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部由张智胜 / 张辉力执导,仇永力 / 杨洪武 / 张小磊主演的一部剧情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一):钟离春&孙膑:有情总被无情苦
1
自幼我和妹妹钟离春相依为命,但我们姐妹俩个性迥异。
一个凌冽如初春,爱舞刀弄剑;一个娴静如秋水,最温柔可人。
没想到,后来我们会爱上同一个人,也因为他,我们越来越像对方。
这个人是孙膑。
2
其实我早于秋认识他。
鬼谷先生隐于山谷,但名扬四海。我曾跋山涉水欲拜师学艺,不料被一眼看穿。
“姑娘请回,鬼谷不收女子。”
不学就不学,有什么了不起!女扮男装的我颇不服气。
凭借我的高超剑术,不学你的兵法,我一样能有所作为。
不是我夸口,普天之下,恐怕没人是我的对手。
后来我知道,其实普天之下,还真有一个对手,--魏国的公孙月。
3
公孙月是魏国大将军庞涓的谋士。他年少时为庞涓所救,对庞涓忠心耿耿。
但秋的出现,让他对庞涓的忠诚打了折扣。
他爱秋,庞涓却利用秋,对孙膑实行美人计。
孙膑是真君子啊,秋奉命照顾受了膑刑的孙膑,却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他。
我怕兵家爱诈,总是反对。她几次在我面前,以死相逼。公孙月得知后急的像热锅的蚂蚁。
最好的办法,是孙膑离开。
于是,他不惜背叛庞涓,主动告知孙膑前因后果。后来,孙膑装疯卖傻,最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金蝉脱壳逃魏赴齐,暗中都有他的配合。
可怜的秋,终于明白了,为何孙膑任凭她哭哑了嗓子都不置一词。他原来身处如此险境!
为了救孙膑,秋终于答应,嫁给了公孙月,而我陪孙膑去了齐国。
我没看到秋做新娘美丽的样子,连同她流泪的脸。
4
齐国是我和孙膑的母国,但它并不比魏国有更多善意。
庞涓心术不正,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个“人才”。
纵然先生用兵如神,奈何暗箭难防,君命难违,我们在齐国如履薄冰,危机四伏。
尤其出使楚国,差点让先生和田忌将军命丧他乡,还好我一路跟随,化解了危险。
5
说来,这次使楚事件,也有我的责任。
日积月累的相伴中,我对先生由衷的钦佩,不知何时,又多了几分爱慕。
我不是羞羞答答的女人,直接问了孙膑会不会娶我。
他吞吞吐吐,我已然有了答案。
田忌将军的谋士禽滑爱慕我,我心知肚明。但我爱慕的是先生,他也心知肚明,却不死心,找了大夫们每逢大事爱去的老者处占卜。
我和先生的姻缘,占卜的结果不好。他怀了私心让先生亲口告诉我。
我止住先生,“你不必再说了,我不会再问第二次。”负气离开齐国。
不想,占卜事件连同我的出走,被邹忌他们说成是谋反的证据,虽没落实,但齐王有了疑忌,邹忌让先生使楚借刀杀人的计谋因此得逞。
6
路上的刺客容易对付,然而进入楚国后,先生和田忌困于楚王庭,面对一个国家,我无能为力。
先生却依然笃定。
有时真搞不懂他在想什么,但我相信,他必是对的,我只管按照他的话去做。
他后来用了一计把自己救了出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将计就计,采纳了庞涓让他在楚魏交界山谷写兵法的建议。
进入山谷后,一边是楚国军队,借保护之名监督他。一边是魏国军队,明目张胆要抢人。
而我,率了一批江湖侠士,两军混战之际,寻一小道偷偷救走了先生。
7
齐国回不去,我们去了韩国。可是日子同样艰难。
昏庸老朽的君王,无能的大臣和刚愎自用的太子。
田忌的好友申大夫,倒是个明白人,只是力单势薄。
此时的我,和以前一样。生活上是先生嘘寒问暖的家人和朋友,战场上是执行命令的将士。
有时会庆幸,自己有挥刀舞剑的本领。万夫当关的紧要关头,得以一己之力,成全先生的整个战略布局。
魏军假道伐虢,三十万魏军围困了韩城。先生韩军巧用计谋夺了回来,但三十万对五千人,实在悬殊太远。
好不容易韩太子大军赶来,却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于是我主动请缨,巧妙躲过敌军封锁进入韩太子营帐,传送先生的指令。
最终魏军主动撤离。
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我愈发信任和敬重先生,爱慕则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8
人就是这样奇怪啊!
我之前笑秋对先生执迷不悟,如今,我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先生虽然拒绝了我,但我的情意却没有丝毫改变。
只要能在他身边,照顾他、帮助他,朋友、将士,抑或妻子,有什么分别呢?
何况上天也是眷顾我的。
那次孤身入韩太子大营,临走之前,先生终于主动坦白,他对我的情意。
说来,真该感谢魏军和韩太子,生死未卜的时刻,“逼”先生放弃了矜持。
9
故土难忘,加上齐国新君也表示欢迎回来,一番波折后,我们重回齐国。
正以为“我们”,也将苦尽甘来修成正果的时候,意外接踵而至。
公孙月进献了俩美女,使新王沉溺宴会歌饮,不思政事。他还被任命为王宫主管大夫,阻塞了内外沟通渠道。
他是想让齐国内乱以操控啊!
内有新王不理政,外有魏国支持公子浇施,谋反不成,拥城自立分庭抗礼。如此下去,齐国堪危!
先生想了个办法,--让一名女子当面劝谏。思来想去,他觉得我最合适。
我有种不好的预感,死活不答应,但先生说服了我。
他一切为了齐国。
我一切只为了先生啊!
10
我扮作丑女无盐,按照计划入了宫,劝了谏,效果不错。
事情的发展却让人猝不及防,--齐国大臣以为我聪慧,纷纷劝立我为皇后。
这怎么可以?先生,快想办法救救我(们)呀!!
我跪倒在地,抱着先生的大腿哭泣。先生叹息一声,说造化如此。
那一刻,我几乎要恨他了。
但恨不过一秒,我身着锦服成了皇后,心心念念的,仍是先生!
为了他,我做了“假”皇后。我对齐王说,齐国振兴之日便是夫妻恩爱之时。
其实这不过是拖延,为了心底那个不曾改变的痴梦。
11
公孙月作为魏国奸细的事败露,自杀于王庭。
临死前,他拜托我照看秋和他们的孩子。
可怜的秋,不过二十几岁,竟有了白发。我抱着她,伤感不已。
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她和我一样,魂牵梦绕的,都是先生。那么,我替请大王赐婚,让孙膑娶了他吧?
先生斩钉截铁不同意,他说你知道我想要的是谁。
是谁呢?
我苦笑。
如果是我,怎会甘愿把我送进王宫?
我从来不质疑先生,可是这次真的没法淡定。
或许,建功立业才是他真正的情人。而我不过是牵线搭桥的盟友。
12
此前,公孙月得知我的身份后,曾趁机煽风点火,中伤我与先生,侥幸过关。
后来齐魏大战。我深知,有我在,先生的胜算就会多几分,便申请同赴战场,齐王不许。
原来是禽滑,嫉妒使他鬼使神差,跟齐王说了我们的过往。
我跳起来,打得他鼻血横流。然而木已成舟,已是徒劳无益。
先生啊,你可知,并非我心胸狭窄,不顾老友情面。因这句话,为打消齐王对我与你的猜疑,我…已经成了“真皇后”。
禽滑的坦白,怎能不让我怒火中烧。
一切的期望与梦想,这些年的相伴相随,就这么被葬送了。
13
我不禁颓然。
或许真如占卜老者所说,今生今世,我们无缘?
先生,我最爱的人啊!再深的情也经不起这么多考验,或许,是时候放下执着。
两军对峙,你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情场沉浮,你可有确定想把握的人?
如果有来生,宁愿我与你是兄弟。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二):把钟离春的感情线抽出来就是一部女强文啊!
女主,剑术天下第二。
有志于社稷,向鬼谷子求学,可惜被看穿身份,与男主初见。
女主于是便由不屑男主到钦佩他,再到愿意辅佐他。
于是男女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可惜男主为了大事业牺牲了女主,把她推上王后之位,拱手让给了男二,最可笑的是男主还一直幻想能有朝一日再和女主在一起。【这男主要是搁在绿JJ会被读者的唾沫淹没吧。。。
可是女主依然不改初衷,还是愿意护他周全,甚至为此和男二OOXX,这是怎样一种痴情啊!
当然,这其中还有男三对男女主感情的陷害。
最后的最后,百合结局。。。
-------------
试问,如果一篇文是这样的走向,读者会掀桌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三):战争片佳作!!!
俗语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翻译成现代商战的话就是【攻心为上】,用最小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目的,尽可能减少损兵折将。需要超强的智慧,洞察力和掌控力。
翻译成个人行为来讲,就是花最少的时间金钱精力达到最好的状态。同样要求很高的洞察力,行动力和自律。
这些都需要超越人类的本能欲望,贪欲,权欲,名欲。
总之就是很难很难就对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讲,看得好过瘾啊!你们怎么就这么厉害呢!!!!撇开故事太精彩之外,计谋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之外,所有演员的演技可圈可点,十分精湛!
每个主角的故事都可单独拎出来讲!
比如说庞涓:《鬼谷子大弟子庞涓与其兄弟的故事》,钟离春:《齐国王后秘史:艺高人胆大杀入千军万马敌军大营之中只为一个情字》,禽滑:《以三寸不烂之舌屡救孙膑于危难之中的齐国最强谋士》。
作为一个八卦的影迷,我觉得全剧就是孙膑,钟离春和禽滑的三角恋。在国家面前他们三个的感情戏实在太虐了!!!禽滑哥哥好深情啊!当时和庞涓斗法【擒贼先擒王】的时候,也只有秦先生一个是真心考虑钟离姑娘的生死。要是钟离春当时选他就好啦!!
不过他们三个都超越了自己的欲望,尤其是最后秦先生出使韩国那一段,啊啊啊!无论和钟离春的告别还是和庞涓的诡辩,都太精彩了!现在的演员都演不出来了吧!
16年前的神剧!!!希望再有讲述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神剧吧!!!
再说说和三国的稍微比较
苏东坡评论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片中的孙膑就接地气多了,他也焦虑也困惑也有无计可施的时候。比如说钟离春出任王后之事,额,也太狗血了。还有出空城计的时候,也诸多顾虑。人物架设有血有肉,结局虽然悲壮,也合情合理。不似诸葛亮太不食人间烟火了。
好吧,结局庞涓之死让我想起三气周瑜吐血身亡的桥段。编剧比罗贯中厚道多了,哈哈,庞涓死也死的很有尊严的,有一代枭雄的风范。话说气死真的好丢架啊,伦家周公瑾历史上好歹也一代名将啊!苏东坡的赤壁赋忍不住都要给周公平反。
嗯,要不要再好好看看三国呢?额,这些战争片好烧脑的说[晕][晕][晕]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四):把友情留在故乡
只把歌词转在这里,小时候看,喜欢。
电视很沧桑,与中学生去上无聊的晚自习前无奈的时光相呼应。
不太懂历史,就是觉得西汉以前中国的故事、建筑、动物雕像、穿着、节奏各种各样都好美
《把友情留在故乡》
作词:张辉力
演唱:刘子林 刘春红
把友情留在故乡,写在你的心里。
它在烛火中燃烧,在睡梦里飘逸。
把友情带上马背,系在我的怀里。
它在山峦间跳动,在风雨中洗涤。
把友情握在手中,你我不再分离。
同甘苦,共生死,生死相依在一起。
把友情刻在春秋,让岁月述说情谊。
人生易老情不老,斗转星移情不移。
歌曲视频
http://v.ku6.com/show/h7aun5xFjBI2ecCZ.html?nr=1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五):桐风惊心壮士苦
就象柴可夫斯基总是在离开俄罗斯不久就会患了怀乡病,马上又跑回他急匆匆离开的祖国一样,那些拥有悠久而沉重历史的文化的民族中的人从本质上无力摆脱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也是总在写了一通幼稚可笑的批判传统文化的东西之后,象个感到辱没了祖先的不肖子一样,有种忏悔的欲望,要用自己同样蹩脚幼稚的文字来赎罪。
此片当年是在中央8套播出的,后来我又重新看了两遍。
总体上说,没有多高的艺术价值,演员的表演尚算及格,而且强加给两个美女给孙膑也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我并不赞成,所以此剧是毛病多多,但是难得的是在这诸多的毛病中却保留了几分古典韵味,尤其是其中的男演员极有古代贵族名士的风度和相貌,那几个女人倒是太现代派了。
仇永利那个时候还没有发福,一副潇洒冷竣的气度,虽然不漂亮,但是却很是得古人那雍容雅致的风范,既有文人的清秀又有将领的从容,尤其是对待两个女人含蓄的感情,真是中国式的性感。我很欣赏他那时候冷冷的,帅帅的,默默的,却又深沉的气质,特别是他那隐忍的,豪迈的悲剧式的魅力真令我折服。
很性感啊!
我想,古典著作的改编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主要内容要忠实历史,尤其是要演绎出一股正气。要演绎出这种风格,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尊重。
和尽可能的理解。
于是之先生曾经对谢晋说演曹操至少要提前三年通知他,因为他要准备充足的案头工作,这才是有敬业精神严谨的艺术家。因此,演绎古代作品,就是要学习原著,尊重原著和历史本身。时下把古典作品庸俗化和娱乐化的风气很不好,缺乏严肃和尊重的态度,你怎么相信劳仑斯奥里弗没有研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就仓促的扮演哈姆雷特呢?
古典作品和历史人物怎么能随随便便呢?
有人说古典作品太不好读太费时费力,我想即使是西方人也不是人人都看得懂但丁和说拉丁文。
普及古典文化固然好,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古典作品不是现代的快餐,他是那个崇尚灵魂和古朴时代少数人的作品,不是我们这个工业流水线人人享用的产品。
我的观点是,即便抱着普及的好意,也要尊重原著,听的懂固然好,有的艰涩难懂不懂也无所谓,最可怕不是遗忘而是糟蹋篡改。
中国人做什么都是一窝风,起哄的架势比较明显,真正在那里用心去阅读经典的人是少数,多数人是为了时髦和装点门面。
倘若明天有个教授在那里讲荷马史诗一炮而红,大家是不是又要去买伊利亚特了?
所以普及文化不是江湖卖艺,经典也不是人人可以食用的食品。
在影视作品中,照顾现代观众的口味可以理解,但是也要有个限度,虚构也要讲原则,至少要在实质的内容上保持古典风格和原著精神。
我批判的绝对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和普及以及改编,而是有些人难以告人的自私心理,为着钱,或者其它。
尽管我讨厌在影视作品中把每个历史人物都安排个女人,真的假的,但是,在这部剧中两个女人,特别是张小磊扮演的女人还是很有味道的,特别在处理与孙膑的感情戏中,把握的很准确,两个人的对手很好看。
推荐大家有兴趣看看这部剧。即使不是太好,也比较老实。
塔可夫斯基在他的《怀乡》的结尾,有着俄罗斯农舍和意大利教堂的叠印,就象果戈里的悲号--
一边是大海,意大利,那里又是俄罗斯的农舍,
远处发蓝的是不是我的家,
坐在窗前的是不是我老娘?
妈呀,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六):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战争策略集大成者,名扬海内外。其核心思想不仅在现代战争中有所体现,而且在商战中也被较多的运用。假期三天看完了电视剧版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感慨良多。
1、计谋无不是心理战
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贵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严格的自律,尚且容易。而知彼,更为重要且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拿孙膑和庞涓的对战来说,就是因为两者是师兄弟关系,同在鬼谷子同窗三年,才使两者非常熟悉。孙膑了解庞涓,庞涓也了解孙膑。那么他们二人互相彼此熟知,为什么对战时,都是庞涓败于下风,屡如全套呢?究其原因,是孙膑更了解庞涓,知道他的性格和对功名的追求,从而在布局时,正确预测庞涓的心理活动和可能采取的行动,提前对很大程度上的确定性行为进行战局规划。
对庞涓作战如此,外交战略的有效开展也是如此。每当他要实施“伐交”战略时,总是先分析目标国家的利益述求,从而派合适的人选针对性游说,投其所好,实现短期的互利双惠。
除了战争和外交,孙膑在“勾心斗角”上面的实力也不俗,所谓一通百通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为了除掉公孙阅,并且逼迫邹忌辞去相国,他提出了“连环计”,走一步,看三步,他能实现“连环”的目标,还不是出了对公孙阅性格的深入了解,知道公孙阅行事谨慎,会逼迫邹忌和自己共上“一条船”。
还有围绕公子展开的“打草惊蛇”、“欲擒故众”无不是充分猜透了对方的心理。
人的行为本就是心理的外在表现,一旦人的心智密码被破解,将任人摆布!
假如孙膑的对手不是熟知的庞涓?不了解目标国家的真正需求?连环计的对象不是公孙阅?恐怕这些计谋将很难实现。所以某种意义上,知彼相对于知己更为重要。这也引出了下面的一个重点话题。
2、战争从来都是情报战
对敌方的将领,可以提前搜集个人资料,进行性格分析。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所以,研究某个人的心理,也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事。
但是战争从来不是单靠一个将领的心智就可以取胜的,还有很多综合因素进行制约,比如战士的心理和情绪、粮草是否充足等?这些因素随着时局不断在变化,很难通过在战营中“冥思苦想”得到。不论是古代的战争,抑或是现代战争,都采用同样的一种部署——间谍。
他们被安排于敌方阵营之中,深入了解敌方的重要信息,并适时反馈情报,供后方将军研判时局并部署下一步战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间谍能够提前获知敌方的战略部署,那战胜对方将是易如反掌的事;退而求其次,能够获得敌方真实兵力、粮草的信息,也可以针对性的作出强力攻城或者持久战的战略部署。
当然情报具有两面性,情报准确的话,稳操胜算,情报如果不准的话,将会陷入被动,甚者可能中了敌方的全套。庞涓多次吃了这种亏,派出去的情报人员水平不够,或者说孙膑技高一筹,故意给敌方的情报人员露以假象,实现“反间计”。
现代战争某种意义上说,是快速战争,尖端科技和武器可使战局瞬间逆转。情报出错,在古代可能还有调整的时间,而在现代,将是致命的。所以现代战争更是情报站,各国都组建了信息化部队,一是加强了自己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安全,二是尽可能的截取、破译敌方的重要信息,太空的卫星、地面的雷达和深入敌方的间谍,组成了一个多维度的情报网络。
3、取胜靠的是执行力
上面两点影响的是决策,决策一旦形成,胜负的决定因素变为执行力。这也是孙膑新官上任爱杀人的原因所在,杀的是人,整的是心。一个军队或战斗群体,军纪严明、令行畅通至关重要。孙膑每到一个国家做军师,临危受命的时候,都会要求大王授权,作战的时候战略部署由他来决定。这既可以保证战略的一致性,避免三心二意、朝令夕改,而是获得了大王的授权,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整治军纪。无论是斩杀不听话的大将,还是让邹忌绑街示众,无不是为了实现军纪严明的目标。由于熟读孙子兵法,孙膑实际上花在制定战略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时间花在调教团队上面,也可以说他做的是培训师,苦口婆心的给各级将领解释,安抚士兵情绪,以实现令行畅通。
韩国的韩公子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其刚愎自用,倔强任性,不听孙膑的战略部署,陷自己和五千将士于水火之中,影响整个战局。
孙膑常教育将士,一步错,步步错。如果没有好的执行力,再好的计谋也无法取胜。
4、位置决定脑袋,格局决定未来
韩公子和大王,为了国家利润,可以舍弃一些城邦和部分子民的性命,虽暂时换取一些和平。但其目光短浅,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为天下所不耻,终难成大业。
庞涓教育侄子,一个子民,丧失理智,损失的是他个人的利益;一个商人,丧失理智,损失的是商业利益,他还可以赚回来;但是一国将军,丧失理智,损失的是国家利益,很可能这个国家就不存在了。
大家之所为成为大家,是因为其具有大局风范。舍小利,赢大局。
二战时候的丘吉尔将军,在成功破译了纳粹阵营的密码后,虽然获悉纳粹将空袭一个盟军城市,仍然决定不提前通知市民,不让纳粹知道盟军已破译密码,牺牲了一个城市市民,换回了整个战局的胜利。
对那么多市民见死不救,大家可能由不同的看法,觉得太不人道。但是这种想法是基于现在二战的事实,如果历史重写,丘吉尔将军救了这个城市,后面的战争会不会死更多的人呢?
在大家的心智里,理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也注定了某些情感上的悲剧,比如钟离秋、钟离春姐妹,永远得不到常人的爱和生活。
最后,三十六计是后人根据孙子兵法的精髓,演义出来的一些实例。透过实例看核心,就是原书中的十三篇:
第一章 始计篇
第二章 作战篇
第三章 谋攻篇
第四章 军形篇
第五章 兵势篇
第六章 虚实篇
第七章 军争篇
第八章 九变篇
第九章 行军篇
第十章 地形篇
第十一章 九地篇
第十二章 火攻篇
第十三章 用间篇
最最后,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七):孙膑是真狠啊
爱过孙膑的女人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孙膑对她们,还是不够爱吧。
有时候孙膑是个强者,关爱天下,智计很多,虽然一些计谋间接导致了一些百姓受到某国军队的侵害。但总体来说,孙膑还是对政治或者说他当时那个阶级的福利很关注的。
有时候孙膑是个弱者,懦夫地利用着爱自己的女人,不关心她们的幸福。把自己的女人推给别的男人XXOO,让自己的女人去替他完成危险的任务,穿过危机四伏的战场去跑腿执行任务做奸细啊这种事情。
孙膑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这也应该是孙膑独自一人时自我安慰推卸责任的好想法吧。
不管怎样,孙膑的智谋的确非常高超。
一个人,很难超脱他的时代。他虽然做了一个好军师,但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甚至改变不了历史的内容,历史的深度。
秦最终还是灭了6国,不知有孙膑。
恐怕,就是孙膑历军师的时期,孙膑所在国的百姓,也没能有什么改善吧。毕竟是奴隶和封建社会交替的时期。
孙膑智术虽好,超脱不了时代。虽然狠,牺牲了爱自己的女人,最终换来了什么呢?
战胜庞涓而已。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希望每个人都奋斗,为时代的进步而奋斗。时代的进步,毕竟离不开每一个人。这部孙膑的悲剧,也告诉我们,要向命运抗争,也,多多少少关爱一下,值得珍惜的女人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八):看后小记
终于看完了。孙膑最后的背影好凄凉,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不败英雄,离去时竟孤身一人,不过离开也是幸运之事,若不离去,战后必是招宫廷斗争残害。唉,再神话的人物,毕竟还是皇家的车卒......
庞涓也算是了不起的大英雄,魏国的战神,可惜遇到了孙膑,正如司马懿遇到诸葛亮,感慨啊,一将功成万骨枯。
钟离姐妹为了孙膑可谓尽心尽力,可叹事不如人愿啊!女人啊,一旦动了情,真是宁愿为所爱的人受伤,也不愿接受被爱着人的安慰。
公孙阅、禽滑都是重情之人,都能言善变,才智过人,公孙还剑术高超,可惜啊,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指不定哪时候就被杀害了,可惜了一身本事。
庞涓、孙膑真是大将风采,出乱不惊,有勇有谋;庞涓待手下人也很不错,也没见动怒,唯独对孙膑下损招,都是嫉妒惹得祸。
邹忌这人让人觉得可怕,老奸巨猾,处事不动声色,而且总玩阴的,还玩的滴水不漏!太可怕了,不过他确实很有才能。
孙膑曾被庞涓逼得四处奔波,碾转几个国家,因不是最高统帅,计谋的施行遇到很大的困难,多次险些丧命,可见再有谋略之人,如果谋略不能得到实施也不好使啊,“良鸟泽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遇不到好的领导再大的才能也不能得以施展啊
这部片子拍摄简陋了点,但对三十六计的诠释还是较好的~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影评(九):老剧有感
这剧当年反反复复不知看了多少遍,每一集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总结一计,很有趣也很长知识,今天突然翻到这剧,觉得好怀念,怀念当年所有演员演技在线,编剧认认真真讲故事,导演倾尽全力给予每一个主人公变现的画面,剪辑师也不错不会为了捧某个演员而把整个剧剪乱,更没有乱七八糟的营销为了博眼球,演员的私生活天天上热搜,今天你谈恋爱、明天你分手了,要不然就是各种艳压,没人关注剧本身到底讲了什么故事,故事讲的好不好,演员是不是有能力诠释故事的内容,说了这么多这剧本身没有介绍多少,我想说剧很老,但真的是用心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古人的智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也是一种一种学习和充实自己的机会,希望现在的小朋友不要沉溺在没营养的垃圾偶像剧和不知所谓的仙侠剧,沉下心来,看看曾经精品剧,也会学到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