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是一部由山口雅俊 / 川村泰祐执导,山田孝之 / 片濑那奈 / 矢部享佑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一):努力就会变糟
日剧,社会现实黑暗系列,掺杂了很多冷幽默和反差萌。所以,即使你可能会被里面的绝望啊黑暗啊吓跑,也会被一些巧妙的打趣给拉回来。更何况反差萌这种舔屏男主的剧,就是为了喂饱这群欲求不满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观众。剧里很荒诞,但可怕的是发现现实更荒诞。连舔三季加番外后的我,已经对【人生会越过越好】这句话无感了,充满了【努力之后肯定可以变得更糟的吧】、【人就是要一步步被玩坏的吧】、【先被玩坏的人果然比后被玩坏的人玩得更好】、【要做出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先被玩坏】……这样子的想法。最后导致电影版的《暗金丑岛君》看一分续一秒,现在都舍不得(不敢)看完。
但这个剧依然是很好看。平凡的幸福这种东西,不丢掉就不会觉得珍惜,有时候丢掉了反而觉得更好。努力的方向在平凡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你进一步,然后生活让你退一步,这个时候却反而突然有方向了。这可能是这个剧唯一有正能量的地方。就你怎么能随便让一个安逸着腐烂的普通人发现生活的方向,造作呀,鞭打呀,创造GDP呀,互动呀!而且对于白纸一样的普通人生活,要做改变,第一步难道不是只能先失去吗?
好真相。
人生只能越过越糟。努力的第一步就是变糟。真相的负能量。不过,不努力的话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以前一直以来好糟呀,然后就自杀了。这部日剧里出现这种自杀行为的也是挺多的。就结局喜欢度来看,还不如那些懵新一样的普通人破碎过的结局。
说到这里,这个剧怎么还是一点正能量都没有呢!有的,接受好努力之后会变糟的这个设定就好了,接受不输就是赢,赢一场就赢了全部的设定就好了。你看,努力之后就会变糟,但起码改变了,突然就从一潭死水的普通人生活变成水流湍急的漩涡,至于这个漩涡是把更多的人拖进去,还是爆破汇成向前的力量,迷人的未知数。
最近的美国大选,川普说“自己作为一个富人,本来可以很安逸地生活,明知道竞选总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还是来了”,大概意思是这样,就现状来看,这也是一个“努力就会变糟”的现实例子。就自私自利的角度来看,这种赔本的生意不会有人去做,但现实的荒诞程度没有多少理性的成分,川普坚挺地做到了现在。没有什么悲壮,什么自嘲,就是普通地阐述事实。
或许,正如大热的美国大选一样,《暗金丑岛君》之所以迷人,也是因为真实地展现了我们几乎全部都是不按理性出牌的人类。
努力的确会变糟,可是不改变的话应该会不甘心地死吧。以及这里的巨大反差是,不管怎样的荒诞都可以萌出新高度,人类讲冷笑话的能力就和做表情包一样出色。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二):秉持原始丛林法则的高利贷行业,究竟该不该死?
今天要看的电视剧,是讲高利贷的。
在看之前呢,这段要先放出来:根据《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民间借贷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我们都看到,近期高利贷不断被人们讨论,有维护法律尊严的一方,也有支持高利贷存在的一方。
当然大多数人都是站在维护法律尊严这边,但也有很多人觉得高利贷的存在是合理的。譬如前几天,有网络红人对高利贷的评价是:不从法律的角度看,高利贷是市场之善、反对超过一定利息法律就不保护、警察不能介入民间债务纠纷、学点经济学很重要。
这番言论马上获得10万+的阅读,4000+的点赞。虽然我不懂经济学,但还是不自量力地想思考一下:不从法律的角度看,高利贷究竟是什么?
暗金丑岛君
闇金ウシジマくん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三):我也只是写给自己看罢了
当我不开心了,绝望了,我知道这世界上并没有人想要听我的呐喊,也化作滴滴哒哒敲击键盘的声音。长大以后,每个人都是自成一个世界,各自独立,哪里来的融合。
所以越老越孤独。我们离群索居,只想着从别人的世界里挖掘有价值的宝石添置在自己的世界里,至于悲哀、落寞、寂寞之类的垃圾,是没有人会想要的。哪怕沾染一点,都嫌脏。
我也没什么不同,也知道自己没办法承担别人的世界,却越发喜欢看阴暗的片子。因为总盼望着在黑暗之后有天晴,在绝望中有希望,在丑恶中仍然有善良。
暗金丑岛君有两季,还有电影版。我看到第四集,已经不知道还能再继续多久。
不能幸福的人,也是一种无能。我们四处奔波,殚精竭虑,或者画饼充饥,不思进取。人生的意义是我们寻找的青鸟,而找不找得到,却不取决于我们的努力,但我们却仍要努力。伸长了脖子,憋红了脸,一步一步走出的都是艰难。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四):一个不小心就给看完了……
黄暴的高利贷从业人员故事。另外也有相当多的笔墨交给风俗业者。几个人物带起几条线,每集的故事又基本独立,结构很不错。
缺点方面,除了最后一集故事略跳和人物性格转变太快之外(或许理解为漫画式的脸谱化比较好),其他都在水准之上。
另外女主角的人物设定有点问题,在欠债人面前非常凶暴,在放贷者中间却充当圣母角色。
人物方面
1女主角意外地相当有味道,不愧是(在设定中)拍过AV的女性……唯一不足就是那个鞋也太不搭调了。
4希崎杰西卡和横山美雪真是太惊艳啦。演技也非常自然。尤其是横山美雪……让人忍不住就点开了一个绿色的论坛。
希望她们最后也找到自己的幸福。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五):因为有光 所以有黯
1.不要因为欲望而借贷,没有任何的借贷是有必要的,即使是投资,借贷也不算是良好的选择,虽然很多公司都依靠银行的借贷创造了资金链条,但断裂之时必然体无完肤。更不要说因为消费而借贷,每个月都用下个月的薪金,为了买喜欢的东西而透支未来的生活。想一想就不舒服。也许我老套了,但我实在不想活在银行的阴影下。
2.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借贷也没什么不好,必然他们会选择既定的生活路线不断重复下去,而希望每一个独特的开始都不错过的人,必然会选择避免借贷吧。
3.影片里出现了大量的av女优……这真是个有趣的片子,黑暗和黑暗本来就是应该联手才会创造出另外的景色吧。不过这片子给人感觉挺有意思的,坦荡的面对这些黑暗,比闭起眼睛来装作没有这回事要好很多。
4.剧集不长,之前看深夜食堂也是这个长度的,感觉相当不错,虽然节奏不同,但却很抓人,看看挺好。
5.回头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期望化身超人,其实转眼一看,其实都那么回事,也没有多少不一样的。只不过时间上有人投入给工作,有人投入给梦想,有人投入给电视,有人……反正挺好。可结局就不大一样了。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六):人生作死指南
过年期间,安安静静看完了两部《暗金丑岛君》以及两部电影版和一部番外篇另加漫画连载,看完胸中阴郁发毛,总有什么东西不吐不快。
这其实是一部很好的人生作死指南,虽然里面什么道理都没讲,只有一个个冷冰冰的讨债与债主毁灭的过程。看完之后,一股寒意挥之不去,因为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绝不少见。
就在去年,我认识的人中就两例因为赌博毁掉整个家庭的悲剧。他们本来拥有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却亲手埋葬了一切。
黄赌毒之类真不能沾,”引以为戒“四个字真是警惕再多遍也不多。
表面上似乎罪恶在于高利贷,残酷无情,逼良为娼。实际上高利贷只是一个爆发的节点,真正引导里面那些人物的悲剧生活的,是不当的欲望。
欲望本身没有对错,就像火药制造出来可以用来放烟花,也可以用来战争。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欲求,对认可和尊重的需求。
如果有错,那就是错在对欲望的失控。一旦欲望失控,产生了贪婪、愤怒、愚痴,那就离毁灭不远了。
为了虚荣心过度透支的大公司白领,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中年猥琐大叔,急于求成野心膨胀的创业年轻人,为了充门面还不出贷款的出租车司机,30多岁愤世嫉俗在家啃老的宅男...等等
片中这些平常普通之人,他们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坏人,却几乎没有人值得同情,因为他们都是自己一步步把自己的人生走向了地狱。
人生充满节点,尤其是作死的节点。对于有梦想的,在奋斗的,努力乐观的人,即使再卑微再贫穷,我依然肃然起敬,而那些明明有一手好牌,却毫不可惜地践踏之人,就算不说活该,也没有安慰的心情。
日本有个节目叫《頑張れプアーズ!》(加油吧穷人!)里面有好多穷人的生活,都让人很无语,比如把所有钱都用来追星,所有积蓄都用来改装车子,无止境地购买玩具手办等等,为了自己的爱好,入不敷出,生活拮据。
往往这样的穷人,非但得不到想要的援助,反而受到嘉宾的冷嘲热讽。(这个节目好腹黑...)
因为一个人一旦堕入自我欲望的深渊,外人非但救不了,反而可能像剧中的朋友家人一般,纷纷被脱下水遭殃。
人无恒产则无恒心,孟子所言非虚。
人作死,就会死。
可怕就可怕在,还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正在作死。
重要的话要说两遍!引以为戒!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七):我的三部丑岛君
第一部,印象最深的是女主。从圣母到大姐,从天真到现实,其间的挣扎真实到使我身临其境。而她到底有多少故事,编剧没有摊给我们看,但很显然,已经足够了。谢谢你,血性的大姐姐。
印象最深的,负债人当高尔夫球柱,在债主挥棒时,丑岛君面无表情,姐姐身体颤抖着背过身去。
一棒挥出去,掺着血迹,姐姐手脚并用去捡这样的球,和负债人的牙。
弹幕里尽是说搞笑的。
然而,如果是我,我应该也会做出同样八嘎的行为。
因为浅尝,还尚未吃透。见过的场面不足以支撑自己拥有丑岛君的气场。
一拳直接揍出去,比丑岛君和另外两位还要快。快到甚至可以称之为本能反应。
瞪大了双眼穿着一身黑的姐姐,在那一瞬间所爆发出的戾气,我觉得我可以憧憬她一辈子。大吼着“巴嘎雅楼给我还钱”类似的,丝毫不显粗坯,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被背叛又错愕并且有力量去将车轨掰回正道的大人。
你问我什么是正义我也不懂。
对于我们来说,客人才是最可怕的。
我已经知道身处何地,就该只为自己考虑周全。
这个片子太过现实、尖锐吗?
并不。
也许,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真正踏入高利贷的生活。但是剧中人物的困顿我们没有嘛?如果有机会,以欺诈高利贷的手段,并且有领导人,无偿赚取高额利益,回想起来还可以将全部责任推到领导人身上,你确定自己不会走上歧路吗?嫖娼者遇到温顺柔美的女人,你确定不会深陷其中?相比于拼死拼活才不过几千的工作,一旦尝试风俗业,想脱身真的那么容易吗?有没有不想工作永远赖在家里的情况,有没有疏离亲人而去相信陌生人的时候,有没有被操控过却浑然不自知的时刻?
我也是。只信任钱。钱能够买到一切包括幸福。
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作为商品交易中的等价交换物才得以赋予价值。从货币的本质来讲,金钱就是属于群体生活的一部分参与现实。无论是只信任钱也好,只爱钱也罢,这些孤傲的拜金者潜意识或者说本质上就承认了自己是群体生物的事实。
需要钱,换得男友或女友的爱、换取名誉、换取自由、换取时段的温存、欲望的满足、寻找或填补自己所失去的运气、还有只为生存。
不知不觉,服从于人类生活的金钱地位日益上升,直到,为了这神圣的赃物出卖人类的身体和灵魂。到底是什么让它愈加张狂。
是奇特的人性啊。
之所以说奇特。每一部里,必然会有一个干净的角色。无论是第一部中从未放弃希望的小堀,第二部中始终拥有明媚笑脸的基友,还是第三部中一点点找到人生意义的死宅。相对的,恶徒从不稀少,有些最后洗白,有些作茧自缚。恶的深渊还是平淡的光明大道,人的特点就在于每一处都是转折点。每一个选择都将把伏笔深深埋在蝴蝶效应里,等待着时机看哪天世界刮起大风,被这大风卷去哪,问问自己就知道了。
第二部。结尾,是这三部中最喜欢的。也许是因为手法。在这最后几分钟,看到了,命运的可怕之处。天上那人就像个老小孩,设计这一切玩味十足。PAPIKO疯掉在路上闲逛,多年前邂逅的援交女看起来安稳悄悄打了个招呼,曾经温柔如水的女神眼里从没装下你,基友最后没有去成纽约被黑社会弄得不知怎样。
哦对,这次,除丑岛君之外全剧组智商下线。但说实在的,现实里智商一直在线的有几个?
该犯错时就犯错,犯错了就要像大叔一样承担责任。
引用第一部里丑岛君对女主说的“嘴里整天挂着责任,但是责任永远是属于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没有资格的人说再多都是装腔作势。”类似意思,原文想不起来啦~
一定要好好的成为大人。
承认自己的平庸很难。但是要承担起非正当途径获得的成功更难。
【大写的PS:那个G10实在太像我家让叔了(手动再见)】
第三部,斯德哥尔摩是我一直感兴趣的课题,讲真,实在可怕。
以前从涉猎略广的朋友那里得知这种症状,肤浅地查过一些资料,觉得好酷哦!
我现在只想“啪”地狠扇自己一耳光,酷在哪。
恶魔,地狱。
利用身体的本能和物理刺激加上神经记忆系统的操控,令人发指。
三部连续看下来,在第三部我真正体会到了所谓脆弱的人性。
为了水和食物,可以放弃自己工作和朋友。违背真心听命于人而变得面目狰狞。
为了避免疼痛可以承认莫须有的罪名。经过再三说服而相信自己犯下无端的罪恶。
抓住每个人的弱点,逐个击破。让其甘愿臣服,成为忠心的奴隶。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
太过混乱了,而不知道说什么。
对于这种奇特的心理,总归还是看不太透。处事浅薄,思考不够,体验不足,尽是些道听途说,耻于拿出来显摆自己的无知。
三部下来,脚步一点点加深,警钟的声音也有由浅入深。这个节奏感我喜欢。幸好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很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现实中,几乎全家死亡。
嗯。现实往往更加尖锐残酷。
安稳生活的人,请加倍珍惜自己的美好时光。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八):希崎ジェシカ !里面很多大牌,你懂的!
前几天已经看了第一集,不过是听完的,没看画面,今天认真的看了一下,结果。。。。。。。。。。里面把最近爆红的几个大牌新人都用上了,当然不是POP 偶像大牌,是A。。。。。。。。。。。。V大牌
杏奈:横山美雪 瑞树:かすみりさ モコ:希崎ジェシカ
小百合:西条るり
希崎ジェシカ 大美女一出现,我还以为看错了,结果CAST出字幕的时候,不只有她,还有横山美雪,西条るり 。。。。。各种,很有卖点,还有ALICE JAPAN的今年主打的新人,辰己结衣,就是那个金主老头 大原三人组里的其中一个
抛开这些女优,日剧惯有的人生哲学也是亮点,至于看到有人说女主片濑娜奈不好看,确实不是第一眼美女,以前看BLOODY MONDAY里她演叛徒,然后是《决定不哭的日子》里面某OL,还真记住她了
这剧卖点绝对是一下上了七个知名XV女优,正如上一季《自恋刑警》里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把RIO找来客串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九):生活还有这一面的
这种生活真的很难想象。所以好奇。
当一切的一切,只剩下金钱和性两个关键字的时候,爱和理想之类的,真的还能作为信仰么?
为了欲望,或者被逼无奈。一步跨出,便再无回头的机会。暗金告诉你什么是绝望,逃无可逃。
除了自我消失。
然而残念,会被生活打败的人,大多不是那么有勇气了结自己的。总是期盼着新的转机,然后越陷越深。
作为观众,却也着实心寒。
过上这样的人生确实是种杯具。可是遇到同样的状况,也许自己也只有顺着同一条路走下去的选择。
只能抚胸口,幸好。
丑岛从来没有表情。
但不是没有感情。
因为社会太过现实,身边可以信任的人就显得更为重要。
陪着去医院也好,冲进WC去解救女人也好,甚至打赌然后吃讨厌的蔬菜。在车里,他阻止了想要下车的她。虽然依然看不出情绪的波动,远远的,从耳机里传来的对话,大概也打在了心上。
反噬,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灵,大概就会被吞得连骨头都不剩下。
丑岛,不算如鱼得水的自由,却也真的属于这样的人生吧。
这话也许过于残忍。
山田孝之的外形打扮初看着实让人吓了一跳。一路追下来倒也觉得可爱。
再黑暗的日剧中也会有一丝象征正义的光明。作为化身的片濑中规中矩的表现,不招人厌,却也留不下太多的印象。
频繁出现的AV女优,倒是个性鲜明。对风俗业也确实有了一些“原来如此”的想法。
唯一有些不满的是最后那一对朋友的结局。
之前那个看了女友的生日留言,最终决定一个人去海上工作的浮夸男,在这种复述社会最黑暗一面的连多里,大概的确泛出一丝与众不同的亮光。想说感情是真的存在的,也想说人生还是可以相信的。
可是当这样的桥段重复出现的时候,反而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最后那对朋友的见面,温情的想要颠覆整个剧的主调。然而对我却只留下不解。不过,也许只是我太过心理阴暗,太过不怀好意地揣测人心了。
《暗金丑岛君 第一季》观后感(十):残忍残酷残杀
本剧描写的是一位放债人的日常生活。在这里。没有公理,没有道义,只有无尽的欺诈。丛林法则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比得是谁更恶,谁站在食物链的上层谁才能过得舒坦。所以要想不被吞噬,就要去吞噬别人。
对于借高利贷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呢?我原以为,大多数人往往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借。但看了以后才发现,并非如此。有的人是为了应急,有的人是为了生活,有的是为了情感,有的人根本就没想过还,更有的是为了欺诈。借了再借,还了再还,直到受不了了就一死了之,完全就没想过给家人带来的痛苦。欺诈男最后抗下了1400万的债务,而且会不断累积下去。毕竟是10天50%的利息啊。当然,该剧也给人以希望,体现出了淡淡的温情,如软饭男抗下债务去打渔,漫画家去打工还钱。当然,也有怪老太婆,到期不还,被女秘书抓到了才还,今集又借了,应该有背后的故事。
同时也描写了风俗店的几位小姐与她们的客人。瑞树比较讨厌,利用完了就甩,苦恼女为成绩担忧,更不敢想明天。相信瑞树应该受过刺激,只相信钱。她的那些客人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把希望与慰寄放在这种人身上,怎么可能有真爱,白白的被利用与玩弄。瑞树时间应该是个小高潮吧。那个客人怎么看也还不起啊,不知道社长怎么解决。
该剧描写的是女主逐渐认同男主做法的剧集。熊猫并不是绝对的恶。他只是适应所谓的里世界,不报无谓的同情心,损人利己是正确的,损己利人那是找死,何况对方也不会感谢你。当然,熊猫并不是没有同情心,如给死者上香,阻止客人在孩子面前下跪,相信他也遇到过高利贷事件。既然斗不过黑暗,那就投身黑暗,起码不会死去。我觉得对熊猫的描写是该剧最大的高潮,社长的身世是最吸引人的。
超喜欢op的,鸦的巣立ち很契合该剧的世界观,残忍残酷残杀 。最后再多嘴一句,千万别借高利贷,为了让你还钱什么都做得出来,毕竟其本身就已经犯法了,还怕做更多犯法的事么?欺诈男就是不明白这一点,才坠入无底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