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岛》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7-14 03: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小岛》经典观后感10篇

  《小岛》是一部由约翰·亚历山大执导,娜奥米·哈里斯 / 休·夸希 / Terence Frisch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岛》观后感(一):小岛

  最先吼一句.BC好帅啊啊啊~~~><.

  虽然有点懦弱,虽然有点歧视,可他是我在这剧里最喜欢角色了.

  那个什么万人迷的Michael我怎么都看不出他到底那好..,不知是看了哪部剧,我一直也不是很喜欢这个演员哎= =.

  我觉得他和除了Gilbert的另一个黑人长得好像,我以为是一个人= =。

  其实,这部剧的结局比我想像中的好哎

  我是个没什么深度的人,喜欢知道结局,所以之前瞄了两眼影评,以为最后结局会很悲惨

  不过啊,对于Bernard来说,其实确实很悲惨吧

  我觉得,Queenie不值得他爱的.他爱的太卑微了.虽然Bernard也有很多缺点,可Q实在也是一次又一次的伤他..

  其实,要说梦想,我还是支持Queenie有她自己的梦想的,我也想逃脱现实追寻自己的梦想。可惜啊....

  我本来是挺喜欢Ruth的..她演的不错

  这部剧里我最受不了的就是Hortense...

  看到她端起架子来我就想关了这剧...

  她到底受了什么教育要那么骄傲啊...

  移民歧视真的很严重

  其实,我一直以为殖民地的人应该会很厌恶殖民者的,不是吗?

  但,小岛上的人们似乎很向往啊...很美好的梦想

  到了岛国,都被打破了

  我习惯看望电影后都记上几笔,感受重要吗~~嘻嘻

  呜呜...骗人,看到BC的名字居然在第三个,我以为是很HLL的男主呢.

  哎

  不过,BC真的惊艳到我啦,第一幕就觉得,"哇,美人!!!!"

  为了BC也要四星><

  《小岛》观后感(二):因为短评的字数有限,所以还是再写一遍

  说真的,要不是benedict,我真是会在第一集就把它关掉。片中的女角我都不喜欢,即使是男角,我也只喜欢benedict的角色Bernard。不是因为演员的关系,而是其它角色的性格行为特别是两位女主角)是我不能理解的。

  我不能理解她们的选择与行为,可能是我不懂得何谓激情或爱,可是对于一个只见过一面只说过几句话的人却就已经能投怀送抱,这个实在是……我只能说是不符合我的价值观。还有那不知从何来的骄傲……救命,我不真是理解不能。

  反而男性角色上我还能理解其性格形成(虽然Michael何以这么受欢迎对于我来说还是个谜……)。当看到Bernard面对queenie时的爱情表现更是让我一度动容不已。特别是当看到他逗着孩子面容从绷紧到宽容时的表情,下楼跟queenie说“我愿意当这个孩子爸爸,只要你希望的话”时的决心,还有queenie跟他说“你没有告诉我你是在这房子出生,还把房子持有人的名字改成我”后,他回应的那一句“I love you“都一度让我涌出了泪来。

  这个男人真是在用尽全身心地爱着这个女人。即使在听她说参军后,站在巴士上回头看房门前却得不到这个女人的一个回眸……虽然犯上了错让他失去了勇气(以为自己因嫖妓而得了梅毒),不敢面对queenie,他的内心也是只有这个女人。

  虽然剧情上我找不到亮点,不过结局我很支持,感觉这个女人终于能做一回正确的事了,为了她的孩子。另外的优点便是题材背景,还有角色说过的某些话,都很能打动我,而且也很有深度。这三颗星分别给的是各位演员的演技台词和题材。

  《小岛》观后感(三):有些关于梦想、选择、和执行

  首先。第一段果断留给妞家缺。我说缺亲啊,听说你最近又要演一个被出轨的老公了?虽然你那忧郁气质很适合这一类的角色,带一点点的阴郁,还有那忧郁的小眼神。各种隐忍,各种委曲求全,但是各种无法克制的固执和小偏见永远只能是一个小男人适合搂在怀里摸摸你的卷毛头。你看你演可汗都一副令人想压的别扭万年小受样。看了你几部,都是那个样子。。。亲,这方面需要努力

  Hortense。这个从小怀着英国梦的黑人女孩儿。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坚定一个梦想,跟谁实现其实最后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去实践这个梦想。虽然初恋情人没有在这个原梦当中。但是,在追逐过程中,始终骄傲的昂着的那个傲娇的小下巴会为你赢来一个懂得爱、尊重、和生活的男人成为你的臂膀和遮挡。

  这与人种无关。

  这与国界无关。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哪怕甚至有些迂腐的骄傲的故事。

  在这些甚至可笑礼节、梦想、混沌发音、傲娇的小下巴后面,是一个勇敢怀着梦想并且坚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善良的内心。

  这颗心懂得独立,懂得自我,懂得机遇,懂得改善,懂得随遇而安,懂得适时的停止抱怨

  也懂得在适当时候,放下过往,好好珍惜当下。

  念书,培训学习,闯荡。也许曾经象牙塔里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太美丽的乌托邦,等到我们站在那个被称为motherland,却是异国他乡土地上的时候,面对种种歧视,冷漠嘲笑的时候,那本来看着令人感到些许厌恶的骄傲昂着的小下巴,变得那么可爱可敬贫穷的生活并不可怕。就算现在没有带门铃和每个房间都有电灯的房子,生活依然可以有精心做好的不那么好吃晚餐干净的房间和床单温暖的壁炉,和一颗宽容的心。

  Queenie,这个曾经茫然一心只是想要离开农场白人女孩儿,她梦想着外面的世界,各处飞翔。也许,换个角度可以说,她并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她只是单纯的厌恶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单纯的想要反抗母亲对她的管束。合适机会,她遇到了那个一往情深的男人。但是她却并没有那么清楚的了解这个男人的一切。他和这个国家天气一样,冷漠,阴郁,纤弱,却有着这个国家特有的固执偏执。她记得她阿姨说的,把握住这个男人。但是有多爱,她却并不清楚。他是她逃离曾经厌恶的一切的跳板。他是她肉眼所及能看到的希望和转机。她觉得自己聪明的抓住了这一点。但是她并不快乐。他过于固步自封,他不愿接受改变,他把自己埋头在报纸当中,祈祷着生活一成不变。但是她看着他怯懦的样子,掩饰着自己的厌恶。连医生都看出来,她的生活并不快乐。只是因为他爱着她,因为他仍然是她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唯一依靠。有很多时候,他甚至还不如他那个不会说话神经过敏的老爸。也许是他老爸的离席给了她勇气出轨,也许是因为从未尝到过的甜言蜜语迷惑了她的内心,这个怯懦的男人连说出爱情都紧张结巴,轻轻的一吻都紧张的屏住呼吸,没有激情的婚姻生活,和她曾经虚幻当中的那种自由自在激情燃烧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她并没爱上他。所以当一个黑人出现,带给了她快感,带给了她存在感,带给了她罪恶刺激感,她毫无反抗能力的缴械投降。而她需要为此承担的,是丧子之痛。她是幸运的。因为她至少为儿子找到了那么善良而坚定的一家人,或许在她的一生当中,做的唯一明智决定,就是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她成为母亲之后终于懂得了危险,激情并不能用来爱一个人,无论是丈夫,还是儿子。她幸运,因为她至少抓住了一个爱她的男人,但是她的不幸是她和这个爱她的男人之间,永远不可能享受到那种毫无隔阂快乐亲密。而这个爱她的男人,却要和她生活一辈子。

  两个同样通过婚姻离开故土的女人,两个同样在结婚的时候并不爱自己丈夫的女人,不同肤色,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选择,成就两个人完全不同的命运

  对未知生活的好奇渴望是人的本性,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是人的本性,这和男女,人种,国籍,都没有关系。

  什么样的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如何坚持下去,才会成就什么样的结局

  最后容许我发下花痴:特么小缺缺呀,你啊知道你真的在我心里已经完全定型了呀。你就是那么一个英国的拟人化代表啊,你在我眼里,敏感,偏执,内向不善言辞,有时候刻薄,但不坏,忧郁的冰蓝色眼睛里写满了小三般的哀怨。你看着Queenie和看着花生和看着寇克的眼神一如既往。这样被背叛又善良隐忍到努力说服自己去接受去为了所爱的人努力改变试着取悦他人的小受样是那么的令人心疼到想再狠狠的虐你一把。这样的角色让你演绎出神入化入木三分毫无ps痕迹啊。所以我期待你的新片。。。灭哈哈哈哈。。。

  《小岛》观后感(四):喜欢的台词

  Love was a luxury she could not afford.

  How people’s lives entwine together is one of life’s mysteries. But they say God works in mysterious ways. If there is no God, someone is having a fine job at our expense.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eize the day. Carpe diem!

  There are times in life when a moment can be missed and an opportunity forever lost. Such a moment can be fleeting, but its legacy can last a lifetim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love, one is solid and enduring. Like the ground beneath your foot. The other is like a hurricane, fierce and powerful. It may come only once in your life, but it leaves a footprint on your heart.

  The pain of lost dreams is too much for any human soul to bear.

  ooner or later, everyone meets everyone here.

  《小岛》观后感(五):我果然是BC脑残

  种族,移民,战争创伤这些话题估计已经被人说的没什么更多的新意了。我只是想说说剧中人物看法。话说一提到BC,我就止不住的话痨了。

  it is magic,当我还不粉BC的时候,我从未意识到他的存在,无论是赎罪还是南茜情史。但当我粉他之后,他似乎无处不在。本剧BC虽然只是个配角,但我还是本能地意识到他的存在。从一开始结结巴巴的对gunnie示爱,到挺身而出帮助quennie留下并求婚。虽然婚后生活并不十分美好,但我还是偏心的认为一切都是quennie的错。到他参军,军装果然好帅,连脸都显得不那么长了。最后看到BC竟然说,你出轨是我的错,我会对你和那个孩子负责,矮油,我简直心疼死了。

  说道BC,就必然要说到那个女人Q。可能是先入为主原因,我一开始就不喜欢她,她嫁给BC不过就是为了找个长期饭票,动机不纯,还是对着我心水的BC,各种不平啊,偏见一下子就来了。但看她婚后首先提出要为战争做点什么,我对她还是产生了点尊敬,然后BC参军,她一个人照顾BC的老父亲,对一个女人来说,这确实不容易,更别提是在战时。但是,和一个见过不到一天的男人上床,实在太超出底线了,大婶你到底多饥渴啊,而且是和一个明显花花公子。更别提Arther,虽说Arther的死其实是个意外,但Q明显是有责任的,别说我偏心,种族歧视当然是首要错误,但Q首先是在寻找他的过程中跑去和人调情,然后Gilbert和白人打架的时候更是完全没想到还有个几乎不能自理的老人在旁边,竟然还是G提醒她去找。之后也没见她有多少负罪感,估计更多是松了口气吧。看她拒绝母亲要求把房子卖了投资父亲的养猪场时,又对她有了点好感,你妹然后就和那个花花公子哥搞到一起了,你有没有想过你还有个丈夫啊。所以对她我始终徘徊在负分和零分之间。

  Gilbert还是比较得我欣赏和尊敬的。宽厚,向上,身处逆境而不怨天尤人,更没试图把收到的歧视和伤害转嫁到别人身上,比如他的妻子,而且还尽力保护那个有名无实的自命不凡的妻子

  而他那个妻子H,哦,我不想骂人。这个女人从头到脚都不讨人喜欢,做张做致。即使到了最后,我也还是不喜欢她。她和Q,两个女人正好都是我讨厌的型。看上去是不甘平凡的命运,奋力拼搏,但总是有点不知感恩,总是认为得到的好意,感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尤其讨厌H,太能装了。我想说,有理想是好事,但并不意味着能因此而伤害他人。

  忽然发现,我喜欢的都是男人,讨厌这里面的女人,这算是同性相斥呢,还是女人何苦难为女人。。。。。。

  《小岛》观后感(六):总是感悟生活

  搜索资源很困难,还是在土豆上看了模糊版的

  如果不是BC,最近也不会看了大量的英剧

  短小精悍,比电影细致,比电视剧精炼

  我简短的搜索了英国黑奴,发生的故事时间还是二战,马丁路德金领导黑奴运动那段时间

  反抗的精神总是热血沸腾

  可是伴随一生的往往是BC的角色或者是他的妻子那种生活

  Queenis,像极了血脉里的另外一个我

  她明确的知道她爱谁不爱谁,她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做选择的时候却往往怯懦,等着被改变而不是亲手去争取。所以她才不能幸福却清醒。

  因为生活并不能一帆风顺让爱的人也爱着你也留在你身边。

  她是有反抗精神的,她最后妥协了。另外一个女人也是,为了同样的一个男人奋不顾身,最后还是软化妥协。

  男人呢。

  C也不是高大伟岸的正直的人。犯了错,因为流言蜚语就生气懦弱,虚伪的接受妻子的背叛,这些都是错。

  可是,所有人的一生不都是在伤痛和犯错和原谅里度过。

  他的角色,就是生活中那个平庸的人爱着你,你却因为自己的目的说服了自己将就了下来。那个懦弱的,经不起诱惑的,没有特别大气度的,喝茶看报评论政治的,诚实又虚伪,和社会观念一起随波逐流的男人。你觉得自己有大大的野心,觉得自己要去看这个世界,会拥有自由,你会爱上一个人,那个人也在爱着你。可是,你最后得到的却只是这样的一个男人。

  我也明白,如果BC在我生活中,并不是那个闪闪发光,读很多书,特别有礼貌,演戏特别认真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还爱他么。

  爱的,永远都是得不到的,遥不可及,却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然后他身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那一个闪光点反射出光芒。于是爱的不可自拔。

  这世上有没有机会,让平凡的我,遇上一个不平凡的你。

  而不是,让不平凡的我,遇上一个太平凡的你。

  哪怕粉身碎骨。

  《小岛》观后感(七):All For Benedict Cumberbatch

  本文仅仅只对BC的角色进行感情抒发……。全文充斥脑残粉的脑残感受,理性缺乏得不是一点点。点入慎重=-=、

  =====================================================

  我的确是为了BC才看这剧的,美貌无敌毫无异义。

  可对于我个人来说,BC的这个角色是我无法用简单的讨厌或者喜欢来定义的。其性格的懦弱使人讨厌,然而他的宽容和爱却足够伟大(和虐心)。

  在看的过程中对Bernard的感情其实是有很多次起伏。

  一开始他出场,被其美貌惊艳内心花痴良久。几分钟后对他的感觉是“这个角色有些懦弱,但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罢了。”可显然此时的我并未看出他对Queenie的感情居然如此之深。自然,对Queenie的厌恶我就不表了。到了葬礼上,Bernard的挺身而出在我眼中更像是为了满足男人自己的某种英雄情节,当然看了之后的情节后我推翻了这种想法。

  而在婚后,两人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各种意义上的)。在我看来Queenie不过是想要有张长期饭票,这种不快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而在婚后到参军这一小段时间里,我更确信Bernard是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情愿把某些东西埋在自己心里。影片中有一句旁白,深深觉得,没错Bernard就是这种人——“战争毁掉了某些人尽全力去保护的东西”。在我个人看来,不是说要为国家去上战场才是爱国,当一个人他有太多的东西要牵挂的时候我觉得他第一个想到的绝不是“哦这是我的国家我要上战场保卫他”而是“这该死的战争,如果我去了战场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人该怎么办”,特别当此时家里是一位无法自理的老父和一位无缚鸡之力的妻子的时候!所以我并不觉得不去参战的Bernard有多自私,反而我觉得他很有担当。正如我开始说的那样,他仅仅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后来的情节太完美地体现了Bernard对Queenie的那深刻的爱了——为了她的一句话去参军。[BC的军装太美!!太美!!!我爱英国人!!!]然而,当Bernard巴巴地在车上回望他所深爱的妻子,而Queenie已经毫不犹豫的回头了的时候,心底无比确定,Queenie对Bernard绝对不会是爱。[……BC第一集的酱油就到此为止了⊙▽⊙]说来奇怪的是,在后来Queenie出轨后曾经站在Michael背后望着他远去而对方并没有回头的那个场景的时候,你真是不由得产生一种微妙的心情,你会觉得这世界上真的就是有这样一环套一环的“食物链”的。

  第二集BC千呼万唤始出来啊![此时我心里真的觉得……BC其实就是个酱油……]这种深深的苦逼感……自己的出生处被自己讨厌的黑人住了,老婆肚子里怀着别人的孩子……还有必须提到一笔的是,在Bernard回家后的没多久,他听取了隔壁邻居对于自己家的建议。在第一集中就可见这种情况——Bernard是一个太在乎别人眼中自己的人,换句话说,他太爱面子了。

  然而整部片子最让我觉得可笑的就是Bernard战后不愿意回家的理由,其懦弱的性格当真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这其中夹杂了对于Queenie无比深刻的爱,但问题不是你不去面对它就不再存在的,问题的在于便是你要正对它并且解决它。

  “战争带来的伤害就像是一个不能被完全愈合的伤口。”在Bernard讲述他无法回家的原因时,在他洗杯子时,那种无法遏制的颤抖便也像是一道伤口横刺在我[这个脑残粉]的心里。但Bernard也尽力的去克服它了。然而战争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有当时它所给予的伤害,当战争结束后,人们往往会面对一个破碎的家,而Bernard的家里,显然更具有戏剧性与冲突性。在他离开家里那么久以后他已经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坚强到不需要自己,然而这是不能为他所接受的,所以他必须要做一点什么,来找回自己曾经在家里的地位,从而同时能够改变邻居对自己家的看法。

  这之后就进入到最虐心的时候了⊙▽⊙.当Bernard说出“我在这间房子里出生”的时候,我想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Queenie还会说出“你走的时候把这儿留给我了,你现在才是不属于这儿的人”这句话的。就是这一场争吵使得Queenie的肚子终于藏不下去了,因为她要生了。如果我是个男人,我的妻子生出一个黑人而身边正好就站着一个黑人而且这个黑人还和你的妻子在同一栋房子里住了那么多时间的时候,我也会什么都不问直接一拳上去的!

  在那个Bernard逗弄孩子的那个场景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他从一开始的僵硬到最后的微笑。我不知道一个男人需要多爱一个女人才能接受她出轨后与别人生下的孩子,并且承诺视如己出。而之后的情节却表现出了这个角色少见的承担。他说“我应当为你和这孩子父亲间发生的一切负责。如果我有勇气面对你那么和你经历这些的人就应当是我。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停止过对你的爱。我会抚养这个孩子,如果这是你想要的,我会做他的父亲,或者我可以离开,我可以做任何你想让我做的事情。”如果一个男人可以宽容一个出轨的女人到如此地步,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女人还有什么好不满。这一段简直是整部片子里面最动人的一段,简直心疼的让人想流泪,同时这也是Bernard克服了他的懦弱的一段,他直视了问题,他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只是逃避。这一刻的Bernard让我爱到想哭。同样,我也不能想象让一个心高气傲的白人向他一直讨厌的黑人道歉需要多少的勇气,虽然这对于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可能远远不够。

  请允许我在此处嚎叫几声:尼玛啊Bernard对Queenie也太好了一点啊!到底要有多爱啊!到底是要有多爱她才能为她做出那么多的事情即使心里那么的讨厌啊!就因为她是Queenie!看在老天的份儿上!这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爱她!

  当Queenie问他“你从来没告诉我你在这里出生,而你还把这栋房子转移给了我”而Bernard回答仅仅只是简单的三个字——I Love You.这句话看上去如此的简单轻松,然而此时Bernard的爱在这三个字背后有多么的深沉我们却的确能窥探一二。

  当Queenie决定把孩子送给Gilbert夫妻的时候的那段争吵,事实上Queenie完全认清了她的丈夫(虽然她可能从来没有像妻子爱丈夫那样爱过他),她知道他讨厌黑人,她知道他很在意邻居的流言蜚语,她知道他总有一天会忍受不了这个私生子。然而这些,是Bernard展现出他深沉的爱的时候努力去弱化掉的一些东西。是的,他很爱她。不论是感情还是理智都告诉他,他爱她。但是某些东西是在人的脑子里或者心里根深蒂固的,他不能否认他对黑人的厌恶。所以他才对她的说辞毫无还口之力,此处的他绝不是犯了他懦弱的毛病,他仅仅是被戳中了内心深处的真相后的哑口无言。

  当Gilbert夫妻带着孩子绝尘而去的时候,Queenie哭着蹲在家门口,而Bernard,他又开始了他的迟迟疑疑,又开始了他的懦弱。他们的生活看似就此平静了,可我们并不能得知他们的家庭在这样的变故后是否还能继续维持下去,而Bernard那种深切入骨的爱是不是能有一天感化Queenie……然而我认为这一切太难了。我都不敢再往后想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Gilbert的幸运可以使不爱自己的妻子慢慢地被感动,从而转化成喜爱的。

  综上,Bernard这个角色使我一直在喜欢与讨厌之间徘徊,而我却不能说我对这个角色一点感觉都没有,或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Benedict Cumberbatch acting him.

  《小岛》观后感(八):一直如此

  We've heard about American dreams, and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 ever learnt about dreams for England.

  故事很感人,很多不圆满,每个人都不圆满,人皆如此。如同看Crush,这些问题一直在,然后有人会认真地思考、提出,Bernard的温柔深情没有幸运如Gilbert的忠诚坚韧般等来感动转化成喜爱,机会、伤痕、喜爱,需要多少幸运来承载这些无常。

  欣赏Gilbert,看不惯Queenie,等等等等,但是却无法判断对Bernard的感受,因为,it's Benedict Cumberbatch acting him.

  《小岛》观后感(九):对后妈卑微的爱

  剧中有一段对话非常经典,Queenie问Gilbert为什么远离家乡参加英国皇家空军对德作战,G回答了一段话,大意是就好像你有一个远亲,家里人一直告诉你这是你妈妈,你要爱她……。这是对牙买加与英国关系最贴切的描述。

  对于牙买加殖民地,英国就像一个母亲,不过我更觉得她像一个后妈。

  从小只认识后妈的牙买加儿童觉得那就是自己的母亲,可是,其实那只是后妈,所以孩子和后妈付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从小向往、眷恋,并且心心念念当自己是这个母亲的孩子;而后妈,当然知道这是个领养的小孩,她并不在意这个小孩子的存在,甚至因为他很穷、很寒酸、出身不好而厌恶他。当然,这个小孩也不是一无是处,轮到打架的时候,这个壮小伙子帮帮忙还是可以的。

  这就是牙买加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不对等的感情,一个是深深眷恋,一个是可有可无。

  奇妙的是,当Queenie把自己的黑孩子交给Hortense的时候,英国人成了养子,牙买加人成了后妈。

  结果很温馨,牙买加后妈以全身心的爱抚育了这个英国养子。

  Hortense和Bilbert在英国的遭遇与其说是移民梦,倒不如说是殖民地人民对后妈卑微眷恋的破碎。

  他们曾经以为自己也是英国人,尤其是H,她接受良好教育,穿着打扮非常高贵体面,所以她以为自己比工人出身的G要高贵,她是正宗的英国人。直到她真正面对真正的英国白人,才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

  这让我想起黎明曾经在香港回归后说过一句话:“从此以后他出国可以名正言顺告诉别人,他是中国人。”

  当时认为黎明同志实在矫情,有必要这么PMP吗?

  现在才知道,殖民地人民痛之深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从小被教育是英国人,但实际后妈和她的儿子们压根就不承认你是英国人,你什么都不是,你是个没有来历的养子,没有出身,没有归宿。

  香港人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有个亲妈,并且终于有一天强大到从后妈手上把儿子抢回来了。

  可牙买加人民就很杯具了,后妈不爱,亲妈不明,形单影孤,四处飘零。

  于是Michael干脆飘到澳大利亚去了,反正是没根的孩子,到一个拓荒之地去重新开始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但是也有坚韧的G和H,终于领悟了后妈的无情后,索性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客人吧,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既然是外来移民,就靠双手重新开始吧。

  不过,即使若干年后他们立足英国社会,他们的孩子成为真正的英国人,他们作为第一代还是被称作“移民”——外来户儿,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一直以为是回家,他们本就是英国子民。

  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不得不佩服英国人具有的反省意识,没有歌颂所谓的殖民政治,倒是让我们看到了殖民教育的真相,残酷无情,虚伪矫妄,造就出一代姥姥不疼、爷爷不爱,没有归属感的子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岛》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