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侠》是一部由基努·里维斯执导,陈虎 / 基努·里维斯 / 莫文蔚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极侠》观后感(一):正儿八经的动作片
比起一堆华丽堆砌的古装动作大片,这部戏的动作是准确的,威亚是克制的,镜头是丰富的,剪辑是利落的,从头到尾多场动作戏展示了基努里维斯对太极拳的理解和热爱,还有一丝尊重。
从《功夫熊猫》开始,好莱坞电影人就彻底消除了我们对他们的误解。原来他们是懂中国功夫的,以往影视剧里那些拙劣的唐人街镜头只是他们的敷衍。当他们真心想拍一部跟中国文化相关的电影时,比起我们那些习惯于主题先行、向观众说教的导演们,好莱坞电影人会做足功课并且保持住电影的专业和操守。于是,当他们带着诚意拍出了中国功夫片,成色上就比一堆国产烂片高得多,定位也准确得多。以至于我们观影的过程中很容易就给出认同,而没有违和感。
如题目所见,这是正儿八经的一部动作片。没有挂羊头卖狗肉,没有对着镜头说哲理,没有高科技炫富,没有锦衣华服卖奢侈品,它就是讲述了一个习武之人的成长。当然,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面对诱惑时的选择困惑。其实主题上,它跟《魔鬼代言人》是一脉相承的。但作为新人导演,基努里维斯没有那么贪心,更没有自以为是的卖深沉,他只是选择老老实实的讲一个简单的故事给观众。至于他的思考和内涵,就留给观众自己去体会。
关于基努里维斯的个人故事和影片的幕后故事我们看了太多,这部影片同时是基努里维斯的中国情结和对朋友的友情奉献。但作为电影,即使没有这些让人感叹久违的真挚情感,它仍然是一部合格的作品!是真正想看电影的人可以欣赏的作品。
《太极侠》观后感(二):用真功夫话事
《太极侠》的卖点在哪里?有人说是好莱坞影星基努·里维斯的名字,而且自导自演,尚且能吸引从《生死时速》、《黑客帝国》一路走来的粉丝们。然而在功夫迷看来,观看这部电影的最大的卖点不是基努·里维斯,更不是陈虎,而是电影里的真功夫格斗,说到底,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催生出的《太极侠》。孤独的人在可耻的,尽管在很多媒体的描写中,基努还是孤独,然而他的心火热在音乐和功夫,正是《黑客帝国》时代陈虎对他的训练,令他们彼此感念。《太极侠》没有能走出功夫片的一般架构,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真功夫就够了。
如今的华语电影中,功夫片与动作片的比例已经不比从前了,更让人沮丧的是,以往实打实的真功夫打斗更少了。虽说成龙、李连杰已老,甄子丹独木难支,吴京难封,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国内武打演员一抓一大把,但关键问题在于现在市场已变,由大明星话事的内地市场,即便有功夫和动作也并非专业化,看起来不太美型。而且现在特效和摄影技术的发达,很多动作都依靠电脑特效完成,比如冯德伦的《太极》。或者电影技术的发达,让很多专业演员也不会像以前成龙那样拳拳到肉的“真打”,比如《不二神探》中的打斗,不提非专业演员的打斗效果,就连李连杰、吴京、邹兆龙等人的功夫,也在摄影剪辑的条件下变了味道,现在是明星时代,已经没人肯拼命摔打了,就连几年前《杀破狼》《导火线》那种追求技巧硬战的打斗如今也很少反观泰国的《拳霸》,印尼的《突袭》,这些电影拍摄方式都是比较旧派,说穿了都是老港片用剩下的东西,但却是真刀真枪的在“打斗”,而且大段大段的肉搏缠斗戏也正是老港惯用的技法,效果很理想。而这些东西反倒我们没有了,这就是华语功夫电影现在的处境。
这就是推荐《太极侠》的理由,并不是说电影有多么好,而是该片满足了一个功夫片影迷的需求。专业演员相当美观的格斗,炫技和真实并存;拍摄方式也比较传统,数段格斗首尾相连,几乎是从头打到尾。
陈虎是谁?说他是基努·里维斯的师傅不要诧异,因为两人师徒关系在《黑客帝国》时候就确立了。陈虎是成都人,自幼习武,修炼过太极,国内获过很多武术大奖,由袁和平带去美国后,获得了全美空手道大赛60公斤全能冠军(1996,继李小龙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唐手道冠军(1996)、陈式太极拳冠军(1999)等。早年来往于各大片场担任李连杰、杨紫琼、周星驰的替身,后来在《黑客帝国》剧组担任副武指和基努·里维斯的私人教练,后来也担任过卡梅隆·迪亚兹、乌玛·瑟曼、刘玉玲等人的教练和替身,他与基努结缘就是在《黑客帝国》时期,十几年一路走来,从师徒变成了好友,《太极侠》就是基努·里维斯自己多年的心愿,同时也是为好哥们量身定做的。
《太极侠》中的打斗好不好看?起码在专业武术演员的演绎下是非常精彩,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最起码美感的效果也是有的。本文的联合作者梦见乌鸦,练过两年武术,皮毛而已,当年学的是北派拳棍之类的,有一次看见教练在教外国人打太极拳,身形、动作非常好看,就私下请教练教两招。结果练到了一半就被教练“咔嚓”了,原因很简单,我们所说的太极拳,就像公园里很多老年人打的那样,动作缓慢,修身养气。而真正的太极拳却不是这样,传统的说法叫做“刚柔并济”,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相当难。
太极拳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拳理十分奥妙,正宗的太极式要求全身放松,动作舒展,同时结合腰腹力量,云手时手臂力道要恰到好处,要的是“松沉劲”。俺稍微一放松就跟公园里的老头打出来的一个效果,肌肉紧张过度,长拳的架势就出来了,看上去很“硬”,这不是太极,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而已。在很多电影里的太极拳只能瞎琢磨,属于看热闹级别。比如《太极宗师》里吴京的太极就练得非常好,而《太极张三丰》里李连杰相对“硬”一些,《太极》中袁晓超的太极记不清了,特效太多。
正如影片中所说,太极拳在很多时候并不被看作武术,然而太极也是中国最玄奥的武术,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三年打天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太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上,需要研习者的全身心体悟。《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善,成之者性。而太极拳则就建立在这一阴一阳的运化之上。因而,青霞这一角色就是电影整体来讲就是那个在阳背后的阴,她虽然不显现在表面,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陈虎精研陈式太极拳,而基努·里维斯也跟他学了多年的太极拳,学的怎么样不知道,但用陈虎的话来说,当时外国人对中国拳法奥义的理解非常困难,最起码“以柔克刚”就不知道什么意思。而且基努·里维斯听到陈虎所说的“四两拨千斤”时,为了让师傅示范,就真的满城去找半吨重的杠铃。困难归困难,但基努凭借着自己的兴趣,还是坚持不懈的学了下去,据说人家现在的太极拳理念要比很多中国人都要高深,这个说法真实与否暂且不提,单说《太极侠》片中对太极拳的演绎,就能看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拳法的理解。
开场陈虎饰演的角色与师父推手的段落,是非常正宗的太极,定式与定式之间的运动过程很自然。随着故事的发展,陈虎的太极开始追求“刚劲”,刚劲是通过松柔练出来的,松沉劲练得好,刚劲也就出来了,过于追求刚劲,也就是“硬”,长拳的架势就出来了,正如片中黄健翔所言:“这练得是太极吗?”片中的陈虎的太极,从头到尾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以柔克刚到刚拳出力,这一点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也是很容易看出来,但不得不说,在太极高手的演绎下,这个过程非常好看。
电影的技战术格斗,虽然免不了炫技的成分,但总体上来说追求技巧和真实,袁和平的动作指导向来如此。从武术比赛上纯正的太极制敌,卸力与“按”、“挤”手法一气呵成;到陈虎面试时第一次格斗时的功夫,这里的打斗更像是自由搏击,打斗一半时才换用太极,但此时身法也开始出现“硬”的极限。在随后的多场格斗竞技中,太极几乎除了云手外很少出现,大都是一些技巧性的格斗,向着肋部、反关节术、擒拿手发力,到后来主角迷失自我后拳拳要害,冲着关节、颈部动脉出招,锁技和按在地下痛打的招式越来越多。
电影后半段的打斗主要以自由搏击为主,结合袁和平的动作设计,虽说不如一些纯粹表现MMA的电影实用,但招式非常好看。其中有一场打斗印象很深,类似桑勃摔跤(Sambo Wrestling),一种起源于俄罗斯的摔跤术,以强调逼迫对方关节为主,这段打斗技巧性很强。另外就是陈虎与师父于海过招,太极对战刚拳,说实话,也不知是不是年龄的缘故,于海打出的太极拳效果一般,但这部分打得却是全片最精彩的一段,充分把太极拳松柔和刚劲,借力卸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至于类似冲击波的招式,俺不明白什么意思,也许是为了强调太极拳的“气”,在外国人的理解中是这样,殊不知这样的超现实招式在国内武侠片中都找不到了。
总的来说,《太极侠》的打斗非常的精彩、养眼,而对太极拳的展示虽不如想象的那么多,但在有限的几场太极格斗中却抓住了精髓。两点遗憾,首先由于题材所限,并没有展现出一对多这样老港片传统的套路,也就是说该片场面不大,只是追求一对一格斗,唯一的一场“一对二”有威亚的痕迹。另外就是“最后”一场格斗没有打起来,陈虎与《突袭》的主演伊科·乌艾斯的格斗必然相当精彩,却点到为止,也许要放到续集中去。不管怎样,《太极侠》本身就是一个功夫粉丝拍摄的电影,受众群也是我们这些喜欢看功夫片的观众,毕竟现在的市场中,用真功夫话事的电影实在太少了。
《太极侠》观后感(三):太极侠:中国文化之流弊
生不逢时,时不我与,这是基努·里维斯的现状,作为好莱坞的怪小子,好些年没有出一部像样的作品了。但他却并不苟且,而是懂得感恩报恩,与《黑客帝国》时期帮助他很多的武术指导及替身陈虎携起手来,力捧陈虎,并精心设置,推出了《太极侠》。之所以用心于这部电影,还源于《黑客帝国》中浓郁的中国风,尤其是打斗之上的更是大量用到中国功夫。而且,基努·里维斯本人就是拥有1/4华人血统的混血儿。所以,这部《太极侠》实在是基努·里维斯怀着满腔热血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但是,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一个热脸迎头撞到了冷屁股上,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让基努的热血热心肠淋得个透心凉。基努肯定是想用这部影片作为自己翻身之作的,但眼下却只能使他在演艺生涯的低谷中跌得更深一些而已,一声叹息。
有关这部的批判,已经有很多人从很多的角度写过了。本文从另外的角度说起,不说电影说观众,也很值得思考。拿《太极侠》与《功夫熊猫》来做下对比,就很能说明一点问题。从表面元素上,这两部片子都充分运用了中国元素,看起来就是中国的片子。但故事内核都还是好莱坞模式,《功夫熊猫》讲述的一个又胖又懒的遗弃子,在经过一番误打误撞并努力拼搏之后,终于成为了盖世英雄,这个平凡人成长为英雄的路数是典型的“美国梦”的套路,讲究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而《太极侠》讲的则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快递员脱身成为一代太极宗师的故事,白天送货,晚上则去打地下黑拳,经过一系列战役,一路用拳头打成了一个英雄。这种路数也是“美国梦”的一个变种,讲述的还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路数。同样的套路,《功夫熊猫》在中国大卖特卖,而《太极侠》却得到大批特批。何以至此?还是从受众的角度看,因为《功夫熊猫》的主角虽然是一个胖子,但他是熊猫,是国宝,本就有高贵的基因,所以,从国宝升为英雄,有内在的必然性。这种欣赏的惯性,与中国文化中陈腐的因子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讲究才子佳人,英雄美人,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不可能在一起的,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尽管私奔,但大家仍觉得般配,就是如此。即使是穷小子爱上美人,也一定需穷小子在后来成为状元及第,最终还是要相配,像张生与崔莺莺便是如此。如此下来,中国的英雄是不允许存在缺陷的,不说远的,就是当下,看看正面宣传里的主角们,仍然是完美无缺的高大全,英雄无病,各个都很伟光正。有缺陷的英雄一准是程咬金、牛皋、杨排风、猪八戒那样的喜剧角色,一准做不了主角。《功夫熊猫》里的阿宝就暗和了中国文化中这种基因,他结合“美国梦”与“中国梦”两种基因于一身,于是大家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还看得很乐呵。
而悲剧的《太极侠》,就非常错误地让一个快递员去做超级英雄,这完全有违于大众的心理预期,也超出了接受心理。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的快递员是什么样子的,那种松松垮垮,吊儿郎当的社会底层人士,是不可能成为心目中的英雄的,即使励志,也不可以。中国的励志故事,像李宇春,一个很纯粹的歌者,但因为出名来得容易,而多年被人诟病,常常成为无辜的受指责者。其他像“旭日阳光”,像“大衣哥”,尽管成名了,但在大众的心目中,似乎仍是跳梁小丑一样,于是目前有关“旭日阳光”的新闻多是超车、奢侈等负面新闻,而“大衣哥”出现的娱乐节目也多是被整蛊的那一类。“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成为英雄”这样简单的道理与梦想,在美国早就稀松平常,但在我们这里就不可以。原本你我都一样,凭什么你就成名了?看着别人成功了,首先想的不是祝贺,而是吐槽。这种文化的阴暗心理,由来已久,实在太过于深刻。
在中国文化圈中,极少看到平民英雄,极少数的像《国产凌凌漆》,那还是因为凌凌漆原本就是特工,只是时机不遇而已,所以在《喜剧之王》中才有对于成功的吐糟。话说回来,即便是在中国,功夫高手一般都是粗野之人,职业在今天看来还都是很底层的,像杜心五就是一个保安,黄飞鸿就是一卖狗皮膏药的,叶问的师傅陈华顺就是一个职业讨债的打手(所以外号“找钱华”)。所谓侠客,并非白衣飘飘,弹镝而行,那只是存在于诗仙李白的想象之中。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之士,全本就少,不外乎颜真卿、范仲淹、岳飞、辛弃疾等寥寥几人,而即便使他们,为后人所记取的,也不是文武双全,而只是或文或武的某一方面而已。所以,在《太极侠》中,一个小小的快递员,居然是一个太极高手,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与现实有吻合之处。只不过,我们的思维惯性里,习惯了高大全、伟光正式的英雄,难以接受基努·里维斯设置的这一种罢了。说到底,并不全是基努的错,中国文化的流弊,也要负很大的责。
回到《太极侠》上,从美国的角度,这个故事其实很平常,平凡英雄的成长故事,还有地下黑拳的操纵,很有一些《死囚大逃杀》、《死亡飞车》甚至是《饥饿游戏》的影子,在幕后老板操纵的地下比赛中,只能有一个胜出者,败者就必须死。而胜者要想摆脱被操纵的命运,就必须反水,太极侠的练成就是以上的套路。非常好莱坞的路数,加上中国元素,就变成了看起来很中国的电影。但可惜的是好莱坞套路在中国文化中严重水土不服,以至于惨败而归,基努的努力一朝之下便付之东流。
看来,对于一种文化,仅仅出于致敬,而不知根知底,还是不行的,基努·里维斯的这个跟斗跌的好惨。不过,批评别人总是过于容易,反思自己的过失就过于难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这样的一个“太极侠”,实在是一个再三反思的问题。
《太极侠》观后感(四):打得精彩,看得过瘾!有几大看点呢?
一、虽然是公认最亮点,但还是想自己说说。那打斗场面很真实,观众真的是很有眼福的!可怜了演员受伤!就冲这点,就值得看!里面天南地北什么功夫都有,看得眼花缭乱的!就像吃四川的鸳鸯火锅:鲜美的清汤,麻辣冒烟的红汤,荤素搭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有!就是那个鹤形拳就摆了个POSE就被打扁了。Tiger除了太极还用了多少种功夫哦!如果说《卧虎藏龙》画面唯美,很飘逸的感觉,那《太极侠》就用最流行的一句话:很接地气!
二、明星云集,老的新的,大小牌都有,不用数了,都知道。但值得说说的是,陈虎是新演员,又不是专业学表演的,因为是主演,观众肯定会挑剔的,虽然演技稍显稚嫩,但还是演得朴实!表情不太丰富,但眼神很到位,很能打动观众!至少打动了我这个观众。同意的观众请举手!
三、故事
基努·李维斯:Anybody can watch a fight! but watch a person's life evolve and change,that is what I offer.This was never about the fighting this was about you,your life.所以除了最亮点的打斗,还有命运的改变,Tiger的迷失,最终悬崖勒马,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虽然有点老套啦,但命运的改变被当成一场Show,很像以前某某电视台的真实节目。
四、台词,你们打太极的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哈哈哈!
五、原来灵空太极的绝招像极街头霸王里面的啊多跟(音),但威力猛十倍不止啊,街霸里面只能少一点血,这里面却能一招毙命,呵呵呵!
总之好看啊!祝《太极侠》获得好的票房,拿奖拿到手软!
《太极侠》观后感(五):片中一些用心的细节,足见基努里维斯的诚意
Tiger早晨5点扎马步一身大汗醒来啃个包子开个破车就上山找师傅去了,一边开车一边学英语,进了灵空观先拜佛像,往功德箱投香油钱,有人注意到吗?。
Tiger去北京修真武术学校送快递的时候,他的身后有一尊关公的大雕像,然后他深深看了一眼正在练武的学生,走出大门后又深深看了一眼,回到出租屋后就收到了一个Donaka的包裹,里面是关公的雕像和邀请信,又有人注意到吗?
白胡子老爷爷带Tiger去香港那段拍得很帅,音乐也很赞,然后老头到了香港就立刻换了身西装,这算不算一个bug啊?哈哈,本片最累的除
了Tiger估计就是白胡子老爷爷了吧,每趟都亲自接送啊,还得操作各种高科技仪器,会读各种暗号打各种手势,整片下来没有一句台词,这对一个白发苍苍老头来说也太累了吧。
Donaka去买新车,是因为Tiger让他大赚一笔所以要换车吗哈哈,他的女主持一副傲慢装逼样喝红酒玩手机,不过话说这个主持人身材欠佳脸蛋一般但声音和气场还是不错的,但是要做老李的女人还差了好大一截啊。
Donaka带Tiger上游艇,船上的明显是中国各种富豪,带着浓妆艳抹的各种蜜。
Tiger武林比赛邪气大发差点打死对手,电视机前的Donaka张大嘴怒吼一声,此一声吼似乎包含了太多对Tiger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Tiger去找师傅,师傅一招龟波气功打致他腹中陷进一个坑,第二天起床还多一个五指痕,真是吓尿我了,太极拳真有这么一招?
Donaka每次跟Tiger讲话都是一脸的深情,声音也好温柔,完全没有feel到一个黑老大的暴戾气息。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每次拳手没有打死人时都要老李带上面具手套亲自动手啊?又要不被拍到又要出现为什么啊?不过面具跟手套很精致好看啊,还用保险箱装起来。
莫文蔚的车那么高速摔下山崖她竟然一点伤都没有?好吧反正主角是不可以死的。
跟印尼人打那一场,现场播了一段精心剪辑的Tiger介绍,为什么在说到他为了他的道观的时候,要放出一个全是粉红色小虫子的画面?甚是不解。
莫文蔚带领一帮警察突袭比武现场,过后那个在深夜的海里游泳的是老李?这是逃跑的方式吗,为什么这么落寞的,这样游能游多远啊。
然后老李就独身找Tiger决生死来了,虽然有些突兀可是里维斯这一身真是让我流尽口水啊,我仿佛都能闻到他身上的香水味~真心的!帅掉渣了好吗!完全符合我内心的男神形象好吗!!!一出场一句you own me a life酷毙了, 一拳就把小虎子打地上了。然后各种武打场面尽显大Boss形象真是秒杀我了,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打到最后,大BOSS说了句you are nothing,把Tiger的太极精神瞬间激发粗来然后放空自己使出师傅的龟波气功把boss打灭了,我能说这是基努里维斯爱兄弟情深自己把自己搞死了吗?
基努里维斯虽然在片中一直耍帅只有一场打戏,但是人家确实很用心在拍好嘛,这只是人家处女作要求不要太高好嘛。
最后,像情深意重的基努里维斯致敬,向片尾一长串的演职员致敬,向中国功夫致敬!
《太极侠》观后感(六):确实黑色幽默
电影的前段描写陈虎的堕落还是很深刻的,结尾略显草率,感觉收尾不够给力,整体打斗一般。陈虎的演技比较生硬,基努的表演还是有亮点的,配角也都不错。
在标签里我看到黑色幽默这个就笑了,确实在中国的审核制度下,整部片子看起来确实黑色幽默,明明是婊子却立了个牌坊。看到技不如人在那里比划两下,遇到真打就喊违背体育精神,还有建委主任那段,真是感觉黑色幽到极点,前半段刻画的还是很真实的,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因为社会的原因,只能默默的当个快递屌丝,即使遇到基努这个“伯乐”也只是赚点血汗小钱,跟那些观看搏击赛的老板,甚至和那个拿开发商回扣的主任比起来,他真的就是底层的底层。陈虎的境遇说明了两点,一是动手真的不如动脑,二是这个社会确实黑色幽默。
或许真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或许是为了能上映,结尾真的是和前半段完全不同的风格,保住道观,赢得美人归,这可能真的只能在中国梦里看到了,现实或许就是道观被强拆,那个公务员小妹被潜规则或包养,陈虎和师傅因暴力抗拆被抓。
电影还是不要连唯一的念想都破了吧,黑色幽默。
《太极侠》观后感(七):不要失去自己的信仰
观看这部电影,无时无刻不被传统与发展的冲突感染,就如现阶段的中国,急于功力,到处矗立着没有灵魂的高楼大厦,不惜以破坏自己民族灵魂为手段。影片最后,Donaka与tiger打斗的时候,Donaka不停地问:你知道你是谁吗?你知道你是什么吗?你一无是处!是啊,影片为什么选太极,他代表中国老祖宗,为什么选基努,他代表西方的发达,一味追求物质,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精神,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就连自己国家的著名建筑也要外国人来设计,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到最后换来的是什么!
《太极侠》观后感(八):看后伤心
看后真的伤心。
基努啊,就算跟陈虎感情再好,也就多聚聚、多聊聊、喝几顿小酒、大不了送套房子、送架飞机,干嘛非要给他拍片啊。还是你第一次拍片。
陈虎啊,就算跟基努感情再好,也就多聚聚、多聊聊、喝几顿小酒、大不了收套房子、收架飞机,干嘛非要拍他的片啊。还是他执导的处女作。
编剧啊,这是基帅哥的处女作啊,就算你不是他的粉、不喜欢他的酷、不懂他的善良、不接受他的洒脱,你好歹要敬业一些,别把剧情搞得这么弱智、这么狗血、这么不合情合理啊。
基努,你不要这么糟蹋自己的形象好不好:
陈虎,拜托你笑笑好不好?本来就不会演戏,到哪儿都一个表情,我们受不了啊;
莫文蔚,白瞎了你那两条修长的美腿啊;
任达华,你就是去打酱油吧?
总之很伤心,黑客帝国的那个基努哪去了?你不会就这么演个无聊的大BOSS就被别人几把拍死吧?
《太极侠》观后感(九):《太极侠》:打斗力道过猛,故事叙事单薄
文:OneMyRoad
武术,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元素。众所周知,武术属于中国,乃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从李小龙开始,好莱坞就对中国武术充满了兴趣与好感,其主演的影片《龙争虎斗》在美国放映时获得了极好的票房与口碑,武术一时流行于好莱坞。而在李小龙逝世近30年后仍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1世纪廿大偶像人物”之一,可以看出,他对世界影坛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有趣的是,这一部影片《太极侠》是由一个外国人——加拿大籍演员基努里维斯导演,而他对中国的“太极拳”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描画。
男主角陈林虎作为“太极”的具象化表现,在这一个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太极”蕴含的深层内核。“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太极拳本身具有的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特征。当大反派Donaka(基努里维斯饰)为了寻找下一个为他卖命的拳手打拼时,一眼相中了“太极”冠军陈林虎,事实上,陈林虎已然被拉进了香港地下黑拳的犯罪组织当中,其生命被操控着。为了挽救自己师傅的寺庙,陈林虎打了黑拳;为了赚钱修葺寺庙,他开始一步步入了另一种生活状态,其内心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后,我们看到陈林虎的暴躁、易怒的性格与“太极”本身的特征发生了鲜明的矛盾对立。正如大反派Donaka所言,他的乐趣是看到一个眼神纯真的人逐渐被他操纵,让其纯真的本质发生巨变。不过,也可能是基努里维斯的导演功力还稍显不足,想要挖掘人性,但对人性的刻画还不够深刻。
不论是对太极拳细致的镜头表现,还是对于中国武术(功夫)的表现,基努里维斯可以说都做到了尽善尽美,唯一缺少了对故事的深入挖掘,以至于到影片最后,故事草草收尾。陈林虎与Donaka的终极对抗,显得有些仓促,仅仅是因为陈林虎顿时意识到太极拳的真谛——“放空自我”,于是,便给予Donaka致命一击。不过好在,基努里维斯将武打镜头等动作场面表现得十分紧凑,画面感与流畅度都非常专业,而且对于海外观众而言,武术本身就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电影元素,也是极易与国内外观众达到观感共鸣的元素。单从影片的演职人员来看,大多班底都是有着中国名的外国国籍人,可以想见,这部影片针对的受众还是国外人居多。与“太极拳”有关的影片还有一部便是李安的影片《推手》,移居美国的北京太极拳师朱师傅(郎雄饰演)在儿子优裕的家庭中生活,但内心却十分寂寞。于是,每天的一开始,朱师傅就会在家里打太极拳,没事听听戏曲,然而,他的洋儿媳妇玛莎对这个公公的生活方式很是不解。于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就凸现出来,也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样一比较,我们明显看出了导演需要发挥的功力,如何将中国武术放入到故事中,又不会产生冲突,将“太极拳”与电影叙事的比重安排地合理化。在《太极侠》一片中,对于太极拳与各种武术拳法的对打成了影片的核心看点,对故事叙事稍显欠缺。
“太极拳”乃中国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努里维斯阐释了他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对于一个外国人而言,能将深具中国特色、蕴育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太极拳”当成拍摄对象,而且对于“太极拳”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出人性的一面,并且能够进行一定的升华,已属难能可贵!可以这样说,基努里维斯是一个极度迷恋中国功夫的人,作为中国功夫的“粉丝”,我们能看到他将自己的热情放入影片中,看完那些华丽的武术指导后的“真功夫”后,并没有记住太多与电影故事相关的情节片段,除了莫文蔚与任达华在警界中的老套的计中计。然而,整部影片打斗力道过猛过多,故事方面乏善可陈。
题外话,基努里维斯在影片中还是很帅气,一身黑衣,干练的发型,打斗中像极了《黑客帝国》里的造型,实在让人难以想起他现在臃肿的脸庞和邋遢的发型。
(影评原创,转载请注明,否则后果自负,联系zhanglulu2013@foxmail.com)
《太极侠》观后感(十):被各种闪光亮瞎眼有木有!基帅帅爆了有木有!龟派气功不喊口号不幸福!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被各种闪光亮瞎眼有木有!基帅帅爆了有木有!龟派气功不喊口号不幸福!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我是满怀对基帅的热爱用一只眼睛来看电影(准确说是因为另一只眼睛做了个小手术蒙着纱布),谁曾想基帅一上来就用亮瞎仅有的这只眼睛的方式欢迎了我,真是不枉我专程赶来捧场。这个电影背后的故事太多了,从陈虎基帅的基♂友情深,到基帅首执导筒,再到戛纳时基帅体型变化,都刺激着我想看的欲望。But,必须说明的是,想看的欲望和看好一部电影绝对是两回事儿,好比有不少人对某绝世烂片XX山居图有想看的欲望一样,我想看这部电影与其说是想欣赏基帅的艺术水平,倒不说是想看看加拿大帅哥会把一部中国功夫片拍成什么样子更合适。看完之后只想对基帅说“嘿,还真对得起咱这张脸!”
从脸说起的话,还是要先说一句定个基♂调:基帅帅爆了!你这么帅搞得你的好基♂友很尴尬好不好!明明人家才是主角,你整天跑出来扮酷是神马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又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男主发际线很奇怪导致整体气质也很奇怪。再有就是女性角色们,如果说莫文蔚一直一副“你欠我五百块钱赶快还”的样子还能说是英气十足的话,那女主角在最后山顶上露出的纯度99.9999%的黄金大耳环只能说是霸气外露了。在办公室那么漂亮一妹子,闲得没事就不要爬山啊!这山有多高,爬得你满脸褶子都出来了!
说完脸说手脚。陈虎确实不是盖的,袁和平也确实不是盖的,整部电影漫天拳头肘子看的确实很爽。不仅如此,基帅把电影里太极拍的与其他功夫很不一样,说好听是充满了仪式感,说直白就是咋帅咋来,咋来咋帅,特别是最后太极侠使出了失传多年的神功“龟派气功”的时候,我感到我的眼睛一阵刺痛。。。
最大的槽点最后说----Donaka(在我印象里一直觉得是个女人名字)一定是金·凯瑞脑残粉吧,楚门没看过瘾还有大把真人秀的啊,费这么大劲搞个这搞咩啊!话说你不是资深罪犯吗 ,拍个真人秀还把自己搭进去是什么节奏啊,这和玩儿超级玛丽自己跳下水道摔死有神马区别!
所以说,帅脸一颗星,功夫一颗星,基♂友情深一颗星,女主在办公室样子一颗星,满脸褶子金耳环扣一颗,三颗拿走剩下的是小费不用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