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海之恋》是一部由郑真执导,韩栋 / 王晓 / 张如意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一):【转载】马良—从《蓝调海之恋》谈起
首先,这个片子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因为出现了海南、尤其是三亚众多的美丽景色,也展现了三亚旅游的魅力(海洋风情、酒店风情)。影片的音乐、摄影具有一定的水平,风景拍得很漂亮。
其次,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的路向也是值得肯定的。比较适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也与迅速走向城市化的中国当今形势相匹配。影片整体格调也比较时尚化,俊男靓女也较“养眼”,对当代青年婚恋观也有所展示。由于有“成年童话”的定位,显得更梦幻一些。这是本片的风格取向,显然笔者更看重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是海南影视剧创作今后的一大富矿,可以有珍珠水晶钻石风格的,也可以有铜铁锌混杂风格的。换言之,可以有相对“不食人间烟火”缥缈高蹈一些的,也可以有“琴棋书画诗酒花”风雅一些的,更可以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代都市风情画性质的。比如说,最近看了林森的《关关雎鸠》,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海南一座小镇上几个家族的变迁史,写了中国社会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小说是写实主义的,充满了烟火气(开店啦私彩啦公期啦少年团伙啦等等),非常真实,具有一定的史诗气质,如果拍电影或电话连续剧,也应该很不错,当然那不是都市言情剧的路数,应该是社会历史剧或风情剧的构架。在这提一笔,是觉得海南影视剧题材和体裁选择,都还是比较广阔的。
再回到都市言情剧或青春偶像剧,我觉得《蓝调海之恋》开了个好头,但有些方面还有待细化,有待完善,比如说人物性格刻划、故事情节发展、叙事节奏把握等等都还可以再推敲,比如影片中人物的“可爱”或“相爱”的表达,每每是通过影片人物之口说出来的,其实更应该通过其行动展现出来。影片对日韩及台湾言情片有所借鉴,不妨提出一个努力方向,我们应尽力达到日本《情书》、《花与爱丽斯》、韩国《春逝》、《八月的照相馆》或台湾《海角七号》的水准。像《春逝》里的主人公,一个录音师手拿巨大的麦克风,收集大自然及人类社会多种声音,一开始就给人深刻印象;许多细节也真切感人。《蓝调海之恋》也许是为了悬疑的缘故,让观众入戏比较慢,最后悬疑揭晓,也没有太大意外及惊喜。对话也比较文艺腔。所以,是不是可以走更清新自然一些的路线?更质朴感人的路线?更细腻真切的路线?这些都是小成本文艺片的必杀技。
当然一部影片承载毕竟有限,但显然,今后海南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乃至海南题材影视创作的题材、风格都可以是极为丰富的,在大片、类型片、文艺片、记录片等各方面均大有可为,在与国外、港台与内地合拍片以及本土制作上都有开拓空间。海南不能满足于做“天然摄影棚”,因为电影是人学,人永远大于风景。就像《阿拉伯的劳伦斯》拍活了劳伦斯,也拍绝了沙漠,《印度之行》里的印度神秘洞窟与主人公心理状态及戏剧冲突紧密相关,《卧虎藏龙》用京城、大漠、徽派民居、竹海、武当隐喻各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我们期待能将海南景物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结合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的影视杰作。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死相依的爱情,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影视作品中最乐于表现和颂扬的,但是可悲的是,在当下这个浮躁、速食的时代里,现实的爱情往往掺杂了太多与爱情无关的因素,甚至阴谋,就连电影也不例外,再没有多少纯粹的爱情电影出现。象《蓝调海之恋》这样,看似裹挟着阴谋而来,其实却全都只是为了真爱这一个目的,真诚,纯真的爱情电影,真是少之又少了!
《蓝调海之恋》开篇以一场疑似商业联姻铺底,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商战阴谋的路线,尤其是女主角叶清童正是要收购男主角展沐阳公司的千金。这是第一重阴谋,之后不久,展沐阳和叶清童假面舞会相遇,因为一件用蓝色窗帘改造而成的长裙,引起沐阳一段铭记在心的记忆,进而相识。但是清童显然不是沐阳在等待的那个女子,隐约似乎又在透露着,有另一个有关爱情的阴谋围绕着两人展开。
假如按照一般俗套偶像剧的写法,男女主角肯定都怀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即便纠缠在一起,也往往是一场苦恋,两个巨大的阴谋笼罩之下,虐恋加倍,虽然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好奇心和扭曲心态,但是对于爱情本身,显然不会着墨太多。
但是编导郑真显然并不想走上这条路线,作为女性导演,她更在意爱情的纯粹度,价值观、世界观的美好、梦幻。因此,上文提及的两个扑朔迷离的阴谋,尽管对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造成了一定影响,却也意外成为对两人爱情的特殊考验。影片的结局留下一个开放式,但是明显向着美好的悬念,更把两个阴谋用最充满爱的方式,做了一个完美的了结。
在海南三亚,纯净的碧海蓝天映衬下,爱情原本就不该有太多尔虞我诈,即便是阴谋,也都是为了真爱而发生。影片中,清童的父亲,王庆祥饰演的“老狐狸”叶董事长,尽管耍了阴谋,为的确是尊重,并且锻炼两个女儿,为人父的大爱,令人动容;沐阳不告而别的前女友一晗,留书寄意,为的也是让沐阳能够更好地活下去。而那个“四年之约”,更是不禁让人联想到《神雕侠侣》中,小龙女与杨过之间苦等十六年的悲壮爱情。当然,在这部电影之中,爱情的解决办法,显然不会象小说里那么简单,具体是怎样,还需要诸位亲自到电影院里去了解,感受。
世间爱情,起时往往毫无缘由,如雷鸣电闪,电光火石,但是要长长久久,却必须双方为此付出一生的心血。所谓“阴谋”,只要是以真爱为目的,其实也无伤大雅,至于象《蓝调海之恋》中,这样处心积虑,只是为了让自己最亲爱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制定的“阴谋”,显然就更加伟大,与可敬了。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三):不是梦幻,就是假的
豆瓣推荐给我的时候,我看到海报上的画面和剧情,还蛮期待这个纯爱故事的。
中午睡不着,豆瓣想看那里一亮,花了一中午的时间看完。
不得不说,这戏就适合这种纯粹闲着打发时间看的。
我知道,你想说的是纯爱;我期待的,也是一个简单纯净的故事。
我知道,你想文艺得深沉,颓废得凛冽;可是,能不能不要这么矫情啊?
剧情能不能不要像念诗一样的推进?对白能不能不要矫情得像诗句一样的拼命优美啊?纯爱不一定是诗化的语言和诗化的笑容,也不一定是美丽的风景和希腊女神一般的白裙子好吗?
真的,风景很美,剧情白烂,女主角很装清新,装轻巧,为了这清新出尘的感觉,为了营造梦幻的意境,她连笑都小心翼翼得让人不忍卒睹。
我知道,你们是用行动告诉我,这场蓝调爱之恋不是梦幻,它就是假的。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四):《蓝调海之恋》:碧海蓝天爱更真
爱情,当下愈发被市场挤兑的电影人们的眼里和手中,已然变得要么如索然无味的白开水,要么是酸腐气浓郁的泔水汤,亦或是玩儿所谓概念的小清新。总之,纯爱也好,嬉闹也罢,怎么都难见那一抹真正令观者或感同身受,或共鸣连连,并随之回想往昔,甚至会心头隐隐作痛的爱之本真的颜色。
70后出生的美女编导郑真,是否真的只崇尚纯文艺纯唯美,我们不得而知。但就其以往的影视作品,以及眼前的这部《蓝调海之恋》,可见她钟情都市爱情,关注两性关系的独特视角。在她首部大银幕电影《蓝调海之恋》中,郑真不仅打造了一场碧海蓝天下的唯美爱恋,还融会贯通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悬疑情节,使影片在当下众多的都市爱情电影中显得别具一格。
故事中,韩栋饰演的男一号展沐阳,不幸意外“失去”了初恋女友刘一晗。而后者的不告而别,竟让钟情一处的展沐阳终难割舍,其走遍天涯也未能觅得刘一晗芳踪,每日在回忆的煎熬下不堪重负。而命运的魔力让她邂逅了张如意饰演的叶清童,自此“三人”陷入一段现实与虚幻交织的“三角恋”之中。不告而别的刘一晗成为展沐阳的梦魇,为这部影片蒙上了一层悬疑神秘色彩,使韩栋饰演的展沐阳因心魔而难辨现实与虚幻,陷入真假生死迷情中。而其间围绕的另外几个角色间或世袭、或缘定、或浪漫、或苦涩的恋情,更是将这段充满了蓝调般忧郁的情感故事纠缠得千丝万缕难捋清。
编导郑真一手营造的“蓝调”的主题,也在几位俊男靓女的主人公们的情感纠葛间,屡屡散发出优雅、清新的韵味。正如美国黑人音乐中的灵魂乐那般,轻声吟唱、情感流露,更恰似“蓝调之音”与“启应”的演唱方式的完美融合,娓娓道出了一段段男欢女爱的浪漫故事。
“蓝调之海”,影片取景三亚,蓝天碧海环绕下的热带海岛,为影片铺好了轻柔淡雅的蓝色背景,一向追求画面唯美的郑真也表现出了极力想抓住这次商业与艺术结合碰撞的欲望,每每男女主人公邂逅沙滩、两肩轻触海边漫步的时候,湛蓝的天空和碧波荡漾的大海总能适时地烘托出浪漫的情调。
“蓝调之影”,女主角窗帘遮体的淡蓝色倩影,在本就美色如云、灯红酒绿的舞会上,一下便点亮了男主角几近心灰意冷的心。而男女主人公们“时隐时现”的或深或浅的蓝色衬衫,更时刻提醒着观众,影片主题始终如一。
“蓝调之爱”,旧情人的失踪,新恋人的神秘,让本就郁郁寡欢的男主角愈发身陷入,难舍难辨的情和爱的谜团之中。优雅、清新的情感流露下更是忧郁不离的爱的纠缠,那仿佛一抹抹蓝色的爱意痴缠,他该何去何从?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五):蓝色海 生死恋
四年前,她不告而别,消失在他的生命当中,四年后,另一个女孩闯进他的生命。一件蓝色的纱窗长裙开始一段明知不可为的感情,一串脚链揭开陈年的爱情谜局,牵出两大家族,两男三女的情感纠葛。涛声依旧,寂寞无言的大海,默默地保存着年轻人们最初最纯真的爱情,而这一切,终将有个结局!
女导演郑真用自己最擅长的角度和笔触,借《蓝调海之恋》这部影片,探讨了现代都市爱情、家庭伦理、两性关系等多重命题。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唯美浪漫的的影像风格,深入浅出地探究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逼问着每一位观众,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该放弃还是坚守重来?
影片中,展沐阳回到伤心旧地本是为了酒店管理续约,但无法逃避的感情还是找上门来。地产千金叶清童的出现逼迫他不得不面对与刘一晗的旧恋。三亚的美景让两个人暂时抛开了现实的无奈,棕榈树下的涛声最让人萌生真情。远离都市的繁华,碧海蓝天之间,两颗压抑的心得以释放,一座酒店屏蔽了外界的纷扰,只有在这儿,叶清童才是叶清童,展沐阳才是展沐阳。
没有结果的爱情,该放弃还是坚守重来?刘一晗的人间蒸发让这一切变得无解。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红男绿女来说,这种已经久违了的忠贞情感,貌似老土,但是在电影中感受,却往往能咀嚼到那纯净的况味,更令人唏嘘。
于此同时,现实中地产千金的婚约与酒店的命运维系在一起,两个人的感情牵扯到两个家族的世代关系。矛盾逐级激化,两组对抗关系似乎都指向这段海上之恋无法梦圆。然而涛声依旧,旧情与新语都是醉人的绝唱。
这是一个关于相遇相离的故事,全片结构精简,没有刻意追问,在影片时空之外,一条尘封的时间线索始终在搅动人物的内心波澜。随着线索的展开,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慢慢打开,一个女人的故事从中娓娓道来。这又是一部商战电影,所有的内心纠葛恰恰发生在两个家族对一家酒店的明争暗斗的过程中,现实里利益与虚伪的冲击下,爱情的抉择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幸好,三亚秀丽的风光,蓝天、白云,碧波荡漾,绿树丛影,化解了整部影片有关爱情谜局的影响。在如此纯净的自然风光之中,所有的生离死别,爱恨纠葛,都显得纯粹无比,无论是爱或者恨,亦或别离,都有一种奇特的韵味。而影片最终的大团圆结局,也算没有辜负三亚那片纯净的碧海蓝天。
几位青年演员的表演虽然还略微生涩,但是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客串的黄海冰戏份较少,没有太亮眼的表现。老戏骨王庆祥的霸气和狡黠,还是令人有点诧异,毕竟内地演员能够驾驭这种题材的,实在不算很多。
整体而言,《蓝调海之恋》并没有纠结过分扑朔迷离的剧情,只是因应那片纯净的海洋,尽情把恋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坚守分离做到极致,还算可观。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六):那年夏天,纯净的海
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被湛蓝湛蓝的海水覆盖,而人类居住的陆地仅仅占这个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曾经有过一种传说,说人类的远祖其实是从海洋中移居到陆地上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回归海洋母体的原始冲动,因为它的深邃,因为它的纯净。
《蓝调海之恋》,女导演郑真作品,讲述在南中国海,最美丽纯净的三亚海滩上,一对男女之间发生的,最纯净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因为正是有了那片无比宽广的海,才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爱恋,变得简单,纯粹,美好。
以海洋为主题的电影,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当属北野武一反常态的静谧之作《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在那部经典爱情影片中,北野武用最俭省的台词,最唯美的画面,勾勒出一对聋哑恋人之间平淡却至死不渝的爱情。尽管在故事情节方面完全没有可比之处,但是《蓝调海之恋》在爱情氛围的营造,以及对那份至真至纯爱情的表述,却几乎达到了与之相匹配的程度。
《蓝调海之恋》讲述了一位豪门千金,与一位迷失在爱情里的男人,因为在三亚一次假面舞会上的邂逅,进而牵扯出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故事。在相互拉扯之间,发现横亘在两人之间最大的难题其实并不是家世,背景等问题,而是一个早已死去的女人。
在如今这个浮躁、速食的时代,富二代与干爹妹层出不穷,象影片中这么干净与纯粹的人,以及爱恋,早就不多见了。而导演并没有简单处理,她把整个爱情故事放置在一个庞大的家族商战阴谋当中,反而更加凸显出这份爱情的珍贵。
或许有人会说,影片太过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假如一定要以牺牲爱情的本真为代价,以还原现实生活当中,爱情的丑陋、懦弱与背叛为目的,那不如就像影片里的沐阳和清童一样,干净、纯粹得就想三亚那一望无际的湛蓝海洋一般。至少,它还传递了一份真诚,一份希望给普通观众,而不是叫人对爱情彻底绝望。
影片中,几位年轻演员几乎完全本色演出,清澈透明的眼眸里,传递出对这个世界的期盼和希望,虽然稍微生涩,但是胜在纯真。客串演出的王庆祥、黄海冰表现不俗,尤其是王庆祥,商界智者与家中慈父的角色转换,令人信服,而且可爱。
此外,更抢眼的则是影片中拍摄地,三亚的秀丽风光。正是如此干净的海水,如此秀美的景色,才更令人相信,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确实可以美得如此动人。那年夏天,在三亚这片纯净的海水见证下,最纯净的爱情自然地发生,而最令人心动的爱情电影,也因此而诞生——《蓝调海之恋》。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七):夏日沙滩恋曲——从《蓝调海之恋》说起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主题,也是各类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诗经》便是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而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祝英台化蝶、罗密欧朱丽叶殉情等,无不是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爱情片则是上百年电影史里的主流类型,既有琼瑶式的悱恻缠绵的爱,也有《暮光之城》系列的人与吸血鬼之情。而近几年还出现了一些以夏日、沙滩为背景的亚类型爱情片,如这部《蓝调海之恋》。
《蓝调海之恋》是年轻女导演郑真的自编自导作品,讲述房地产大亨的小女儿叶清童为了躲避媒体突然爆出的秘密订婚的消息而私下到三亚寻求清净,而为情所困的假日酒店总裁展沐阳则为了酒店管理的续约之事不得不重返三亚,两人在一场见面舞会上相逢,展沐阳也将叶清童误认为是他相恋九年但后来失踪的女友刘一晗,而叶清童则在一次次的机缘巧合下也对展沐阳产生了情愫;这时候,叶清童的姐姐叶清风受父亲之托来到三亚找展沐阳谈判酒店管理,并与展沐阳的好友兼助理唐逸相遇……影片虽然在开始不久时以媒体报道的方式带出了叶清童订婚的“绯闻”,但整体上还是夏日(影片以七夕节前后为背景,而这个时间在三亚还很显然属于夏日时光)、阳光、沙滩上的青春爱情,尽管也有忧伤的元素,但更多是爱的烂漫、美好、清新,并成为这类亚类型爱情片的又一部典型。
夏日沙滩。夏日的沙滩常常是见证青年男女的浪漫与爱情之地,当年光艺作品《海棠红》中那一段男主角与女主角在海滩边谈心时,浪涛声、月色、树影等,无不将这份烂漫的景象推向极致,而《蓝调海之恋》里也不乏海滩之恋(无论是从影片片名,还是从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三亚),四年前男主角展沐阳与相恋九年的女孩刘一晗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海边,而四年后展沐阳与叶清童相遇相知同样是在那夏日的海滩边,其中一幕便是叶清童穿着当年原本为刘一晗准备的婚纱出现,在浪涛声的衬托下将人物的情绪渲染、张扬出来。
夜色下的海滩同样浪漫迷人。虽然展沐阳知道叶清童的真实身份时正是在夜色掩护下的海滩,但依然不失其爱的烂漫与美好,特别是在唐逸一边的弹琴一边唱着怀旧老歌时,不仅是展沐阳与叶清童沉浸在夜色下的幸福时光,连一向是工作狂的叶清风也听得如痴如醉……更何况,展沐阳与叶清童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在夜色下,假面舞会的气氛助推了这种迷离的情绪。
另外,影片也彷佛是一张张的城市明信片。思想家阿图罗·埃斯科瓦尔曾经说过,“地方以特殊的构造聚集了事件、思想和记忆”,这话同样适合于这部《蓝调海之恋》,因为海南三亚的海边沙滩的特殊背景,而聚集了这一段段情感故事,包括展沐阳那剖不开的记忆。而影片很特别的一点也是,在开场时以明信片作为介绍人物、演职员的方式,并在后面的剧情里穿插了明信片这个细节,这使得影片的“城市明信片”的味道更为明显。
炎炎夏日,不妨跟随着影片男女主角的脚步,享受一番夏日海滩的烂漫爱情。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八):一束菊花遍地插!烂到无力吐槽的玩意儿。。。
因为本人现居三亚,而且这部电影说是到三亚很多景区取点,什么南山,蜈支洲,热带天堂森林公园都有出现,好吧,我兴冲冲的去看了,90分钟的东西看得我坐立不安,昏昏欲睡,要蓝色没蓝色,要镜头没镜头,要演技没演技,要景色没景色,我擦!这不是坑爹是什么!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谁TM能把来前的电影票给报了?!
一整部电影男猪脚跟嗑了药一样分不清,看不清,一副僵尸脸,木有表情啊有木有!死命的装逼玩深沉,真是要死的一样,整天拿个菊花到处乱跑,跑你妹啊跑!就算初恋不死也给你拿着菊花祭奠死了,你妹的菊花!
还有那个初恋女友啊,尼玛简直是坑爹啊,大额头吓死人了啊!还先天性心脏衰竭,尼玛的日韩剧看多了啊!想笑死人啊!把观众当猴耍啊!最后把男猪脚淹了个半死,然后一步三回头的跟TVB出来打酱油的一个香港演员走了,你当观众智商是-100啊!别这么搞笑能不能行啊!这演员的名字就更不想提了,难记、拗口、装逼,这名字才是重口味有木有啊!根本木有剧情的说,你们在搞什么啊!你们就是来给皇冠假日酒店做广告的是不是哇!你们都不是坑爹了,你们就是坑啊!
女猪脚根本不想说,丁点儿演技都木有表现出来啊,还灰姑娘,还不小心掉的鞋子,还把窗帘改成晚礼服,你丫怎么那么油菜花啊你!可是你丫怎么不把自己变漂亮点再去参加什么狗屁酒会啊!你12点都不用变模样的啊!你要吓死爹啊!长的跟刚拍完惊悚片没卸妆一样啊,你去整个容吧,不整的话你拍什么亏什么啊,真的,你信我吧!
男二号还不错,起码长的很养眼,侧面很像伟仔,唯一能让人记住的角色了,真是很不容易。。。
女二号比女猪脚长的顺眼多了有木有,但是角色很二啊,还锝~锝~锝~的二,表演中规中矩,不过那句走后门是彻底雷倒我了,尼玛,还走后门,这是要闹哪样啊!你最后跟你老爹打情骂俏啊那是,我以为是小三啊,这又是想闹哪样啊!
最后来个总结吧,整部电影没有剧情,半个小时才看明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台词像是在说歌词,想文艺没想搞成了二逼,想小清新没想搞成了连MV都不如的粗制滥造的玩意儿,好吧,我现在断定、肯定、确定这玩意儿会成为本年度最烂电影,如果它姑且能被称作电影的话。。。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九):【转载】鞠斐——《蓝调海之恋》:东亚独特叙事类型
电影《蓝调海之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找准了与海南的结合点。就类型上来说,蓝剧是一部青春偶像剧。而海南的蓝天碧海、椰林沙滩是这类青春偶像片的最好载体。海南虽说可以称为“天然摄影”棚,但真正适合海南的影视类型其实并不多。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影视产业市场之下,海南缺乏拍摄历史题材、家庭题材、都市题材的比较优势。但在青春偶像片方面,海南却有着无法替代的资源。
青春偶像片(片)是东亚的一种独特的叙事类型,从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到《红楼梦》,以及日本的相关作品以及越南的《金云翅传》等,都具有悠久的文化渊源。这类题材都以理想化的爱情与故事环境为基础,因此与海南的自然环境有着先天的契合度。它可以成为海南吸引影视片拍摄的一个重要看点。
但同时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海南这样的“天然摄影棚”却未能充分吸引国内影视机构的注意,至今为止,来海南拍片的影视机构仍然屈指可数。天然摄像棚多数时间处于“空置”状态。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缺欠,没有形成政策与扶植的重点。比如说在资金与政策上能否制定出平等合理的补贴机制,对于来海南拍摄的剧组给予政策与资金方面的照顾,降低其拍摄成本,通过形成规模效益,使自身能与珠海等国内的拍摄基地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来海南拍片。同时,海南没有自己的摄制基地与产业链条,这也是阻碍了海南影视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无论如何,《蓝调海之恋》一片抓住了三亚及海南的优美风光,摄制精美,影视手段丰富,为海南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通过其示范作用将更多的剧组吸引到海南,提升海南影视产业的活力,使海南影视产业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
《蓝调海之恋》观后感(十):【转载】马良--从《蓝调海之恋》谈起
首先,这个片子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因为出现了海南、尤其是三亚众多的美丽景色,也展现了三亚旅游的魅力(海洋风情、酒店风情)。影片的音乐、摄影具有一定的水平,风景拍得很漂亮。
其次,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的路向也是值得肯定的。比较适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也与迅速走向城市化的中国当今形势相匹配。影片整体格调也比较时尚化,俊男靓女也较“养眼”,对当代青年婚恋观也有所展示。由于有“成年童话”的定位,显得更梦幻一些。这是本片的风格取向,显然笔者更看重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是海南影视剧创作今后的一大富矿,可以有珍珠水晶钻石风格的,也可以有铜铁锌混杂风格的。换言之,可以有相对“不食人间烟火”缥缈高蹈一些的,也可以有“琴棋书画诗酒花”风雅一些的,更可以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代都市风情画性质的。比如说,最近看了林森的《关关雎鸠》,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海南一座小镇上几个家族的变迁史,写了中国社会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小说是写实主义的,充满了烟火气(开店啦私彩啦公期啦少年团伙啦等等),非常真实,具有一定的史诗气质,如果拍电影或电话连续剧,也应该很不错,当然那不是都市言情剧的路数,应该是社会历史剧或风情剧的构架。在这提一笔,是觉得海南影视剧题材和体裁选择,都还是比较广阔的。
再回到都市言情剧或青春偶像剧,我觉得《蓝调海之恋》开了个好头,但有些方面还有待细化,有待完善,比如说人物性格刻划、故事情节发展、叙事节奏把握等等都还可以再推敲,比如影片中人物的“可爱”或“相爱”的表达,每每是通过影片人物之口说出来的,其实更应该通过其行动展现出来。影片对日韩及台湾言情片有所借鉴,不妨提出一个努力方向,我们应尽力达到日本《情书》、《花与爱丽斯》、韩国《春逝》、《八月的照相馆》或台湾《海角七号》的水准。像《春逝》里的主人公,一个录音师手拿巨大的麦克风,收集大自然及人类社会多种声音,一开始就给人深刻印象;许多细节也真切感人。《蓝调海之恋》也许是为了悬疑的缘故,让观众入戏比较慢,最后悬疑揭晓,也没有太大意外及惊喜。对话也比较文艺腔。所以,是不是可以走更清新自然一些的路线?更质朴感人的路线?更细腻真切的路线?这些都是小成本文艺片的必杀技。
当然一部影片承载毕竟有限,但显然,今后海南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乃至海南题材影视创作的题材、风格都可以是极为丰富的,在大片、类型片、文艺片、记录片等各方面均大有可为,在与国外、港台与内地合拍片以及本土制作上都有开拓空间。海南不能满足于做“天然摄影棚”,因为电影是人学,人永远大于风景。就像《阿拉伯的劳伦斯》拍活了劳伦斯,也拍绝了沙漠,《印度之行》里的印度神秘洞窟与主人公心理状态及戏剧冲突紧密相关,《卧虎藏龙》用京城、大漠、徽派民居、竹海、武当隐喻各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我们期待能将海南景物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结合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的影视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