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圣诞》是一部由莎拉·史密斯 / 巴里·库克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 / 休·劳瑞 / 比尔·奈伊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始终不敢面对现实这个字眼,觉得他很沉,很重,克里特岛的米诺斯迷宫,金碧包裹着黯淡,所谓的辉煌也只是迷茫一瞬间,人生也近乎此吧:
有如许多瞬间的连接构成,在我们年轻时不妨为一些瞬间活着,不要在意一幅画能否读懂,一首曲能否洞悉,以及一颗藏匿在灵魂深处躁动的心能否捉摸,当这一切安静下来,时间的沙漏重归常速,瞬间感会在万籁俱寂中湮没,真正的青春也要逝去了。我们所要做的是支解明天的幸福,把握今天的快乐吗?
可我做不到!!达翁爱慕蒙娜丽莎的微笑,凡高种向日葵的泪与笑,期盼着知晓,却被画中的光芒灼伤;肖邦a小调迷茫冲动浸漫青春期的山岗,回家的路却已然迷失;不想走任何一条前人的路,执拗以为走的人多的路是车辙,是轨迹。而路的价值在于开创,倔强的昂首向前许久,任荆棘刺痛,罂粟花迷眼,才发现这是条不归路……
诗人是这样的人,他架起通向星星的梯子,一边爬梯子一边拉提琴。
龚古尔的这句话第一次看时我就有想哭的冲动,最尴尬的,可怕的莫过于此:离开了现实的厚重感强的大地的支撑, 而理想的星星依旧在远方闪烁,在笑,在哭,或闹,或嗲,引诱着你向前,可爬梯子的人早已乏了,提琴的美妙在这一片孤零零的夜空中,声音是那么的淡薄。运气好些,可以碰到高傲可爱的夜莺,一直爱慕她的自在悠闲,飘逸曼妙的歌喉,和她协奏一曲,向着无数梦想的星星攀爬的日子有她陪伴快乐无比,她告诉我爱臭美的流星的经常把她的项链乱丢,有的星星也爱做梦,星星的爱情故事也很甜,每颗星星都有一个宝箱,你若取到它,就会实现你的一个梦;我呢,给她讲述下面的人生,她听得很着迷,当然是粉饰过的故事,有一天而她却告诉我她要走了,她需要一个安乐窝,该有一个家了,你所说的温暖的感觉我想体味了,流浪的日子结束了。
浑身发冷,我想,我已经感冒了,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啊,连夜莺也回到了世俗中,现实感的大地是安全些,包容你的一切,没错,但会无情的抹去一切所谓不和谐的音符,他所要的是妥协,只是妥协,城市等同于程式,程式化的生活,下面是万家灯火,她在给谁唱情歌呢?她还好吗?流浪??她觉得我这架通向星星的梯子也是在流浪吗?她的纯,她的真,希望不要在灯火阑珊处湮没,
祝她幸福,快乐!!
她走了,我该如何呢??
《亚瑟·圣诞》观后感(二):sony picture最好的动画电影之一
看了carnage之后需要一点放松,于是拐进隔壁的厅,门推开就是小贾同学的歌舞秀,咳咳,不予置评。
挺可乐的动画,上来就是一堆从天而降的精灵特工分发礼物的场景,沾尽了同期上档impossible mission4的光啊。故事主线就是现任圣诞老人有两儿子,大的像american captain,倒三角,拽一逼,小的还真有点像詹姆斯麦卡沃伊,孱弱的一吹就灭,总的来说,就是心地善良的小儿子为了完成哥哥遗漏的最后一个任务,不远万里把圣诞礼物送给了孩子,万众瞩目的mission complete,靠,不知不觉又占了阿汤哥的便宜!故事的结局,孱弱善良的小儿子成了下一任花瓶圣诞老人,他哥选择实干舍弃虚名,北极圈的saint一家其乐融融,又是个完美的圣诞节。
插点题外话,全球动画电影分三大块,日产,皮克斯产,除了日产皮克斯产,梦工厂在第三类里属于不错的,但是功夫熊猫2这类型的,就两字形容,献世,就为了赚足中国人的钱弄个稀烂稀烂的狗尾巴,好莱坞这帮孙子太无耻了!
最近梦工厂的动画非常globalization,不是中国熊猫,就是西班牙花猫,稍显审美疲劳,相比之下这部arthur christma,英国佬英国调英国节,创作和谐,返璞归真。
《亚瑟·圣诞》观后感(三):Arthur的思维
Arthur是个脱线的同志,还是个好心办坏事的同志,从圣诞老人老爸那里啥都没继承着。因为老爸是个平庸之辈,除了在12月24日晚上按照大儿子Steve部署的输送礼物计划出现在现场,其他就睡觉,下棋,木有呢….说回Arthur,他很像一个同志——刘玄德,但是不带厚黑脸谱,织席小儿既不会带兵,也不会单挑,可他做了君主,Arthur啥也不会,不会驾驭驯鹿,更不会像Steve作战部署,可他做了圣诞老人。他们成功了,因为这俩都做到了笼络人心。
Authur只有着理想化的圣诞道德,一颗不切实际的轮廓想象心,在他的思维中,圣诞老人就是为孩子们送礼物的,在24日晚必须办到,那么,每个孩子在24日晚都能得到礼物,而这是不言明的实现,即事情的原由与结果是一张可对折的纸两个半面的两点,他去瞧这两点的时候,中间没有任何连接,原由总是与结果顺承,他不考虑纸怎么才能对折,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他更好对折,那两点才对面的恰好,他也没法考虑,因为从来没这么思考过。也就是面对一件事情没有形成一个从宏观到具体的条件反射,所以,他做了领导。情感出发,我恨领导思维,他们指鼻子开山,就两片嘴打碰的功夫,都不及桌上撕鸡腿把子的劲,都快赶上上帝了,上帝说:“我要光”,于是有了太阳,领导头顶上加个圈,也就这模样了。客观讲,还是需要领导思维,要一个指示,要行动结果,所以,领导要来正常的,能根据事情发展规律推诿进一步事情的发展结果,给予可以控制的方向,能把握高瞻远瞩这词,必定是个牛逼人儿,一点不假。可要是一个看见牛肉面就觉得这必须有个牛逼的办公楼的领导,这就只有天天把吐他口水硬生生往回吞的份儿,吞着吞着,不定某天就把自个儿给淹死了。
teve就很悲催了,他有着实干的精神和魄力,也有着操作的本事,虽有做圣诞老人的野心,可注定是个执行官,也像一个同志——韩信,这哥们儿就会打仗,做不了君主。因为他们都会把事情掰细了安排,如果要剥一玉米棒子,会把每一粒玉米粒都思考到用什么样的方法剥下来,可独独没有思考收买人心。他们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对事情的纵向与横向解析,从原由到结果的方法论证。Steve当时要是决定把那个孩子的礼物送到,下一任圣诞老人只会是他了,可他没做,Authur做了。触碰这件事的时候,Steve考虑的是运输船S-1需要休整,全体精灵需要休息,20亿个孩子里漏掉一个,任务完成失误率只有去掉小数点后开头的11个0之后才能有个数字,这根本不会影响圣诞老人派送礼物的形象,然而,人心不这样看。情感出发,这类思维很受尊敬,就事论事,详细计划,切实实行,有这种思维,事情才能够发生,世界才能无中生有。客观讲,很多状况下,它不讨喜,顾着局部,却罔顾了大局(呸你丫个大局,都是一棒子蛋疼的人捧着自个儿蛋怕碎了找平衡的造出的龌蹉局面),即是不晓人情。不晓人情的同志从长江开始流起数都数不过来,怀着一腔抱负,浑身本事,却无处施展,悲剧啊悲剧。
既有领导思维又有实干思维的同志必须是个了不得的人儿,历史从来不会吝啬给他们笔墨描绘,曹操,杨坚,李世民,朱元璋,天朝太祖……都是这类。
养着这样那样的思维,很难转换,除非有一橡皮擦,从现在开始把走过的人生一年一年的往前抹掉,重新培养。
《亚瑟·圣诞》观后感(四):非常温柔,很有细节的一部!!!!!
我觉得是女孩子肯定会喜欢的一部电影。和迪士尼,小鱼找爸爸,或者以前看的田园小陶人的爱情不一样。
首先,这讲述了圣诞老人一家的故事,那么从驾驶麋鹿的爷爷那代。不知道过了多少代,已经开始用红色大飞船送礼物了。而且面临着可能要开始换圣诞老人的时候啦!
爷爷是个固执又可爱的老人,他知道他们送掉了礼物之后,先暗暗得意嘲笑了一下(木有恶意的呢)然后,雄赳赳气昂昂的领着小孙子去了以前的仓库,然后太久没用了,连麋鹿的名字都记不清楚了。
很喜欢这种类似老军人的耿直性格阿,看预告片的时候就被感动了,飞船不愿意出动了,那么,没关系,请不要忘记最初的叮叮当嘛。
不过,爷爷看到相机坏了之后,就好生气。我想,每一个做过圣诞老人的人,都不愿意被人忘记,或者适应被冷落的感觉。你看到有一个人被人簇拥在你当初的位置。
然后,爷爷说。。我只是不想让他们忘了,我曾经的样子(嗷,不太记得原文了)
泪目。。。可爱的爷爷。。
还有爷爷的宠物。小鹿鹿咳咳。应该是老鹿了吧。
伦家曾经是最强力麋鹿耶!
嗷嗷,圣诞车还会各种变形有没有。。。
还有老鹿。。
谁说我是条老狗就不会跑了,当你撒下魔法的粉末,我一样能够带你们在天上飞。。。。。如果想让我加速,请唱有关麋鹿的圣诞歌!哈哈。。
嗯。
然后是这一代的圣诞爸爸。
圣诞爸爸,有点老了,送礼物的时候都会睡着,小精灵把礼物摆好之后,圣诞爸爸放上最后一个。
圣诞爸爸受人尊敬,但是已经有点小怂了,但是也不愿意退下来。。
俩后来看到小儿子和爷爷跑去了,然后留字条,把飞船开走了。。。
额,mom and dad。。我晕。太可爱了。。
再就是这一代的强壮圣诞哥哥。
哥哥好可爱吖,呃,伦家是肌肉型男,然后工作能力无比卓越,冷静的很。胡子是圣诞树形状哦,萌`~
哥哥相当圣诞老人好久了,伦家身强力壮,工作能力强。。
居然是条纹的orz。。务必绅士。。。
然后快递员一样的送到礼物。。。。。。。
嗯,
废柴懦弱男一枚。
不过有两个细节非常非常打动我。
第一个就是他的房间,堆满了孩子的信。
然后,圣诞爸爸一直不是很喜欢圣诞弟弟,但是
小精灵们,以前都没觉得弟弟有用过。
说,只有一个孩子,在我们送到的那么大的数目里不算什么。
可是。这个孩子居然会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收到礼物的孩子。
阿,还有一个就是结尾的时候
圣诞弟弟成为下一个圣诞老人。(是centre还是sender啊。。orz)
小姑娘推开门的时候。
雪刮到圣诞弟弟的脸上,风把他的连帽衫灌满的时候。
圣诞弟弟有了白胡子和大肚子。。。
我感动的飙泪阿。。。
作者太温柔了,这个细节。。感动。。。。。
嗷嗷嗷,还有就是里面的那个热血小精灵。
灰常热血。。。。哈哈可爱的。。。
最后说到。
这部想象力非常丰富。。圣诞老人如何在一个晚上把全世界的礼物送到呢。。
这里我就不说拉。。。
超级有爱。。。。
各种落泪啊。。。
从《WALL-E》以后,动画中应有的出色创意越来越少,为了迎合观众获取票房,更多的时候依靠的是密集的笑点,以求让人觉得值回票价,可动画本身的内容空洞了,也让动画这一电影类型欠缺了些东西。
阿德曼,《超级无敌掌门狗》《小鸡快跑》给我们带来的惊艳是十足的,被美国同化后的阿德曼是怎样的?人物造型、动画细节自然不如从前,可加进的东西还是可以细细品味的,美式的家庭感动,甚至于现代与传统的自我怀疑,对自我价值怀疑以及肯定的交替出现带来了本片的冒险之旅,这种探索是新鲜的,是有味道的。
影片本身的那些高科技,看着很嗨的,配以押韵改编的圣诞音乐,对于我们这些从小没有受到太多圣诞气氛渲染的东方人,此片已经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圣诞题材佳作了。
这部圣诞题材的电影,出动高科技精灵部队派送礼物,再一次佩服欧美国家的想象力。故事脉络很清晰,但在情节方面略显空洞了。
全片围绕补送一份遗漏的圣诞礼物而展开,三代圣诞老人为了不同的初衷最终完成了这一任务。看似最为屌丝的亚瑟,却最为适合成为圣诞老人。不同于自己的爷爷、爸爸和哥哥,每年送圣诞礼物只为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完成这一伟大任务,而并非像亚瑟所想:孩子们的愿望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辜负孩子们对于圣诞老人的期待。孩子们收到礼物后的喜悦才是亚瑟最想看到的,也是给亚瑟一路千辛万苦最大的鼓励和肯定,为了一个圣诞节美好的承诺,这一切都值得!
做任何事情都有初衷和最初的热诚,忘掉这些一切都会失去原有的动力,即使能力超群,也无法百分百完成。相反能力不足,但坚持着原有的热诚,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亚瑟·圣诞》观后感(七):让圣诞回归
让圣诞回归
圣诞节似乎在动画片界是个难炒的冷饭了,有圣诞的故事,精灵的搞笑,圣诞狗狗,麋鹿,正着炒反着炒都已经被翻个底朝天了。且看这次的《亚瑟圣诞》还能炒出什么新花样,那就是“回归传统”!在人们高呼着没有电脑手机就活不下去的时代里,我们都被温水煮青蛙地影响着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习惯地改变也带来了思考模式的潜移默化转变。有GPS定位手机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纸质地图?有光速飞行的飞机飞碟为什么还需要北极木制的手工雪橇?这些看似挺在理的思维方式也让我们渐渐觉得一切都是可以替代的,一切也都可以量化的。于是,当给一个孩子派送圣诞礼物成了完成上亿个任务中一个小数点后十位时,谁又会去在意那个微不足道的遗漏。但是,正如我们渐渐遗忘了圣诞的主题是爱的传递一样,我们生活中往往忘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也许我们工作出色,对自己排除万难搞定一切的工作能力自信满满,享受着以此带来的更大的房子,更炫LOGO的车子,为自己武装上一切高科技设备,却有时仍感叹现代的生活的无趣和疲惫。我们似乎一直很有目标地生活,却又常常觉得迷茫。
别再较真是不是真的有圣诞老人,是不是真的有神。有信仰才会有梦想,有信仰才会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很羡慕米国还有这么一帮既要赚钱又不忘提醒人们梦想的商业孩童,也很希望自己也能为中国写出这么个回归传统的剧本来。也许我会写小时候听到的老百姓大战怪兽“年”,也许恶搞下孙悟空,又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些古老而又怀旧的小情怀。
几个细节:
最有趣的要数爷爷,小而瘦的老头身上有股子倔强,二战期间也坚持传统。他一直不服输,祭出了宝贝雪橇,神兽麋鹿,虽然一路走一路掉麋鹿,最后还被老鹿拖着垃圾箱当雪橇到达目的地,但是在被战斗机击中前的背身一跃真是个实足的英雄主义者。
包装小精灵如此活力四射有木有!那八只麋鹿太帅了有木有!非洲那段用电子拖鞋给狮子老虎唱圣诞歌笑翻了有木有!老爷爷那句"i'm too young to die"直接萌到我了有木有!
很喜欢阿瑟的那几件毛衣阿,有木有哪个品牌照着给出货哩!连大哥的野战服都充满圣诞气息!
《亚瑟·圣诞》观后感(八):白痴救世界
天煞般的送礼物场面相当创意。圣诞老人只是作为领导,如在奠基仪式上铲上最后一锨土般做做样子。发射中心似的指挥大厅,特种部队似的礼物派送,御驾亲征似的领导摆拍,以及拆弹部队似的危机处理。
影片中出现的几个圣诞老人:
爷爷:传统的雪橇拥护者,因现代化的侵袭而导致心态失衡,成为了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吐槽者。
爸爸:现任圣诞老人,由于一切都有团队完成,他的功能性已经完全退化,乐于摆摆样子。基本上除了象征意义,毫无实际意义,所以习惯性的养成了推卸责任的毛病。
teve:北极指挥中心CEO,现代化礼物派送的创始人,基本上凭一己之力维系着整个圣诞节的完美运转。真正的躲在幕后的圣诞老人。
Arthur:坏事包,窝囊废,倒霉蛋,曾经造成过很大损失的罪魁祸首,只会捣乱的天真小子。
其实单看这几个人就知道,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主角毫无疑问是第四个。因为对于动画电影,白痴救世界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故事的产生是由于一次事故。貌似是因为圣诞老人触碰了机关,有惊醒孩子的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失误将礼物碰掉。其实作为监控中心的指挥者Steve并没有什么直接责任,并且他很好的处理了这次惊醒危机。顺利的完成了20份礼物的发送,并且未被人类发现。而后当飞船返航,遗漏的礼物被发现,他又从大局(飞船飞行距离过长存在危险,精灵过于劳累容易犯错)出发拒绝了单独派送一份礼物的要求。
然后就是一直养尊处优的Arthur和一直对推行现代化的Steve不满的Grandsanta为了这个孩子展开的旅程。Grandsanta的想法很像目前广泛存在的倔强老头,自己干了一辈子的事情就认定是最好的,不接受改变,并且一直想找机会证明自己是对的。而Arthur内心纯洁到白痴的地步,其实他之所以可以内心纯洁的生长,都是因为有一个能干的哥哥,让他不用因家族事业而产生压力,开心的过着傻傻的日子。所以他才会一心想着“一个都不能少”,而不需要考虑,who?when?how?
一路跌跌撞撞的两人和一个菜鸟包装精灵,一头老麋鹿。经历了差点撞高楼,差点被狮子吃,迷路找错门,在鹿都跑光了,雪橇都炸毁了,并引起了全世界政府的注意后,终于成功的完成任务。然后Arthur就成了下任的圣诞老人。
我们可以想见,即使Arthur成为了圣诞老人,之后的每个圣诞节,依然是Steve坐在大银幕前挥斥方遒。Arthur只不过是替代了他爸爸的象征意义而已。而且他的天真甚至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被人类发现的危险。
所以就如同“王子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式的结尾一样,“Arthur成为了圣诞老人”。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结尾。之后的事,请不要再想下去了。
《亚瑟·圣诞》观后感(九):动画角色形象闲谈
高科技装备的“圣诞军团”创意十足,一晚上的全球冒险欢乐刺激,“一个也不能少”的圣诞精神令人倍感温馨,加上不错的配乐,仅看这些元素的话是部很优秀的圣诞动画。
但是,主要角色长得几乎没有讨喜的(除了Arthur勉强可以),尤其是那些精灵,严重不符合“可爱”的定义,作为一部动画这一点真不能忍。遗憾,真是太遗憾了~
看看人家光照娱乐(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做的动画,有的故事还没这个好,但是如《卑鄙的我》中的小黄豆、《老雷斯的故事》中的小动物,都超级可爱,起到了极大的卖萌作用。在动画中有这种角色的存在,加分很多的。
延伸开去说说,动画界三巨头皮克斯、梦工厂、迪士尼(指迪士尼的三维动画),他们的动画大都以“非人类”作为主角或重要配角(小丑鱼Nemo、玩具Woody、汽车McQueen、企鹅帮),至少也是人和动物搭配(《驯龙记》、《闪电狗》),即使以人作为主角也做得特别卡通化特别可爱(《飞屋环游记》中的小胖墩和老爷爷、《长发公主》中的公主)。这些动画看上去就很舒服,我想这或许跟技术和审美都有关系。
就我个人审美和感觉而言,用三维动画做动物可以做得很可爱,做人或人形角色则是很不讨巧的,往真了做容易陷入“恐怖谷”(参考恐怖谷理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1%90%E6%80%96%E8%B0%B7%E7%90%86%E8%AE%BA),往假了做也不是那么容易博得好感。
回到《亚瑟·圣诞》这部片子,里面的主要人物和小精灵不知怎么,看上去特别不顺眼,相对比较可爱的驯鹿和小朋友则出镜很少,令我无法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只能深表遗憾了。
这部动画当年的票房表现很一般,除了营销等因素外,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呢?
Anyway,但愿索尼·哥伦比亚以后出的动画不仅有好的故事,更要多多考虑角色形象(同为索尼动画做的蓝精灵就很可爱嘛),好好跟皮克斯和迪士尼学学吧,人家的动画界巨头可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
《亚瑟·圣诞》观后感(十):做喜欢的事情,轻松快乐的生活!
什么是圣诞的精神?这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范畴。
圣诞爷爷之所以要去为葛文送礼物,是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证明驯鹿拉雪橇一样能够完成任务。
圣诞爸爸和亚瑟的哥哥似乎是在完成一项每年一次,属于自己哦工作。
而只有亚瑟,他的目的不一样。他为的是不辜负所有相信圣诞老人的小朋友的期待。亚瑟为的是看到小朋友的满意的微笑,这是一种带给别人快乐的事情!为了不让别人失望!即便我们让两亿人快乐,哪怕只有一个人失望,也不行!
对于你来说,她仅仅是两亿分之一,但是对于这个个体来说,你就是她的全部!圣诞老人的礼物也许就是她一整年的期待!
亚瑟乐此不疲的做送礼物,什么支撑着他,我想也就是这一份信念。他所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当你机械性的去完成一项项任务,达到一个个指标的时候,恐怕你已经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了吧。
想想你刚刚得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你一定是快乐的,你满怀憧憬,你期待着明天会更好,你盼望着不久的将来得到提拔、升迁、加薪……时间长了,你的激情退去、你的热情也熄灭,还有什么支撑着你去继续你的工作呢?恐怕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家人的期待,一份你对月底工资的期待,一份银行对于你还款的期待……你被迫继续从事手里的工作……
你变得消极、消沉、毫无斗志……哪个领导又会提拔你这样的员工呢?
其实这个时候不妨回想一下刚刚来的自己,那个踌躇满志的自己!给自己一份信心,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去争取这份工作?想想最初的快乐吧~
就像影片结尾的地方:“太忙了,太忙了!”忙的没有时间去看一下孩子们开心的笑……
人的一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很难得,也很幸福。但是再喜欢的事情,天天做,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一些逆反的情绪。这些时候放下脚步,回头看看一路走来的自己,享受一下工作带给自己、带给家人、带给朋友、带给别人的快乐!相信你也会快乐!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轻松快乐的生活!
喜欢的朋友不妨看一些这部电影,放松一下!快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