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飞翔》是一部由平山武之 / 望月良雄 / 木田幸紀 / 小松隆一 / 菅康弘 执导,西田敏行 / 鹿賀丈史 / 三木のり平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宛如飞翔》影评(一):虽属一般,但仍推荐
夸张的垫肩,怪异的配乐,恶心的发套,单薄的场景。此剧毛病如此之多,之所以我坚持到了最后,仅仅是出于对幕末和维新初期日本历史的好奇而已。
演员整体表现一般,但畿岛夫人、岩仓具视和辰五郎的消防队员们太出彩了。相形之下,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及木户孝允等主要角色太过暗淡,扮演阿系的田中裕子中规中矩,西乡妹子酒井法子前几集还偶尔露个脸,后面则彻底泯然众人,真不知这剧设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最没想到的是此剧居然拍出了室内情景剧的感觉,所以如此重大题材的大河剧当年创出低收视率就毫不奇怪了。与维新三部曲中另外两部《坂本龙马》和《坂上之云》相比,《宛如飞翔》无疑是最为失败的。
还好,本剧对历史演绎基本靠谱,虽有避重就轻之处,但至少没有无视和编造,对于普及幕末和维新初期的日本史还是有相当的作用,故此推荐。
《宛如飞翔》影评(二):天地不仁
非常有意思有价值的一段历史,有很多角度可以观察,比如强国梦,比如昔日战友,今日死敌。。。 因为甲午战败,我们会一厢情愿地美化明治维新,看了这部剧,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起来日本人的化藩为县,比中国落后2000年呢!我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明治维新,埋下了二战失败的种子。
一段历史,人们的目光常常聚焦在几个风云人物身上,比如大久保、西乡,比如康梁、孙中山,有理想,意志坚强是共同的,但他们往往是无知的,后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重大事件,其实是几百、几千年历史累积到这个点上,刚好落在了他们的肩膀。
古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现在真不苦了,可失去了清洁的空气,历史比有钱人还任性。
《宛如飞翔》影评(三):与其哭泣,不如问责
谱代难支外患 大老过于蛮横
雄藩屡被戏弄 庆喜捣乱揽权
大政奉还各藩 免除将军责任
皇政复古排喜 排除庆喜干扰
废藩置县遣官 藩主不再世袭
法务查贪反腐 贪官始受问责
法棍带头作乱 江藤作法自毙
就算出将入相 乱首必受处决
财困民乱外患 内务趁乱扩权
《宛如飞翔》影评(四):宛如飞翔
关于西乡隆盛在日本的“糟遇”,委实是可以令大多数民族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举兵反叛过政府的人还可以树立雕像,哪怕是有着明治开国之功这种事也是其他国家很难理解的,至多不毁誉他就是了,这种独特的日本文化委实令人迷惑。
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是明治三杰,二人都出身于萨摩,所以应该是相熟并意气相投之人,也可以说这两人就是推翻德川幕府的主要人物,此剧的第一部就是表现两人的这一过程。只是得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在新政府成立后,百废待兴,万事并举,于是不免产生各种矛盾冲突。而西乡隆盛更倾向于地方,大久保利通显然更多是中央集权,所以最终两人沙场相见,这也是第二部的故事。
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历史剧。
《宛如飞翔》影评(五):观宛如飞翔,前情了解
明治维新,此前了解不多,就此留个起步的脚印,看本剧前,做了一些简单了解,搞的太娘了,^_^!
大河剧是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台自1963年起每年制作一档的连续剧的系列名称。主要是以历史人物或是一个时代为主题,并且有所考证,属于较严谨的戏剧,故作为历史的大概了解,可以一看。
《宛如飞翔》以萨摩藩为中心,积极描写从幕末到明治维新时的历史故事,故事里又以明治维新三杰之二杰同在萨摩藩的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为叙述主线,两人在岛津齐彬的庇护之下崭露头角,撼动了萨摩藩。凭著两人的力量,不但结束了江户幕府,并且一同参与明治维新,但在新政府内,两人的意见却互相不同。最後西乡下野并於西南战争时战死,大久保则遭到盗贼袭击而殒命。
导演:
一群人,不计了。
编剧需一提:
司马辽太郎,日本知名作家,一生拿奖无数,最拿手的还是明治时代前后的历史小说。喜欢描写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乱世中如何开创历史成为英雄,而明治时代正好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而且明治时代所留下的史料又最丰富。司马的小说把历史上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人物放在革新与守旧势力尖锐斗争的环境中,从各方面来歌颂他们的励精图治和文治武功。
故事描述起始于1846年的江户时代,却是要了解一下当时日本的时代背景,其时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
江户时代始于1603年,德川家康强迫朝廷封他为右大臣和征夷大将军,并将江户作为自己的据点,成立了幕府,结束于1868年倒幕运动统共266年,总结一下可谓:相对和平稳定、禁教锁国、体制落后、改革失败。
御三家,指当时除德川本家外,拥有征夷大将军继承权的尾州家、纪州家、水戸家三支分家(德川御三家)。
老中,是江户幕府的职名。职位大致和镰仓幕府的连署、室町幕府的管领相当。是征夷大将军直属的官员负责统领全国政务、在大老未设置的场合上,是幕府的最高官职。定员四至五名,采取月番制轮番管理不同事务,原则上在二万五千石领地以上的谱代大名之中选任。整个江户时代共有“老中”143人,其中“御家人”、“谱代大名”等与德川氏关系密切的人占据了95%左右,足见德川氏为维护统治用心良苦。
------相当于首相或总理的职权吧,统治阶层莫不如是,为亲以任。
闭关锁国下,是这样一个农业化的社会,幕末日本农民自发控制人口,其手段被称为“间引”。这一专有名词引伸自农业技术中的“间苗”。即为了保证土地养份的有效供给,提高透光度和透气效果,须将密度过大的幼苗铲除。日本人将这一技术移植到人口控制上,其方法就是杀生溺婴,主要采用器物压迫窒息、绳索勒杀、活埋及用水溺死等手段。以非理性、非人道的方式解决人口压力,在人类文明史上日本人确乎创造了奇迹。
------可见农业化下的生存之无奈。
“享保改革”“田沼改革”“宽政改革”
田沼改革:承认商会,扩充专卖制度,推行幕府自主经商。
------自己搞不许别人高,这叫专卖
宽政改革:压制商品经济、稳定自然经济。
三大改革失败,说到底,还是幕末经济不振,入不敷出,谋求改革,又要压制各藩,维护统治。于是改革走出去,又走回来,纠结啊!
但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来不会因某一个统治阶层的意志而停下脚步,各类因素、萌芽由各种利益的推动,都会如野草般自由生长
1804年俄国特使要求通商未果始,英国、荷兰陆续到来。此时再严厉的排外,也难抵外来思想的涌入,难以阻挡商业贸易的发展。期间以远离江户的各藩,尤其以西南部萨摩藩和长州藩为主已开始了改革,引入西学,发展藩营专卖体制的商业,只是幕府家依然固步自封,甚至在1842年禁止藩营专卖体制。
------此时,各藩已是名正言顺的玩垄断商业了,利益当下,真是谁比谁傻呢?
OK!废话费时,开始观剧!
《宛如飞翔》影评(六):观剧,维新起风云
1846年英国巨舰登陆琉球,1853年著名之“黑船事件”引发的,幕府之凌乱,地方大名如萨摩藩岛津齐彬之思远,幕府之僵化,西南藩主之开化,对比显见。
剧中岛津齐彬一席语,诲之西乡隆盛的强国思维之说,真当我们当下诸多国内之愤青,多学习啊!落后受欺,被不平等现状下,弱者乎,喊口号、骂娘、骂完洗洗睡去;强者何如?该是静心分析学习,己弱于何处,彼强于何方。初,以拿来主义,习之;再以扬弃,以创造超越!有此悟性,何愁不强啊!
高崎崩,为夺权!笃姬联姻,亦为权!安政五年的安政大狱,樱田门事变,南纪、一桥、尊攘三派之搏杀;公武合体以维系摇摇欲坠之将军统治。牟利为权,改革为权,世间诸事难脱权利二字,是为本。
公武合体对战尊王攘夷,萨摩对长洲。禁门一役,鸟尽弓藏,光武合体功匠萨摩遇冷,再遭内外羞辱,幕府真气竭啊!
于是,龙马来了,牵线萨长联盟,三杰汇聚,尊王攘夷起风帆。龙马举船中八策,迎无血倒幕,大政奉还,王政复活。幕府缓兵,龙马遇害。戊辰一战定乾坤,明治维新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