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的离别》是一部由闵奎东执导,徐英姬 / 金甲洙 / 刘俊相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一):为什么人在拥有的时候都不觉得珍贵
很平淡的开头
烂赌发疯的自家弟弟
到了最后却一直都在赚取我的眼泪
却如此发人深省
为什么我们在拥有的时候从来都不知道珍惜呢
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的时候都不懂得原来每样东西的得来都是如此的曲折
为什么我们从来都不懂得
因为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
世界上最疼我们的人就要去了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二):如果可以选择,我不要做这样的母亲
看完《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我真心觉得电影中的妈妈特别伟大,活着的时候为家人无私付出,哪怕生病得了绝症都时刻挂念着家人的生活,写了很多生活需要用的常识便签纸条给家人备用。同时心里生出另一个强烈的想法是:如果可以选择,我不要做这样的母亲,哪怕自私一点,我也要为自己活着。
电影中的母亲在癌症确诊前,就像是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一样,默默为家人付出,做饭洗衣打扫照顾生病的婆婆,但是在家人眼里却没有她的存在。她所做的一切仿佛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她是妈妈啊。可是,凭什么?因为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啊。不信你问问,在大家的心里,提到母亲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是在厨房里围着锅灶转、准备着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做饭洗碗做饭洗碗这样重复过一天又一天;是早上比家里所有人都起得早、打扫卫生、洗衣服;是晚上准备好洗脚水,催促孩子早点洗脚睡觉;是老人生病时,整夜不眠不休伺候在旁;是孩子需要拿衣服、递袜子了,随时张口一声“妈,给我拿衣服、袜子”。印象中母亲好像从来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哪怕是坐着看电视,她也会抽空缝鞋垫或者绣十字绣。
可是,我们很少从这些事情中看到母亲的光荣与伟大,很少有人赞美母亲所做的事情,母亲为家庭所做的事情堪比一个CEO对公司的付出,甚至比CEO付出更多。CEO的付出起码有工资、有荣誉、有社会的认可,可是母亲每天不停在做,没有工资,不需要考核,却仍然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人做好一切。让家人可以开心上班,安心学习,不用担心老人生病了谁照顾,每天吃什么饭。
如果生活就像一个琐碎无聊的连续剧该多好,母亲每天辛苦忙碌着,家里人只要健康平安一直在一起多好。可是终究有一天是要离别的,电影中的母亲身体一直不舒服,但是没有去医院检查,甚至身为医生的丈夫说让她去社区医院吃点消炎药就好了。就这样一直拖着,直到检查出癌症晚期,无药可救。
丈夫终于慌了,后悔过去对妻子的忽视。不曾想过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妻子遭受这样的痛苦,拍了片子后才明白妻子每天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照顾一家人;坚持要手术想要救活妻子,可是已经不能手术了,丈夫忍着痛苦告诉妻子手术成功了。
电影中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担心的也是万一自己死后,家人生活该怎么办?她担心痴呆的婆婆拖累丈夫、儿女,甚至想要带着婆婆一起死,之后被家人救下;她在婆婆清醒的时候,反复叮嘱她“不要拖累儿子和孙子孙女,如果清醒了,哪怕是咬舌自尽也要来找儿媳妇”。她担心女儿找不到老公,担心儿子考不上医学院,担心婆婆冬天住着受冻,担心弟弟赌博不能好好生活。她自己呢,不想死,多希望能活着,一边伤心一边说是自己没有做到哪些事情所以遭到了报应。
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儿媳妇,是姐姐,这些身份对她提出各种要求,唯独她对自己没有要求。一个女人,能为家庭为家人付出到什么程度,可能就是电影中这个母亲所做的吧。
如果可以选择,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母亲,因为我不想过那样没有自我的生活。女人生性里就有付出的因素。所以我想,很有可能以后我也会变得像这样的母亲一样,一样为家庭为家人付出,原来还保留的自我,还拥有的梦想,但是为了要照顾更多的家人、为了家人的梦想,心中的自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不见,最后为了爱人、为了孩子而活。希望当有那么一天的时候,我还能记得曾经的自己,还记得自己不想要那样的生活,还能为自己尽量多留下一些空间。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三):世上最充分的离别
这部电影的起名和昨天我评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一样写绝了,让以后的电影编剧、导演再怎么取名。韩剧以煽情为能事,老套的情节,照样让人唏嘘不已,一个操劳的家庭主妇、一双儿女、不争气的弟弟、冷漠的丈夫、老年痴呆的婆婆,一切都压在家庭主妇的身上,长年累月不累趴下才怪呢。爱别人也要爱自己,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才算是真正对别人好。当然有些病和意外是不可抗的,少留些遗憾给家人,离别是人类的常态和必然。片子后半段就是讲离别,留下了一个充分的、温情的结局,其实真实的生活没有那么诗情画意,我父亲与病魔抗争了5年之久,其中我也想他会临终给我什么交待,单独和我说说,但一次都没有,或者他没有什么可和我交待的、又或者他还想活下去,要到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和我说,但是都没有说,这是留给我一个很大的遗憾,我估计父亲的性格也不会向母亲、哥哥交待什么,要说有,也是零零散散地说吧,我也没敢问他还有遗愿什么的,生活中那有艺术作品中,临走时身边围着一圈人,一个个的交待,(把这个钱交党费吧、把那盏油灯灭了吧、死不瞑目,孙子来了,闭眼了脸上微露笑容)个个热泪盈眶地,现实里没有,但还是有先兆,父亲走前那几天,我睡不安稳,他走的最后一晚,我和母亲、哥哥陪了一夜,也是唯一的一次一家人一起陪着昏迷的父亲,以前也有病危的时刻,但我心里都没有他要走的想法,可这次我知道留不住他了。父亲2011年6月8日早上离开的,没有交待一句话。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四):确实很美好
想看一部感人的电影,在豆瓣上发现了这部,我泪点低,就感人这点,在我这里是达到了效果。
电影的开头结尾都很漂亮,美好,其实整个电影的情节构架还是比较俗套的,都是大家知道的绝症片子,但是电影的小细节描写的特别好,很细腻,就婆婆和妈妈二个,俩人的相处模式很有意思,婆婆有时候会闹,但是却离不开她,最开始看丈夫,我以为他不爱妻子,可是当知道妻子生病时,丈夫的爱表现的很明显,后来对妻子坚持治疗到后面收拾布置新家,我本人觉得丈夫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是正确爱妻子的方式吧!后来俩人到新家度过最后的时光,真的很美好。
电影有一个情节让我感触很深,就是在后来女儿在做饭,母亲叫女儿的名字,自己要走了,再多叫几声女儿的名字,让我直接泪奔,可能是联想到自己吧!
其实母亲这一辈子好像都是在为家人而活,后面用被子捂婆婆,也是希望家人没那么累,母亲这一辈子可能就是最后那几天是家人为她付出吧!就算是她一辈子中意的花,都是因为婆婆喜欢的。
电影一些情节的描写很细腻,有些画面,我还以为婆婆是在装痴呆,电影开头很漂亮很美 ,电影的最后家人在忙碌,而却还是有母亲的影子,很美好。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五):非要等到说再见,才肯说出一切?
这是一部很平淡,很简单,很温情,又很有感情的作品。电影的内容是那么的简单,就是讲一家的女主人身患癌症,在离世前给家庭造成的改变,这就是世上最美的离别。
拍的是生活中日常的琐事,但是就是这种日常的辛苦加叠在一起构成了一辈子的操劳,这就是一家的女主人,我不能只单单说这是母亲、这是媳妇或者是妻子、姐姐的身份,这种身份是一种多元的构成,这种多元的交织促成了女主人身份的复杂和日常的繁复。
看过电影以后还是觉得电影淡淡的,但是不知是什么东西就是挺能扯动你的心头的。我以前从来没有理解过做妈妈的辛苦,从第一次恋爱之后,我变成了一个上着班、操持着家务,每天为了钱精打细算,每天为了如何生活的更为舒适而焦虑的人之后,我开始逐渐了解我妈妈几十年来的辛苦,为一个家庭的付出。而看过这部电影,这种体会更为深刻,老年痴呆需要照顾的婆婆、不善言谈的丈夫、做小三的女儿以及让女孩怀孕的小儿子和不成器的弟弟。这部电影的女主人就像是游戏中的主角,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维系着一家子人的生活,让家里的每个人都感到快乐和满足,真是伟大的力量和情感的支撑。
人类真的特别的愚蠢,总是在失去或者将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去珍惜去理解、去陪伴、去认真的看清生活和真实。
在电影中女主角最爱的是花,总是把花瓣做成标本贴在家里的不同地方,花象征着美好和希望,而把花制作成标本意味着想要将这种美好留存,这是女主生活的一种力量和支撑,是永恒的希冀和期盼。因为女主角的将死,家里的成员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丈夫开始陪伴太太,给她建造新房子,女儿和已婚男人分手,儿子追寻美术的梦想,女朋友怀孕也变得虚惊一场。。。。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将要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生改变,才能去体谅和关爱着生活中的其他人呢?
不得不说,这样的我们是愚蠢的,尽管我们早早就知道我们总是在失去时才知道珍惜,但是我们就是不能在生活中好好的对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对待周围的每个人。
这种温暖而简单的电影日本拍过,韩国也有。中国貌似最近几年没有出现过了。可能是这样的家庭电影实在是没有票房吧,它节奏不快,没有什么故事的曲折性,实在没有什么炒作点吧。但是很希望能看到中国也拍摄这样的作品,像是《我们俩》那种,简单温情而不失真实,看到的是吃着老北京炸酱面、咬着馒头、住着四合院、骑着自相车的中国人之间的温情和感动。
在剧中,很喜欢电影里婆婆的表演,演的事老年痴呆的患者,感觉特别的真实,有那么一瞬间很讨厌婆婆,觉得她给家人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和折磨,表演真实而细腻。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六):舍不得的 人生
虽然剧情有些老套,看了开头就会知道结局,可是 韩国很擅长拍悲情片,看得人眼泪哗哗地流。只要有所感触,就算是成功的吧。
看得时候总是在感慨:人生 尽管有很多不如意的时候,会有悲惨的时候,但回忆起来,总用快乐,感到满足的地方,所以,才会如此恋恋不舍。
就拿女主角的弟弟来说吧
吃喝嫖赌都占了,为了钱,和姐姐吵架,还打老婆。。。可以说是个坏人了。我还想着,弟媳怎么不和他离婚呢。。。可是弟媳却说他也有好的时候。弟弟开车去姐姐家时,让弟媳系上安全带,弟媳不肯,两人吵吵闹闹,弟弟还是很粗鲁的给老婆系上了。给姐姐送了吃的后,趴在方向盘上大哭。不禁触动了一下下。。突然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吧,人有好有坏,生活有起有伏,大家才会不舍。
。世上最美的离别 名字不错。对妈妈来说,是种解脱(爸爸提到过);对家人来说,因为她的离去,重新审视人生,开始新的生活。
影片人物简单,背景单一,导演却以此为背景,为我们展示什么是单调而不乏味。离不开爱情的亲情。
女主很美吧,喜欢花,将生活过得很精致,却又一个痴傻吵闹的婆婆,有一个做别人小三的女儿,我知道懦弱无能的丈夫,有一个不争气的弟弟,但幸运的是他们都爱她
本片最残忍的是将生活和戏剧结合的天衣无缝,你会怀疑这样戏剧的人生有一天你是否也会经历
会不会有一天你深爱着一个叫别人老婆的男人,回不了头;会不会有一天你嫁给一个懦弱寡言的男人,他一心待你却总免不了忽略你;会不会有一天你要独自面对家里老人的衰老,面对他们痴傻癫狂的样子束手无策;会不会有一个年少无知的儿子,不会心疼你的冷暖;会不会有一天要被生活的琐碎打磨掉生命应有的诗意,会不会有一天带着遗憾离开。
人生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遗憾,在没有遗憾时离开,在有遗憾时努力过活
女主无疑是幸运的,在她生命的倒计时里,有人愿意守护她周全,婆婆清醒时会关心她会不会疼,女儿放弃了深爱的人,撤出了别人的婚姻,儿子也学着体会人情冷暖,弟弟不再颓废度日,她死在了丈夫亲手为她布置的新家里
而我们总是在平淡的日子里忽视最珍贵的亲情,总是忘记我们在爱情里扮演着爱人的角色,总是忘记陪你走过风雨的朋友也需要一个拥抱。
总有一天我们会为那些粗心而付出代价,若上天垂怜,给你有限的时间与爱人温存,若上天无情,你避不过要带着悔恨过完一生,当然悔恨不会一直在,它只是会不时提醒你。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八):她的一生
她的一生很平淡
有一个姐姐和一对双胞胎弟弟
在她十八岁那年
父亲因文ge被批斗入狱
母亲在那期间生病住院
姐姐和双胞胎弟弟都是下乡知青
照顾母亲的事就由她一人担着
母亲难受时就会不时唠叨她、打她
嫌弃她照顾不周
(讲这段故事时,从来没听她抱怨过姐姐和弟弟)
尽管她悉心照料
但在那个医学并不发达的年代
母亲还是离她而去了
那一年
她十八岁
(接下来的日子,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虽然她是个美人坯子
但因为父亲政治上的原因
在那个年代
大家都躲得远远的
二十六那年
她嫁给了一个农村小伙儿
小伙儿家很穷
但当时对她很好
小伙儿的妈妈对她很苛刻
连帮着照顾自己的孙女儿
都要向他们要“保姆费”
她和小伙儿支付不起
索性她就把孩子带到工厂去
(记忆里的我坐在她自行车的前座,看着路边的杨树一棵接一棵的被我们甩在身后;还常梦到光裸着身子的我,小小的站在工厂的绿草地上,拿着她给的糖,看到她远远的从车间向我走来;还有散漫着海绵味道的车间里,她让我躺在载着海绵的机器上,随着机器升降,屋子里荡漾着她和我,以及车间工友的笑声)
如电影中的仁姬一样,
她尽心操持着这个家
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的爱
都远远超于她对自己的爱
两个孩子虽都已长大
但都忙于自己的那摊事
都没有用心去体量她、关爱她
甚至对恋人的态度都要超于对她的关心
老妈
似乎我的坏脾气都撒到你那里去了
只有你
能够容忍我的坏脾气
妈妈
我不会再让你等了
即使不能功成名就
一样能让你做个幸福、开心的妈咪
接下来
看我的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九):死亡即离别,从来没有“最美”
很作死的选择在六级前夜看了这部溢满屏幕眼泪的电影——《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果真名不虚传,整部影片压抑至极,从开头到结尾,整个色调就让人很难受,于是我也很“不负众望”的几乎从头哭到尾。
一个在家中无所不能的妈妈,一个医术不甚高明、有点直男癌的爸爸,一个插足别人婚姻的女儿,一个学习不求上进、却很能玩的儿子,一个吃喝嫖赌、扶不上墙的弟弟,一个老年痴呆、总惹麻烦的婆婆。只单看这一家子的组成就足够让人头疼,但是就是有这样一个女人,愿意为了这样的家庭不求回报的付出,只愿这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活得更好。她扛起了屋里屋外、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却唯独把自己抛在脑后。整部片子都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回忆自己来到这世上快二十年的时间里,有多少次是把妈妈放到了身后,觉得她对我的好是理所当然的:数不过来的多。
人的转变似乎就是在那么一刹那。只有在得知妈妈将死之时,家中的人才开始有了变化,真的是只有失去才晓得拥有的美好吗?看到有人说可能这个妈妈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就是她临死前的这段日子,也许真的是这样:仿佛一夜之间,儿子懂事了、女儿乖巧了、弟弟成熟了、丈夫更疼爱自己了、就连婆婆好像也清醒了。是啊,有些事情光想一下就觉得可怕:明天可能再也听不到那个人的唠叨,看不到那个人的喜怒哀乐,吃不到那个人做的饭菜,再不会有人关心你的生活起居,叮嘱你天冷加衣……根本无法想象不是吗?
“细看才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你也如此,金仁姬”。
《世上最美的离别》观后感(十):请感恩,并且用力的去爱妈妈
当我第一次高考失败的时候我每天都处于绝望的边缘,这个时候是我的母亲把我拽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告诉我失败了又怎么样,你还有我,我依旧支持你。18岁的年纪总是叛逆的,她每说的一句话在我听来都是讽刺,我动不动就有对着她咆哮的冲动,可是我还是参加了来年的高考,并且考得还不错。
到了23岁的时候,我这个我以为我不喜欢回家的人每天都想回家,只可惜我在离家千里远的地方,所以只要到了过节的时候我总是会突然的掉两滴眼泪,以怀念我在家的日子,只因为那里有我的妈妈。
再要跨入25岁的时候,我选择出国,追寻自己的留学梦,我又一次离开家离开妈妈,可我知道她是我的铠甲又是我的软肋。我不怕挑战和失败,但我最害怕的是失去了她。
我从不曾想过今后的生活里如果没有了她我会怎么样继续下去,可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朴实,又难以做到的道理,感恩你现有的生活,无时无刻的感谢你的妈妈,她为你和这个家所做的绝不仅仅只有你看见的,还有很多她没有告诉你,而你只有深深的、深深地爱她、支持她、保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