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食品公司》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7-10 02: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食品公司》的影评10篇

  《食品公司》是一部由Robert Kenner执导,迈克尔·波伦 / Eric Schlosse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食品公司》影评(一):而在我们还在讨论食品安全时候,别人已然开始讨论食品道德了。

  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乃至发达先进如美帝国也依旧面临着这个问题。影片中“无骨肉类”的描述人心震动——我们其实不是在生产食物,而是在制造食物。流水线上密密麻麻仿佛是一个个复制品的鸡,让我联想到《雪国列车》上生产的蛋白块。工业化的食品生产只会越来越急功近利,食品工业发展到这种地步,已经无任何诚信可言,更无义务责任感人性关怀

  而在我们还在讨论食品安全呢时候,别人已然开始讨论食品道德了。

  “他们说这不卫生,因为我们所有的肉类生产都暴露在空气中,于是我们把我们的鸡肉送去实验室检测结果平均133个活菌,而超市里的则是3600,当然,他们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氨气消毒。”

  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食物最初的形态就是从土地中来,从自然中来——现在却以卫生为名要将这一切“规范”进玻璃房间里。

  当人们认为利益是各种贪欲罪恶的开始时,忽视了利益的本来并不是邪恶的,反而正是利益的驱使让大家有了丰富物质生活

  利益其实更像水的品性,能载舟亦能覆舟。

  经济利益没有什么可唾弃的,疏导和监督才是关键,当然这是国家机制的问题,而消费者能做的只是锦上添花法规范这些商业行为

  《食品公司》影评(二):工业化之前我们吃的什么?

  所有人都听过长辈说吃玉米土豆故事吧,工业化以前我们的主食也是玉米,工业化以后也是玉米。

  自从玉米被美洲土著发现以后,所有接触玉米的人都把玉米当主食,因为那玩意儿实在很好种!

  中国有食品安全问题,美国也有食品安全问题。可是,凡是食品信得过的地方,都在忍受隔三差五饥荒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食品问题最大的推手一是人口密度,二是人们的欲望

  人类一直在经历这样的循环:丰年——人口增加——荒年——人口饿死。

  人们一直希望生下来的人不要饿死,采用了各种方法,最突出的就是改变饮食结构,大家都多吃一点玉米地瓜,少吃一点蔬菜,让大家都活下去。活下去以后呢,趁着有吃的继续繁殖,让下一次饥荒更痛苦

  近代以来,我们希望用科技挽救饥荒,这个出发点是很好。难道转基因就是为了毒害老百姓存在的吗?科学家一开始提出这个可能性,也不过是治疗绝症,和拯救饥荒。

  可是在粮食问题出现曙光的那一刹那,事情变了。人们的欲望燃烧了,有钱人希望吃更多肉,穷人希望生更多孩子中产阶级希望食物更便宜

  于是更多的粮食被生产出来,拿去喂牛、造廉价食品、填多出来的嘴。人们吃多少肉都觉得不够,食品变得多便宜都想买更便宜的,还有人生多少孩子都觉得不够。

  粮食一直在增产,可是全球范围内,从来没有够用过。

  这本来就是错误的,让人类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是绝对错误的。

  事已至此,说控制垄断公司有什么用?能控制得住吗?灭了那几个大公司,食品价格上涨了,不能天天牛肉了,美国人也有脾气啊。

  ------------------------------------------------------------------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没错,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的确有很大问题,证据就是没有几个中老年人不得和膳食有关的病,糖尿病、肝硬化、冠心病等。

  这种饮食结构的成因,纪录片归结为大资本家的阴谋

  片中有一个主要受访者,也是这部电影的顾问之一,Michael Pollan。就是那个旁边放一杯水的人,杯子一会儿多一会儿少。

  看过他的一些书,此人对美国饮食科普有绝对重大贡献,他让很多普通人了解自己吃的是什么,哪里来的。

  但是Pollan也好,这部纪录片也好,都有几个共同的问题,下面想说一下。

  1、对小农经济有不切实际浪漫幻想。在他们的幻想中,小农经济就是人们吃自己种的有机食品,和邻居交换产品,你吃的东西都是熟人提供的,信誉特别保障。饮食结构特别健康,每天吃嫩绿嫩绿的蔬菜,肉类特别紧实好吃

  这种思想来源是,美国的食品工业化太过头了。Pollan在自己的书里说,美国人现在吃的苹果,其营养价值是以前苹果的1/3。水果种类单一巨大但是不甜。家畜过度催肥,肉没有味道,所以传统食谱中的调料要多加,吃的都是调料。

  于是美食爱好者都对工业化养殖极端厌恶,有钱人追求自耕田,吃散养的肉类。

  可是我们中国到近代还有丰富的小农经济,我们知道,真正的小农经济不是那样的!它是靠天吃饭,经常青黄不接;为了喂饱所有人,大量土地用于种玉米和地瓜,根本没法种很多蔬菜和水果;传统的养殖方法下,一年只能吃两三次肉。没错,西红柿是5分钱一盆,那是当季的时候,一年只能吃两个月。没有大量生产得到的资金支持,根本没有四季大棚和储存技术。还有,以前的水果经常有虫子,没打药的蔬菜上全是虫眼。没有科技控制的农业投资完全没保障,有时候一年种出来的水果全都不甜,没有人买,农民都不知道哪里出错了。——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不是有钱人用私人农场生产自己的晚餐,而是每个人都要找个活路。所以才有农业研究,才有基因科技。

  2. 第二个问题,是浓重的阴谋论。电影里经常是哪个公司拒绝发表意见,哪个人本合作,后来受到威胁反悔了。Pollan的书里也经常写他接到无声电话,或被人提醒小心

  这种事多了也就没意思了。而且,尽管创作者尽力渲染,整个制作过程并没有受到太大压力。我们又不是没见过真的压力。

  3. 破窗理论过度运用。如果你想做一个纪录片, 一定要对麦当劳和孟山都冷嘲热讽。这样的纪录片一定不会有原则性错误。

  麦当劳和孟山都的反对者就是给所有社会纪录片当基本观众的,因为这两个公司真的很坏很坏。可是看多了,就对这样的安全牌无感了。说到底,这些公司之所以有市场,还是因为人们的生存需要这些公司。

  《食品公司》影评(三):麦当劳是怎么改变世界

  it's not farming, it's mass production.

  当纯粹种植和养殖业被工业化后,我们的生活就被颠覆了。食品公司改变的可不仅只是“我们吃什么”,“我们在什么地方吃”……

  也许你在心安理得吃着麦当劳汉堡时,不会想到食品公司对于社会负面影响的多宗罪:

  1.制造商品多样性假象

  大型超市的货架上,印着天然XX、有机XX、纯净XX等品牌的各种包装塞满了货架,我们的食品选择多样性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但这只不过是巨头企业不同产品线组合而制造的假象,通过改变包装和各种调味剂浓度来让消费者丧失选择的能力

  (难道你真觉得好丽友薯愿是一种和乐事薯片截然不同的健康食品吗?其实它们一样垃圾!)

  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时无所适从,而货架的背后只有几个家伙数着钱、透过货架的间隙看着你呆滞面孔暗笑。

  2.添加剂滥用

  批量生产就意味着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原始的畜牧、养殖和种植业绝对无法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于是,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科学”开始介入生产中:食品中添加了安全性未知的防腐剂可以保证它数年不腐坏;大量的鸡都被塞在没有光线拥挤笼舍中,为了避免它们死亡,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

  结果呢?

  终端客人每天都在慢性毒害自己,在食用麦辣鸡翅的时候摄入大量抗生素。

  当你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时候,却发觉它们不起作用了!WHY?问问你每天摄入的食物吧。

  3.虐待动物

  小鸡生长速度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到48天,而它们的体积是50年前的2倍大。这些鸡终年生活在没有阳光的笼舍中。而由于它们的骨骼发育未跟上肌肉增长,导致大多数鸡无法承受自己的体重,只能走几步就坐下。而48天后,它们就会被送去宰杀。

  为了让牛长得更壮,降低饲养成本,把原本喂牛的草料换成了玉米。从而导致牛的胃中产生抗酸性的大肠杆菌,并在屠宰过程中反复污染

  还有很多病重的动物被强迫站起来走到运输车上以方便送往屠宰场。动物保护协会一直提倡,即使是饲养作为食用的动物也应获得被尊重权利。但是这些虐待行为屡禁不止的背后,是法律缺失监管松懈

  4.监管部门形同虚设

  FDA、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首要领导,大多数是由食品类行业联盟负责人提升选拔而来,或者他们本身就曾在巨头食品企业担任要职。由于美国的竞选体制缘故,这些食品巨头企业往往就是总统竞选资金的提供者和支持者,所以它们花了钱养了官摆平了公众促进了相关法律的修订,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再监管到它们。

  有个2岁的孩子因为食用了受污染的牛肉而死亡,而屠宰牛肉的工厂心安理得地继续大规模生产。Monsanto公司垄断了大豆、玉米等种植,直接伤害到农民的利益,却被《商业周刊》评为十大最有影响力企业。

  其实美国的情况并不比中国好多少,因为它们的体制决定政府部门只服务于掌握资本的少数人。

  5.非法劳工

  根据二八定律,巨头企业垄断了80%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它们随时可以改变游戏,决定让谁来玩。在劳动力价高的美国,没有绿卡的非裔和拉丁裔的美国人就成了最佳的选择,他们强壮、廉价、很少抱怨,即使在劳动中发生意外也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得到应有的赔偿

  移民局和企业暗下达成交易,每天只逮捕15名非法移民,以保证食品公司的正常生产。

  受到法律制裁的,就是每天为你制造食物拿着低级工资的非法移民,却没有人问责雇佣这些非法移民的企业。

  6.农民的悲剧

  企业为你谋划美好的发展远景,鼓励贷款投入生产。之后就不停要求设备升级改造,逼迫你欠下更多的债务,为了偿债,农民们只能被迫接受食品公司的各种无理要求。一旦拒绝,他们就会失去合同,得不到订单只有死路一条

  在外界看来,虐待动物、食品细菌污染的源头是农民,他们是这条罪恶的食品加工道路的源头(就好像双汇把瘦肉精猪的问题都赖给了饲养者),其实他们才是最初的受害者

  这部纪录片颇有鲁迅先生风格,明写的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无知冷漠,其实暗讽的是整个社会的麻木愚昧

  造成整个食品产业变成这样的只是这些资本主义巨头垄断企业么?他们的MKT和R&D部门是罪魁祸首么?OF COURSE NOT!

  一个新产品从确认研发方向到投向终端市场,这整个过程只有一个人可以决定——消费者。你选择吃,所以他们选择研发并生产;你选择一周吃5天每天吃2次,所以他们选择大规模化生产。

  所以很无奈,其实这部片子是献给每一个终端消费者的,我们的懒惰才导致了恶性循环的开始。

  影片最后的字幕部分说:

  You can vote to change this system,

  3 times a day.

  消费者也是游戏参与者,玩不玩,怎么玩,看你怎么选择。

  你可以走进麦当劳选择1份15元的套餐

  也可以去菜场买些新鲜蔬菜和肉类回家做饭和家人一起分享

  《食品公司》影评(四):《食品公司/毒食难肥》:集约化下的阴霾与阳光

  虽然是08年的老纪录片,但如今看来,依然具有启发意义。就像这张海报食材就像这样被粗暴地打上了交易的烙印,从它们出生起,就是流水线上的商品,只待它们粗略地过完几个月,便进入加工的流水线。

  当你被中国层出不穷遍地开花的食品问题吓怕了,当网络上流传着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把关如何严密时,这部纪录片适时地告诉你,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食品问题依然惊悚!麦当劳、肯德基的速成鸡照样站不起来,牛肉里的大肠杆菌和牛肉外的粪便污染照样令人作呕,速成鸡的鸡胸脯照样大得惊人。种种皆不是中国人的创造,美国早有先例。

  与其说谁更早,感叹惊人的相似,不如说,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的集约化带来的。美国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之高,在高中课本中被当做经典案例讲解,罗列其种种优势,比如节约资源,利于农村规划,加快城镇化等等,并号称乃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之方向。当今中央指示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农业现代化。所为农业现代化,无非就是这种集约型农业。所有农户使用统一工具,用统一的种子,用统一的灌溉方式在划分出来的承包地上种出产量统一的作物。在养殖业,也是如此,通过统一的喂养方式速成,然后进入流水线,在机器的精准下生产出一模一样的食品。不允许有自己的方式,不允许私藏种子,这也是集约化之必然,唯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大规模的集约化,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并且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污染。

  是这样吗?媒体和课本总宣传说个体农户或小规模农场难以保证安全卫生,而集约化却能解决这一问题。可是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集约化带来的个体空间狭小,甚至密不透风,会造成动植物的病态,比如,站不起来的鸡,因为身体过重。而一天宰杀几千头牛,也让牛身上的粪便无法被洗除干净,更不用说速成牛吃的谷物会让牛胃里面的大肠杆菌成倍增长。所以,集约化更安全卫生吗?

  现在,出现另一类人群,他们向往祖先清静质朴的生活,放下手头的工作,离开都市,定居山林,用自己的双手开始最原始的农耕,产出最干净安全的食物。这样的生活和作物已然成为了当今的时尚和低调的奢侈,那种产量少,但在当今食材中已难得一见的手工作物,常卖以高价,却迅速风靡了都市。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纪录片中少数的美国农民觉醒,艰难捍卫着真正健康的农业一般,中国人也越来越意识到农业集约化下的种种弊端,并更为客观深入地理解原始农耕,就像小时候肯德基初入中国被趋之若鹜,后来却被渐渐地当做一种不健康的快餐,这是一个过程。只是集约化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理所当然地会采取氯气、氨气消毒问题食品,而不是从源头去考虑。

  一个食品安全会议上曾有一位领导,他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与国人整体的素质高低有关,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因此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它,反之,需要漫长的一段时期。我认同他的观点。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常常来自于个人,而不是美国的大利益集团。从这点上来说,国人的整体素质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至少在美国,对抗大利益集团,捍卫健康农业的农民并不罕见,在中国则不然。

  不过,即使市场上的所有食品都存在安全问题,我们也不得不吃,除非人人都躲进深山种水稻。集约化也是未来农业之所趋。只是本片给予世人震慑和启发,也是完成它的使命了。

  《食品公司》影评(五):现代化的悖论。

  一只狗放松身体趴下睡觉,朦胧中发现了自己的尾巴,于是他想清理清理或是顺顺毛发,便伸头去够,可问题是头与尾巴永远都隔那么一段距离,不远不近,就是碰不到摸不着。

  ————————————————————————————

  那时候我们常常在这条河里游泳洗澡洗衣服”“这里以前好多树啊花的,春天的时候可漂亮了,夏天来乘凉比现在的空调还舒服哩”“以前跟附近的人关系可好了,邻里邻居常来往,互相送些自己种的蔬菜啊水果什么的,清脆可口,好吃极了”...你一定听父母长辈提起或是本身就经历过类似这样的言语描述出的时光。“

  很久很久以前的乡村或是郊外,这里还有干净的蓝天白云,草地牧场,瓜果菜园,牛羊牲畜遍山跑,鸡鸭鱼生活在各自应在的天地。人们可以在晴朗的天气晾晒被子让霉菌和湿气被阳光蒸得干干燥燥热烘烘,孩子们撒脚丫儿追赶动物,家里的猫啊狗啊懒洋洋地趴在大门边打着午后困倦的盹儿...

  那些场景仿佛隔世幻影或是只能渐渐被抛掷于那个年代的大人们偶尔回首时的记忆中。

  人类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发明了机器,工业化使我们生活更为便利舒适,批量生产节约了时间和体力,机械化生产使得农产品似乎更容易种植收割,钢铁石油核能电子能等的应用似乎也的确对生活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帮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或许有?)失去了洁净的空气水源,安静的午后小憩时光,健康新鲜饱满的水果蔬菜和肉质肥嫩鲜美的牛羊鱼猪...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家庭生活愈来愈艰难,往往周末难得的假期,母亲妻子们好不容易有时间和心情想为丈夫孩子烹制一桌好饭好菜改善生活,烧几个家常好菜,(醋溜鱼清炒土豆丝焖豆腐炝白菜番茄蛋汤?),思前想后却犯了难:到哪里去买上好的食材,超市里的往往不明其是否新鲜,菜场这时候不知是否还有未散的农民在,如今污染这么严重海产品不知是否安全,死猪牛羊肉注水肉催长剂激素养大的禽畜更是不敢轻易买,排除食物因素吃不完的剩菜明天后天根本没时间解决,工作这么忙要不直接买些速冻食品简单操作摆上桌,或是出门去餐厅点几个菜打发打发?如此这般,于是一顿理想中丰盛美味的大餐还未成形便已流产。

  我们放着健康绿色的蔬果和优良的肉类不要,在工业化现代化的推攘下(方便?快捷?便宜?新鲜感?大家都这么吃?)把手伸向各种垃圾食品。于是健康食品的源头供应商开始无法支撑,部分选择屈服于工业化的节奏,部分仍然坚持着,但在潮水般的行业结构变革冲击下,原生态培养的食物成本越来越高,于是价格也不得不跟着提高,于是新鲜蔬果肉越来越贵,人们更不愿意购买,社会的饮食结构越来越畸形。

  到哪里去找健康,即便是我们以为健康清淡的食物,若是有黑心农人或卖场商家从中动一点手脚,或是烹饪过程里为图方便快捷廉价而使用的坏食材以及各种调料品,最终,食品的安全卫生保质期等问题都会如千里大堤般被小小的蚁穴捣毁溃不成形。

  虽然国情不完全一样,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关于食品的问答变成了一场狗追尾巴的可笑游戏,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哪个环节出了差,使得原本地球赐予我们的一切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甚至日益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要如何着手才能改变现状,面对如此看似抽象巨大遥远却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健康的问题我们往往只是张了张嘴,却无法给出解决的办法吗。

  或许每个人都还是想要改变的,只是现代化带来的改变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我们拿掉搭建房屋的这一角有些腐坏的木头想换一个坚实可靠的支架,却鼓不起勇气抽出它,怕潜在的危险(所有架上的东西全盘落下或是房屋倒塌?)就由这一根小小的木头引发。或者相信自己能够坚持坚定地改变如今的生活方式,但偶尔的打击或是做出改变之初的不适应不方便又让你打了退堂鼓?还是秉着“我一个人这样做也无济于事世界上那么多人呢这是杯水车薪”?

  林林总总的想法似乎也无法尽数表达出来,但我多么想去看看,去体验那些个有蓝天有绿地有鸟语花香虫草兽木的在长辈们记忆里无比清晰而怀念的生活啊。

  《食品公司》影评(六):玉米和大豆统治世界

  鸡没鸡味,原来饲料和生存的环境功不可没。饲料主要的原料就是玉米和大豆(而且还是转了基因的)。破壳而出的小鸡,在暗无天日的厂房里,没日没夜的吃着这些饲料,跌跌撞撞的踩着厚厚的鸡粪,到最后被送往屠宰,短短的49天里,没见过一刻的阳光。可以想象得到,它能有多少的鸡味。

  牛耕田,马食谷,千八年来的大自然法则,就被现代的农业革命打破了,影片中的肉牛,吃得上野草是件幸福的事情,它的一生,在牛均面积不到一平米的地方,终日吃着玉米和大豆做的饲料,然后以被送往屠宰场作为命运的终结。

  《食品公司》影评(七):为什么活的健康变得更贵?

  之前在学校某院系办公室打工。他们会为来上晚班的学生准备零食。我总是被吩咐多摆些可乐,少摆些果汁,因为果汁比可乐贵好多。

  于是就觉得有趣了:为什么一边向人们宣传要吃更健康的食物,而另外一边却为“健康”提高成本?

  在“食品公司”里,一家人发现他们可以花一美元买到一个汉堡,却买不到一株卷心菜。一家人在吃上面是节省了很多钱,却要在父亲的糖尿病上支付更高昂的医药费。

  美国大公司已经把日常生活中能被工业化的部分全都工业化了:哪里都是流水线,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些流水线上是汽车,一些流水线上是牛肉。

  完全工业化的操作让美国的肉制品变的更便宜,也更恶心。

  “Corns have conquered the world.” 至少是美国吧,据这片子里记录的。在集中营里养大的牲畜吃着玉米饲料,就能以更快的速度长的更肥。 而且饲料不是吃进去的。

  我是个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美食价值观的人,但却发现在来美国的这两年里,我已经在“拒绝之食物”的名单上列出了越来越多的东西:碳酸饮料,各种汉堡,牛肉饼,炸鸡......

  心想,如果有一天我饿死了,那说明我们离wall-e那个时代也不远了。

  《食品公司》影评(八):Change the world with every bite!

  《Food inc.》(《食品公司》)

  小时候冬天里吃习惯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夏天的西瓜总是特别甜。可是现在一年四季超市里都会有各种水果,而且那些昂贵的水果有时候来自世界各地。可是他们与我们在原产地吃到的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那些常见的水果蔬菜都是都变成了统一的味道。国内的地沟油,病死猪肉。。。我竟在敲字时因为例子太多不知道该些什么了。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纪录片(土豆上就有)才发现食品安全不只是中国的问题,美国人也在受害范围内,基本可以说通过跨国公司的不断壮大世界人民都不能幸免。麦当劳肯德基先是把所有美国人喂成大胖子,接着就是全世界的人,而且速度大的惊人,看看我们身边一个有一个新建的快餐店就知道了,而且我们民族的模仿能力是空前的,各种中式快餐也同样开始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同时忍受路边摊的地沟油,淋巴肉包子,流浪猫的烤肉。。。

  我们发着围脖咒骂着这一切这些令人恶心的消息,我们在人人上组相册分享触目惊心的照片,我们把酒店的剩饭打包带给小区里的喵星人。然后我们早上继续吃油条,中午吃包子,晚上吃烤肉。。。那些照片成了他们的广告,那些食物成了我们的猫肉饲料可以让我们的烤串更便宜一些。或许你会说,你总不能让我自己种豆自己榨油吧,我中午也不能饿肚子啊,吃什么都一样啊。其实我们可以用那些唱歌喝酒打牌浮躁的时间自己在家里做饭的,你又会说食材也都是一样的。其实我们的身边是有有机食品的,你还会说超市好贵的,农村好远的。很多人的一个包可以买几年的粮食不是吗(包括采购路费奥)。就像是鲁迅在《端午节》里的人物方玄绰的差不多态度。在德国有Bio东西可以买,就像美国的有机食品一样,是因为人们开始关注了,人们肯花钱买了才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国家正在重蹈美国的覆辙,电影中的孟山早就进入中国了,在中国的推广产品就有玉米,广西山东。现在吃的金龙鱼啊什么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的,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控制了食用油市场,还有种子很多都是孟山都公司的,农达是他们的种子公司,农民每年要买他的种子,还要买他的农药,这样就掐着中国的脖子了,坚决不买转基因的食品,买食用油时,仔细看看上面“转基因为原料”的小字,而非转基因都会在很显眼的地方标出。如果你有时间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活,不能让悲剧重演,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能力阻止他。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with every bite.(电影里的一句话)

  附:绿色和平组织网址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

  孟山的中文网址http://www.monsanto.com.cn/serving_farmers/china_overview.htm

  《食品公司》影评(九):食品安全只能一声叹息?

  这部美国纪录片从快餐业入手,逐步向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延展开去,对由少数大公司控制的美国食品工业进行了检视,这些大公司经常将商业利益凌驾在消费者的健康、美国农民的生活以及工人的安全之上。美国一些食品的包装上印有牲畜在绿油油的草场里啃食的图案,让人感觉食品产地天然、卫生、没有受到工业污染。但是,《食品公司》告诉观众,这是一种假象。美国畜牧业现在广泛运用工业技术饲养牲畜,这些技术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引起肥胖、糖尿病、沙门氏菌感染等,还导致环境污染。路透社还报道说,美国几家大型肉制品企业均拒绝摄制组拍摄它们的生产过程。影片中出现的一些牲畜饲养场所由在那里工作的工人偷拍。

  其实在我国,过期肉、毒大米、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大家都已不再陌生,而中国人太“聪明”,食品安全在我国已经都快成为一个笑话了。但除了事件发生时媒体的报道,人们往往又是三分钟热度该干嘛干嘛,于是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

  《食品公司》影评(十):除了食品说点别的

  1.非法移民的墨西哥劳工是因为美国粮食低价出售而导致原为农民的他们不得不到美国屠宰场打黑工。担惊受怕的生活和坐监狱,工作地环境的恶劣,疾病风险和社会医疗不完善,他们的现实是太多大生产公司的贪婪和消费者享受到的廉价带给他们的。

  2.廉价食物是社会现实,因为填饱肚子对于一些人来说比身体健康更为迫切。完全恢复原始的耕作或者特别排斥工厂化也不完全对,毕竟人口和社会现实来说,那不现实。但是对于生产方式、食品生产透明化、劳工待遇的改善等等也是必须要推动。

  3.商人逐利性给整个国家带来活力,美国财阀和垄断性公司可以控制很多的社会资源。人民用他们的方式进行反抗和抗争,这是我们看的到的民主。美国价值观的传播确实比中国厉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食品公司》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