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死鸟》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5-14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不死鸟》经典观后感10篇

  《不死鸟》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尼娜·霍斯 / 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 尼娜·昆岑多夫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死鸟》观后感(一):向着阳光歌唱

  悲剧是把美好东西毁灭给人看,《不死鸟》整个剧情没有凶残,血腥暴力场景,但却一点点把美好,爱情忠诚善良给打碎掉。如此绝望气氛,像是无法有任何救赎与希望

  内莉以面部骨折代价从集中营逃出来,但却整回了原来的样子,一个犹太人的样子,她回到柏林找她丈夫,她丈夫却对她说:“你长得很像我妻子,你可否扮成我妻子,去领她财产?”。影片沉重的气氛下,任何一种明亮,都像极了讽刺,她却被要求穿上以前的大红长裙,化精致的妆,踩着高跟鞋模仿以前的自己。她笑不出来。她反问:“如果你从集中营出来,会如此光鲜?”她的信仰从内部被打破,忠诚,爱情,善良,她却深陷其中无从出逃,影片营造的气氛如此沉重,几乎让人窒息。导演的刻意安排,更让这部电影沉重感强化。她一次次暗示丈夫,却被他有意无意的忽略。这时,解救其出来的好友自杀,她得知了丈夫便是那个出出卖了她的人,并且早已与她离婚

  不死鸟本身就是个图腾信仰,它象征着永生。没有人可以永生,但希望可以。自杀的好友留给她的信中间说:“我不明白,为什么犹太人要一次次选择原谅。”但在影片末尾,犹豫良久她还是选择了救赎与原谅。她将摩擦许久的枪收回。而她在与朋友唱圣歌时被他发现手上的集中营编号,彼时阳光灿烂绿意盎然,她转身走向了阳光,歌声没有停,她在对着阳光歌唱。不死鸟代表着永不磨灭的希望,她最后没有杀他,亦是给了自己救赎与希望,而这份希望与救赎,正是影片要从绝望中体现的东西。

  《不死鸟》观后感(二):52

  虽然内莉换了一张脸,但生活并没有重新开始,她不断地被卷入过去。即便真相是如此残酷:强尼早已与她离婚,强尼根本不爱她,强尼只想通过她获得遗产。但她对此无动于衷,她愿意当一枚棋子,被强尼指使。莱内的自杀没有警醒她,因为爱的力量已经超越了一切。或许,我们可以设想:当初正是强尼的爱,让她度过了集中营地狱般的日子,正是为了再见到强尼,她接受了换脸的决定

  强尼的醒悟在最后一刻点出。那是通过内莉手上的编号,他知道这个女人是从集中营出来的;他也联想到了她的笔迹与内莉如出一辙;她唱的《Speak Low》与内莉如此神似。他已经不能再欺骗自己了,她就是内莉。他自己向她暴露的心机,其实她一直都清楚,只是没有戳穿。他的后悔与自责,通过演奏的骤停表达出来。

  如果我们无法直面真相,而是活在幻想之中,“换脸”也不能为我们带来新生活。就像那些被压抑潜意识邪恶观念,将不断地回来造访我们。同样,如果我们不去反思纳粹残暴行径,一味地将历史划进推虚空阴影将一直伴随我们。隐藏与自我蒙蔽终将失败,而这点早已由弗洛伊德指出。

  我们也知道,那些从集中营回来的人带着心灵创伤精神扭曲,必须自我欺骗才能重新生活下去。他们将过去所遭受的折磨压抑进潜意识,无视现实之残酷,他们借由想象来获得安全感,而爱的无私或许是人的内心安全港湾。而莱内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放弃生命。而这些,强尼是不会懂的。

  影片一开始响起的Jazz小曲,来自于Miles Davis最经典专辑《Kind of Blue》(1959)中《So What》的一小段前奏,在影片中不断响起,也以此收尾。莱尼所唱的《Speak Low》是德裔犹太作曲家Kurt Weill的作品。“Time is so old and love so brief.Love is pure gold and time a thief.We''re late, darling, we''re late.everything ends too soon, too soon。”

  《不死鸟》观后感(三):罪恶不死

  这是一部让人很绝望的影片。 比《辛德勒的名单》还要让人窒息。一个良知未泯的纳粹党员的义举让人看到了人性之善,一个卷入迫害的普通丈夫的背叛让人感到彻骨之寒。 没有一个民族像德意志民族这样,敢于对自己不堪的历史如此刮骨医疾。因为城徽“Kindl”曾被纳粹利用宣传,战后的慕尼黑人,甚至全体国人毅然疏远了曾经引以为豪的吉祥物(Kindl上的人物演变成慕尼黑的代表形象)。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慕尼黑人放着现成的吉祥物不用,而是推出了一个和慕尼黑没有什么联系的小狗(摘自吴鹏《Kindl的故事》)。百万犹太人的鲜血浸透了欧洲大地,本国土地在盟军的轰炸下满目疮痍,德国人对于二战忏悔与反思,在总理勃兰特的一跪中为德意志注入了新生的希望。也是因为这种勇气,像《不死鸟》这样的佳作才得以诞生于德意志,面见于全世界。 当一个民族谈忏悔的时候,他们在谈些什么? 影片《不死鸟》中,没有气势汹汹战争场面,没有集中营上空的尸烟滚滚,没有希特勒歇斯底里的疯狂讲话,甚至没有一个象征死亡的纳粹标志。影片只是聚焦一个从集中营捡回条命踏上寻夫之路的犹太女人,和她未曾加入纳粹的丈夫。《不死鸟》的重点并不在控诉纳粹暴行(女主角在集中营惨遭枪击严重毁容),而在于“曝光”像约翰尼(女主角丈夫)这样不是纳粹却出卖了同胞甚至至亲之人的百姓为虎作伥之举。这样的罪恶在影片压抑的叙述中像一只血淋淋的手扼住了观众的喉咙,让人几乎窒息。我想这正是《不死鸟》内涵可贵之处:罪恶,不仅仅是疯狂的“元首”及其爪牙所犯,每一个未曾对暴行说“不”,以“身不由己”为由的人,都是罪人,无可逃脱。 “你知道什么让我感到恶心吗?我们犹太人有些被写入(侮辱性的)文字歌曲、被奴役,有些在德国被迫充军,一个个被灌以毒气。现在幸存者从集中营回归,就需要宽恕!毒气还没有停止,我们就需要宽恕!宽恕每一种懦弱,每一个背叛!这我不能接受!”——《不死鸟》 不能否认,战后有很多德国人认为,“士兵只是执行任务而已,一切都是希特勒的错”,对那些向纳粹低头的平民,也找出了“说得通”的理由。但罪恶就是罪恶,不需要也不能够任何理由来掩饰。只有纳粹犯罪吗?不,整个德国,绝大多数德国人都在犯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被洗脑加入了罪恶,他们没有反抗,甚至可以说,为前线生产补给的人们都加速了战争机器的运转。而我需要指出的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受到洗脑与欺骗,这些理由都不能抹去鲜血洗刷罪恶。 影片中,女主角故地重游遇到曾经伙同丈夫出卖自己的旅店老板,女老板声泪俱下解释自己当时“没有其他选择”。真的没有吗? 《不死鸟》的矛头直指“没有选择”的平民,受到审讯出卖犹太妻子的丈夫,向纳粹告密的邻居、不愿问起集中营故事对迫害保持缄默的昔日友人,《不死鸟》堵住了“不自觉参与恶人们的退路。把政治意义上的罪行定给纳粹是很容易的,承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多数普通民众风暴中的懦弱与背叛,才是“忏悔”之钟鸣响最响的一刻。 我非常喜欢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城”2015年11月9日的推送《波兰|为了伸张正义,这个德国年轻人选择成为国家的敌人》中的几句话: 只不过 还没有一个日本人,没有一个中国人, 去死磕那些自己历史上的“集体犯罪”。 正所谓:法不责众, 日本人把责任推给所谓“军国主义思想”, 中国人把责任推给所谓“疯狂的年代”, 好像“罪行”不是“人”犯下的一样。 对于那比二战离我们还近的黑暗十年,我并没有许多深入了解,但我知道,还有一些老一辈人,还在把愚昧和暴力,归咎于“身不由己的特殊时代”。 我们很愿意看到,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性和希望未曾死去,然而我们也不应忘记,每一个“人”所犯下的罪行,同样不死。 《不死鸟》的剧情令人绝望,然而这样一部作品能在以“回忆未来”为主题的德国电影节上与中国观众见面,令人不禁对这个国家肃然起敬

  《不死鸟》观后感(四):不会写影评的人,你就别瞎比比,浪费爷的时间

  声明:这不是影评,是吐槽!

  今天第一次看了《不死鸟》这部电影,上来看看影评。看了十几篇影评,个别影评或某影评中一小部分观点还是很好的,其他90%都是粑粑!

  两篇影评比较奇葩。1、这哥们电影都没看懂,情节都没理解,就上来发影评说电影逻辑上有问题。末了说自己没看懂,让别人来给他讲讲电影故事梗概。我觉得这哥们大学肯定毕业了,而且估计是211出来的!傻子吧!

  2、还有一个哥们,不,好几个!估计是从百度上扒下来不死鸟的百度百科,用繁体字发出来科普,说不死鸟就是外国凤凰。我x,这哥们小时候肯定特别学习,从来没有看过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不知道里面有个叫一辉的哥们每次让人干的快死了就绝地反击,锵锵锵!永不屈服!

  我觉得啥也没看出来就不要写影评了!真是浪费自己和读者的时间!

  这块插点观后感:某影评最亮点就是,男主早就觉察到异样,只是他一只在逃避,在抵抗自己的。很多细节反应,如女主做发型后男主说哪里都不像~比如公园长椅男主不让女主坐等等。我觉得大家把电影看到太高深了,都脱离生活了。有时候想简单一点,还原生活本质才是艺术想表达或者说试着在表达的东西。

  另外一篇影评说的也很好,大意是不要说历史的罪恶只是几个人造成的、而是该事件的亲历者共同促成的。其中提到了十年浩劫。大意就是说当年的人其实也都是参与者,不要只怪几个人,其实你们都是刽子手。(我理解的意思

  我觉得历史事件就是几个人带头(他们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后面一堆人觉得这几个人代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所以支持跟随。

  推动历史进程的不是那几个伟人和那几个罪人,恰恰相反,推动历史进程的往往是那些自以为被裹挟、被逼迫或者自以为是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我也是瞎比比!看到你可以当没看见。

  《不死鸟》观后感(五):涅槃的凤凰,离开太阳

  《不死鸟》的片名翻译让我这种没文化的人看得没头没脑,看了百度百科才恍然大悟。摘引如下

  凤凰在国外又叫做不死鸟、长生鸟,音译菲尼克斯(Phoenix)。概括地说,在古希腊和古埃及的传说中,凤凰是一种传说中的鸟。它与埃及神话中的太阳神和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古希腊的传说,凤凰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一口枯井附近,每天当黎明来临时,鸟儿就在清晨的阳光下沐浴,并唱着美妙动听的歌,而太阳神就停下他的战车静静的聆听这动听的歌声。这时世界上好像就只有凤凰的存在了。每当凤凰知道自己要接近死亡的时候(每500年或1461年),它都会用芬芳树枝来筑巢,然后在火焰中燃烧。当它快燃尽的时候,会有一只新生的凤凰从火焰中飞出。它会用没药树(mò yào shù)的汁液涂在死去凤凰的尸体上并和它一起飞向太阳之城——Heliopolis,它会将卵放在太阳神的祭坛之前。而在埃及,它却被描述成为苍鹭的巢,但在古书上它被说成是孔雀,或者是鹰。Phoenix在中国被普遍翻译为凤凰,但实际上英美文化内的Phoenix和中国的凤凰虽说都是传说中的生物,但并非同源,更不是同一物种。Phoenix的希腊文意思是棕榈树,因为阿波罗和他的妹妹是在棕榈树下诞生的。

  台译《回不去的时光》也不是多美的主意,只是却点了意。虽然出自完全两种文化系统,却有着同样的故事(虽然我心底里觉得凤凰的名称要比Phoenix美妙很多倍),这种奇妙的巧合背后好像有一种力量。把这样的传奇故事又放到战后故事中,仿佛称为德国电影唯一的文化资本。虽然这让我有一点苍蝇般的感觉,不得不说,却不得不给这个隐喻满分

  女主歌唱家的设置,和动听歌声的不死鸟对应。在太阳的沐浴下歌唱,在太阳的沐浴下死亡,在太阳的沐浴下涅槃,在太阳的沐浴下重新飞翔太阳。这里的男主,就是太阳的现身,然而在当涅槃变成谎言的涅槃,第四个太阳就不复存在了,凤凰就变成了假凤凰,不再是不死的鸟,而是要迎接完全的新生命,这是永远回不去的过去,和台译的名字恰恰相符。所以结尾穿着鲜艳红色的女主离开了,离开的没头没脑,电影也讲不下去下面的故事了,因为太阳已变成了假太阳,何言太阳城呢?

  太阳由真变伪,直击人类虚伪的人性。和男主预计的一样,没有一个人怀疑盛装的女主回来得没有道理,人们都在逃避,逃避事不关己灾难,只为虚伪的重逢举杯。

  The curtain descends, everything ends too soon, too soon

  铁幕落下,一切结束得太快太快。

  “危机是什么?”是纳粹的黑暗,还是虚伪的太阳?

  That tomorrow is near, tomorrow is here and always too soon

  明日将近,明日已来,总是太快。

  可怕的是,这一片人类都是太阳之子,暗藏的担忧也由虚伪的太阳抚养成长。

  《不死鸟》观后感(六):Speak Low——记《Phoenix》

  “Speak low when you speak,love.Our summer day withers away.Too soon,too soon”

  elly穿着当年和丈夫Johnny从巴黎买回的一袭红裙,配上一双黑色中跟鞋、两片红唇、一头卷发,低吟浅唱、曼妙高音,刚开始Johnny还很不确定地看着眼前的人,Nelly唱到第二段时,原本略显生涩的嗓音似乎一夜之间重回伦敦,重回战争前夕,重回他们的美好婚姻,那一个”low——”唱得动人。

  可钢琴声戛然而止。

  hoenix,不死鸟,亦可作凤凰一说。在电影开始很久之后这个单词才出现在废墟上的娱乐区招牌上,那个招牌挂着成串的小灯泡,室内的迷情红色灯光从两扇门溢出,看着门口和穿着暴露的女子调情的军官,Nelly犹豫地迈着步子。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个画面颇有深意——Phoenix,Nelly,浴火重生,战争后的空虚,人生又一次设下的迷宫。

  可以说Nelly是Phoenix,但这又如何呢,物是人非事事休,Johnny从当年风流倜傥的钢琴家沦落到打杂工干脏活的酒吧服务生,那一双曾经在黑白琴键上跳跃的双手啊,居然低声下气地给别人清理桌上的垃圾,Nelly被这一幕深深刺痛;可命运无常,她当然不会想到,这背后,有更加令她撕心裂肺的在等候着早已遍体鳞伤的她。

  先前看过一篇关于此片的影片,题为《无法直面的黑暗》,虽然对于当时未看电影的我来说此文有严重剧透,但不得不说作者的观点不错:每个人内心都有无法直面的黑暗,Lene无法容忍世人对纳粹暴行的宽恕,Johnny始终无法再次提起那些黑暗的日子那背叛了妻子的他,友人们同样也有各种不堪回首的黑暗。

  elly在欢欣又略微悲伤中同意了假扮Johnny的亡妻——也就是她自己,他说她走路不像Nelly,她萎萎缩缩,而他的Nelly应是目视前方走路带风的;她笑着看到她曾经的红裙、鞋子,小心翼翼地问这鞋是否也是从巴黎买来的;他说你得照着这几张原迹模仿,她当然毫不费劲地写得“一模一样”……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她还爱他,她想重回他身边。

  Johnny觉得时机到了,告诉Nelly他尽心准备的计划。Nelly觉得这不可能,因为没有人能在逃出集中营后像他所想的那样明艳动人地出现在故友面前,于是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她哽咽、抑制地说:”我们赤身裸体,坐在木梁上,搜查那些新来的人的衣服,守卫们就站在身边,我们要找出支票,或者藏着的珠宝,然后……有个女孩那么大,这女孩看着我……看着我……她穿着她母亲的裙子”Nelly强迫自己挤出笑的弧度,Johnny打断了她,Nelly随后解释说,她是从书里看到这故事的。

  “我从书里看到的。”

  如此令人为之一震的言语,这其中,既有对丈夫的复杂情愫,那种告诉你我就是Nelly可你偏偏不信,那种你根本不懂得集中营日子的残酷痛苦,那种你费尽周折就为夺取我的遗产的复杂情愫。好像Nelly从先前满怀都是对丈夫的爱这样令观众都为之心急的状态,有了那么些改变。当然,这段话,也是对纳粹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控诉。

  “Time is so old and love so brief.

  Love is pure gold and time a thief.

  We’re late darling,we’re late.

  The curtain descends,everything ends.

  I wait darling,I wait.

  Will you speak low to me.

  eak love to me and soon.”

  elly的嗓音牵动着故友的心,Johnny看到她手臂上因衣袖被撩起而露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特有的编号,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钢琴再也弹不下去了,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个如此像亡妻的女人出现在他面前,写得一手和Nelly一样的字,不停地追问Nelly的往事,追问他是否背叛了他的妻子,为什么,她会把Speak Low唱得如此似曾当年的Nelly。

  elly看着一言不发的Johnny,听得出神的故友,拿起包走出了那扇门,她已经知道了真相,她相信了自杀的Lene的遗言,她献上了最后一曲,致婚姻,致当年友情,致Lene,致自己。

  致Phoenix。

  2015/7/18

  《不死鸟》观后感(七):在战争面前,爱情经得起考验吗?(有剧透)

  最开始看的时候也很疑惑为啥别人都能一眼认出女主,而男主在女主这么多的暗示下还是没有认出她来,后来从男主细微的表情中慢慢明白,他的内心一直在抗拒女主还活着的事实,他无法承受自己背叛的罪恶感。他一直在逃避自己。导演整部片拍得很克制压抑。男主演员好喜欢,人长得帅,演技还真好,细微的表情需要留意,否则会错过,他其实也是内心波涛起伏。

  还有一个细节,导演处理得很隐晦,便于理解强尼当初为什么背叛奈丽。在档案室那个女管理员对女二莱娜说了一句话,大意是现在好些人都想把档案的一部份偷走。莱娜沉默不语,她作为一个情报部门的人她最清楚是怎么回事。可想而知,想偷走档案的不止强尼,那些曾经抗不住压力出卖亲人朋友的人估计还不少,战争结束了,他们害怕这些罪证被人发现。战争把人性逼到恶的一面,谁能说这是错是对?战前,奈丽就与德国籍的强尼结婚,纳粹开始清扫犹太人的时候,最开始强尼也是千方百计把奈丽多次转移藏起来,后来纳粹把强尼抓起来,可能是用了极刑,不是他死就是她死,求生就是一种本能。 我们只能深深的哀叹!

  强尼曾经是深深爱过柰丽的,他们过去经常一起散步,一起去游巴黎,他记得她的所有细节,眼睛,头发,走路的姿势,喜欢的图片,他不让假扮的“她”坐她曾经坐过的椅子,他多次怒火冲天地粗爆地指责“她”装得不象,其实是太像,正是这些怒火说明他有多不愿意承认面前的这个“她”就是她。他已经催眠自己肯定奈丽的死,以逃避他内心的罪恶感。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一头雾水搞不懂男主为啥这么笨!导演把深深的悲悯藏在这些愤怒里。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当奈丽唱起那首《speak low》,.强尼停止了弹钢琴,奈丽背过脸唱着:Love is a spark lost in the dark, too soon, too soon.......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不死鸟》观后感(八):观影《不死鸟》--speak low when you speak love (全文剧透)

  好友约在一年前推荐的德国电影。讲述一个二战时从集中营经历九死一生而生还的犹太女人寻找丈夫的故事。很早就看了简介,知道了大概,因为题材沉重严肃所以一直没有看。时隔近一年,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当下对爱情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否定性,还有对人性的好奇,来看了这部电影。

  影片从犹太女人被好友从集中营接出来开始,她出场时整颗头缠满了崩带,只露出眼睛,一部分鼻子和嘴巴。看起来恐怖,被边境士兵检查时露出惊恐的眼神,但还是顺从地开始扯开覆盖着伤口的崩带。随即士兵也不忍,一改开始“Shut up”严肃的命令语气,短促而匆忙地低声“SORRY”。女主和她的朋友进了瑞士国境后就接受了整容手术,她的部分面部骨头也已破碎,没有办法整成原来的样子。而她十分执意要回原来的样子。以致于术后重回废墟中的家园,从破碎的境片中,看到完全不像从前自己样子的女人时,感到畏惧。

  她一出来就执意要找丈夫强尼。这时外边还是混乱的,在第一次出门寻找时,还被抢劫。我觉得这个阶段的女主,奈丽,是和周围的世界脱节的。或者说她已经感受不到外在对她的重要性,周围世界的存在性。她的世界只有她和她丈夫。所以她不关心即将去往哪里,当好朋友跟她谈起去往安全地方的未来,给她看那里的面朝大海的房子。她焦急地一次次询问强尼怎么样了,或者到处寻找证明他没有死的蛛丝马迹。

  她第一次在一个叫不死鸟的酒吧看到强尼,曾经的钢琴家,在酒吧隐姓埋名,做着抹桌子的粗活。她叫出他的名字,但他回头后却不认得她。她只能定定地站在远处,不知所措地看着他。我其实不能理解为什么奈丽此时没有告诉强尼自己是谁。如果是因为自己的面相改变,以强尼在她那时心中的地位来看,应该是最信任的人,会在意容貌的改变吗?分离了那么久,见面应该是难以言说的欣喜和激动,以至于忘了不知所以地要相认。或者奈丽想找的是一个能第一眼就认出她的强尼吧。

  然后她又一次次去酒吧看强尼,后来被强尼发现。他以为她是一个没有工作的人,而因为她的行为举止和他的妻子很像,所以他需要她假扮妻子,去拿到妻子从她的家族继承的大笔财产。他把她带到地下室一样简陋的家里,让她学妻子的字迹,穿戴也学习她妻子的风格。她从朋友那里搬离,走时跟她朋友说,她很高兴再次与强尼相见,并像重新认识一样。她不想去那个安全稳定的未来了。朋友情绪非党愤怒悲伤,说道她最受不了犹太人对背叛与恶毒的原谅。

  朋友简短地说强尼背叛了奈丽,他本来是先被逮捕的,而在奈丽被抓后很快被放出来,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这里影片没有交待,我觉得强尼应该不是犹太人。)但奈丽也简短地说我不相信。

  她跟朋友的谈话结束后又回到了地下室,继续听从强尼的计划。他要她要穿着鲜艳的裙子和巴黎的鞋子,染着强尼妻子喜欢颜色的头发,化着妆,从东边坐火车过来。她表示反对,这里还有一点情绪失控的表现,从集中营的人会是这样的吗?别人会相信吗?奈丽激动地问,但是强尼说别人不会关心关于集中营的经历,只要像以前的奈丽就可以。

  她们一起去找以前的房东太太,一路上强尼骑着单车,奈丽坐在后座拥抱着他,脸贴着强尼的背,阳光投在她的脸上,她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房东太太家,才从房东的话里知道,她被捕的那天,强尼和房东太太一起看着她却无计可施。她感到震惊,也就是从这时才开始相信朋友的话的吧。听到那句话后,她马上跑到以前躲过的船舱里,这里是强尼以前把奈丽藏起来的地方,他还是一度保护过她的。这里她其实还是不愿意相信的。在返回路上,她问你有没有背叛你的妻子?他不说话,她又说,或者不能叫背叛。。她又说了一个很好的猜想,他被放出后急着见妻子,所以被跟踪了,算不上背叛。他还是不说话。

  期间朋友自杀了,因为觉得生活没法忍受。她留给奈丽一封信,里面有她被捕后,强尼签署的离婚协议。

  按着计划,她穿着鲜艳的裙子和巴黎的鞋子,染着强尼妻子喜欢颜色的头发,化着妆,从东边坐火车过来。一切都像强尼预料的那样,甚至于每个人会做什么举动,说什么话。我想强尼也经历了一些艰辛可怕的事情,所以他人性的恶显现出来,同时他也看得很明白,关于现实恐怖,人性软弱虚伪。他说,不会有人问你关于集中营的经历。

  朋友说她想看到奈丽亲手杀了强尼。但是在奈丽最激动的时候,当强尼轻描淡写地让她说,她集中营在身上打的编号被磨掉了。但她没有动手。但是她已经彻底失望了。

  火车站上的“重逢”后,他和她如彩排般地拥抱。他们一起去喝酒,其间,强尼站起来,向她说了一些深情的话,大家鼓掌。奈丽则看起来很平静,这时她要给大家唱歌,她本来是一个歌唱家。强尼弹起钢琴。

  一开始她甚至没有着调。但一开口认真地唱起来,强尼就感觉到了,他表情越来越惊讶并慌张。后来弹不下去。此时,奈丽没有停下,放声唱Time is so old and love is brief,love is pure gold and time is a thief.we're late,darling,we're late.i wait...这时她没有再唱下去了,她不再等他,走出了房间。

  我觉得影片并没有表现出两人的爱有多深,我刚看完时,也没有理解为什么奈丽有这么强的执念要找到丈夫。其实这部影片,本来就没有意在赞美爱情吧。人活在世间,尤其是在经历一些痛苦绝望后,会更加清楚对世间某个人或事的执着,奈丽发现是强尼。那就是她的希望,可是希望破碎了,因为爱情消逝了。然而爱情难道不应该消逝吗?错不在爱情。错在什么?可以说是纳粹,可以说是人性。而爱情没有那么伟大,它可让一个人有求生的勇气,但不能让人放弃求生的勇气。影片没有直接言说,但是爱情是自私的,因为它依托于人性。speak low when you speak low,因为爱情很可能消逝,不要那么高调地宣传赞美。因为不消逝的爱情是一份跨越人劣根性障碍的承诺,当说爱的时候,要低下声来,表示这是份深思熟虑过的,认真而且伟大的承诺。

  为什么强尼这么惊讶,因为没想到妻子能活着回来,没想到在他策划这出丑陋的谋财计划时受害者妻子就在身边,奈丽的歌声让他想起昔日的爱情,他的这份是背叛了,他羞愧,他也失望吧。

  为什么片名叫不死鸟。奈丽找到强尼的酒吧就叫不死鸟,表现了战争中幸存者对幸福快乐的不懈追求。奈丽活下来,因为对强尼的希望,她是一只不死鸟。但是不死鸟最后失去了这份希望,那么她又将追求什么活下去呢?朋友自杀了,她会自杀吗?

  《不死鸟》观后感(九):人与战争

  一个从集中营走出来的女人,与废墟一同重建自己的灵魂的故事。听上好像是一个幸运儿的故事,从集中营走出来以为是自由,却不料只是走进了另一个绞肉机,坍塌的不只是城市。没有人有资格去评论这是不是幸运,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栖息的乐园崩塌,建筑无法修复出原来的味道,人亦更不可。

  影片没有展现集中营内惨无人道的爆行,但是外面世界的给人的感觉并没有比集中营内舒坦,甚至让人更无助。由此可见战争过后比起城市和肉体,更惨不忍睹的人心。

  一个女人在集中营里遭受了无所暴行,唯一支持她坚持下去的是自己的丈夫。

  走出集中营后发现自己的家人都以惨遭破害,丈夫下落不明,自己虽然活下来了但是面目全非,哪怕是医生也无法让她恢复成她自己的样子了。

  她天天在废墟上找自己的丈夫,可找到后发现丈夫已经不认识自己了,却被当成无生计之人与丈夫合来骗取自己的财产,她依然合作,在发现丈夫背叛并偷偷以和自己离婚后还是与他合作。

  这一次我一点敢不想骂这个女人蠢,因为到现在也没有人可以想象集中营里的日子是多么的艰难,心里面都那个人支撑她多少次在死神手里抢回性命,她果然不自欺欺人她活不下去的。她不敢看到自己的脸,就像不敢看到真相一样,或许她要找回的并不是那个男人,而是曾经的自己,曾经的生活。她要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个故事有点讽刺、黑色甚至荒诞,战争结束了,但是人心里的战争永远在进行,黑与白、是与非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也从来没有结果。我们不应该鄙视恐惧、鄙视背叛,在大时代的环境下,人性没有办法美好,应该说我们本来就是美丑惨半,而且没有什么界限。战争丑恶么?可杀死那个女人的不是战争,是支撑她度过战争的人。

  自我碾碎是很痛苦的,但自欺欺人是很可怜的,我很开心她最后做回了她“自己”在她的歌声里,我想她应该不见得很开心,接下来的生活怎么样谁都无法猜想。

  人本来就是这样,一面向往美好,一面制造悲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逃不脱这个命数。战争的目的从来不是苦难,可战争带给大多数人的都是苦难。人的选择从来不是为了丑陋,但是美丑从来都是一体。

  如果站在理性里看这个电影,这个女人获得了解脱,可站在生活里看这个电影,这个女人走出的只不过是一个男人,要真正的走出战争还有很长的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趣读文艺”

  《不死鸟》观后感(十):爱情的模样

  剧情不复杂:

  奈丽是一个犹太的音乐家,二战时被德国人抓到集中营里,所幸没有被杀害。战争结束后,她被朋友救出来,并做了整容手术。康复后,她一心想回到丈夫的身边,并且说,自己能在集中营坚持下来,就是因为这份爱情给她的力量。

  她的朋友莱娜告诉她,是自己丈夫出卖了她。奈丽丈夫被德军抓起来后,把奈丽的信息告诉了德军,换了自己的自由。但是奈丽并不相信这件事。她还是想要见到他。

  后来奈丽见到了丈夫,但丈夫发现整容过的奈丽可以利用,以便继承奈丽的巨大遗产。奈丽在爱情的支配下,一心跟着丈夫走。在她眼里,只要他们还彼此相爱,一切都没有问题。

  好友莱娜最后自杀(我估计是因为看奈丽非要往火坑跳,她也绝望了),但是留给奈丽一些文件。是她丈夫和她离婚的文件。这些文件让奈丽明白,她丈夫根本不爱他。她的心死了。

  最后,她挡着好友和丈夫的面,一展歌喉,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丈夫,自己就是真正的奈丽,但是也是一个另一个奈丽,因为那份爱情没有了。

  ============================

  爱情的力量是矛盾的,它能给人带来好的结果,也能带来坏的结果。就像奈丽,她之所以能在集中营坚持活下来,就是因为她对自己丈夫的爱。但是她的爱情并没有像她自己想想的那样,能在战后爱出幸福的花。而在更多类似的电影中,甚至爱情带来了毁灭性的结果。

  所以,爱情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

  其实它是什么,完全取决于在爱情其中的两个人是什么,是都扮演天使呢,还是都扮演恶魔。

  所以我一直认为,爱情就是爱情,爱情无需对人们做出的各种不好的事情负责。某些“爱情故事”之所以产生了非常黑暗的结果,原因就是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所以,爱情本来就是极少极少人能享受的东西,更多的人,根本无力承担爱情所带来的一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死鸟》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