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枪声俱乐部》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7-09 03: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枪声俱乐部》的影评10篇

  《枪声俱乐部》是一部由Steven Silver执导,瑞恩·菲利普 / 玛琳·阿克曼 / 泰勒·克奇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枪声俱乐部》影评(一):致敬战地记者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就是战地记者永远格言

  这是部讲诉战地摄影师的电影,哪里有战争,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危险如影随形,主人公们也无一例外,或死或伤,或留下永久心理创伤。面对犯罪,摄影师应当上前制止,还是仅仅作一名旁观者忠实记录,永远是社会对他们的质疑。

  好比那张著名照片,一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后方虎视眈眈等待着她的死亡,骨瘦如柴小孩即将成为它的食物。凯文•卡特的这张《饥饿的苏丹》,1994年4月获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面对荣誉拍摄者却陷入记录者与拯救者的道德困境,更糟的是媒介放大该照片内容,并指责其踩在小女孩尸体上获奖。无法自拔的他,3个月后选择了自杀。

  这是优秀的电影,不仅是令人思考争议紧张激烈的剧情,和那些伟大作品,还有那些人遭遇人性关怀我喜欢这些人,无论坚强或是脆弱,这些举着相机穿梭在危险世界的男人是最帅的,因为他们不单是把拍照看成是工作,那是他们的事业,是他们的理想。而做一名战地摄影师,曾是我诸多梦想中的一个。我也曾希望自己能够游走在危险的世界之中,拍下的照片能够牛逼地记录历史结果我没能让时间定格,时间却把我打磨的面目全非,如今梦想不在,仅仅留下了摄影及旅行的爱好

  《枪声俱乐部》影评(二):层次单一,缺乏深度

  20分钟就已经透支完整部电影的信息量,剩下一个半小时不过是惯性重复和强调前面已经诠释过的信息,没有挖掘的更深一点,导致影片严重的头重脚轻和层次单一。

  战地记者这个行业特殊。它可以分解为:战地——时刻面对死亡;记者——恪守中立客观

  有人相信眼见为实,但照相机拍出的远非真相。你不知道上一秒发生了什么,下一秒又将发生什么,你甚至不清楚这张照片是真实一瞬还是精心摆拍。如果记者带着过于明显倾向去“寻找真相”,那么出现在相机里的就只会是一种叙述角度。虽然失真难以避免的,只要仍是无知凡人报道的就不可能完全的真相,但避免偏见,恪守中立是该时时警醒的。

  ——其实电影自己也没有做到这点,电影里表现暴力镜头大多是白人政府和祖鲁部落势力的,其实非国大在当年也有不少暴力分子。曼德拉的光环政治正确吧。

  说回中立,这种本应“正确”的职业操守,到真执行起来却很困难,要直面自己的良知。你看到路有饿殍,旁边是虎视眈眈的秃鹫,你只在乎自己的照片和“真相”,眼睁睁的看着小孩被吃掉。这是很极端情况,因为你伸手就能帮到她,其他时候呢?你看到武装分子扫射平民,你看到砍刀向人身上砍去,格瑞格说他只想到要用65号光圈。

  凯文嗑药逃避现实,以沉沦来抗拒良知的谴责。反倒是最正常的,虽然这部电影号称真实事件人物改编,但只有这个人物身上我看到了些许的人性之光,他是最丰满的。

  这部电影没有拿到任何奖,合理

  最后黑一下:

  《枪声俱乐部》在导演史蒂文·西尔文的调配下,呈现出一种“仿纪录片”式的真实和冷寂。在自然行进中,还原了《沙巴拉拉之死》和《饥饿的苏丹》这两幅作品的拍摄过程。加上运用大量镜头,再现了当时的嘈杂混乱恐怖绝望。影片虽然是一部故事片,但它用一种近乎漂流的记录方式波澜不惊地再现了摄影师们的人生截片。说不上煽情,也没有悲歌,一切笔触都是淡淡的味道。[4] (新浪娱乐评)——百度百科

  能看出小清新的味道,真是有才。

  《枪声俱乐部》影评(三):“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程度。”

  1994年7月27日夜里,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摄影师Kevin Carter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一次明显的自杀行为——他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套了一截绿色软管,把废气导入车内。人们在他的座位上找到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看完本片

  一时想不出要写些什么

  我到底是站在哪一方?

  是为Kevin那精彩的照片喝彩?

  还是抱怨Kevin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小女孩?

  突然想起我的一位老同学

  家乡在东北,在西北读书

  毕业去了海南做记者

  年初去三亚时

  和他坐在大东海的沙滩

  他说

  你看这光鲜的城市,其实它只不过是把阴暗一面隐藏起来

  我和所有来三亚旅游的人不同,我的眼里没有热带风景蓝天白云、沙滩……

  因为我目睹了太多太多这座城市的阴暗面

  所以

  不管那小女孩最后的命运如何

  不管Kevin是否赶走了秃鹫

  不管Kevin是否拍下来那张举世闻名的照片

  仅因为Kevin亲临现场这一条

  就足以永远的怀念

  因为他所经历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三亚的记者同学

  近日得知他跳到了广州的一家报社

  希望他在花都,不寂寞

  《枪声俱乐部》影评(四):枪声俱乐部

  真实的历史要比影片本身好看震撼的多。

  根据当年凭借《沙巴拉拉之死》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年轻的战地摄影师的回忆录改编。

  上世纪90年代初,4名战地记者勇敢深入暴虐的南非,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特殊的历史时期。曾轰动世界的《纽约时报》著名新闻图片《饥饿的苏丹(The Starving Sudan)》正是出自其中一人凯文之手。帅帅的泰勒·克奇赋予了传奇摄影师凯文·卡特以鲜活盛放的生命力,尽管最终凯文的信念心跳一同熄灭,能留给世人伟大的传世之作就是他在人间骄傲地游走一遭的巨大价值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看着他们死去。”

  是按动快门还是放下相机。凯文因没能救助濒死女孩而被舆论裹挟,凯文用心酸和无奈的诘问令世人想通了这个残忍逻辑了吗。

  他们拥有上帝之眼,却无法拥有上帝之手。1994年7月27日夜里,凯文卡特在车内自杀身亡。人们在他的座位上找到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枪声俱乐部》影评(五):与人

  一张照片名为《饥饿的苏丹》,剧中凯文通过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奖。饥饿的秃鹫在小孩背后伺机而动,而奄奄一息孩子早已无力反抗弱肉强食的一幕即将展开。凯文在接受记者采防时说,他拍完照后就把秃鹫赶走了,而孩子呢?凯文是否只是赶走了秃鹫,而没有去抱起那幼小的孩子?在电影的最后,凯文在自己的车里自杀了。他在字条上写道: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凯文的死应该归咎于这场战争,杀戮是亲历者的噩梦,这远不同于长期在后方做摄影编辑的罗宾,罗宾做为编辑,虽然看到了很多血腥的照片,但那些仅仅是照片,当后来她和格雷格来到波伊帕同,亲眼看到被杀死的小男孩的尸体时,她才真正开始恐惧,无法忍受,掩面离开了。确实,战地记者是一项非常艰苦而危险的工作,长期的目睹杀戮之后,他们的目的已经不是金钱、荣誉那么单纯了。正如剧中所言,战地记者是坐在那里看着人死去的。格雷格在拍祖鲁人被杀时,燃烧的祖鲁人痛苦的跳跃着,杀人者随之挥手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格雷格近在咫尺,拍下了那惊人场面。他虽无力拯救,但是可以把照片展现公众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善恶,战争的残酷。照片是暴力的证据和平武器。而记录这些,才是一个战地记者的职责所在

  《枪声俱乐部》影评(六):我们到底应该指责谁?

  看过这幅照片,Vulture Stalking a Child, 的同学应该不少,无不为此照片所带来的震撼而窒息。

  也正为此,我买来了《The Bang Bang Club》这部加拿大电影,叙说了四位常驻南非的摄影记者的真实经历,其中就包括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很多曾经登上世界各大杂志封面,以及荣获普利茨奖的照片的故事。

  ang Bang Club的构成其实就是这四位记者,请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Greg Marinovich

  Joao Silva

  Kevin Carter

  Ken Oosterbroek

  这部电影也是根据幸存的前两位摄影记者的自传小说改编的。

  而这张照片正是Kevin于1993年在苏丹南部拍摄的,由纽约时代周刊买下并登载,引起轰动,并荣获普利茨奖。但是Kevin确受到无数的责备,指责他没有抱起那小女孩,那时小女孩的父母正在联合国的飞机旁领取食物。甚至很多批评说他是另外一个“Vulture”。在他获奖后的三个月后,Kevin在车里用废气自杀,离开了这个令他厌恶而无望的世界。片中有段Kevin和Greg的对话:

  Kevin(痛苦地):“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每天坐等看着人死去,并把它拍下来。”

  Greg(心里一样沉痛,但不想承认):“不,我不是。”

  Greg是他们里面,第一个拿到普利茨大奖的,作品是一名黑人拿着屠刀,砍向另一个浑身汽油点燃的黑人。

  这部电影并不是单纯歌颂战地摄影记者的,这部电影,展示各种各样的人性。片中有美好漂亮画面,和血腥的镜头形成鲜明对比,导演其实也在思考,这个如此美丽地球,为什么会充斥如此多的丑陋,愚昧。我们该指责谁?指责那些只因为是不同族裔就互相残杀的平民百姓吗?指责那些体制和当权者吗?指责见死不救,只管拍照的记者吗?指责那些指责记者的记者吗?还是指责我们自己?

  电影叙事流畅,画面音乐不错。另外喜欢摄影的朋友也不容错过这部电影,因为你可以见到不少好相机。

  《枪声俱乐部》影评(七):生活中的痛苦要远比欢乐多得多

  战地摄影师为了结束战争而去记录战争,他们绝不是靠别人流血赚钱,他们心中都有大爱。之前看过关于Kevin Carter的报道,拍秃鹫那张照片后获得大奖,但是无法忍受内心的谴责,自杀了。当时想的很浅薄,觉得他是为了一张好照片而不顾生命的重要,但是现在想来,他的这一张照片简直挽救了那个国家。无知好事者非要那一条生命的代价质问他,而忽略他救活了千千万的生命的事实;无知好事者非常认真地去讨论救没救小女孩儿这件事情,这本身就很讽刺,如果他们真的很关心非洲一个小女孩儿的生命,他们应该做的是立即前往救援他们,结果他们只是对着一位出生入死的战地摄影师发飙,多讽刺,多伪善,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又有多少非洲小女孩儿失去生命?

  《枪声俱乐部》影评(八):每一个战地记者,都是乔布斯。

  先前知道那张秃鹫和小女孩的照片,也知道作者因此拿到了普利策奖,但是对照片背后的故事却知之甚少

  当剧情发展到这一段的时候才知道这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

  随即暂停播放去百度了一下相关资料,原来真的如同电影里所演一样,那张经典的照片的作者Kevin Carter,一个长的很帅气,生活一团糟的男人在之后由于舆论与自己内心的种种压力而选择了自杀。

  一个长得像个摇滚歌手的记者,死都死得那么具有摇滚情怀

  对电影本身而言,如果不是风行8.7的打分,如果不是看剧情简介里有“战地摄影师”这几个字,光看名字我很难在大半夜的选择看完这样一部电影。

  因为对我本人来说,战地记者,是最为崇敬的职业,没有之一。

  而这同样也是我的梦想

  这事我没怎么跟人提过,因为一牵扯到梦想,通常要面对的指责基本就是幼稚、不成熟理想主义等等实则正面,然而却常常被用作贬义词汇

  除了怕人笑话以外,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没胆量去做这样一份工作,开玩笑,谁特么愿意去那些鸟不拉屎子弹满天飞的地方拍照片玩儿?

  我能把布达拉宫拍好了就已经觉得牛逼顶天儿了。

  周游世界什么的无非就是或者有钱或者有闲然后去动动腿儿的事儿,而这可特么的是真玩儿命呢。

  我们习惯用镜头去记录生活,记录风景,记录那些美好的瞬间。

  而他们,则是用镜头去记录真实,记录人性最丑恶的一面,用镜头去告诉全世界这里发生了什么,用镜头去改变这个世界。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战地记者,都是乔布斯。

  像他们致敬。

  《枪声俱乐部》影评(九):有追求的人生

  与其说影片牛叉,还不如说这几个记者本身的经历牛叉。在枪林弹雨中奔跑,为了买一瓶可乐;躲过刺来的一刀,仍然坚持拍完照片(话说这大刀砍头的照片视觉冲击力太强了点吧);站在两个即将群殴敌对派别的中间。。。。。。

  这部影片让我问自己,如果我能,我会选择一个看起来政治不正确的一派进行报道,我会承担在枪林弹雨中抓拍的风险吗?我会提供秃鹫相伴垂死的小孩更多的救助吗?失去了环境、背景这样的假设往往显得没有意义。即使这样,我依然觉得能够做到片中几个记者做到的,非常不容易。对与错,道与德,正与邪,统统都不重要,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影片就是这样,用真实或虚构的场景逼着观众去思考,如果我是XX又如何?这样的人性拷问往往难以得到答案,却是不断成长的捷径之一。

  《枪声俱乐部》影评(十):岂止几声枪响

  在看到《枪声俱乐部》中,战地摄影师肯(Ken Oosterbroek)遇袭身亡的那组镜头时,总有些似曾相识之感,后来翻找了之前看过的以詹姆斯•纳切威(James Natchwey)为主角拍摄的纪录片《战地摄影师》,原来肯遇袭身亡时,詹姆斯纳切威也在现场,而且有现场的影像资料保存下来。对比两部影片的影像,《枪声俱乐部》对于事发现场的还原已经做得相当逼真。除了这段影像,《枪声俱乐部》对于当年“The Bang Bang Club”成员的很多著名摄影都做了现场影像还原,为那些伟大的摄影作品做了生动的,准确的,更加完整的扩展和延伸。单从这一点来评价《枪声俱乐部》,它已经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了。

  枪声俱乐部即“The Bang Bang Club”,一个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末期的战地摄影师团体,团体的名字“The Bang Bang Club”最早来自于南非当地一家杂志《Living》对这群战地摄影师做的专题,当时杂志用到的名称是“The Bang Bang Paparazzi”,但是“paparazzo”这个词本身有些“狗仔队”的意味,这也代表了一部分所谓的人道主义者对于战地摄影师的误解,关于这种误解,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枪声俱乐部成员凯文•卡特(Kevin Carter)和他那张举世闻名的《饥饿的苏丹》的摄影。

  枪声俱乐部主要成员有四个人:肯、凯文•卡特、格雷格(Greg Marinovich)以及吉奥•席尔瓦(João Silva),同时还有一些跟随他们一起拍摄的战地摄影师,比如上文提到的詹姆斯•纳切威,以及加里•伯纳德(Gary Bernard)等。俱乐部成员的摄影作品主要供南非当地报纸《星报》使用,很多摄影作品也会被高价卖给路透社等世界知名通讯社,成员格雷格一张反应南非种族暴力的照片获得了1991年的普利策摄影奖,凯文•卡特依靠那只虎视眈眈的秃鹫和蜷缩在地上的小女孩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奖。凯文获奖后不久,4月18日,在团体中发挥领袖作用的肯遇袭身亡,时年31岁。7月27日,凯文在自己的车中自杀,时年33岁。

  对于凯文卡特的死,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臆测,对于凯文卡特其人,也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凯文卡特出生于中产家庭,父母均是赞成种族隔离的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早年的从军经历也让他目睹了过多的种族迫害,这都让反对种族隔离的凯文饱受内心折磨。凯文•卡特骨子里的自由主义也让他的生活一团糟,嗜酒,吸毒,易怒。在一次藏毒被抓后,凯文被《星报》解雇,后来潦倒窘迫的凯文被迫去苏丹“试试运气”,和凯文同去的还有吉奥•席尔瓦,吉奥也拍下了秃鹫和小女孩的照片,只不过他没有获奖。在凯文获奖后,新闻媒体片面的带有倾向性的报到为凯文带来了诸多莫须有的责难,在凯文死后这种责难也没有停止,更有变本加厉者认为凯文卡特就是死于愧疚。肯去世以后,凯文非常伤心,同时由于无规律的生活,凯文与教师女友也分手了,凯文还独自抚养着一个私生女,加上当时凯文所签约图片社里存在的官僚作风以及他遗失的一卷有关莫桑比克的胶卷,潦倒苦闷郁郁寡欢的凯文最终选择了自杀。

  在凯文的遗书中,不只是那句著名的被广泛断章取义的“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快乐的程度。”还包括了“绝望……没有电话……没有付房租的钱……没有供养孩子的钱……没有还债的钱…钱!!!我被鲜明的杀人、尸体、愤怒、痛苦、饥饿、受伤的孩子、快乐的疯子的记忆纠缠不休, 总是警察、总是屠夫……”然后是:“ 如果运气好, 我去找肯了。”

  根据与凯文同去苏丹的吉奥•席尔瓦的描述,他和凯文是随同联合国分发粮食的直升机着陆苏丹的,当时他们有三十分钟时间进行拍摄,他们拍摄了很多饥饿儿童的照片,那个著名的《饥饿的苏丹》中的小女孩只是其中之一,小女孩的妈妈就在不远处领取救济,只是暂时无法照顾小女孩,而就在这时,一只秃鹫降落在小女孩身后。当时的普利策奖评委约翰•卡普兰也表示,照片有注释:小女孩会得到救助。而且照片中小女孩的手上也配带着圆环,表示她正受着人道保护。但是以上这些细节问题全部被媒体有意无意的忽略掉。民众、学者在媒体倾向性报道的引导下,展开了对战地摄影师们的幼稚的道德伦理攻击,认为战地摄影师们把成就建立在了人的痛苦之上。这种片面性的肤浅的裹挟着所谓大爱,所谓人道主义的捧杀是最最可怕的,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和平。

  在当时南非的新闻摄影界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白人法则,在种族隔离制度末期的南非,斗争最激烈的是当权政府煽动的祖鲁族战士同曼德拉所领导的非洲国民大会党的斗争,两个种族一直在打打杀杀,而这种族之间的暴力与杀戮,只能通过南非的一些白人摄影师拍摄记录下来,传达给世界,告诉世界这里正经历着怎样的灾难。之所以是白人,因为杀戮的两个种族都是黑人,白人摄影师的先天优势就是,他们可以保持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这样他们可以同时深入到两个阵营斗争冲突中,如果你失去中立,后果不堪设想。格雷格是枪声俱乐部里最勇猛的摄影师,既拍到过祖鲁族对非洲国民大会党的杀戮,也拍到过祖鲁族人遭到的杀戮,他根本没办法去搭救那些在他镜头下被杀戮的个体,如果他强行出手,不但于事无补,自己也会因为失去中立立场而遭遇不测,而明天、后天,这些种族间的杀戮依然还会继续。当人们安逸的生栖在和平环境里,是不是也应该学会设身处地?

  战地摄影师最大的痛苦在于,他们亲历着人类最丑恶最野蛮的行径却无能为力。而我们更多的人,都像电影里格雷格的女友一样,直到自己亲手举起蜡烛照亮那具被摧残过的死尸时才痛彻心扉,才发觉这些摄影师们,每天都经历着这种痛彻心扉。

  在电影里角色最轻的吉奥席尔瓦2000年签约《纽约时报》,足迹遍布卢旺达、克罗地亚、以色列、巴基斯坦、索马里、苏丹、伊拉克、阿富汗。2010年10月23日,在阿富汗踩到地雷,受伤严重,炸掉了双脚。

  电影里的主角格雷格之后工作中又有过三次中枪,现在已经不再从事战地摄影工作。

  我突然又想起了在利比亚去世的纪录片《雷斯特雷波》导演蒂姆•海瑟林顿。

  还有很多很多默默奉献的战地摄影师,致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枪声俱乐部》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