佳人》 《与狼共舞》《珍珠港》三片连放,倒也是一语击中了要害。影片把好莱坞传统的美国精神,改头换面的包装成了澳大利亚精神,其实核心的东西还是那些,就连澳州土人你不小心也能看成印帝安人。

  我们可以拿同样是一个大国为背景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本片作个有趣的对比,两个影片都是以一个国家为背景,但是《澳》片明显就缺少《贫》片的印度本土特色,除了本土的风光外,故事完全没有当地的特点,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评价更高。

  当然我们还是要看到影片的出色的地方,画面确实用了心,美伦美焕,很多镜头都是别巨匠心,比如奔牛场面就让人叹为观止。影片对那个混血小男孩的刻画非常成功,可以说是一个亮点。

  《澳洲乱世情》影评(五):寻根还是回家

  原文地址:http://campo.blogbus.com/logs/34729167.html

  其实一开始,还是很期待『澳大利亚』的,这部澳大利亚史上最大投资的电影,启用了在好莱坞打拼多年的休·杰克曼和妮可·基德曼,又是当年『红磨坊』的导演巴兹·鲁尔曼执筒,这样的组合是很让人心痒的。但是,正如00说的那样,『澳大利亚』用了一句很无聊的宣传语(大概是“澳大利亚版乱世佳人”之类),让大部分想看电影的人打了退堂鼓,翻译后的名字『澳洲乱世情』更让人一听就倒了胃口。

  不过,我还是看了。即使票房惨败。

  打着战争、史诗、爱情旗号的电影其实看了不少,大多情节类似,抓来抓去都还是那几个“凸显人性”的点,如果不把『魔戒』看做史诗,那近年真是没什么可以看的下去的(至此请不要再说『赤壁』之类与历史有关)。而自从被斯皮尔伯格的『西部风云史』彻底的洗脑之后,就觉得世界上大概再没有人能像他那样从一条经络上理清历史了。而『澳大利亚』,显然离这个制高点尚远。澳大利亚拓荒的历史,是和美国西部大开发一脉相承的,而在『澳大利亚』里面,看不到『西部风云史』中的那种刻画了面对荒蛮的勇气和民族之间摩擦与交融的笔触,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本来我还想把这个责任归咎于电影时限太短,后来看了才发现,是我多虑了。就算有更多的时间给他发挥,估计结果也不会更好。

  鉴于影院注明了是引进“原版”,那就本着坚决抵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反动思想而认为它真的没有被剪过,但是其实,片长2小时45分,实在是有些漫长了,而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情节不够紧凑就加剧了观众的疲劳。看完电影后,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导演像个倒不出水的茶壶,满肚子都是想要倾泻的情感,但是找不到地方落脚,有很多点都说到了,但是没一个点突出。

  其实,繁花似锦总是不如一枝独秀。如果野心太大,或者反而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电影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指着"stolen generation”来说事,而一开始也真的很像那么回事,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变味了,虽然能坚持着混血儿那拉作为串场的主线,但是形如『乱世佳人』的爱情、形如『珍珠港』的战争画面、形如『西部风云史』的种族冲突并不能给电影本身带来什么有益的养分。

  到最后,不伦不类的一个不算大团圆但又有大团圆效果的结局,果然让大部分人忘记了一开始的主题。如果的确是当初开题的stolen generation,那至少应该让那拉留在白人的世界,让土著人的文化就硬生生的断在那里,而不是让他回归本源.

  好了,坏话说完了,开始说好话,『澳大利亚』其实真有几个不错的Point:

  1、土著·民族:当一块土地被一群殖民者侵略后,外来者和土著民族之间的冲突,一向都是剧烈而悲壮的。在一切都已成定局之后,侵略会变成融合,撇开政治和经济因素,把着眼点放在家庭或者一个人身上时,就更能看到那种取舍与无可奈何。总有人固守执着,也总有人包容接纳。文化的变更,是遵守着达尔文的优胜略汰,还是如柠檬市场一样劣币驱逐良币呢?

  2、寻根·回家:电影中的那拉,是一个混血儿,他就是那个时代的澳大利亚。他亲近白人,从他们那里获得智慧与爱,他也跟着祖父学土著的文化,唱能控制鱼和鸟的古老的歌。最后,他离开Mrs Boss与祖父一起回归自然,到底是去了寻根,还是最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呢?仿佛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如Peter Pan说,To live, would be an awfully big adventure。

  3、场面·风景:大大的广角、长长的镜头,从旱季的荒芜与尘土飞扬,到雨季的润泽与草长莺飞,澳大利亚的土地让人不得不感叹自然的神奇,偏偏如今的早春正是让人发了疯想要出去玩的时节,于是心痒不已。如果这部电影能为澳大利亚的旅游业做些许贡献,那就不要对它现有的票房太苛刻了。

  4、背景音乐:电影的情节很缓慢,即使很容易入戏的我,也不得不经常走神,有时竟然沉浸在妮可蓝色玻璃一样的眼睛中而忘了听台词,不过,它的背景音乐很配合的在一切应该注意力集中的时候牢牢抓住你的神经。电影之所以能带给人全面的感觉体验,背景音乐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因电影而存在的音乐,特别的让人崇敬。

  另外,休·杰克曼实在太帅了,我简直不能分清楚他到底是冲动任性的肌肉金刚狼还是在『致命魔术』里面那个阴沉犹豫的魔术师,抑或是现在这个自由而深情的牛仔。如果,只是如果,当年出演『乱世佳人』里面瑞德的是休来出演,或许是比克拉克·盖博更像原著中的瑞特的。

  -----------------话痨的分割线-------------------

  最近上映的其他片子,『赤壁·下』、『游龙戏凤』都准备在电脑上解决了,而前天在华纳金逸竟然见到被宣传为“德国的『色戒』”的『黑皮书』,不用想也知道删了至少半小时的戏份,然而诚实的说一句,这部片子是真的好,推荐看原版。『疯狂的赛车』和『高兴』都等下载,而听说情人节上画的『爱得起』是岸西为gigi量身定做、又是在广州的故事,于是有一点点小兴趣。

  持续希望渺茫的期待Twilight并持续寸土寸金的下载『七磅』和『本杰明·巴顿』……sigh。

  :风头火势的追『珠光宝气』ing……

  《澳洲乱世情》影评(六):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一个天真可爱的土著小男孩,一个优雅高贵的英国贵妇,一个桀骜不驯的牛仔。

  原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三个人生,因为这片土地,他们的命运才有了交集。

  纵使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不甚了解,但站在二战的背景中,也能端详一二。

  这片土地有太多的故事,关于种族,关于掠夺,血腥的普遍。

  战争的残酷,以及比战争更残酷的利欲熏心的人心。

  她远从英国赶来,来到粗糙原始的这片土地。她的丈夫在这里经营农场。

  她搭上他的车,那个粗犷而不知礼节的牛仔。从她坐上往远地农场的车时,她的一切便注定开始改变。

  她刚到农场,便发现自己的丈夫被杀害。而后发现那个土著小男孩。

  他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他是一个混血儿,他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方。他总是东躲西藏。

  他有一个土著的外公,教他唱歌,用歌捕鱼,用原始的音符与大自然沟通。

  他初见她的时候,作着特别的手势,似乎含着某种魔力似的。

  他对她说:这里被诅咒了,但你拥有魔力。你的美,会使这片土地恢复平静。对我来说,你是个神奇的人。

  他一直在想:他应该和她在一起的。

  她不知道他的丈夫为什么会留在这片土地。但她最终却也留了下来。

  也许是爱的驱使,也许是如郝斯嘉般本性里对土地的热爱。

  踏上这片土地,注入了感情,便注定无法自拔。

  农场里的牛被人偷偷赶往另一个农场,等待她的任务很艰巨。

  好在,那个牛仔最终愿意留下来帮助他。

  他们区区不到十个人,穿越了荒凉,驱赶着1500头牛长途跋涉到达了达文港。

  人为的破坏战胜不了坚定的信念。他和她,理所当然的患难之中见了真情。

  他们在一起生活,用心经营农场。雨季的农场生机勃勃,草肥水美,完全有别于之前,已是宛若人间仙境。

  只是牛仔,始终是牛仔。他还是要离开,去做牛仔该做的事。即便她连狠话也撂下了。

  也许,她毕竟是不够懂他。也许,是他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方向。

  土著小男孩也不告而别,作为一个土著人,他要奔赴他的寻根之旅。

  不经历就不会有故事,不会成长,这是土著人的习俗。

  我们都爱看终成眷属,大团圆的结局。每每看到中途聚散分离,恨不得快快把他们又踹在一起。殊不知,某些分离,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一起。现实中可能错失的机缘在电影中总能轻而易举地成就。

  二战硝烟四起,战火弥漫,铺天盖地而来的是死亡和无助。他,她,他,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否还活着。但他们都抱着坚定的信念,相信他们一定能团聚。在完全撤退的前几分钟,他们终于能够相见。我知道,你会来。那一刻,连我也满足地笑起来。

  人生,真的很美妙。绝境,也可逢生。明明感觉是失败了,它却远比你臆想中来的游刃有余。你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又何尝没有柳暗花明?

  故事的结局,有人罪有应得地进了地狱,有人幸福美满地继续生活,有人归于灵魂的召唤。。。土地生生不息,人也因此繁衍不息,一切又恢复如昔。就象小男孩的土著外公说的,草会绿,雨会下,一切会重现生机!当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道理。最重要的莫过于永远珍惜对方。

  那个土著的老人,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比手划脚的样子,象在暗示着什么人类真理。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原始,比我们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世界的本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大概才是真正的智慧,是人类能够倚靠他一直生存下去的宝藏。他们似乎比我们懂得坚守,去坚守一份净土,坚守自己的家园。

  把这部电影《AUSTRALIA》译为《澳洲乱世情》,我觉得非常恰当。当然,不能把这个情局限于爱情。这个情,是有关人间大爱的,可以是爱情,亲情,甚至也是对土地的热爱。我们跟这个世界本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联系就是情感。我们是通过情感跟这个世界有关的。所以只有爱才是我们永久活在世上的武器。

  有人把这部电影和《乱世佳人》作比,那当然是不如的,甚至也不如类似的《走出非洲》。也许它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而稍显凌乱拖沓。但它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影片。当我用第二个二个半小时来看它的时候,我更是这么以为。爱心与野心,战争与爱情,背离与信任,或许是有些老套,但真正的情感和爱恋,并不需要新颖和别出心裁。加之,电影画面美之极,更是增色不少。无论是唯美的荒漠落日,还是陡峭深邃的峡谷,壮阔迷人的溪流,都让你眼前一亮,怦然心动。长镜头的推进,将那片土地之美展现地淋漓尽致,飞奔的牛群,一望无垠的荒漠,尘土飞扬的平原,漫天繁星的夜空。。。当看到飞奔的袋鼠,我亦如影片中的她一样连连惊呼起来。BEAUTIFUL.是澳大利亚之美,也是该片之美。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澳洲乱世情》影评(七):澳大利亚:Welcome to Australia

  战争与爱情的结合是个永恒的主题,这类电影通常都是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交织融入到整段历史事件中,以惊鸿一瞥折射历史的车轮,并加以导演自己的思考.最经典的例子是乱世佳人和英国病人.这类题材及易出彩,成为经典,但是也极易沦为炮灰.没有多少人的观点能总揽全局,这也就很容易造成片面的陈述,所以也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再者,这类的电影实在很多,大多都是一个角度,歌颂真善美,爱情力量的伟大等等,角度的单一也是无人待见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时而战争时而爱情的叙述很容易造成故事的脱节,事倍功半.近年来的这类影片也就冷山和去年的赎罪能称得上成功.所以澳大利亚,顶着澳洲版乱世佳人头衔的电影,有很大的压力.当然这压力也有1.5亿美元的投资.

  感谢verycd..感谢shooter..终于让我看上了这部史诗..170分钟的片长确实很骇人..但是这一阵子经历了本杰明巴顿奇事,调包婴儿,米克传等长片的狂轰滥炸之后,这也不算什么了..澳洲大陆很美丽,澳洲人民也很热情,秋冬万物息声,广袤的土地一望无际,雨水一来,风景美不胜收,看过之后很想身临其境..嗯,澳大利亚给该片投资的5000万算是没白投,活脱的澳大利亚宣传片,该片全球上映之后的影响力应该不亚于当年的悉尼奥运会..

  影片很长,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讲述一个英国贵妇莎拉如何从一个家庭主妇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农场主人的心路历程,这里包容了很多元素,文化冲突,种族冲突,白人与土著的对立,男人与女人的对立,科技与自然的对立,现代与传统乃至西方现代文明与澳洲古老文明的对立,莎拉成长的过程也包括了对陌生土地由抵触,到接触,相容,最后深爱的过程.第二部分,人物交代清楚之后当然乱世中的重头戏 战争就要登场了,1942年日本袭击达尔文港,剧中的一家三口由于使命,身份的不同各奔东西,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历经磨难,恶有恶报,真爱战胜一切的大团圆结局.

  这是一部爱情史诗,注定要客观的刻画历史,但是我喜欢里面有一些魔幻色彩的设置.小奶油和他的爷爷是土著人的代表,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他们会为自己要保护的人唱歌,他们可以"通灵",他们喜欢流浪,他们坚信成长需要开口的视野.影片中有几处细节,如小奶油让1500头牛停止奔跑,还有处处冥冥之中的保护,让这种魔幻色彩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不是自圆其说,这也不是搞怪,这个信仰是澳洲土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让澳洲大陆充满神秘色彩的源泉.

  影片之中充满了各色人种.莎拉是典型的欧洲贵妇,牛老是澳洲本土人,但不是土著,他是白人,小奶油的妈妈,爷爷还有一个阿姨,是土著人,莎拉家的厨子是亚裔(由元华饰演),(特别要说的是其实小奶油就代表着他们即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他们有白人的血统,所以白人把他们集中到教会管理,不愿让他们在黑人家庭中长大.),澳洲本事土族人的家园,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存了上千年,但是最后土著的文明还是敌不过侵略者的武器.澳洲也是各个人种移民的天堂,所有人都被这片神秘的大陆深深吸引.各色人种的交织本来就是很有戏的,种种爱恨交织构成了本片故事发展的基础.

  随着故事的发展,莎拉与牛仔之间产生真爱,莎拉与小奶油之间产生了深深的亲情,莎拉接受了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莎拉也体会到这片土地的魅力.莎拉证明了一个女人也可以做许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莎拉演绎了一个独立女性依靠自己的聪明勇敢,善良,充满的爱的本质度过了一段艰辛岁月的故事.

  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应该说是很成功,可以说光芒四射,所有人,包括饰演牛仔的休杰克曼都沦为了配角..弱弱地说一句..huge就像个大花瓶嘛..可以听出妮可努力说了一口英国口音,她的骑术也应该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训练,总总努力的结果是我们在荧屏上看到一个鲜活的,活泼的,有血有肉的英国成功女性莎拉..还有就是..她也换了太多衣服了吧..简单数数也有10套..而且都是雍容华贵,甚至还有两件旗袍..这再大多数时间都在做赶牛人的戏里是不是有点点夸张..呵呵..不过这确实是初澳洲风光外的另一大视觉享受...当然..对于女生来说huge绝对也是个看点...我说了..大花瓶嘛..

  画面很美,每个镜头都有油画的效果,每个镜头的处理也都极其讲究,很工整..这也让澳大利亚的风光尽收眼底..山脉,河流,大海,森林,草原..美不胜收..特别是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一组万物复苏的镜头剪辑...像是再电影中插播了澳洲旅游广告片..很美很讲究..

  个人觉得电影有些故事线索很无力,像坏男人的老婆(想不起名字了..)那个上尉,还有坏男人的老爸人物的刻画就让人抓不住头脑..既然没有那么多戏,为什么还总是让他们出场呢..还总有一些貌似要延续下去的线索,,所以这些时间不如省下来,还有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部分也没有必要出现..所以拍成170分钟应该是导演的失误,再缩短了半小时控制在120~130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总的感觉他没有超过冷山与赎罪,男女主角的爱在众多叙述中显得苍白无力,战争部分也没有控制得很出色..比珍珠港,没有那么宏大的轰炸场面,比赎罪,没有那么有技术含量的长镜头..只能说中规中距,没有突破.

  但是看过之后有立刻想冲去澳大利亚的冲动,这部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吧..整部电影都在对你说~Welcome to Australia.

  《澳洲乱世情》影评(八):真正感動我的是硬漢的兩滴眼淚

  不知道是不是硬要和亂世佳人搭上點關系,國內的翻譯硬是要翻成“澳洲亂世情”。

  審查局的叔叔們這次號稱一刀不剪,完整165分鐘的,去和平影都一賞,可惜沒有巨幕版。

  妮可依然華麗麗一個大花瓶,票房毒藥這次貌似仍然應驗了。原本說莎拉這個角色有意將橄欖枝拋向凱特溫斯特的,設想一下,換了凱特來的話是什么樣子。妮可金發藍眼魔鬼身材穿著旗袍式禮服的樣子風情萬種還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休杰克曼的牛仔原本是讓羅素克洛演的,不過還是休的感覺比較好。話說這身材,漆黑影院里一陣吸氣聲……太HIGH了,太健碩了,太強壯了,太粗獷了。(省略女女們一堆感嘆詞)

  前半段就是澳洲兩個牧場間的惡性競爭,你殺我BOSS,我來個MRS.BOSS,我炒你魷魚,你妨礙我放牛,我就是虧本也要搶你生意。然后貴婦人在放牛過程中和牛仔互生情愫,順便領養了個土著混血小孩子。后半段日本人開始轟炸港口,外出放牛的牛郎,哦不是牛仔,電報臺工作的夫人和被帶去使命島上的孩子,終于在戰火過后團聚。皆大歡喜的結局。

  個片里一個很嘈的貫穿全片的線索是小孩子的土著外公,面對任何情況異常冷靜,唱神秘的土著歌曲,擺奇異的POSE,用歌手引領放牛人穿過荒蕪的沙漠,最后用水管子當標槍,射死了大壞蛋。個名字還很有霸氣的叫喬治王,由于實在太詭異了,然后他每次出場,大家都竊笑一下。

  澳大利亞美麗的自然風光真的是鬼斧神工,這片又為旅游做了一次宣傳。

  《澳洲乱世情》影评(九):Australia!风光片啊~

  Australia!2009-02-04

  我抱着多大的期望去的影院啊……就因为他们忽悠说是澳洲版的乱世佳人。当然,刚一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突然有点凶多吉少的感角——这几年让张艺谋陈凯歌什么的都训练出来了。

  呃,这么说吧,环球同此凉热……别说,中文标题翻译的不错——《澳洲乱世情》,确实挺乱的,尤其是赶完牛以后的剧情,真叫一个仓促,揉了太多哟。我相信我不是第一个以为牛赶完了就该结局的观众。而且,真要那么拍,没准效果会好很多。

  然而!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看!苍茫的澳洲大地,一片洪荒,非常壮观,咱中国啥都有,那个调调的还真不怎么见过(长河落日圆?),我相信澳洲旅游局肯定投资了——没准还跟那个“抵达的时候,他是财务部经理;回去的时候,他是李明。”套拍的。

  此外,当当当当!重点是两个主角!

  妮可虽然总是很装模作样,可她纤细的身段还是让我羡慕的不行。现在还记得小时看杂志,她的专访所配的图是她躺在一叶小舟上,那个身材啊,何谓春风摆柳呢。

  而休杰克曼,当放映到他赤裸上身冲凉的那段时,俺们影院立刻响起了众多女观众异口同声的“wooh~~~~”;另一个,他拾掇的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参加舞会的大特写,也招来了满剧院的“瓦欧~~~”

  我就很疑惑他咋能练成那样。明明长的很斯文,一看不是演莎士比亚就是演简奥斯汀的,要是演技再好点来个Mr.Darcy该让人多花痴。不过我也很满足了,这么巨型的一个男花瓶,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啊。

  文明演进了,科技昌明了,可人类最原始的部分却更越让我们心潮澎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决定将其确立为本人最近的奋斗方向&审美趣味。

  《澳洲乱世情》影评(十):小评澳大利亚

  风景很好,演员很好,故事一般,思想很好,总而言之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片里面的土著小孩是故事的讲述者,他和土著老人也是整部电影的精神所在。如果没有这俩土著角色,把整部电影搬美国西部去也说的通。为了塑造电影的澳大利亚精神,导演可谓煞费苦心。两位主演凭借强大的个人魅力支撑起了整部漫长的电影,在选角方面的确很成功。

  我比较喜欢挑刺,就多说几个缺点。首先电影的情感基调导演没把握住,一开始主演出现的那几个场景都很有喜感,走的是喜剧路线;一直到发现丈夫死了,开始苦大仇深起来,又开始玩励志;牛运到了,开始玩浪漫。到此为止正好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如果就此结束,就是一部浪漫爱情电影,倒也凑合。后面似乎是导演觉得没拍对,本来想讲澳大利亚精神的,怎么拍成俩人谈情说爱了,于是又加了一段缩水版的珍珠港,最后主题来个升华。总而言之有点前后脱节,而且感情基调一直在变。没有把爱情和民族感情这两者揉合在一起,故事基本上是分开讲的。比较成功的《乱世佳人》,给人就没有这种脱节的感觉,郝思嘉的个人遭遇与爱情和整个大时代背景结合的很紧密。大概是剧本不够好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澳洲乱世情》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