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河东流》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7-04 02: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长河东流》的影评10篇

  《长河东流》是一部由彭军执导,谢震伟 / 李明 / 姜文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长河东流》影评(一):唯一一部南明剧制,再烂也闪闪发光

  09年时候读高二在央视看的,后来便在电视上再也没看到过了。似乎是直接描述南明历史主线唯一的影视剧吧,很难得。当时看到瞿、张二人大义赴死十分感动,钦佩他们的气节。近来怀旧,好不容易在云盘找到了资源回味了一下。说实在的,拍的很烂,规模道具服饰都不及格,很多剧情还虚构篡改,不关重要的事啰嗦半天,我是一路快进过来的,直到历史正事上才仔细欣赏甚至回放。因为,只要叙述了这段故事,那就足够了。

  真心希望,南明、南宋这两段历史可以真正的在大屏幕公平公正展现世人了解,将李定国、王夫之、何腾蛟这些人的事迹广而告之,不再辱没了我们民族英雄,也无需再遮掩我们民族苦难屈辱的历史。这样,才真正明白顾炎武先生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长河东流》影评(二):江河倒转 沧海横流

  一直在寻找这部电视剧确切地说,是一直在寻找一部这样的电视剧。 如果不是某位大神的那部神级的作品,明朝将会继续是个被边缘化的朝代,没有多少影剧涉及,没有多少明星人物,甚至没有一个模糊印象。尤其是南明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是在回避。最深的印象也就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但是你要知道,它总是出现在清廷戏里。所以我曾满怀希望地追着那部神著看下去,希望看到大神眼中的那个时代,听他那或感人或戏谑的调子,让自己再无数次地揪心和纠结。但是神著就那样结束了,直到看完很久我才明白,原来南明已经不是一个正式的朝代,那个时候不管这群穷途末路的人如何倒腾,清史已经开始了。 于是我只能像苍蝇一样到处找,我看到了《明行赋》,自然也就看到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就本身而言,最大的特点经费不足,其次是虚构人物略多。除此之外,我都可以接受作为对桂王一枝的主要描述,它没能过多体现福王的史可法和唐王的郑成功,但是这些无伤大局,史可法只见其信,不见其面的寥寥几个画面,就已经足够了。郑成功我只听到过一句。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桂王一支里的故事确实是最多的。 在桂王的队伍里,有着各色的人物,真正作为最后一个朱氏殉葬品的朱由榔;手握兵权而又饮恨无为的何腾蛟;辗转半生而又避世终老的王夫之;忠于朝廷慷慨赴死的传统大夫张同敞;以农民军叛乱为始,以南明第一名将为终的李定国;和大明同始同终,世享皇恩以死相报的沐氏......还有千千万万宁死不屈的大明臣民,他们在死亡和绝望面前用尽最后的力量拉住了心中的故国,在烟花翠柳的江南,在沙鸥飞翔的东南,在鸟语花香的滇西,演绎了多少比塞外大漠惨烈悲壮。 看故事的人永远不知道刀尖划过的剧痛,和生命消逝的惊恐,所以我们只能看故事,看着故事里的人如何演绎着最后的传奇。 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明朝这样让你想去挽留,试问哪个朝代会像大明这样,出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皇帝,出了这么多臭名昭著的死太监和狗奸臣?试问哪个朝代像大明这样屡屡被人打到国都,命悬一线?试问又有哪个朝代像大明这样光辉灿烂人才辈出,多少次千回百转,挽狂澜于既倒?所以我们总是希望这一次,只是一个考验,而不是一个结束。我们仍然认为那段抗争绝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一次的坚持都有可能变成于谦的北京,袁崇焕的宁远,变成一个可以延续下去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大明。 在我心中的最后一幕不是朱由榔的死,而是李定国在河畔的痛哭,“我的皇上,我的大明。” 山河破碎,此身已死;故国飘逝,臣心依旧。

  《长河东流》影评(三):琼浆美酒谁酿就?是百姓血泪万苦愁。by@孔鲤 .

  公元二零零四年,新中国唯一一部正面描写南明史的电视剧《长河东流》开拍。

  公元二零零五年,《长河东流》制作完毕,自崇祯十七年至永历十六年计近二十年历史浓缩于四十四集中。

  这部《长河东流》不仅有谢震伟、刘晓庆、姜文、颜丹晨、高兰村等知名演员坐阵,还邀请了国产历史剧第一歌神韩磊演唱主题曲《谁主沉浮》。

  可惜的是,自零五年制作完毕后,播出时间一拖再拖,直到公元二零零八年才偷偷在央视一套上午时间播出。

  播出一次便很快杳无踪迹,网络上也没有这部电视剧的相关资源,这一情况持续到公元二零一四年。

  终于在公元二零一四年乐视网取得了版权,我才得以在网络上一睹这部唯一一部正面描写南明史的电视剧《长河东流》。

  诚然,这部电视剧制作水平并不甚高,不仅没有顾诚先生《南明史》的真知灼见(比如夸大何腾蛟、瞿式祀等人的历史地位),而且在一些史料编排上十分粗糙

  但这部电视剧却让我眼前一亮,无论是清军屠杀还是南明昏庸,都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令人痛心的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部电视剧将一些重要人物的名字改掉了,譬如李定国改名「李长生」,何腾蛟改名「何令嘉」,王夫之改名「万扶梓」,孙可望改名「孙敏宗」,王得仁改名「王德旺」,高一功改名「高文通」,沐天波改名「沐仙坡」……致使观剧体验极为不佳,这让我想起一部反映太平天国的电视剧《魂断太平》,曾国藩改名「陈阔川」,李鸿章改名「李功昌」,左宗棠改名「左骢章」……

  颇为可笑

  近日开读钱海岳老先生毕生心血《南明史》,心痛之余准备再看看这部电视剧,却发觉网络上资源全无,无论是在搜索引擎视频搜索里还是在各大视频网站站内搜索里,尽数下架。

  呜呼哀哉

  《长河东流》影评(四):朱由榔的个人悲剧(2008.2.12旧作)

  崇祯十七年的春天来临了,真是“城春草木深”。怀着满腔悲愤与伤感的崇祯皇帝在为大明这苍天大树,这棵被蛀虫蛀得千疮百孔的大树苦苦支撑了十七年之后,终于耗尽了毕生的心力,在李自成的隆隆炮火声中,随着倾然倒塌的大树一并逝去,带给这个春天的,是比严冬还要冷酷噩耗……

  身为永明王的朱由榔并不明白,自己的命运,从此发生天翻地覆改变,而他的人生,也随着这棵垂死挣扎的大树的残枝败柳而大起大落。人生最悲苦者,莫过于危难之际接过一副再烂不过的摊子,却还要抵挡胜己十倍的敌人。他的那位思宗皇帝即是如此,他,则比当年的崇祯不知窘困了多少。

  不过是几个月,江山易主,改朝换代,中原大地腥风血雨不断,在金戈铁马的践踏下,所谓天朝的尊严不复存在皇宫被李自成纵火行乐,故都皇城沦陷他手,可朱由榔最为失望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那些所谓可以力挽狂澜于即倒的人,他们没有改掉大明腐败的老一套,党争、窝里斗。于是,长江滚滚,血染江南,不到一年,南京沦陷,换来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在朱由榔的眼中,史可法的牺牲最大的责任便是他的那道貌岸然的弘光帝——堂堂大明的挽救者,身负天下黎民重托,却拱手献出了大片土地,当然,那是鲜红的。

  无奈中的无奈,朱由榔最不敢想的时刻到了,千百万民众期待眼光看着他,他不得不上了。这只是他个人悲剧的一个开始。作为一个人,他善良正直孝顺亲友,但作为领导者,他却只是懦弱。他废除东西二厂,不招宫人,一句句冠冕堂皇的旨令令人欢欣鼓舞之后,却无回音,有雷无雨一般地白白让那些旱地里的人们高兴。他软弱,他害怕,他怕那些正确措施,他怕那些匡扶大明的举动,他怕那些忠臣的直言进谏,会拂逆了他那帘子后的母亲。他明知内宫与外戚狼狈为奸,致使国家江河日下,可他却又不敢正视母亲那愤怒眼神。在那个忠孝不能两全的时代,这对母子,一个执着地握住了母亲的绝对权威,另一个则瘫倒在“孝”字的大山下。性格决定命运,宣告了他的无所作为,无奈地错过了多少个良机。

  他无奈,他眼睁睁地看着清军的剑锋指向福建,这个胃口巨大的江山新主;他眼睁睁地倾听着下属向他报告福建唐王战败被俘的消息。他想挽危局,便只能用忠臣,可是却抵不过母亲的责难,他只能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是“孝子”。也许是上天在照顾他,为他赢得十多年太平日子,不过,就只有这十多年。

  唯唯诺诺地度过了这十多个春秋,只求偏安一隅的他在面临真正的灭顶之灾时,表现出的性格缺陷是多么大。他且战且退,一味妥协,直到让出了祖国最后一寸土地。就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宣告了大明势力大陆终结失败者的他只能是客居异乡等待着命运的终极审判……

  终于,顺治十八年(1661),平西王吴三桂大军攻入朱由榔所藏身的缅甸,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以便使自己在功劳簿上多写一笔。

  就是这一刻,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朱由榔似乎可以真的解脱了。纵观其一生,当南明的领导者真的是他最痛苦的一段时光。他的孝顺,换来的却是大明彻底的灭亡,他的个人悲剧影响了明朝,也影响了清朝。也许我们可以用“如果”,如果朱由榔是这种性格,如果他坚毅果断……但岁月尘封的历史是不允许“如果”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许朱由榔确实不该生在那样一个时代的那样一个家庭,也许,忠顺老实本分的他应该做一个普通人,也许平淡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但历史却将他推上了那样的舞台,他自然不是那些政治老手的对手,只能以悲剧谢幕。由朱由榔的悲剧更可以想到李煜、宋徽宗,其实他们都是错位的,谁让皇帝这个职位是不可选择的呢?所以大多数皇帝的悲剧就在这里,因为毕竟千古一帝,文治武功,胜任帝王的只是少数,而那些错位者,在皇位上坐得该是多么的苦楚啊。这是错位者们的悲剧,总归起来也是历史的悲剧,由于错位,使多少人蒙受了丧权辱国地大耻?在历史长河中,这种悲剧时时警醒着今人,胜任与不胜任会是多大的区别,领导,并不是谁都能当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河东流》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