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乡人》是一部由管虎执导,丁嘉丽 / 郑则仕 / 黄渤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作!片中多处感动,多处咬牙切齿的恨,还有多处喜欢,随便说说吧。
第一恨!那个王作家简直可恨,连给女儿买把琴的钱都没有,生活都不能自理了还娶了杜十娘那么好的女人,书读得再多有个吊用,完全没有社会经验被骗去搞传销,要多日弄有多日弄,喜欢杜十娘还让杜十娘嫁给那个人,懦弱不堪,就能跟那些中年妇女吵吵嘴!我就不明白杜十娘喜欢他个毛啊,处处帮他,这狗日的存在完全就是搞笑!
第二恨!那个煞笔蛐蛐,为了一个烂女人下贱自己作践自己,为了那个梦娜到处作死,关键那女的长得还不咋样,后面被车撞了吧活该!虽然感动了梦娜,但一棵树上吊死的精神完全就是煞笔行为!我他妈后面一看到你就快进,老子真的受不了!
第三恨!小水这个窝囊废,你欠小美的这辈子还不清。你姨夫那个悲剧每次受了他儿子的气回来就冲你发火,你他妈次次都忍我服,你真是中华民族尊敬老者的新生代优秀代言人啊。你他妈处处都好,踏实上进,诚实认真,学技术也挺快,长得也清秀。你和小美相互喜欢,小美悲剧了!人家拉着你私奔,你没勇气回来了,我可以理解你是为了小美,因为你那个时候没技术啥都没有,回来也对。可是后面你在天台说你和小美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放弃了小美,妥协现实,我当时就想板砖拍在你脸上,你自己都说你年轻车子房子都会有的,你为什么不坚持,为什么不勇敢,要让小美的心流血。小美后面结婚还要找你做旗袍我以为你这下勇敢了,结果没有擦,逗我啊,太没血性了,你活着为了什么?虽然后面你还是跟小美结婚了,可那是因为小美有孩子了,他妈只好便宜你了。小水这种人就是悲剧制造者!
第四恨!叶子这个糊涂鬼!那男的就是个小白脸,跟那个王作家一个B样,死读书烂读书连生活都不能自理,靠一个女人养他好几年,我就想一个男人靠一个女朋友养好几年这还是个男人吗?还动不动喝点闷酒吃点醋翻个白眼有什么资格,板砖忽死,实在受不了一见他我就快进...我恨叶子就恨这点,你喜欢这个煞笔哪点啊,长得帅?个子高?可惜没钱!有文化大学生?上进?就他那个B样,最后还是靠女人当了个 公务员。叶子什么都好,不跟现实妥协,倔强的活着,还活出个人见人爱。叶子就这个小白脸的历史直接负分了。到最后怎么还不跟轮子结婚?你还要找小白脸?还说寒梅是贱婆娘,我觉得你才是贱婆娘!开始以为你是亮点,可高兴了,但自从你不跟轮子和小白脸好了之后真的是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
说说我喜欢人吧
轮子,轮子比较完美我很喜欢,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轮子不完美就不会行走。轮子的笑,轮子的怒,轮子的帅,轮子的块,轮子的真,轮子的爱,轮子的爽,轮子的直,轮子的狠,处处都喜欢爆。轮子来上海就一个目的找他的妈妈,辗转周折终于找到了,可惜妈妈不认他,给他一袋子钱,让轮子别影响她的生活,这样的母亲,不认也罢,轮子很好,不要你的钱也不影响你的生活,这就是轮子。轮子很仗义,从来不惹事,打架都是为了别人。特别喜欢轮子的笑,憨憨的,动不动就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轮子的好真的不要太多。
小美,小美真的好美,我觉得要是小美和轮子在一起就真的完美了,可惜了小美喜欢了小水,小水不给力啊!小美对小水的爱真的够了,为了抗争,绝食,剪了美丽长发,在订婚宴上斗酒,妈的这都不行,哎不说了.....
大徐还行,处处都好,但又不是特别喜欢,坚强的受不了,感觉是刻意描写的一样。
老陆也还行,那嘴脸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生动,人生辗转,他那父爱太深了,可惜一辈子都为了钱,牺牲给了这个时代。
老谢,我真喜欢老谢,一口一个鳖孙,我喜欢的很,这回也是工长但比生存之农民工里面那个工长好N倍。我最记得那个台词,他女儿说这老头是他男朋友,他把女儿拉出去说,这怎么是你男朋友,是我男朋友还差不多,笑死我了,为了女儿要跟几个人干仗,那方言听着真舒服。他跟老陆的友情真的让人感动,他去医院照顾失忆老陆,老陆陪他抽瞥烟,好基友啊一辈子!老陆活得挺好的,懂得给领导塞钱,还给领导顶罪,出狱了也明白了实实在在活着,真好。
丹妮,我好喜欢丹妮,完全不是因为她是白富美。她不相信妈妈已经死了,为了心中疑惑,终于在同病相怜的轮子帮助下找到了妈妈,得偿心愿。最后父亲破产,她在乡村基打工被轮子偶遇,看到她在一个出租房照顾着妈妈,还相信一直照顾妈妈可以康复的。虽然戏少,但她让我哭两次,我真希望轮子和她在一起,照顾她和她妈妈,可惜轮子只把她当妹妹。希望她一生平安。
其他的人都太平常了不说了,这个片子一开始因为不是高清我准备不看了,但只看了一会,我就坚持忍受看完了,也感动了。
这应该是近几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了,真有惊喜的感觉,刷新了我对国产剧的认识。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生动真实,就像活在我们身边,一听他们说话(各种方言)便倍觉亲切。真是国产剧里的精品,里面的能量满满的。
几个主角(还有几个配角)几乎都遭遇过严重的挫折与诱惑,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挣扎,努力,有的走出来了并成长了,有的直到影片结尾还陷在里面,但这都不重要了,毕竟影片的结尾并不是生活的结束,生活还在继续,每天都有悲欢离合在生活中上演,每个人都不知道今后会发生些什么。
叶子在遭遇感情失败,开的小店被关之后想回老家,轮子带她去了上海最高的建筑,她说:“原来上海这么大!”心胸一下子开阔了不少。这时轮子对她说:“我们来上海不是为了站得比谁高,而是要把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并且一直劝她,她经历的那些事情不算什么。终于叶子重拾希望,重新出发。
轮子又一次出车跑长途回来时遭遇车祸,在终于抢救过来后又一直昏迷,叶子天天去给他按摩身体以防以后肌肉萎缩,还给他说话,唱歌,唱草原的歌(轮子来自内蒙大草原),唱着唱着就忍不住伤心落泪……而轮子也终于被“唤醒”了。
老裁缝陆文昌先是儿子几乎不认他,而他辛辛苦苦来上海奋斗这么多年全是为了儿子,接着替大伙儿炒股又亏了个底朝天,接着卖房还债,差点跳楼,没想到却有了个意外的收获-即他儿子开始认他了,还向他认了错,并照顾他一个多月。而最大的打击还在后面-真是上天把你捧的多高,摔下来就有多狠-他儿子在支教过程中为了救两个落水的孩子牺牲了。老陆终于精神崩溃了,他疯疯癫癫,时好时坏,经受了几次打击,头发也变得稀少和苍白了。
包工头谢长发先是包给他工程的人跑了,弟兄们几个月的工钱都没了着落,这事解决以后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又被王娟卷走了所有的钱,人财两空了,再之后又被卷入一次假冒伪劣事件而被判刑。
大徐初到上海带着智障弟弟,以捡垃圾为生并还债(为给丈夫治病花去了不少钱),还捡了个小婴儿叫小燕子,每天背着小燕子到处捡废品的样子令人心酸。一天被老家的亲戚来要债逼的没办法要卖家当,幸好整个院子的人都为她筹款,之后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开了饺子馆,谁知又被那亲戚使计给骗了去,每一次跌倒她内心的力量从来不倒,生气过后,难过以后,她总是能从头再来,继续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劳动。不仅如此,她的朋友们谁要是遇到了困难,或游移不定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给于适当的帮助,主要是老谢和老陆,劝的都恰如其分,贴心又在理。
如果你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却不得要领,如果你觉得每天的生活让人厌烦,如果你觉得心累,或者如果你觉得迷茫,找不到方向,我都劝你看看这部电视剧,它不会直接给你答案,但我相信,看完之后你心里一定会有些感触,甚至震撼。
《外乡人》影评(三):黄渤这部9.3分的剧,看完想家了!
2018年已经悄无声息的来了,意味着过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每年冬天的这个时候,总是格外的想家。
想念家里暖暖的被窝,想念家中香喷喷的饭菜,想念妈妈亲昵的念叨,想念一切家里的味道。
还记得妈妈包的饺子吗?
其实何止是过节,“想家”这件事,对于所有独自在外打拼的外乡人来说,几乎是每天必备的功课。
《外乡人》I 2009
豆瓣:9.3
君君鉴片
《外乡人》
推荐指数:★★★★★
时长:43*45分钟
管虎导演,黄渤、丁嘉丽、马少骅等人主演,妥妥的老戏骨、老搭档。
《上车,走吧》《斗牛》《杀生》《厨子戏子痞子》......非常写实,也非常平民化,每一部都是经典。
这一部也不例外,豆瓣评分高达9.3,是国产剧里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外乡人》以南浔街134号楼每家住户的日常生活为视角,讲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外乡人在上海打拼的日子。
从吃喝拉撒、打架斗嘴,到婚丧娶嫁、生老病死,它繁杂琐碎,详尽地呈现每家每户最日常的生活。
每个人的小算盘、小自私、小九九,小想法甚至小毛病,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主演们不靠颜值,不施粉黛,纯靠演技,每个细节都非常到位,完全不像是在演戏。
它很“土”,没有大场面、大剧情、不清新,不鸡汤,甚至各种下里巴人。
但是却道出了人生的百态,人性的复杂,生活的不易,社会的无奈和中国老百姓的朴实。
有洗头的、修车的 、做裁缝的,有卖早餐的、捡破烂的、当保姆的,还有小包工头和小学徒。
做裁缝的人是老陆,老家在苏北,来上海做了十几年的裁缝。
外地人和本地人的不同待遇问题一直让他耿耿于怀,更让他经常神经大爆发。
这个最早来到南浔街的老男人,一辈子的心愿就是在上海为儿子买套房,好让儿子一毕业就能住进去,这样儿子就成了上海人。
十多年的积蓄,让老陆好不容易买下了一套上海的房子,却始终换不来儿子的真情和谅解。
好不容易和儿子冰释前嫌,儿子却牺牲在了支教的岗位,老陆一夜之间又老了很多。
裁缝 老陆
东北女性身上的直爽、大气、无谓、勤苦、热心肠都集中在了这位从东北来上海打工的农村妇女身上。
东北大姐 大徐
丈夫病故,她带着傻弟弟以捡破烂为生,攒钱还债,期间不断被亲戚要挟,被外地人欺负,眼看着就要流落街头。
好在,她的善心总算让街坊的排挤和嫌弃慢慢变成了尊重和理解,一度成为了院里最受欢迎的东北大姐。
黄渤饰演的蛐蛐,一如既往地承袭了系列小人物的朴实、真诚和憨直,以至于有些傻得可爱。
打工仔 蛐蛐
为了找到青梅竹马的晓满,也为了成就歌手的梦想,蛐蛐来到了上海。
然而,晓满已经成为一心只想嫁上海人的风尘女子,蛐蛐的歌手之路也充满坎坷。
为了给妻子治病,也为了挣更多的钱,小村长谢长发也来到了上海,做起了包工头。
小包工头 老谢
然而,妻子最终还是病故。
好不容易发了点小财的谢长发不幸被另一个女人骗了个精光,之后锒铛入狱,出狱后还患上重病,可谓历经磨难。
湖南株洲文化馆的王冬至,这个耿直、善良、真诚却又不识时务的书生,为了自己的教育梦想也来到了上海,他的愿望是把女儿诺诺送进音乐学院。
作家 王冬至
好几年过去了,不知熬过多少个酱油拌面的日子,诺诺长大成人终于进了音乐学院,可惜的是,王冬至的作家梦一直未能实现。
管理着大院里这群外来客房屋出租的人叫李宝根,一个地道的上海人。
他懦弱自私,圆滑,喜欢占小便宜,还有一点点没有胆量支撑的色心。
李宝根 金华 夫妻俩
如果不是每集开头的全景镜头将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这些上海标志性建筑投射出来的话,很难相信这些小人物的栖身之所竟然是在上海。
管虎的镜头投向的正是是繁华都市背后的棚户区,是那些车水马龙深处的弄堂小巷。
在这些拥挤、脏乱、破旧的区域里,生活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外乡人。
管虎的用心显然是在提醒世人,不要忘了这些人的存在,他们也是上海的一部分。
在时代的洪流下,每一个个体都是命运共同体。
镜头里的故事从1999年一直说到了2009年。
在这期间,国内所发生的热点事件,如申奥成功、非典、张国荣自杀、超女选秀、汶川地震、举办奥运会等等,都以时代的标签出现在剧里。
仿佛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中国人一起经历的那10年。
小人物的奋斗史,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是普通老百姓的真正精神食量,也是中国21世纪初的一部编年体史诗剧。
相信在外乡苦苦打拼的人们会更有共鸣。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从古代开始,人们身在异乡的愁思就没有断过。
今天,安土重迁的中国人仍然有许多人仍然离开了故土,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大城市里打拼。
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这些大城市的街头上总是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口音。
每逢过年过节,火车站就变得水泄不通,每种口音终于找到了聚合点。
但是过不了几天,人们又纷纷踏上了离家的路途。
纵使心中有一万句不舍,也只能把母亲的叮嘱放在心头,把父母的目光留在背后,带着家人的期盼,上路,继续奋斗。
在外乡人的群体中,有学生、有工薪阶层、有农民工,虽然他们的身份不一样,但是他们有着相似的情怀:
或许是面对生活各样坎坷时的坚持,或许是面对工作沉重压力的拼搏,又或许是面对朋友相聚时的快乐,以及面对岗位升迁时的自豪……
种种情愫掺杂在一起,组成了外乡人酸甜苦辣的生活。
正因为如此,他们更能体会生活的本真,他们更懂得珍惜劳动的所获,他们也更加关心城市的发展。
说起来,外乡人,总是一个熟悉却又边缘的词语;
外乡人,总是意味着愁思与坎坷。
但总有一天,外乡人也将意味着骄傲与自豪,意味着温暖与坚强。
因为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外乡人。
他们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微薄却必不可少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对于他们对于人生信念不灭的坚持。
《外乡人》影评(四):跟着孙大总统来看的
演孙大总统演的如同在世,演农民工头照样出神入化,无可挑剔。外乡人绝对一个出色的电视剧,故事发生从1999年往后10年左右的上海都市内还未拆迁的破旧弄堂,来自全国各地各色各样的人背负着各自的使命相遇在这里,和上海本地人一起在这拥挤的环境发生的一幕一幕的悲喜交加的故事。
整片故事的发展都和中国当时主流媒体
舆论挂钩,随着10年间的生活条件、科技发展、人们的思想变化等和这段时间全国人的感受相当切合。这10多个本地和外乡人每个人物性格描写刻画非常到位,出演的收发有度,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总是咄咄逼人不依不饶,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得这样,刚开篇会有不解,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交代每个人的背景,也渐渐理解了他们苦衷和无奈。
同时反应出当时的社会问题,作家的版权,亲属病患看不起病,炒股票炒楼,寻找离家出走的母亲,出来打工供弟弟上学遭性骚扰,河南工头被上级坑,居委会大妈管理,戏子的奋斗。
而在这腾飞的10年,我自身也有同样的体会,相信大家也一样,在9几年到05年左右,我的父母和同乡也是在艰苦的日子中斤斤计较,回头看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没办法在那样恶劣环境不去争夺,那要吃亏死。但同样也伴随着点点滴滴温暖的时刻,大难大家一起帮,小事邻里之间相互照应相互帮助。随着大概05年往后生活越来越好,每个人的心都不在那么紧张工作不在那么劳累,大家都和谐多了。但也因为这样,生活节奏的加快,彼此来往变得越来越少,缺少了当年那份亲近之情,同样每个人也不会真实的暴露自己的想法去面对不公平,或许因为面子,怕难堪怕出丑。很多人带上面具,也碰撞不出那紧张年代的火花。
或许现在有新的使命,等待解放囚禁的心。
《外乡人》影评(五):说两句
1.不用争了,2000年后中国电视剧第一名了。如果不是最后10集有点泄气,这句话我可以说的再硬气点。
2.希望中国真正被埋没的好的电视剧导演管虎老师在拍电影的同时能再回来拍两部给后辈们看看。
3.演技这种东西在这部戏里面再提都没什么意义了,查了一下,基本上演员不是上戏就是中戏的,马少骅老师跟高景文老师不相上下,满分伯仲,他俩一个上戏的一个中戏的就像真的在比拼一样,特别是几场对手戏,真正的高山仰止。丁嘉丽老师我反而我没觉得有多出彩,当然也是演的很好了,我真正留意到的演郑阿婆的奶奶,演的是真好,一个小配角演的是令人过目不忘,专门查了下演员是李宝琴老师,一个我在百度搜半天没搜到的老演员。致敬。
4这部电视剧很奇怪的是片头片尾给出了是有个电视剧组路过此处在此拍摄这一群人生活的莫名其妙的说法,我的猜想是不得已为之,应该是因为这部戏里有两处穿帮镜头,而且是非常严重的摄像师出镜的镜头。然后后期不好增添才出此下策。
5.这部戏里目前来说最出名的反而是里面的配角蛐蛐扮演者黄渤,在这部戏里他唱了好几首歌,特别是在天台上唱的跟往事干杯。很好听,后来发现演叶子的陶慧跟其后来合作过心花路放,不知道还会不会回忆起他们的南浔街。
6.这部戏里最大的bug就是王迅怎么能在里面找了瞿颖当前妻,最后还娶了全片的花魁杜十娘。
7.李东生的扮演者就是这两年演无证之罪里面变态火起来的宁理老师。
8.这部戏最有意思的一点是片尾曲是根据片中进行年份选取的比较有名的歌曲,我听过两只蝴蝶,听过无所谓,大结局的片尾曲是2008年周杰伦的青花瓷。
《外乡人》影评(六):可以拍的更好
这部剧虽然不错,但可以拍得更好,以下是几个不足之处:
1.首先,郑则仕是个败笔,配音显得格格不入,李宝根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居然一直在说国语,给他配音的显然也不是上海人,几个上海话的词讲的生硬难听。
2.还是上海话的问题,剧中好几次一剪梅与金花和小美的对话一会国语一会沪语,不够合理。
3.剧中小燕子的角色有点莫名,一般这种弃婴的桥段最后都有个认亲的结局来元整,小燕子的亲妈在大徐抱回小燕子时也有过几个特写,给人感觉之后一定有故事,结果却没有。小燕子在被送到福利院后基本上没戏份了,连大徐开了大饭店后都没出现。
4.轮子的角色让我看的更加莫名其妙,轮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豪爽?冲动?理智?剧中提到过他很能打,但是没让人领教他的功夫,反而却一瓶子砸到自己脑袋上了。这个角色性格特点一点都不鲜明,再加上演员比较弱,所以是个失败的角色。
5.丹妮的故事看的云里雾里,是剪辑的问题?丹妮找到亲妈后发生了什么?与父亲决裂了?都没交代清楚。
6.黄渤作为金马影帝,蛐蛐的戏份却少得可怜,最后蛐蛐死没死?也没直接交代,从最后晓满那里可以看出大概是死了吧。
7.老陆丧子后,海川的女朋友姗姗在一直照顾着老陆,最后还带老陆来参加集体婚礼,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姗姗最后在集体婚礼上居然在笑,这显然不是正常的心理啊,看到别人在台上那么幸福,想想自己和海川却……,这里怎么可能在笑?反倒是晓满这时想到了死去的蛐蛐。
8.谢老大到底关了多久?出来了不跟女儿去享福却又回到了南浔街,又回到了原来租的房子,难道被关这几年,这房子一直为他留着,没再租出去?
9.杜琳琅和王冬至怎么看怎么不配,哎,这个不说了吧。
10.叶子真的对不起李东升,她和轮子从头暧昧到底,自己身边男人却一直没断档,心机婊绿茶婊是也。
《外乡人》影评(七):真实的像是纪录片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个脏兮兮的小弄堂,一个多事但是又心很好的大妈,上来就满满的烟火气。整个剧情有点散,多个人物的故事并行,这是一个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在异乡打拼的故事。他们的家乡遍布全国各地,如东北、山东、河南、陕西、上海、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内蒙等等;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背负着各自不同的压力和梦想,汇聚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历经坎坷,屡遭磨难,为了实现自我、实现梦想,倔强而坚强地生活着,在异乡经历着十年社会变迁,与城市一同成长,共和国一同成长。
电视剧里面有夹杂了很多时事,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奥运会,澳门回归,让人觉得这些人是真实生活在这个时空的某个角落。
《外乡人》影评(八):国产少有的佳剧
这几年迷上了黄渤,前一阵子把黄渤的电影电视剧看了好几遍,发现了这部电视剧。看完之后发现,黄渤的戏份并不多,比生存之民工里的戏份更少,,但依然给我很大的震撼。
说说导演,管虎是新一代导演中的奇葩,电影也拍了不少,大部分都是叫好不叫座的片子,《杀生》这样晦涩的片子看完给人一种十分难受的感觉,却让人深思连连。今年的《厨戏痞》票房可能要高点,却似乎少了些东西,少了些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吧。也难怪,导演都是要吃饭的,也不能老让投资人的钱打水漂? 我没记错的话,豆瓣上排名最高的10部电视剧里管虎的就有两部,所以他的作品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黄渤演技真心牛,演小人物入木三分,好像剧中人就是真实他。总感觉蛐蛐这个角色就是为他设计的。我喜欢听他说青岛方言,特别有喜感。
让我印象最深的场景应该是22集,小美为了抗婚自杀之后,一群人在天台上唱着那首《明天我要嫁给你》。王冬至听着歌有一种难堪的表情,琳琅却和着歌声,一种幸福安宁的表情,恰恰反映了2人对待这份感情的态度,一个是逃避一个是努力追求幸福。叶子和轮子这对冤家是一副想爱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的表情。小水和小美却在那天晚上分道扬镳。。。。。。一首歌却道出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
这里面的演员演技真的厉害,用别人的一句话说的就是,在管虎的调教下没有一个差演员。
看完这部电视剧心里的失落久久不能散去,为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难过,开心。为蛐蛐的那份爱情难过,为老陆难过,为最后终成眷属的小水小美高兴。太多太多。。。。。。
不光是爱情,剧里面对外乡人的生存、奋斗以及上海人对外乡人的鄙视都有比较深刻的描述。
我不敢说《外乡人》是一部神剧,但却是国产电视剧少有的几部佳剧吧。
最后希望黄渤事业继续飞黄腾达。管虎,还是多拍一些《外乡人》、《生存之民工》这样的电视剧吧,至于像《火线三兄弟》这种没滋味的电视剧还是少拍吧。
《外乡人》影评(九):她比烟花寂寞
这是唯一一个让我有冲动想写影评的剧。
这些年自以为看惯了悲欢离合,冷暖自知。看着看着,不知觉惆怅跟伤感。人生本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才好。
有几个镜头比较难忘。
个人其实不喜欢大徐这个角色,咋咋呼呼。自己其实已经够不容易了,还总是那么热心肠,悲天悯人,一副救世主的情怀,让现实中的我那个羡慕妒嫉恨呐。从弃婴小燕子到,流浪儿童树,到再亲戚三舅跟大头。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也许正如老陆所说,命里有,命里有贵人相助。
说到这里得提到蛐蛐,为了爱情牺牲了生命的男人,为了梦娜,值得吗?也许蛐蛐觉得值得,只要他觉得值得就好了。剧终的那集,在婚礼的现场,梦娜想起了那个为他献出生命的男人,会是怎么的一种心情?自己酝的酒,只有自己来尝。
老陆的角色耐人寻味,命途多舛,只能感慨世事无常。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也许是对老陆一生恰如其份的诠释吧。我相信整个剧中,只有他看见了漫长生命里若隐若现的真相。
老谢跟老陆两个原本沾不上边的人却在磕磕绊绊中走到了一起,老谢落难时,老陆陪着他抽红梅,喝双沟。老谢临回老家河南前在医院里跟老陆洗脚那段,印象深刻。我觉得他们二位的感情是最伟大的存在,不要怀疑,我不是个GAY。
李宝根值得一提是在南浔街134弄要拆迁前夕,站在阁楼远眺的茫然与平静,那一刻,相信他也有所觉悟。
喜欢小水,永远是那么的善良纯正。小美的笑容是那么的可爱,他们二位真是登对。
叶子的前半段印证了红颜祸水,唐哥,足浴室的经理,售房时大款,官二代。面对种种诱惑,能够把持得住的女孩,向她致敬。后半段纠结在轮子和小胡子李总之间,最终也许能够修成正果,剧情设置了悬念,祝福她吧。
轮子是可以喜欢的,不作解释。
小胡子李总是值得尊敬的。对待叶子,自始至终,没有恃强凌弱,也许只有真正有修养有气度的男人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王冬至是我很鄙视的一个角色,同鄙视的还有靳亮,不作解释。
其它弄堂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不赘述。134弄的生活就像一片沸腾的海洋,导演把她们放在了最普通的底层,就像落入大海的水珠,遍寻不得,却又随处可见。
最后只想说,人生真如同一场烟花。劈头绽放的那一时刻,大家都聚在抬头仰望,有希望,有奋斗,有挣扎,然后烟花熄灭了。大家也就拍拍肩膀,就散场了。那些属于彼此过往生命里的亮烈回忆会伴随着各自以后走的路遗忘或者记得。
《外乡人》影评(十):关于连续剧《外乡人》
几乎可以肯定,这将是我2016年的最爱国产连续剧。有些人可能看过管虎更早的时候拍摄的连续剧《民工》(又名《春天里》,黄渤借此剧出名),而对从另一个角度——外来户、打工者、漂泊者——反映社会非主流人群的《外乡人》知晓不多。简单的说吧,《外乡人》是那种几乎一句煽情的台词都不需要,全靠情节推动和演技,竟然每集都有泪点的戏。
照例,先说叙事结构。《外乡人》共43集,第一集是以2001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为背景,最后一集就演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平均每四集讲述一年,是一部上海底层本地人民和外来人口十年的生活志。管虎刻意表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申奥、非典、奥运会、汶川地震等,但这些作为背景的宏大叙事,主要是用来衬托外乡人的辛酸,而不是叙事的主体。这一叙事风格的妙处在于,一方面能够让很多观众产生怀旧情绪,自觉地进入到叙事之中,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了外乡人的淳朴——国家也好,宏大叙事也好,上海也好,对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善意或恶意,任何宏大叙事和宏大的城市,均会漠视普通人的存在——但他们却仍然爱国、爱城市、爱上海。这或许是中国人的一种优良品德?算是吧,或者不算,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外乡人》之所以好看,主要倒不是因为故事情节。严格的说,虽然这部戏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但这些“故事”的戏剧性并不强,只是小人物的吃喝拉撒,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情节非常密集但多半很琐碎。因此,这部戏主要好看在人物的塑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彩表现。《外乡人》没有单一主角,而是有多个主角,这几个主角的戏码容量相当、情感力度相当,如果每个主角的戏单独拎出来,都能拍成很好的电影,这种叙事结构倒颇像中国艺术史上所谓的“散点透视”(虽然我个人认为,就中国画而言,都散点了,还怎么透视?伪概念吧。这又是别的话题,按下不谈)。管虎这一点确实很牛逼。
但对我来说,我之所以屡屡被触动泪点,是因为《外乡人》反映的2001-2010年,正好是我从大一到博三的岁月,恰恰概括了我最美好的学生时代。管虎设置的时代背景,哪一个我都熟悉的不得了,每集后的片尾曲也都是当年的流行歌,说实话,冷不防听到羽泉的《最美》,我眼泪根本止不住。我几乎每一集都会被带回到旧日时光。而片中有两对人,又格外让我感动。
一对是男孩轮子和女孩叶子,他俩第一集就好像要在一起了,但直到最后一集,管虎才暗示他们会在一起。这漫长的十年里,他们各自为别人打工,被别人爱慕,虽然彼此似有情缘,但始终是朋友。这两个打工者的爱情拍的非常美,就像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爱情一样,如此温暖、朴实、真挚,我常常看着他们幸福的笑而幸福的哭,我真没想到在这样一部戏里能看到如此优秀的青春爱情戏,比那些所谓的偶像剧美好太多。
另一对是河南的包工头老谢和苏北的裁缝店老板老陆。这两位中年男人是老冤家,又同时都对丁嘉丽饰演的东北妇女有好感(插一句:丁嘉丽真是下岗女工和农村进城妇女的化身啊),平时见面就吵架,有时候还差点打起来。可是,真正遇到了困难,另一个人会伸出兄弟般的援手。譬如老谢出狱,老陆拎着白酒去看他,开导他,那些话只有老编剧才写得出,老戏骨才演的好看;老陆因为丧子而得了精神病,老谢去医院给他洗脚,令人伤感不已。这种底层人民互相取暖的兄弟情义,恐怕也只能在外乡的漂泊者之间才能找到。
这两对角色我认为是《外乡人》最好的故事,之所以好,还有一个共同点:喝酒。轮子是内蒙人,叶子是四川人,这两个人都是好酒之徒,酒量也大。叶子一整就是七八瓶啤酒,一失恋就喝酒,她喝酒的样子很好看,鼻子盛开着鼻涕花,眼睛却写满深意。叶子被毛头欺负的时候,轮子打抱不平,毛头搬来一打啤酒让轮子喝光才肯罢休,结果轮子直接对瓶吹了一瓶白酒。我们曾经的校园爱情呢,不也是这样吗?是的,我见过的,我听过的,是这样的。我觉得女生贪杯好酒一点也不是坏事,和女生喝酒,我从来都是以兄弟的名义敬你们的啊。
老谢和老陆也是如此,他们频频在小店喝啤酒,在小酒馆喝黄酒,在家里就花生米喝白酒。中年男人的喝酒往往最可厌,特别是七八个人胡吃海塞,吹牛拼酒,都很讨厌。但是,两三个男人喝酒就不是这样了,不论是同年的朋友还是父子翁婿,不论是冤家还是兄弟,两个男人对着头喝酒,声音不大,会心很多,那种甜蜜、舒适、美好、天宽地阔,不在其中者难以体会。老谢和老陆就是如此。
《外乡人》除了人拍的好,酒拍的也好。酒这个东西,我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这一点,我没什么可争的,谁也别跟我争。当然,我目前处在戒酒期,期待顺利完成今年的任务,然后就可以开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