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怕不怕》是一部由谭晓佳 / 梁艺天 / 王艺霏 / 方梦诗 / 吴汀 / 吴亚杰执导,杜灵珊 / 陈展鹏 / 凌浩然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于,小鳄鱼壮起胆去向杂货店的老板要了两杯红豆雪糕,克服了人群恐惧症的她兴高采烈地回过头去准备和帮助自己的小恐龙分享这份喜悦和甜蜜,却发现,原来,一直以来的恐龙只是一只可爱的小狗。他们相视而笑。
在生活面前,小鳄鱼是胆小的,但是小恐龙已经帮她克服这份恐惧。而在爱情面前,小狗是胆小的,或许说他是自卑的,他不敢用自己真正的面目来和自己爱的人相处,所以他将自己伪装成强大的恐龙,以壮大自己的胆子去牵小鳄鱼的手。
很多时候,在爱的人面前我们就是喜欢这样伪装自己,企图使自己强大起来,令自己在对方的眼中更加完美,以获得对方的芳心。如果她喜欢运动型的男生,我们装作是运动高手并且努力练习篮球,就算之前一点不喜欢篮球;如果她喜欢才华型男生,我们装作是音乐才子并且去学习吉他,就算本身只是一个音乐白痴。甚至的,如果她追随某个明星,我们就装作是其粉丝并且找那个人的资料温习,就算之前是讨厌TA的。·········
这部动画短片的动物形象都十分可爱,色调十分温和舒服,没有刻意追求十分高超的画风和流光十色的节奏来达到视觉上的突破,而是扎扎实实地向大家贡献出一部看完之后会会心一笑的温暖之作。不浮夸,不急进,立足故事,稳扎稳打,这样的态度才是能做出好作品的态度。
注:好像小黄是小猫不是小狗
我们都不喜欢孤独,我们都喜欢有朋友。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有个朋友,能够在你徘徊犹豫、止步不前的时候,推你一把,让你跨出人生重要的一步。
作为一部国产短篇动画,这个作品的确让我眼前一亮。整个画风和故事基调很清新很麦兜,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细腻生动,伴随优美的音乐,用一个简单的童话,触及我们心底柔软的一面。看完动画,也许你不会流泪,但你会露出发自内心温暖的微笑。
说实话,在这部12分钟的短片里我确实看到很多麦兜的影子,一切都是那么温馨柔软。我个人觉得这种动画风格的确是一条中国动画值得继续摸索行走的道路,它理应成为标兵,而不是由蓝猫、喜羊羊这类作品指导方向。作品中细腻入微的描写总能让我会心一笑,于是当我了解这是六个坚持2D动画的女学生呕心沥血的作品时就感到一点也不惊讶了——女孩子的心思还是比较细致的,尤其是认真的女孩子。
这部作品中的音乐听说也是原创的,这让我很意外。这样一个学生作品,如此美妙而且贴合作品氛围的音乐居然能够是原创的,这不仅是要赞美,我甚至要为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鼓掌。
《怕怕不怕》观后感(三):我是另类
刚刚经影志引荐,发现了这颗将各种美好融合在短短的十分钟内的金豆子
看过《怕怕不怕》的你们是否都在小鳄鱼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当我们遇到新环境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感觉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而最开始的不适应与胆怯,如果不经过积极的克服,会变成一种慢性人际交往障碍……
我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经历过许多次学校、城市,甚至国度的转换……比如说现在。虽然今朝我已不再像小鳄鱼那样青涩腼腆,但是她还是唤醒了我内心中昔日的那个怕生的小朋友。在陌生人多的地方,我总是有那么一点点畏惧,一分分忐忑不安
喜欢教学楼的猫耳朵型建筑,观众发现这些可爱的小细节总会很开心
喜欢简约朴素的画风,虽然有点日系有点麦兜,但也没有刻意模仿痕迹
喜欢粤语对话、唠叨的鳄鱼妈与红豆雪糕铺,让这部动画充满了本土味与人情味
哦,中国动画有希望了!
:虽然该片在我心目中很完美,但是我还是很好奇目前的10.0分是怎么来的……(56.5% 5星,31.8%4星,11.1%三星,0.03%二星 与0.03%一星算出来的平均分应该是 8.88 分啊,同学们……)
《怕怕不怕》观后感(四):我明明是只鳄鱼 为什么怕怕
动画的一开始就是粤语配音 不得不让我想到那只用粤语和美食卖萌卖呆的麦兜小盆友 而淡淡的色彩和清新的配乐又让我感觉到了有一些日式动画的感嚼 总的来说还是让人看得很轻松的一部小短片
故事很简单
一只小鳄鱼叫怕怕 她和她妈妈生活在一个由猫咪组成大部分居民的地方 于是她很胆小 不敢和同学交往嬉闹【怕怕是那个班级唯一的一只鳄鱼。。。种族差异啊囧】 怕怕也和许多小盆友一样喜欢小镇上的一个红豆雪糕铺子贩卖的雪糕 可是由于她的胆怯和恐惧 每次鼓起勇气和老板说 雪糕都已经卖完了
怕怕很失落啊 但是又没办法突破自己 这个时候英雄般的小恐龙就粗线了 他帮怕怕买雪糕 他陪怕怕一起玩耍 怕怕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好朋友 在小恐龙的帮助下 怕怕勇敢的迈出了改变自己人森的一步——是的 怕怕终于买到了雪糕
这个时候一看 哎? 其实小恐龙是一只小黄猫扮的 最最后他们一起唱起了童谣 happy ending~
看完这个小短片我笑了 治愈系啊~
仔细想想 怕怕是鳄鱼哎 我们概念中的鳄鱼不都应该是凶猛又霸气的么 但是当鳄鱼生活在一个由猫咪主宰的世界 她就孤单了 就害怕了
有的朋友说 出到外面读大学 交不到和高中一样好的朋友 渐渐的就对大学中的友谊失望了 失落了 于是渐渐地筑起一道心墙 周而复始 恶性循环
我们都是怕怕
有一天 去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周围都是别的“种族”
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假扮成恐龙的小黄猫
我们应该怎么办?
你是怕怕
我愿做你远距离的小黄猫
为什么结局
又不一样呢
《怕怕不怕》观后感(五):克服恐惧让我们成长
克服恐惧让我们成长
短片《怕怕不怕》里这只小鳄鱼让许多人联想到了自己。
当我们遇到新环境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感觉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呢?在心理学中这样的现象叫做恐惧症,主要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过于懦弱引起的,是大脑中的一种连锁反应,它由产生压力的刺激开始,到身体释放出多种化学物质结束。这些化学物质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肌肉紧张,还有其他一些反应。
其实恐惧是所有动物的一种本能。如果我们不会恐惧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活这么长久。
我们可能会走进汽车飞驰的马路,可能会从屋顶上跳下来,可能会不管不顾地去触摸毒蛇。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恐惧某种东西,就会把这种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恐惧的特点以及对恐惧的反应会被选择下来,有利于一个种族的生存和发展。
大家好,欢迎 关注
胡侃天下——全球首家电商式众筹平台,我们致力服务于全天下有创作激情的文化类草根解决资金难得问题。
《怕怕不怕》观后感(六):我只是忍不住想多夸几句
只不过夸奖的话我不擅长讲=___=|||||
“河边有只羊,河边有只象
河边有只小鳄鱼,好似你这样”
(真可爱)
这部动画的角色造型优,色彩舒服,动作流畅(二维的精髓),配音佳,反正就是各种好啦=▽=
我也做过动画,知道做动画的辛苦,知道做出一部出色的二维动画更是不易。
我相信没多久,网上对这部动画的评论将会很多。那些“支持国产动画”“中国动画加油”“看到中国动画的希望”的无力留言也会像牛皮癣一样出现。
撇开专业,就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想只要你看完后,告诉自己这是真的喜欢,对于创作者来说也就足够了(当然这部动画的作者们是不是这么想我就不好代表了=___=)。
《怕怕不怕》观后感(七):细节很用心
可爱温馨就不说了,这部短片细节呼应也做得很好~
2.那只说“哎呀睡过头了”的灰猫被同桌一直摇都不醒 XD
3.最后买雪糕说“一个”“一个”的也都是怕怕的同班同学,所以怕怕终于走进人群说“老板”的时候大家都静了,是被吓一跳了吧。因为大家在班上都没怎么听过怕怕说话呀(我猜...)。
4.汤记杂货店的招牌是一条大鱼,旁边的店铺顶着一个猫头,学校的教学楼也是有一个大大的猫头,果然是猫族居多呀..
5.大家有没奇怪为什么怕怕画的那张画上,雪糕杯上有条鱼呢?因为雪糕杯上的确有鱼的图案囖,汤记杂货店的海报上也有画哦 LOVE PEA ICE CREAM(爱心豆雪糕?)
6.开头买雪糕的几只小白猫是幼儿园的吗?跟怕怕校服不一样的说。
虽然只是短短12分钟,但从背景和怕怕同班同学的设定中已经隐约看到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这些设定应该在以后的作品会有更多的表现吧。总之,从这些小细节都可以看出来制作人员的用心和诚意,最后,希望能尽快看到怕怕更多作品。
《怕怕不怕》观后感(八):闲扯几句
画面很美,故事简单有趣,结局还有个小意外。角色塑造很成功。鳄鱼都这么能卖萌,真是没天理了。难得的富有童心,非常用心的作品,这两点对于一个动画工作者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看好这些年轻的动画人。
说因为这一部片看到中国动画希望的人们,恐怕正是没抱太大希望的吧。就像对中国乒乓球有信心的人,不会老说什么对拿世乒赛前三充满了希望。不抱希望的,恐怕多也只是浏览了几部蓝猫虹猫的,觉得与小时候看的葫芦娃比天上地下,于是心灰意冷,不住叨叨“先帝爷在世的时候……”了。
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小众艺术独立叫好等词,总是与大众庸俗妥协叫座等词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时候如此用心又优秀的动画能票房口碑双丰收,中国动画才能繁荣起来。为孩子们拍个喜羊羊也是大功一件,定位不同而已。真正的烂片虽然也的确不少,但纵观动画大国,总是在一大片牛粪的滋养里才开了一两朵鲜花。馊萝卜烂白菜各有所爱,就让God的归God,dog的归dog,撒旦的归撒旦,混旦的归混旦吧。
:想起了高中为五斗米抢折腰的日子,真是老话“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所幸我校女生皆文武双全,身形矫健,上得天堂,下得牢房,斗得地主,打得流氓,未有此忧。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怕怕不怕》观后感(九):怎么办我爱上了猫老板 =3=
蝉鸣的夏季,卖红豆冰猫老板总是被要求多加点红豆。
猫老板和蔼的应着,一边举起肥肥的手放上一颗大大的红豆,说[呐,这颗最靓了]。
怕怕总是在不远的地方望着望着。
终于等人都走了,才敢慢慢的上前,怯怯的叫住猫老板。
——老板,要,一个红豆雪糕。
——呐,你看,没了喔。明天早点来啦。
一直这样过了很久。
凶神恶煞的站在怕怕面前,对着怕怕攥在手里的钱,伸出手说[拿来]。
然后对方递给她她渴望了很久的红豆雪糕。
小恐龙挠了挠鼻子,笑嘻嘻的看着吃下那颗最靓的红豆的怕怕幸福得挂上了红晕。
然后怕怕不会一个人在整个教室的人走完之后默默的走在无人的走廊上了。
小恐龙放在小鳄鱼脑袋上的红豆雪糕。小鳄鱼嘴巴里吐出的一连串的鱼儿划过的弧线。风轻轻拂过的早地上他们肩并肩的身影。都是那个夏季最美的风景。
如果以为仅仅是这样就完了那也太天真了﹃_﹃
引领着怕怕穿越迷宫一样的麦田,在对方因为找不到自己而哭出来的时候,小小的怕怕又看见了猫老板的小摊子。
在小恐龙的鼓励下,即使很胆怯,还是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虽然鼓起了全部勇气也只说出了[我,红豆,雪糕]这样不成句的句子。
但是手里拿到两份雪糕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这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嘛!。
然后转过头。
原来小恐龙也不是什么小恐龙。只是一只小黄猫。但就是这只小黄猫,教会她勇敢。
还来不及幻想青梅竹马童年玩伴……故事就结束了。
然后我感叹。很温馨很美好很治愈。就连配音也可爱得让人喜欢到不行。
软糯糯的,让人闭上眼睛也会微微的笑起来。想起自己生命里出现过的小黄猫,于是感动。
最后的最后。鳄鱼妈妈的唠叨也很有爱。最爱的猫老板! ¯﹃¯
这部短短的动画到底藏了多少让人觉得喜欢的东西啊!。
不如你也去发掘一下?
《怕怕不怕》观后感(十):怕怕是一条鳄鱼。
怕怕是一条鳄鱼。
“怕怕”,我会想到蜘蛛:一个要好的朋友很害怕蜘蛛,于是她给自己取名“蜘蛛怕怕”。蜘蛛不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每次它出没在我家中,我就像看到苍蝇和蚊子一样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它——尽管蜘蛛可能并不赞同我将它们与苍蝇蚊子一起排行论辈。鳄鱼,庞然大物,蜘蛛都不够塞它牙缝。尽管体积上有差异,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对它们俩的看法,虽然从来没有人喊叫着灭掉蜘蛛或者鳄鱼,但也绝对鲜有人歌颂着他们热爱蜘蛛或者鳄鱼(除非是某些特殊的爱好),也很少有人将蜘蛛和鳄鱼当作猫猫狗狗一样宠爱着放在自己家中当宝贝。生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鳄鱼,除非是动物园,人们并不会因为它是长老级生物而宠爱或者崇敬起来——相比之下,大熊猫占尽了“便宜”。是的,电视里看到的镜头,静静的湖水,镜头拉近,鳄鱼的小眼睛浮在浅水之上,待猎物一靠近,镜头迅速给一个血盆大嘴的特写。想想都寒。另外,鳄鱼=鳄鱼的眼泪=虚假。说白了,鳄鱼不是一个好货。自然界适者生存,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是不需要同情的。鳄鱼,既不被崇敬,也不被同情。
可是,怕怕是一条鳄鱼。还是一个女孩儿。一个喜欢红豆雪糕的鳄鱼女孩儿。
这就是一种不按规矩出牌的招儿。我至少从来被教诲着按照主流轨道走路,即使这是一条毫无特色可言的流水线,至少它是安全的,安全的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过老、离去。这世界上就该白是白,黑是黑,一切一目了然,这也就不需要我们敲破脑袋想这儿那儿乱麻麻的人际关系。世界是和谐的,金字塔是被抹成地平线了的。按照我的歪理,斑马是大自然出品的瑕疵品,活该被吃掉。所以,它和鳄鱼也是划等号的,不该被崇敬,也不该被同情。如果不信的话:你喜欢泰迪熊,但在动物园里,你会抱着熊亲吗?一个脚丫子就把你打得没了。因此,就算“怕怕”是多么柔弱的小女孩儿,她还是鳄鱼。
至少,怕怕知道,自己是一条鳄鱼。绝对不是一只猫。但是她偏偏生活在一座猫城。猫同学,卖红豆雪糕的猫师傅。城里的建筑也是猫形状的。怕怕的周围,是一座没有鳄鱼的猫城。我们以为的自然法则在这里是不存在的。每一个人,在别人的眼里,可能就是另一个另类。在越来越狭窄的圈子里,“有时候孤单的很需要另一个同类”,像海绵一样渴望,寻找自己的同类,爬山越岭,转圈圈,终于被发现,自己的身边就是被寻找的同类,而我们为自己做了缚:另类和同类,只是一个念头。
怕怕找到了她的同类,小霸王龙。从天而降,高高的,意气风发。两个“另类”在一起,惺惺相惜,不孤单:吃雪糕,捉鱼,捉迷藏。不再孤单的怕怕,也终于发现,她的白马王子原来是坐在她前面的猫同学。高大或渺小,同类或另类,是自己塑造的假象。“另类”这个词,本不存在,而是自己先把自己和别人划开了界限。就像同桌之间的“三八线”,它只存在于空气中。
笑。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小霸王龙的影子罩在怕怕头顶上时,我以为她被欺负了。当小霸王龙消失的时候,我以为这不过是怕怕的白日梦破灭了。我以为……我以为……。原来,保持一种“简单”和“纯真”很难。早已习惯了各种剧透,日韩的女主角是要留下一两个爱她的男人得了不治之症离去的,台湾的喜欢玩偶像玩小清新小文艺,香港的黑帮当道,内地的武侠+烂桃花爱情不痛不痒……。原来这世界就是这副模样,电影就这般境界。殊不知,“以为”也是一个危险词。和“害怕”一样。因为“害怕”,所以我们失去了很多:“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蔡康永)”怕怕因为“害怕”,所以她丢掉了“勇气”,朋友,红豆雪糕。可我“害怕”,最后丢掉的是自己。
一个12分钟的短片都能写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见我已经完全疯掉。做每一件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要有意义要对得起父母和自己承载的16年教育,生活的成本无时无刻不提醒着自己:痛苦并快乐着吧,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幸好,怕怕最后找到了同类,有了勇气和红豆雪糕。
——————
画风偏麦兜,似宫崎骏。细节处理得很到位。小小的故事,温暖又可爱。最初都是美好的,但是最后中国的电影都变不见了呢?
怕怕,继续握着自己的勇气吧,别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