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七纪》是一部由吉米·亨德里克斯 / Pink Floyd / The Sex 执导,纪录片 / 音乐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摇滚七纪》影评(一):摇滚七纪
这两天看完《7 Ages Of Rock》,BBC拍的纪录片,7集共7个钟,看完没有浪费时间的感觉。虽然只讲述了英、美两国的摇滚发展,而且至少6成时间在讲英国,但我觉得影片算比较全面的概括了摇滚的发展,毕竟摇滚史是一个超高难度的话题,而且英国的乐队的确能对抗全世界(个人观点咯)每集都讲一个Age:
The Birth Of Rock:Blue-based Rock,摇滚起源于蓝调,用着蓝调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从一开始的反叛刺激到反应政治,那是一个嬉皮士的年代,自由精神在空气中飘荡。那时的作品总体是欢快的,现在听也很有韵味。
White Heat:Art Rock,摇滚开始讲求创意,音乐与舞台表演的结合,摇滚变的迷幻、华丽、超现实,David Bowie、Pink Floyd便是个中翘楚。
lank Generation:Punk,由Ramones和Sex Pistols在纽约和伦敦几乎同时刮起的朋克之风,是自我的表白,我行我素,没有什么思想也不需要思想。歌曲简短富有冲击力,在沉闷和迷失的70年代中期,朋克成了一种语言。
ever Say Die:Heavy Metal,一种代表工业的音乐,更快、更噪、更重,诞生了无数经典的吉他Riff。金属,永远不会是时尚,但也永远不会过时。
We Are The Champions:Stadium Rock,70年代开始,Led Zepplin引领的体育馆摇滚成了无数乐队的梦想,大牌乐队如雨后春笋:Queen、U2、Dire Straits...他们证明了,连接世界的不是英语,而是摇滚。
Left Of The Dial:Alternative Rock,另类摇滚来自地下,前身是College Rock,受众是被传统排斥在外的年轻人。另类摇滚也许很急,也许很缓,是侵略和和谐的统一,Nirvana和R.E.M.两乐队是完美的代表。
What The World Is Waiting For:Indie,英国独立摇滚在中国受众很多,旋律性强是一大原因,从The Smiths到Stone Roses,再到Oasis、Suede、Blur...毫无疑问,他们同时也是流行的。可听性强不代表没有思想,相反,90年代中期开始的差不多十年时间,无数好乐团涌现,仿佛回到了30年前的英国。
简短地写了一些文字,算是观后感,也是自己对喜欢的摇滚的一些认识和感受。常常有个问题在我脑中浮现:摇滚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或长或短、或朴实或装逼酷炫的回答。我是还没有答案,所以还在寻找。
《摇滚七纪》影评(二):《摇滚七纪》笔记
摇滚乐扎根于密西西比河流域三角洲的布鲁斯音乐中,布鲁斯是电声音乐为主的音乐,演奏布鲁斯威50年代英国人填补战后空白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即兴,前期模仿,后期加入自己经历;
1969年“swinging london”时尚界、摄影界繁荣;
the beatles 流行音乐到迷幻摇滚过度;
1969年 altamount音乐节地狱天使刺死一名滚石乐队粉丝,标志那个时代结束,之后商业化;
1970 jimi在 woodstock上演奏美国国歌被认为对越南战争的回应 “爱与和平”。
乐队:
Jimi Hendrix(吉米`亨德里克斯)
1942-1970 美
布鲁斯 吉他之神 左撇子 吉他祭奠 Woodstock 星条旗之歌 毒品窒息
ob Dylan(鲍勃·迪伦)
1941- 美
民谣 布鲁斯 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电影插曲 2011中国演唱会 小说诗歌 诺贝尓奖
The who(谁人乐队)
1964-1983 英
布鲁斯 舞台表演夸张 砸吉他 性格迥异 酒精中毒 硬摇滚 第一支不折不扣摇滚乐队 毁灭式
The 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
1962- 英
The Beatles(甲壳虫乐队)
1960-1970 英
布鲁斯 流行 迷幻前期 欢快反传统 英国入侵 枪杀 不列颠帝国勋章 歌词讲究 生活取材
1.摇滚的诞生,标题是jimi hendricks 。
The Birth Of Rock (Blues-based Rock 1963-70)
Jimi Hendrix,The Rolling Stones,Cream ,The Who,Bob Dylan,The Beatles
这部由英国BBC所拍的纪录片,内容当然不能让美国独美。因此每一集都苦心挑选一个融合英美的、江湖地位够的摇滚艺人做主角,还真是辛苦了。吉米是在英国红了再回美国,出口转内销大获成功。吉米此前一直都只埋首玩乐器而从不开口唱歌,有很多登台演唱的机会、甚至偶像级人物邀请吉米唱歌,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一度让大家都很好奇他的歌声。原来,吉他技术超神的吉米,心底里对自己稚嫩的歌声感到非常不自信。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了波波涤纶唱歌,惊呆了。"既然他这样的声音也能唱歌,为什么我不呢"。 吉米不但终于开口唱歌,还美滋滋地翻唱了几首波波涤纶的歌,吉米翻唱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比原版地位还高出几个层次。
摇滚起源最早来自布鲁斯,美国底层黑人在街头有节奏地划拨着吉他弦,将自己的苦难经历尽诉歌中。然后(忘记了),传到英国,十分受欢迎,最早是the who,the creams,等开始学着融合这些节奏,在当时排行榜中一众甜美民歌之中,玩出更加酷节奏的音乐。身在美国的吉米不知道怎样看到了,心生倾慕,在电视上疯狂学着the who,和自己跟随的乐队老黑人们介绍这种音乐然后还不被看好。后来忘了什么原因,吉米到了英国,学习过去改良的布鲁斯,即是摇滚乐,在台上,用牙齿弹琴、弯腰拱桥弹琴,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现场表演压倒当时风投最盛的eric clapton。回到美国,吉米在爱的夏天演出上抢尽风头。the who首次在开始是众人摔吉他。BBC想说,摇滚有一半英国功劳的意思吧。
White Light White Heat (Art Rock 1966-80)
ink Floyd,The Velvet Underground,David Bowie
并不记得了。主角是地下丝绒,这队吸引了英国john cale参与,又有艺术家、美女的乐队影响力深远。BBC声称,英国的平克弗洛伊德是英国对地下丝绒的对应乐队,因为他们同样对旧音乐进行非常彻底的反叛。地下丝绒首专在歌词内容唱出了美国贫民区生活的颓废和毫无希望,简直如现代主义作品恶之花一样让人触目惊心。而平克弗洛伊德,第一首debut以及MV上,公开展示异装癖等各种模糊性别的东西,可谓非常大胆低俗破格。……后面没看。
3.空白一代:朋克仔们
lank Generation (Punk 1973-80)
The Sex Pistols,The Clash,Ramones,Television,Patti Smith,The Damned,Buzzcocks
待补
4.永远不死。重金属
ever Say Die (Heavy Metal 1970-91)
lack Sabbath,Deep Purple,Judas Priest,Iron Maiden,Metallica
待补
5.体育馆摇滚
We Are The Champions (Stadium Rock 1965-93)
Queen,Bruce Springsteen & The E Street Band,The Police,Dire Straits,U2
这集感触和收获很大。经常看很多老摇滚MV都有超夸张的舞台,台下密密麻麻如蚂蚁的观众疯狂地尖叫,原来这就是体育馆摇滚的年代。片中最早提到一对英国乐队,貌似是滚石,排练室对面就是电影院,看到人们花钱去看惊悚片买害怕,他们就想,为什么不让他们来看演出感受害怕呢。
从皇后乐队的主唱,活力和善于团结观众的表演方式,使得体育馆摇滚成为可能。但后期进军美国时,因为一个MV,也是有跨性别的装束打扮,身为同性恋的他,以及观众怒斥“变态”的投诉,让他一下跌下谷底,随后不久也就去世了。
同时皇后的舞台风格,在美国这边也有KISS乐队继承。但当KISS妆容和故意吓人的打扮后,他们还推出了各种人偶,越来越没有骨气了,盛极而衰。bruce springsteen横空出世,穿着西装打扮斯文,也是硬摇滚类的偏传统的音乐,让观众从KISS的脂粉气中解脱出来,也红极一时。BORN IN AMERICAN还在80年代被里根拿来做宣传说事。
警察乐队就是比较可爱了。融合了牙买加雷鬼风格的他们,音乐在当时一片后朋的英伦并不受待见,然后他们到了美国,非常勤奋地巡演,一路演出,乐迷几乎每天都看到他们演出安排。在美国走了一圈后,他们又走出欧美,来到阿拉伯,随后到南美等,冲出传统的欧美,让全世界都认识他们。后来一曲every breath you take 红遍全球,在巴西开体育馆摇滚,人头涌涌的会场有不少阿根廷歌迷。80年代全球化发展迅猛,连音乐演出形式也如是。挺有趣的。U2是最后一个高峰,争议也不少。恩。
5.
《摇滚七纪》影评(四):一点笔记
第一集 布鲁斯摇滚的诞生 The birth of rock(blues-based rock,1963-70)
流行和布鲁斯结合成为摇滚。
关于Jimi Hendrix,The Who之后惊艳众人的演出,燃烧的吉他,弑神的天才,音乐节上的美国国歌。混乱的六十年代,摇滚历史的第一纪元,民权,越战,Little Richard,Bob Dylan,The Rolling Stones,The Beatles,Cream。70年来临后一颗星也陨落了,他毁于LSD,死于红酒安眠药和呕吐物,在27岁。
—
第二集 艺术摇滚 "White light white heat"-Velvet Underground(Art Rock,1966-80)
ink Floyd第一首歌《Arnold Layne》是讲一个偷内衣的异装癖哈哈,他们定义了一种新的摇滚“Psychedelic,mind-expanding”.主唱兼主创Syd Barrett渐渐深陷LSD,在1968年与乐队一起完成了他最后一次演出,他隐居幕后却引起来一场革命。
在纽约临床精神病学会年会上表演的Velvet Underground(主唱Lou Reed),是对紧张的心理医生的休克疗法。厉害的经纪人Andy Warhol,加入德国歌手Nico,投影在乐队身上,幻灯片和彩球灯,音乐和电影融合。专辑卖得不多,“但差不多买过他们专辑的人都组了乐队”。
无论是在英国的PF还是美国的VU都在试图打破音乐和艺术的界限,“他们推广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摇滚乐”
yd影响了Bowie,《Space Oddity》诞生,但离成名还有距离。1971年,Bowie去了纽约,遇到了能为他指引方向的VU,自己组建了Hype,这虽然不太成功,但,是“Ziggy Stardust”和“Spiders from Mars”的序幕。救世主般的外太空摇滚乐手Ziggy Stardust身上有Syd和Lou的影子,末日场景的《five years》诞生,还有《starman》。
yd走后,PF开始探索新的方向,他们出了新专《Meddle》,里面有首23分钟的音乐《Echoes》,之后有了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主题是生活压力下的精神错乱,这容易让每个人产生共鸣,PF也因此成为主流摇滚明星。他们不再用抽象的视觉效果,而是电影片段,以便更容易被理解。
1972年8月,Bowie在伦敦Finsbury公园里的彩虹剧场举办了摇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场演唱会,名为“Ziggy Stardust”,与艺术学院乐队Roxy Music合作。
(想了解《天鹅绒金矿》电影背后的故事完全可以看这集)
Roxy Music出了张很棒的同名首专《Roxy Music》,结合声音和动作,跨越古代和未来,用了萨克斯和双簧管,“2020年的70年代风格演出”。
戏剧摇滚,Genesis,诡异感,映射英国迂腐的都市生活,戴帽子的、穿红裙的、顶着狐狸的长卷发Peter。出了最成功的专《Foxtrot》,里面的超现实歌曲《supper‘s ready》,这个画风真的很暗黑童话!继承了英摇的华丽风,对比起来Bowie就像“礼拜天去酒吧一样朴素”哈哈哈哈!
戏剧摇滚之王Pink Floyd被失控的观众困扰,Roger Waters建了一面墙,表达对“没脑子的歌迷的疏远”,他们1979年发了新专《The Wall》,在演唱会上,他们一块一块砖地在自己和观众之间砌墙,《goodbye the cruel world》结束后,最后一块砖砌上。之后墙面变成银幕,放映着Gerald Scarfe的讽刺动画(这些动画超酷!)。演出结束后墙倒下。舞台效果的极致。
摇滚乐舞台形式的变化,为流行指明了方向,走在最前端的他们成为了摇滚乐的教父。
—
第三集 朋克 "Blank Generation"-Richard Hell(Punk,1973-80)
1975,纽约面临经济崩溃,整座城市毫无生气,大洋对岸的伦敦也好不到哪里去。城市和摇滚乐一并迷了路,两个世界都想让摇滚重整旗鼓,于是一阵萧条过后,音乐有了热情和狂躁——朋克。
来自英国的Sex Pistol和Clash,创造了独特的英国朋克音乐。
1974年夏天,四个来自皇后区的年轻人在纽约的CBGB俱乐部演出,他们叫做Remones。吉他手Johnny,下扫弦,没有solo,封闭和弦。
一年后,另外一支乐队在伦敦的国王路上成立了,Sex Pistol,那个穿着一件“I hate Pink Floyd”T恤的男孩John Lyndon是他们的主唱(I hate是他自己写的,穿着为了好玩hh)。他们在伦敦历史悠久的流行艺术地Denmark Street翻唱别人的歌来练习,1976年,他们开始现场演出,躁动的气氛为他们争取到了一些名声,比起演唱会他们更像是“对抗性示威”。他们开始自己写歌,经纪人为了启发他们,介绍了来自纽约的Television。Sex Pistol还受了《Blank Generation》的启发,后来有了《Pretty Vacant》。
Clash的主唱Joe看了SP在101俱乐部的演出,觉得这是“新的东西”,激发了他们的朋克火花。
在1976以前,还有另一股来自纽约的力量——Patti Smith。她证明了只要拥有热情,一切皆有可能。诗人型创作歌手,构建了朋克的基础。她的乐队在"Electric Lady录音棚"录制了唱片,其中的《horses》展示了朋克的精髓,里面用到摇滚常用的三个和弦。
ex Pistol到曼彻斯特的Granada TV录制,在第一次电台亮相中他们表演了第二首标志性歌曲《Anarchy of the UK》,标志着摇滚乐的处境开始好转。
伦敦朋克的艺术理论、对政治的涉及更少,但他们有着很多的愤怒。纽约的朋克则更庞大些。
受到Ramones直接、简单风格的影响,Clash开始了第一场演出。虽然他们从美国音乐中得到启发,但音乐风格却驶向了不同方向,他们让朋克成为了抗议音乐——对抗整个世界。
ex Pistol因为在早间节目上出言不逊而被媒体、部分群众抵制,16场全国巡演变为4场。原吉他手离开。他们写了最后一首好歌,带有戏谑色彩的《God save the queen》,刚好是女王登基二十五周年纪念。
进入1977后,朋克精神被女孩子们拾起,比如Siouxisie,她是早期的朋克先锋之一。朋克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新”,之前没有过的东西,她们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之前没有女孩子做过这样的事。
Viv深受Patti Smith影响,她组建了自己的全女性乐队——Slits。男孩们的乐队更摇滚,完整的节拍,贝斯走着十二小节布鲁斯,她们决定创造自己的新节奏。
到了1978年,SP仍面对着麻烦,于是决定远走美国,而美国却见证了他们的自毁。在旧金山最后一场演出上,他们演唱了朋克教父Iggy Pop的《No Fun》,John落寞地抱着手臂蹲在舞台上,“最后一场演完以后,我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骗了”。在SP解散前,感觉朋克的路更窄了。
但The Clash继续着朋克,和歌迷保持亲近,坚持政治主张,但在音乐上坚持不下去了。他们决定探索更多的音乐,从Rockabily到雷鬼,这体现在他们1979年的专辑《London Calling》中。“The Clash的确定义了朋克乐队,之后他们试试看还能做什么,让才华在其他风格中体现。这向人们展示了如果你不丢掉朋克精神,那么它就一直存在,你可以把它带去任何地方。”这张专辑后,他们从朋克转为了主流摇滚乐队,他们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乐队之一。
(等一下,写到这里才知道Johnny Rotten是John Lydon的艺名??)
在SP之后,激进的朋克主唱Johnny组建了新的乐队,进入后朋克领域后,他更加地个人化,意外地具有艺术气息。音乐里加入了大量音色和声音叠加,像是试验。
在朋克自由精神下做出的音乐,宣布了从此以后摇滚中一切皆有可能。
——
第四集 金属 Never say die(Heavy Metal,1970-91)
第五集 We are the champions(Stadium Rock,1965-93)
第六集 Left of the dial(Alternative Rock,1980-94)
第七集 What the world is waiting for(Indie,1980-2007)
《摇滚七纪》影评(五):noel says
i am the walrus came about cause we didn't have so many songs when we were doing these gigs and we had to play for ... to earn the fucking 25 quid that you were gonna get to put in the van to get on you had to play for half an hour we didn't have half an hours worth of material and we figured that we d do a cover and just make it really fuking long
and then we just used to stretch it up until someone would go 'thats it you can finish now' and people would say to us whats that last tune and i replied i just written that yesterday 'fuking hell that should be a single' 'shut up you tit!'
our kind of going out cigarettes and alcohol a bit of coke a bit ... some pills and fucking having it til 7 am turned into heroin and crack and self h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