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是一部由何群执导,张嘉译 / 刘钧 / 谢钢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使命》观后感(一):隔窗看法治环境之变
今年是2018年,离剧中的那个年代似乎有些年头了,社会日新月异,那时候的法治意识、办公条件、办案技术和现在完全不能比。隔着这么些岁月,才真真看到中国的法治进程真的是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经济建设和法治在当时拎不清楚。那时候,搞经济建设,可以作为挡箭牌,名正言顺地拿出来,今天还有谁敢这样,最多只在有罪无罪的法律技术上做文章,绝大多数地方政府不会再明知犯法还明目张胆地保护。公安只要有证据,就能办事,林荫在查处皇朝大酒店的那种委屈,在今天看来甚至是荒谬的。第二,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也有变化。今天,群众不再视政府领导为父母官,剧中什么领导呵斥群众代表的事情在今天可能是荒谬的,逼群众捐款搞政绩工程也是难以想象的。
变化是繁多的,但剧中揭示的有的东西今天依然存在,比如腐败,这是不可能彻底清除的;比如黑社会问题,不久前公安部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打击黑恶势力,这在剧中对林荫来说是尚方宝剑的决议,打击黑恶势力是大块人心的事,我们有很多黑恶势力没有铲除,不仅有像剧中郑光军兄弟那样以企业、集团为幌子,上通政界高层,下勾结打手。更多的是农村中的村官恶霸,这是要重点打击的。比如分配问题,剧中的高翔,剧终都没有分配,今天仍有很多协警,拿着极地的工资,做着辛苦的活,希望他们得到优待。
那个年代的人相比现在纯粹。不知道为什么,林荫号召给那个得病的老民警捐款这事让我感动,这么社会主义其乐融融的画面以前是令我感到做作的,现在难道是那份其乐融融也少了吗?那种心贴心的关照,政委应有的关心,领导家访时的场景……不是提倡,只是那个时代的温暖。
一个好公安局长应该有三个对象要服务。第一是他辖区内的百姓,第二是他的领导,第三是他局内的民警。林荫是教科书级的。
《使命》观后感(二):一点感想
剧本很好,但是编剧悬念留的不好。其实基本上没留悬念。如果最后三集完全表现林荫已经调走,让大军子,万书记,刘明猖狂的原型毕露,让观众感到剧情扑朔迷离,反而更能揪住人心。最后的镜头几个反面人物命运交代用了文字表现,显得粗糙了点,感觉不如用画面表现来的更有震撼力。反而是从2000年来民警的伤亡人数,让我更震撼!
陶素素这个角色暴露的太早,而且结尾处二军子来找她,并掐死她也略显生硬,因为之前也没有任何的铺垫说二军子长期惦记她。如果一直把她放到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在最后破案时意想不到让她出现,提供关键证据,再通过她的日记或者口述说明身世,了解做证人的原因,反而会更加淋漓痛快。
还有经费的问题,是个大问题但一直看到最后始终未予解决。其实很简单,无论是来调查林荫的调查组,还是来视察的赵老,都可以帮林荫解决这个问题,哪怕一笔带过,也应该交代,剧情会更完整。
以上是单纯从剧情上讲。不过这部电视剧真的很难得,在中国这样的政府环境下,广电能通过这样的尖锐突出表现政府腐败的电视剧,太不容易了。
演员阵容算强大,演技参差不齐。最赞的是张嘉义,张嘉义就不多说了,演技到位,人物形象刻画生动,表现出了一个优秀的警察局长应有的品德:沉稳、干练、没有废话、秉公执法,非常棒!
洪市长的夫人,我不记得她叫什么,老戏骨了,过年在家吃顿饭的戏,那眼神,担心心疼外甥女,还要顾及林荫的心情,表现太到位了;
万书记和于书记,俩人的人物形象过于相似,不多说~大军子演的不够狠,不够狡猾,不够稳,特别是讲电话的时候,语气发漂~~
罗厚平演的不错,人物憨厚,胆小怕事只求平安的心理全部刻画在了脸上,很好~~
《使命》观后感(三):有一种想当警察的感觉
昨天用了一天的时间看完这部电视剧,整体感觉非常好。说一下几个点吧!
1,演员阵容放在现在来讲非常强大,演技到位,即便是只是出现了几分钟镜头,闫妮的几个镜头,表现的对老父的那种感情,眼神感觉到位。
2,电视剧中表现这种斗争很戏剧化,将内心的心理斗争表现的外放,现实生活中会更加内敛。
3,整体的剧情非常好,在05年将腐败,黑社会表现在电视荧屏之上,这是非常勇敢的,和伪装者相比的话我不觉的差。
4,如果有时间我会找一本原型小说进行观看,或许表现的内容不一样,但是不影响我对公安的好感。
5,剧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人性,人际关系的部分表现,符合现实情况。
6,这部电视剧我觉得完全可以再次重拍,剧情可以更跌宕,任务性格更加内敛,现实生活更加接近。
7,剧中的台词每一句都可以算一句经典。
8,企业和单位服务的群体不一样,感觉做好警察其实也很难,社会分工不同,公职人员考虑的问题永远比企业要多。
9,职位越高,责任越大,限制越多,这个世界没有自由而言。
《使命》观后感(四):观后三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