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归国》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6-24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归国》经典影评10篇

  《归国》是一部由鸭下信一执导,小栗旬 / 塚本高史 / 向井理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归国》影评(一):关于片中提到的“无言馆”:〔转〕我见过伊沢洋

  2011年春天,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阳春三月——铁扬艺术展》,日本友人作家、艺术评论家窪岛诚一郎先生专程从日本来北京参加画展开幕式和研讨会。窪岛先生发言风趣,说:人在看画展时,想偷走哪张画,哪张画就是好画。铁扬的许多画我都想偷走。窪岛先生的发言带着无比的友好真诚,也活跃了研讨会的气氛

  两天后我们在他下榻的华侨大厦话别。当时谈到他在日本的事业。而他的事业又联系他所经营别开生面的“无言馆”。几年前我在日本办展时,曾两次到他的馆内参观,并写下了一篇散文,但散文始终没有寄出发表。这次窪岛先生来北京,我把散文给他看,请他先在日本发表。窪岛先生说,让它在中、日两国同时读者吧。我说,好吧,我投个稿。

  在离开日本的两天前,我从东京再次来到信州。我来信州一是为得向老朋友窪岛诚一郎先生告别,二是为了再次到窪岛先生主持的“无言馆”参观。

  窪岛先生是日本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且是“无言馆”馆主。

  信州是日本长野县上田市一带的古称。而“无言馆”是窪岛先生主持的一个别开生面的美术馆。这里收藏陈列着二战时日本一些受过美术教育,后来战死在亚洲战场学生绘画。展壁上除陈列着他们的美术作品外,展柜里还陈列着不少他们的遗物和遗文。当年为搜集这些战殁学生的作品和遗物,窪岛先生花费了8年的时间,足及全日本,付出辛劳便可想而知了。

  无言馆突立在一座不高的小山上,是一座朴素无华灰色建筑。右面是著名的前山寺,左面毗邻广阔的千曲川洼地。信州的11月正是枫叶殷红、银杏叶子黄得浸人肺腑季节,且多小雨。现在四周的风景更为这座小小的美术馆增添了几分色彩浓郁肃穆

  作为一名中国画家,在日本的十几天中,我两次来到这里,并不是为得研究关注哪位青年佳作,我是为了馆中那几双朝我注视眼睛而来。也许是生于1916年、死于1942年的伊沢洋(汉译伊泽洋),也许是生于1912年、死于1939年的田中角治郎,或者还有一位叫日安高典的青年……他们的目光已经被凝固在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上。其中伊沢洋的目光尤其引我在馆中流连忘返,那目光一次次和我作着“无言”的交流。我之所以能和他的目光作交流,是因为那目光实在没有战争中人失去理智狰狞,没有因了屠杀而神经兮兮的自鸣得意。那目光中却有几分安静中的平和和几分处事的怯弱,也许还有几分希冀中的抱负,这一切又带着明显稚气。我熟悉这目光,这种熟悉不是始于窪岛先生的无言馆,而是始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那时我尚是一个几岁的孩子,连少年都称不上。

  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残酷年份。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支使,日本军人在我的家乡冀中平原,正发动着被称作“五一”扫荡的军事行动日军所到之处尽是一片不忍目睹的凄惨。这年的正月十五凌晨,日军包围了我的村子。在四面的枪声中我家院子里已拥进了十几个日军。有翻译命令我的家人走出屋子院里一排站定。接着翻译官便按名单念出我父亲名字,显然这次“鬼子进村”,我父亲便是他们搜捕的对象之一。我父亲——一位当地知名爱国人士,当时他正以各种形式参加着抵抗运动。当家人回答说我父亲并不在家时,一双手便揪住了我的粗布棉袄。这双手差不多是把我从家人中提出来的。然后他们命令我面墙站定,便有铁器顶住了我的脊梁,这是“三八”枪的枪口。

  长大后我懂得了“人质”一词。这时搜捕对象不在,找一个几岁的男孩做人质是再合适不过的,因为我的家中当时就我一个男人。我的几位父辈和几位兄长早已投身于抗日前线。

  我面朝墙壁等待着等待着他们对于我这个人质的发落。这时,日军四散开来,屋内便响起搜索声,随后一股火烟从一间屋子里升腾起来。浓烟和火舌弥漫住院子,房子已被点着。他们也终于有了发落我的最好办法,便是把我扔进大火,这再简单不过。我被倒剪着胳膊提起来,浓烟把我裹住,火舌已经舔到了我的脸。我开始呼叫,希望能躲过这一灭顶之灾。我挣扎着向身后看去,眼前尽是狰狞的目光。不知为什么,只有一人的目光特别,那目光分明有几分安静、几分平和、几分怯弱,或许还有几分同情,它正飘浮在人后。他也踌躇着似乎不愿向前帮助他的同伙把我推向大火……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街上一个什么声音吸引了正把我扔向火中的日军。他们竟放开我提枪向外跑去,这时后面那双目光才向我移动过来,他踌躇片刻,一步跨到我身边,悄声对我说:“开路。”我迟疑着看他,他又向我的脊背猛击一掌说:“开路。”并向墙外一指。说完才大踏步追他的弟兄去了。出门时又回头朝我看了一眼,还是那种目光:平和、安静、怯弱。我懂日本人说的“开路”便是让我走开的意思。他是让我尽快离开这里,免得他的弟兄再回来继续对我的发落。于是我撒开了腿,像只野猫顺着一棵树爬上房顶,跳过院墙,逃向冬日寂寥田野。当那伙人再次进入我家寻找我这个人质时,我已不在家中了。

  60多年过去了,60多年中我不时忆起那双不与他的同伙为伍的目光和他告诉我的“开路”。现在我在窪岛先生的无言馆里才突然醒悟,那不就是属于伊沢洋吗。我相信一位热爱艺术的青年是会有这种目光的。具有这种目光的人是不忍心把一个孩子推向大火的。当我看到伊沢洋所画的全家人肖像时,更使我坚定信念:一个五口人的家庭,围坐在一个小餐桌前喝茶读报,灯光是那么温暖一家人的脸是一个赛一个的平和可亲。而伊沢洋自己正站在家人身完成他的这幅《家庭》欢乐图。这样的家庭需要战争吗?这样的家庭懂得杀戮吗?只有在这个家庭中生活过的人才会向一个面临灭顶之灾的孩子说声“开路”。在无言馆我还注意到伊沢洋的油画箱,遗留在调色板上的颜色排列有序,用过的画箱被擦拭得明亮可鉴。可见,伊沢洋是一个热爱家庭、热爱艺术、对生活充满情趣的青年。

  但我也读到过一个日本侵华老兵回忆录,他谈到当兵来中国后,首先要练习杀人。他也被迫用活人做过练习。当他举刀练习时,眼睛开始是闭起来的,后来习惯了这举动眼睛便睁开了。我想,那闭起来的眼睛,便是伊沢洋式的眼睛吧。睁开时便是另一个人了。我不知道后来的伊沢洋君有没有把刀举起,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个受军国主义驱使的军人,也许终归要忘记自己对艺术的情谊和对那个温暖家庭的眷恋,变得不再是自己吧。但我愿伊沢洋的目光永远是凝固在照片上的那副目光。

  还是60年前,我再次遇到过这双眼睛,那是1942年的酷夏,在我的家乡冀中赵州城的柏林寺内。两天前在县城东南的一个村子,日军和抗日军队打了一场遭遇战,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双方的伤亡在这个县均属空前。战斗结束后,我亲眼目睹了什么叫血流成河:在一个敌我双方拼过刺刀的村口,鲜血灌满了村口的车道沟。那时战死的日军已被横七竖八地装上卡车运回了县城。按惯例,战死的日军都要火化,然后将骨灰运回日本。我们县城的古刹柏林寺就是日军的火化场。火化时战死者尸体被安放在一张铁床上。活着的军士专折下该寺内宋、元年代的古柏树枝做燃料。被点燃的柏树枝在铁床下冒起浓烟,燃起烈火,烟味和肢体燃烧后的气味会传到几华里之外。当地人把此举称作“熰洋兵”。每逢这时便有人围在柏林寺的断墙观看,日军已顾不上墙外围观的人群。那次战役后,柏林寺内自然要点起烈火“熰洋兵”了。我和两个伙伴,是闻见气味冒着危险前来观看的。我一眼就盯住了一具被摆放在铁床上的尸体,他一只胳膊低垂至地面,头歪在床边,没有闭合的眼睛正好转向我这边。一瞬间我又看到了那双熟悉的眼睛,那目光分明又在和我作着交流。现在那目光里除了平和、怯弱分明又增添了无尽的痛苦。它似乎在对我说:你看到了吧,现在被烧的是我,而不是你,我是一个侵略者。我双手扶住柏林寺低矮的断墙,心揪得很紧。我跑开了,一口气跑回到家中。那天寺院中陈列着许多张铁床,烟冒得格外浓烈。我跑着,烟在我身后铺散……

  离开无言馆时,天又下起细雨,站在馆前向山下看去,红叶在细雨中飘落了许多,地上更殷红了。我用彩色铅笔画下一张速写,雨不时滴在本子上。在细雨中我总听到一个声音:你看到了吧,现在燃烧的不是你,而是我。那声音像来自山那边我的国度,又像来自身后窪岛先生的无言馆。

  回国后,我仔细翻阅窪岛先生赠我的无言馆画册,研究着伊沢洋的从军经历。原来伊沢洋没有在我家乡驻扎参战的历史。但我却固执地相信,那是窪岛先生在整理战殁学生生平资料时的疏忽,他本是来过我的家乡的,我见过伊沢洋。

  http://www.qstheory.cn/wh/ly/201202/t20120208_137618.htm

  《归国》影评(二):这不是穿越剧 这是鬼片 很明显的国产传统鬼片的设定

  看到这身衣服 我就一直在纠结 应不应该看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狭隘的爱国主义 但是不得不承认 二十多年的这种教育在我心里所留下的 基本可以说是一种生理上的反感了 而且还是在钓鱼岛处于风口浪尖的这种时刻 但是 这种设定 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

  在他们国家被称作英灵 而在我们这里 就是恶魔 战争就是这样吧 哪有什么绝对正义 谁对谁错永远都说不清楚 但是因为这些而失去生命的人 失去家人 失去朋友 失去重要东西的人 都是值得尊敬 值得同情的(当然也有死不足惜的人)

  战争真的太残酷了 活下来的人都带着对死去的人的愧疚 死去的人带着对或者的人的惦挂 一辈子就这么背负着

  和平后的世界 人们是不是都变了呢 也许不是时代问题 在战争的时候狼心狗肺的人也要多少有多少

  “被国家驱赶到并不想去的杀戮场 每天都在想怎样才能死掉” 是不是大多数的士兵都是这么想的呢 看国土安全的时候也是 战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要对为了祖国 今天而死去的人们心存感激 不能让他们就这样灰飞烟灭

  看了的话可以加深下对日本人的了解 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

  我发现我就知道穷感动 故事深意都看不出来

  “贫幸” 这个现在也常常被提起呢 确实好多人都说不如以前快了了呢 但是我感觉不如以前快乐了 绝对是因为自己到了这个年龄

  写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归国》影评(三):不忘初衷,心存羞恥。

  第一天,也是晚上看的,關了電視關了電燈,窩在被窩裡,沒過幾分鐘又打開電視打開電燈。我承認我膚淺又膽小。最后一班列車,英靈,暗暗的色調。。。只是慢慢的慢慢的,進入了狀態,看到最后,眼角竟有點濕潤。

  第二天,忍不住又看了一遍。每一個人,給的篇幅並不多,可是卻絲絲入扣。

  最溫情的莫過於大提琴与鋼琴的愛情。65年,他,依舊年輕,只是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她,青絲變白髮,親眼見證着日本的變化,自己卻從未改變。抱著他最后的情書,日復一日,活著,思念著,等待著。終於在燈枯油盡之前等到了他,那個把一輩子都規划給了他的男人。“天亮就得走”,“再見”。等了那麽多年,只為這最后一面

  美蘇學院的似乎就沒有那麽幸運,最后一封情書,被檢閱官無情的撕毀。唯一的鏡頭是那幅裸畫后她哭著喊夠了夠了。她愛他,理解他,支持他,只是,戰爭只給了他們三天的婚期,而後天人永隔。時隔65年,她已無跡可尋,那些年,她可曾恨過他?已無從得知,只是,癡情了一輩子的少尉從心底裡原諒了撕毀他的情書他的人性的檢察官。他們,都是戰爭的犧牲品不是嘛?

  最深入人心的莫過於北野武了,有他的地方,總是那麽乾脆而又發人深省。多麽美麗的女子,亦是為了愛情,一夜溫情,就那麽改變了自己所有的生活軌跡。一個人,生孩子,養孩子。從一個熱情洋溢,肌膚吹彈可破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躺在病床上不會動彈,只靠著機器維持生命老太太。可是比這一切更可悲的應該是他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就那麽在功成名就之後把她拋之腦後,在得之她死了之後不是傷心竟是一種解脫,肩上的重擔終於放下了。每一個人看到這裡都會憤怒吧,北野武用他一貫的風格,一刀斃命。然後在那裡絮絮叨叨自己漂浮在海上的六天。當最后的最后,健一說他她最初的時候只是想讓母親過的更好,只是不知道哪裡出了錯的時候,北野武打了他,打的那麽理所當然。心,就在這一個個的動作間,一句句的對白間,漏掉了那麽多拍。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是不是都默默的想過,等我們長大了要很努力的讓父母過的更好?可是,當我們真的一點點長大一點點走像社會的時候,是不是和健一一樣,不知道哪裡出來錯,卻再無力去顧及自己的父母?雖然不至於那麽極端,卻有了更多的比父母重要的重要的事情。

  65年之後,和平有了,富裕有了,只是幸福不知道去哪裡了。

  貧幸,貧窮的貧,幸福的幸。這個爺爺輩自己造出來的詞,已經離這個社會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當我們死去,當人們遺忘我們,我們可能就真的死了。可是,活著的就肯定幸福嘛?那為了逃避戰爭裝病的上司活到102嵗的時候是多麽希望自己能死去阿?

  生,死,貧,富。都与幸福無關。

  只願在生活的軌跡里,不忘初衷,心存羞恥。

  《归国》影评(四):归国,归何处?

  几个月前看了这部而影,但是当时比较忙,没空写影评,今天又想了起来,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很有些值得评说之处。

  影片的主人公们,是现在在世界上声名狼藉的日本旧军人,大约日本人也知道,他们当年皇军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这群鬼魂主人公们坐神秘列车来到东京的时候,也只能是在半夜。他们听说日本在战后建成了世界上第二发达的国家,倒也很欣慰。去看看战后日本的新面貌吧!

  的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想找点当年的遗迹都不好找了。而新的和平日本,也不像这帮老兵想的那样好。年轻人唱着“老家伙不要管我们,吃白饭有什么不好”的RAP,这简直和他们当年受的武士道教育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大家也不向天皇表忠心了,居然觉得啥也不干也很好,世道变了啊……

  有的人看到了当年的画作,有的人听到了当年弹奏的曲子,这些东西,都被战争给打断了,战后的亲人,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好处,也看到了社会滑向了另一个极端——人们变得冷漠,自私,不负责任。高泽当年的妻子感慨孩子们不会唱歌了,只会玩手机;大宫的妹妹死了,她儿子只是发短信:“一个包袱放下了。”就如这群鬼魂的队长所言:“人们偷懒了,不知道贫穷中也有幸福,这叫‘贫幸’。”

  但是,也诚然有让人高兴的地方,大宫上等兵一时激愤,“越界”杀了自己的外甥,队长感慨道,“能为一个人死了而吵吵闹闹,还是很好的,比我们当年几十万人死了都没人关心好。”好歹,人的生命不再如草芥了,这的确是极大的进步啊。

  人为什么变了?

  就像那个被大宫捅死的金融专家所言:“一开始我不是这样,我想好好供养妈妈,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不能不工作,就把她忘了。”这也是他变成鬼魂后被打嘴巴的原因:人们不愿意面对痛苦了。归根结底,还是文明社会出了问题,人被物化了,以至于孩子们都不再享受唱歌的快乐,只是玩手机。当年这些被驱赶上战场上的军人们珍惜的东西,到了后人这里,反倒变得没啥意义了,这就是文明病:人们过度关心自己,而忘了别人和过去。

  对于这帮旧日本军人而言,新日本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甚至让人生气。但是,和平的确是美好的,人的生命也的确是美好的,不能随随便便就让谁去送死了,福岛危机之前,有个日本青年接受采访时候,被问及是否愿意为了国家去死的时候,他答道:“让人去死的国家,还是灭亡好了。”诚然,人生命的意义被高度重视起来了。

  这部电影是2010年拍摄的,从今年的福岛危机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明病的种种后果,这部片子,倒真像是谶言啊。作为日本的邻国,我们也有过日本昭和时代那种既疯狂又质朴的时代,而如今的文明病,也不亚于他们,更有各种旧时代的余毒未尽,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这部片子里面想到些什么。

  《归国》影评(五):相见不如想念

  这部戏最具象征意义的莫过于大宫的部分。用一点影射的类比,大宫是在战争中亡去的日本,明美是在战后艰难岁月中挣扎的日本(或者说,明美就是日本,从过去到现在的日本),健一则是这个所谓富裕而便利的日本。逝去的日本以为他们的赴死是为了战后的日本能够更和平与幸福(近来的日本二战剧似乎特别偏好这一点,即强调在战争末期明知送死的军人依然奔赴战场时所怀抱的信念:用自己的死来让战后的日本更幸福。这恐怕超出了国外观众的理解能力。),但事实是他们和战后备尝艰辛的日本都被这个异常和平、富裕和便利的日本遗忘了——他们都死了,不死的也成为了负担。

  影片结尾无疑给了一个相对光明的情节:健一痛哭流涕,知错欲改,而明美则向哥哥表示了感谢,却调皮地不愿露面。最终,大宫仍然没有真正看到幸福快乐的明美。大概编导们也想说,虽然我们希望现在的日本能知道羞耻,但谁知道能不能看到呢。

  将意想之中的思念与短暂相逢的柔情与对现实社会的强烈批判糅合在一起,尤其是与那些毅然赴死的英灵们强烈的信念进行对比。这样的手法在日本二战纪念类的影片中用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归国》让这些英灵直面现实社会,确实有点别出心裁。不过,我其实很想知道,如果这些英灵回到大洋之中,见到其他战友时,会跟他们怎样描述65年后的日本呢?

  .S. 说句题外话。《归国》延续了日本的反思战争类影片的传统,即所谓战争的伤害,指对日本本国人而言,而鲜及外国人。不能不说,日本人是个善于自省的民族;但同时,他们自省的视野却是非常狭小的——或者说,日本人也是个善于遗忘的民族,善于遗忘别人的民族。

  《归国》影评(六):富贵病

  《归国》基本上也是穿越题材吧。作为牵涉二战主旨的影片,可以说并无太多特别之处。事实上,除了50-60年代,日本鲜有对那场战争对其他交战国影响(也许美国除外吧)的挖掘。除了少数极端的“招魂”题材,一般都停留在对本国惨痛灾难的复述上。本片虽亦有涉及,但却并非全部。相反,本片将主线和高潮都贡献给了对战后,尤其是当代日本的反思中。过去不能想象的发达社会中,年轻人逐渐失去理想,中年人则抛弃了最为宝贵的情感。当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甚至可以说,这是成功国家才会有资格“享用”的富贵病。面对物质充沛,选择多元的多元社会,要求年轻人再整齐划一的喊口号反而才不正常。70年代所谓“跨掉的一代”,今天不在欧美日台都成了中流砥柱?所谓“跨掉”,不过老朽之言罢了。至于中年人的物质主义,这同样是与他们作为社会生产中坚的角色分不开。当然让人感叹,但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更何况,当年的金,今天的刘,不也是中年人吗?

  《归国》影评(七):沉默地了解

  那是挺久以前。

  电视台在播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电影作品系列报道。说到《绝唱》那一部,旁白絮絮叨叨地念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故事,跳过几段,突然就有三浦友和独自吟唱情歌的镜头,他那时年轻,英俊清瘦,情歌也唱得悠扬悲戚。

  但是……他穿着一身军装——全套鬼子兵的军装,一样没少。

  突然间,我被吓了个激灵。管它什么凄美爱情,此时此地,他是一个鬼子兵。之后,我一直拒绝看这部电影,潜意识中有根弦儿紧在那儿,就是不敢松。有些事情,不是能不能接纳,而是能不能相信。

  后来看到一位长者回忆,说他自己看了《缅甸的竖琴》,感动之余又心存犹疑,生怕自己太过轻率,中了什么情感的圈套。我才明白,不只我一个人有这个结儿,尽可以不说不碰,但稍有个风吹草动,还是会硌在心坎里,不上不下。

  我们习惯称日本为暧昧的民族,到底日本人对于那场战争是怎样想的?我们冷眼旁观,百般揣测,其实并没有清晰明了的认知。为什么有人死不悔改,为什么有人粉饰暴行,为什么有人敢于站在东京说这说那却不敢来南京吱一声?我们可以一直发问,他们也许永远不答。

  不回答,不代表不思考。思考,就一定有结果。

  这几年,回忆二战的日本电影或者SP多了起来。上一次,看的是《我们的战争》,两个相貌相同的男生在穿越时空中体会不同的时代和相似的青春。来到当代的日本少年兵严谨克己,看到街头的青年光鲜招摇,撞倒擦身而过的老妇人,却不闻不问地扬长而去。少年兵突然暴怒,年轻的面孔瞬间扭曲了,他咆哮着,自己和其他人付出巨大牺牲究竟为何而战?只为了让日本变成如此而已的国家?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他狂奔而去,像是逃避现在,也像逃避过去。

  是的,即使反思,日本人也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他们的苦,他们的痛,他们的失落和忿然。就是说起那个神社,日本的平头百姓也会冒一句,他们是在那儿祈祷呐,痛苦的战争再也不要有了——脸不红,心不跳,也就自圆其说了。

  而《归国》自有不同之处。一群士兵亡灵,时隔六十五年,回到日本,看看他们的故国,看看他们的亲人。终于,一个群体被细化为个体,每个人皆被战争无情碾碎,凭借魂灵返世的契机,碎片又拼接为“人”,他们各有性情,身世迥异,都去寻找各自未完的故事,却终于寻不出结果来——这不是他们的世界,这不是他们的岁月。

  他们也有爱情,转瞬即逝,浓重的情意却只能辜负;他们也有亲人,生死隔世,死无复生和生不如死相差却并不大;他们也有梦想,不是在压制之下自己选择背叛一切,就是在战火中亲眼看见一切毁灭。他们努力地为自己争取一丝转机,不过是给爱人的一封绝笔情书,或是给父母的最后问候,而这些也因毫无人性的盘查,一一破灭,只有遗恨,无穷无尽,只有不甘,再难启口。他们想到了战争的结局,想到了自己的死亡,却没有想到扭曲的现在——富足、自由、冷漠、遗忘。

  沉甸甸的反思再次压题——如此深重的代价居然得到如此的结果。仿佛有问无答的反诘,无可奈何,也无法改变。

  但是,有人问出那一句,就已有了改变。

  曾经,因为我看日剧也看日影,被人奚落是哈日的。我听出那种鄙薄和不满,只能给她解释:如果有人注定要永远和我贴身而行,最可怕的不是那个人有多狠毒、多阴险,最可怕的是,我们离得如此近,我却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在沉默中,我们不会轻易遗忘,也不会轻率原谅。但,我们总可以看着他们的眼睛,不去理解,只是了解——他们。

  《归国》影评(八):反思

  一直希望从历史中看到能真相,可经过过滤的历史让人不知如何是好,总在是非之间徘徊。今天,第一次看到日本人拍的与那段历史相关联的电影,突然间有些感慨,“成王败寇”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起的游戏,普通百姓希望的安定平和的生活,有人之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有人之为人最基本的行为作风也就够了。这部电影明显的传达出了日本人的人文危机,当年他们被逼上战场,一直纠结在道德的边缘,无法行思一体,痛苦不已,而今,回归后耳闻到的却是物质富足精神匮乏的国家,相比之下,他们茫然了。但是,至少能从中看到了一些日本人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可是我们呢? 战争中似乎只有英雄主义,或者夹杂着虚情假意的互相利用和拆台,似乎看不到细腻一些的场景,看不到一些真实的情感流露,感受不到任何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有的只是愤怒——对侵略者的愤怒,仅此而已。仅此真的就够了吗?

  《归国》影评(九):幸福是什么

  昨天看归国里面大提琴手(向井理饰演)和钢琴女的那两段,特别是八千草熏扮演失明的退休钢琴女教师和战死的曾是有着美好未来的大提琴手男友的亡魂对话那一场,凄美到泪目。

  反思战争并不仅仅反思谁对谁错谁正义谁邪恶,绝对的黑白太苍白,而去探讨一场战争和战争中的亡灵给后辈带来什么,死亡和和平地生活,时代与个体的关系及彼此的影响,幸福的定义,则显得更有意义。 如果说日本战后对和平的贡献,最大的可能是通过努力地重建使全民大多数走向富足,给予普通人追求幸福的机会和空间,让普通人明白并珍视平凡里的幸福的重要性吧。 只有普通的大多数个体都能够富足而有尊严地活着,才会加倍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而仅仅是追求简单的正确与错误,国力强盛,武力称雄而百姓活得艰难而缺少幸福感,那即便曾经是战争的被侵略国,也有可能向战前的日本那样,逐步走向可怕的战争吧。 民众的幸福,富足,和睦,才是避免战争的根本。

  《归国》影评(十):英灵,这是你们希望的世界吗

  选择在国庆期间看这部片子,又是这样的特殊时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我的确说不清楚。之前听说这部片子,一直想找来看,又不太想看,因为对于穿着日本军服、参拜神社的士兵,我依然接受困难。但我很好奇,作为战败国,日本是怎样纪念815,是怎样诠释战争的。

  终于在今天我认真的看了这部片子,它没有中国人希望的,痛哭流涕的对中国人道歉。我只是看着电影里日本士兵的亡灵,在65年后归国,寻找自己的亲人,爱人,打量和平的祖国,也有心怀愧疚的亡灵用了六十五年来忏悔,忏悔自己作为审查官没有将战友最后的遗言传递给祖国的亲人的如此简单,缓慢的故事。

  “北野武”亲手杀了自己不孝而冷漠的侄子,我在想,我们的亡灵呢,是否也在深夜静静的观看我们的生活,现在的我们,是不是也让他们觉得失望?现在的中国,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吗?如果没有战争,舞女不会失去最爱的哥哥,也不会失去爱人,也许儿子也不会变成如今这般冷酷无情。然而没有如果,战争就这样,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不管你是否情愿。

  “小栗旬”拉起大提琴,和双目失明终身未嫁的爱人合奏一曲,他说,你要好好活下去,告诉现在的孩子们,不要忘了唱歌,不要忘了幸福。这是亡灵对祖国全部的期望,应该也是我们的亡灵对祖国全部的期望,你们埋在土地里,或者漂浮在海上,或者游荡在路上,都请将这个希望传递给我们吧。

  广播里传出的歌声,第一次让我为这部电影流泪,不是为战争,更不是为了日军,是为了一个父亲,他说,等我老了,不要嫌弃我啰嗦,说起一遍又一遍相同的话,请笑着聆听,就像你儿时,要我讲无数遍那个完美结局的故事……这个与国籍无关,与仇恨无关,不管是谁,都请好好记住这些吧!

  军官在最后说:“为了一个人的死,日本轰动了。我觉得这很好,因为这就是和平,是我们这些65年前死在战场上的日本人所希望的。”这是电影传递基调,是实实在在传递给我的感动。

  (后记)在国庆节期间看了这样一部电影,它写的是,日本军队的亡灵65年后归国,日本是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国度,但他们对战争的忏悔,却让我流泪了,虽然他们没有对中国道歉,但是他们得反思,我接受,我认可。我的祖国国庆期间曾要求我们观看他们制作的爱国电影,叫《建国大业》和《建党大业》,讲的是,什么呢?我看过之后会感动吗?会更加热爱祖国吗?会更加热爱生活吗?同样是明星聚集的战争纪念片,日本明星演的都是脏兮兮带着伤口的士兵,而我的祖国的明星演的都是体面的国家领导人(而且不怎么像),前者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纪念二战的片子,而后者,它只是一部商业电影,上座率基于偷票和单位包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归国》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