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6 03:00: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10篇

  《纸牌屋 第三季》是一部由约翰·大卫·科尔斯 / 詹姆斯·弗雷 / 塔克·盖茨 / 约翰·执导,凯文·史派西 / 罗宾·怀特 / 莫莉·帕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一):小记

  “You can’t change the laws of physics, can you?

  I was wrong. It’s too hard.

  Fighting the leadership, raising money. We can’t get them to do what they’re dead set against doing. We’d need six months just to get them back to square one.

  We have to reverse our thinking.

  When the wind’s blowing at gale force, there’s no point in sailing against it. ”

  猜到他是准备放弃竞选,不过,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在强风袭来时,顺风倒退,而不是拼死逆风而行呢?以退为进,不是那么容易的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二):《纸牌屋》:大厦倾总统末路

  安德伍德应该受到点报应和惩罚,就算不是为了所谓的“正义”,也得给观众一点“兴奋剂” ——詹姆斯·波尼沃泽克

  或许是Netflix接受了詹姆斯的建议,与前两季不同,在这一季中underwood的形象从天堂堕入了地狱。

  如果将《纸牌屋》第三季看成巨浪,我们的总统先生一定是那个最差劲的冲浪者。在这一季,underwood的形象被无情地推了下来。他从开始到季末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政治,经济,家庭,全面崩溃。这样的剧情走势让人猝不及防,虽然我们已经料到了underwood要走下坡路,却也没有如此的突然,彻底。我当时的心情,可能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时证券交易所中的投资者们的心境无异。这前后巨大的反差可能真的要赶上当时的股市走势图了。

  在看剧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设想凯文史派西与编剧进行如下对话,

  史派西:这一季underwood没有一点赢面啊!

  编剧:看看这些评论,观众觉得underwood太一帆风顺了,所以我决定加一些猛料。

  史派西:所以这一整季,underwood处于下风。

  编剧:是的

  史派西: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underwood就像变了一个人。

  编剧:我觉得观众要的就是这种反差。

  史派西:所以你就拔掉了underwood的牙齿。

  编剧:underwood也不是一直处于下风,仔细看看,他也获得了一些小的胜利。

  史派西:好吧,不得不说这结局不错。

  编剧:多谢夸奖。

  回归现实,还是能看到《纸牌屋》一些细微的变化。或许是导演不同吧。第一季的《纸牌屋》剧情紧凑,一幕幕戏剧冲突稳扎稳打,但是到了第二季,我们就看到许多不知所谓的博眼球的镜头(3p戏份最具代表性),第三季虽然把underwood压到了谷底甚至推向了地狱,但是依然能察觉到其中“为了冲突而冲突”的无奈意味。就好似巨浪涌入沙滩却无法在沙滩上留下一点痕迹,甚至没有留下一点它来过的痕迹。我可以把握大局,却无法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

  不可否认,编剧是有野心的,他想另辟蹊径挖掘人物的内心,所以就有了TOM。有了它与underwood之间的一次次意味深长的对话。可惜在主线处理上的乏力,使这两条线没能很好的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条副线甚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

  不知为何我想到了《红楼梦》。其中二府的一点点衰落,让人感叹道:“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封建社会正在一点点瓦解,这座大厦的根基开始动摇,倾斜。87版红楼梦使用“大厦倾公府末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唯一可惜的是续写的高鹗并没想曹雪芹先生那样“激进”宝玉中乡试也像是违了曹雪芹先生的本意,此宝玉非彼宝玉。Underwood也像那大厦一般。开始倾覆。

  剧中underwood完全不顾团队精神,用更重的话说是“完全的利己主义者”他榨取每一位盟友的利用价值,这也成为他走向末路的一大原因不过与红楼梦不同,这完全是underwood的错。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些许莎士比亚笔下那些悲剧人物的影子,这恰好说明了纸牌屋的实质——以政治为背景的改编美剧。改编得戏剧化,不切实际。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政客爱上它的原因,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特殊的“黑色幽默”。

  Underwood走下坡路有原著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但真正吸引到观众的是他开始遇到困难了,他开始措手不及了。这一刻观众已经等了太久了。

  如果Netflix足够聪明就该知道,以原著的风格给这个故事一个平稳的悲剧性结局,是所有人的愿意看到的,也是真正适合这部剧的。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三):三而竭、四而亡

  三而竭,四而亡

  **本季严重剧透,第四季部分剧透**

  第三季的主线剧情和原版是貌离神合。第一,神仙眷属劳燕分飞;第二,国际军事冲突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三,选举连任的压力导致Francis昏招连连,众叛亲离。按照原著剧情,Francis已死,Dunbar当立。从本季的伏笔来看,下一季的结局也很有可能是这样。我在第二季结束的时候预测了第三季剧情,细节基本都猜错了,但是主线还是猜得七七八八。这次吸取经验教训,就不再预测具体情节了。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英剧第三季(the final cut)的剧情:

  ========================================================

  Francis在新任助手Claire Carlson的鼓动下,迫使外交大臣Tom Makepeace(Claire的情人)辞职。Tom愤而换投工党阵营,对Francis制造了巨大的压力。

  此时,塞浦路斯周边海岸发现了石油,土耳其和希腊都在争夺其开发权。本来Tom已经搞定了一个和平协议,但是在金钱的游说下(建立一个Francis基金,以保存其政治遗产),Francis夫妇明枪暗箭,最将开发权给了土耳其。这激起了塞浦路斯希腊裔的暴动。Francis以此为契机,准备以“我们的马岛战争”重新树立其政治领袖地位。军事行动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使得Francis的支持率大跌。

  于此同时,Francis曾经在塞浦路斯杀害了两个游击队成员,他们兄弟的女儿Maria开始调查这个事件。在Tom和Claire的帮助下,她终于搞清了事情的真相。Corder同时也获得了Mattie的录音带,并暗中交给了Tom。Tom以此和Francis摊牌,将在Francis的首相任期超过撒切尔后公开这份录音;而Maria也发誓要将秘密文件公之于众。Francis崩溃了,但是Elizabeth(Mrs Urquhart)却设法保全了他的政治遗产和金融遗产,代价是Francis的生命。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首先,Francis领便当的flag立得太多,一开始就谈自己的坟墓不说,好容易去个教堂还求了个跌下神坛、粉身碎骨的“下下签”。此外,Heather Dunbar下一季问鼎总统宝座也是十拿九稳。一方面,这对应了英剧中政治挑战者Tom Makepeace的角色,另一方面Heather Dunbar就是奥观海的复刻版。Heather Dunbar来自芝加哥(Dunbar Armored Cars是风城公司),法律背景出身,政治背景清白,选举纲领Hope and Change;估计取Dunbar这个姓也是因为跟Obama音近,而Heather是在搞怪观海的诨名(middle)Hussein?但是Dunbar是在初选中就击败Francis还是不得不屈居副总统再图东山再起,这个就不好说了。

  剩下的角色中,结局比较明确的是Jackie和Doug。在本季中,Jackie和Doug分担了英剧中Claire Carlson的双重间谍角色;Jackie反水Francis,Doug反水Dunbar,各归其位。因为Dunbar要飞仙,所以Jackie也要跟着升天。吐了便当的Doug本季强势回归,身兼英剧中Tim的狗头军师和Corder的冷面杀手角色,支线剧情风头强过Francis的主线剧情。下一季中,他将会为对Francis的愚忠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他将和Meechum竞争Francis送葬人的角色。

  令人捉摸不透的是Claire Underwood在下一季的命运。以Claire的政治抱负,她将是Francis政治遗产的最佳继承人。但是本季中Claire的政坛处女秀表现欠佳,最后又“甩门而去”;即使Francis过世,她也不一定能够继承Underwood的衣钵。此外Seth同志被Doug弯道超车,政治野心得不到满足,此人政治节操又很低下,在第四季中出演二五仔的概率很高。但是Seth手上拥有的Francis的把柄其实不多,也不致命,要让Seth追踪到Zoe的案子有点牵强。如果Claire主动出来反戈一击,那就神作了。

  同样叫人琢磨不透的是Francis的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英剧中的Francis“赢得”了一场维和战争,而美剧中约旦河谷的维和行动却失败了。本季前半段唱主角的AmWorks法案,被捧到继罗斯福新政后又一个革命性变革的高度,看上去是Francis政治遗产的最佳人选。但是AmWorks半途被莫名拦截,后半段也悄无声息,就叫人摸不着头脑。由于Francis是以AmWorks作为竞选纲领,如果AmWorks要成为政治遗产,那么Francis必须取得本次大选的胜利,如果剧情这么发展,也可以说是狗血淋头了。

  本季中两位新晋记者,Thomas Yates和Kate Baldwin的表现是可圈可点。Tom同志对于所撰写主题的病态痴恋将会引导他疯狂地挖掘Francis的历史,其角色的性格和与Francis的亲近程度最接近英剧中的Maria。而Kate在本季末尾盯上了约旦河谷中死亡的特种兵,则在剧情上继承了Maria的角色。总之,我期待Tom或者Kate将成为第四季的导火索。

  因为Francis下一季死了,纸牌屋很可能就此终结,所以题为“四而亡”。那何为“三而竭”呢?这是批评这一季纸牌屋硬是把一季的内容拉成两季来拍,导致主线剧情千疮百孔,人物塑造前后矛盾。如果说纸牌屋前两季是比肩HBO和AMC镇宅子的艺术品,这一季纸牌屋已经沦为Basic Cable遮门面的肥皂剧(Lost躺枪,不谢)。

  的确本季中的政策讨论比前两季都更加现实,的确本季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比前两季都更加丰满;但是这一季的剧情已经傻缺到无力吐槽。纸牌屋对于政治过程有“艺术加工”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我可以接受Francis利用一些旁门左道、奇技淫巧来实现不可能的政治任务,虽然难以置信,但是依然可能。这一季中,Francis连续扔了几个核弹级的政治手腕,就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政治意淫了。在国会休会期间任命被参院否决的驻联合国大使【小布什任命John Bolton】,在安理会绕开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美国开打朝鲜战争】,这些非常时期的非常决策的确是有先例,但是Francis却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轻易动用这些政治核弹,和前两季中精心谋划、小心谨慎的Francis判若两人。而直接动用FEMA的救灾预拨款来支持就业刺激法案,这已经进入凭空捏造的幻想领域。不过本季中最大的槽点当属突然转向的飓风。这个小概率事件打破了国会和Francis水火不容的局面,并为Francis重新加入总统竞选提供了一个(极其牵强)的借口。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前半段的剧情就彻底写进死胡同了。这种手段已经不是热核武器级别,而是三体中的降维攻击了。如果编剧能够自圆其说,相信他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动用Deus Ex Machina来挽救主线剧情的发展。

  最后,英剧中对于为啥Mr.Urqhart和Mrs. Urqhart突然翻脸交代的不多,美剧希望能够多铺陈一点,这本身不是大问题。但是因此把Claire塑造成了没头脑,把Francis塑造成了不高兴,这就和前两季的既定基调南辕北辙了。

  本季中Claire虽然看似独立要强,但是其实各种任性作死。第二季中,Claire尚能因为政治需要对反对性侵犯的强硬立场打个八折,考虑到她自己的经历,可谓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但这一季因为一个几乎素不相识的人死了,Claire就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满嘴跑火车,导致Francis的谈判努力功亏一篑,实在是不符合Claire的人设。要是Claire想在感情上报复Francis,显得过于浅薄;要是Claire真的被感化,又显得太天真。

  而阴柔内敛、善于自省的Francis本季中似乎染上了权力狂犬病,见着谁都乱咬一气。他在辩论场上攻击Jackie的阴招来的莫名其妙,后来又跟来对质的Jackie玩硬球政治。后半段剧情还勉强符合Francis “恐惧比爱戴更适合统治”的马基雅维利哲学,前半段剧情则完全没有一点政治智慧。Francis的补刀不仅使得Jackie的攻击瞬间土崩瓦解,给了Dunbar一个下台阶,而且事实上给以后自己的副总统候选人抹黑;这种利敌害友的举动和Francis前两季中手术刀般的精准政治打击何止是天壤之别。

  纸牌屋的命运和Francis的确很像。第一季,他们一鸣惊人;第二季,他们登峰造极;第三季,他们走下神坛;下一季,他们将回归尘土。

  1:在本季中,我非常欣赏Michael Kelly所饰演的Doug以及Paul Sparks所饰演的Thomas Yates。特别是看过HBO大西洋帝国(Broadwalk Empire)的朋友,一定会对于Paul 角色定位180°的大转弯印象深刻。希望Paul不要在第四季中也领一个不明就里的便当...

  2:加点私货。如果你对于政治类电视剧,特别是政治类喜剧感兴趣,我在知乎上有泻药一篇(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07387/answer/39233420),里面介绍了Black Adder,The thick of it (Veep)以及Yes, (Prime) Minister!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四):20150331, s03e08, hurricane push away the focus of politics..........

  20150331, s03e08, hurricane push away the focus of politics..........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五):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不知艰险,总统的职位看似有很多选择,却又困在自己和他人的枷锁中,无法Escape myself。frank欠claire太多了。这一季主要讲的是人们离不开对自己重要的人,比如Frank和Claire,Remy和Jackie,Doug和他哥哥,真怀念他们夫妻俩阳台共享一支烟的时光。

  Frank再虚伪,再强悍,他也始终对Claire例外。有的时候觉得Frank那么看重Claire,但她却屡屡发火,而且虽然她是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但其实坏人都是Frank在做,她在人民中的呼声怎么就这么高,我想不懂,为Frank打抱不平,鸣不公。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六):Doug大叔的两段虐恋

  第三季里人物比一二两季更感性。拿Remy和Jackie来讲,颇具政治头脑的这对,第二季中滚完床单还“爱是克制”,在Jackie为政治谋略结婚之后两人却婆婆妈妈起来,而且情节俗套。最后Remy居然不可思议地潇洒仗剑走天涯、彻底抛下你和与你有关的一切去流浪去流浪,当然,临走之前,让我们最后来一发!这个Underwood的得意门生,前两季里在财阀和白宫之间游刃有余的尖端人才,却如此儿女情长。当然,我们心知肚明的是,既然Jackie临走前回波一转,这床单就还有的滚,他们的政治生涯也还长。

  这季里感情最纠结的无疑是Doug,这个浓眉鹰眼矮个秃头的瘦子,几乎就是为干练、冷峻、沉着、残忍的御前大总管角色而生的,板砖没把他拍死,反到拍出亲情柔情温情恋情等等等,一大堆,压在这个小个子老头身上,真是难为他!但michael Kelly也确实表现不俗,不作不瘫,注射器喷点酒,抖擞精神接着残忍。

  Doug 在剧里有两段虐恋,一段和Rachel,一段和Underwood。和Rachel这一段,起先以为会有转机。出院之后Doug的弟弟两次来照顾他,第一次他依然一副臭脸,第二次却含情脉脉想见见侄女。大清早被小侄女用纸团子砸,放在前两季,估计会本能地跳起来把她当场拍死,而非在微笑中若有所思地醒来。先用亲情将其软化,又用Rachel的假死使他在Underwood面前醉态百出,再和漂亮的女看护日久生情,做好铺垫,你以为最后挖了坑又不埋顺理成章,再高冷也敌不过人性?naïve!酒瘾发作可以再喝,爱到深处可以流泪,但该死的还得死。Doug对Rachel的爱虐在,一个寡言少语的霸道总裁多次对市井少女表达自己的爱意,胸大又天真的Rachel却怎么也领会不到。Doug确保其安全,给她依靠(第二季中这样做极其危险,危及Underwood),帮她从良,用自己的地位和实力给予最实际的帮助,而他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听她念《圣经》,如此而已啊!可惜,Rachel没有看过那部叫《朗读者》的电影,觉得这一切是那么恶心,又不让情债肉偿,还粗暴地打断她难得的爱情。话说回来,这也不怪Rachel,一个可以轻而易举杀死自己的人,却喜欢和自己做猫鼠游戏,猫玩得越开心,老鼠越害怕。可怜Doug大叔不懂,我帮你逃出生天,你为毛反用板砖拍我啊!

  Doug的真爱无疑是Underwood,从党鞭到副总统再到总统一直坚贞不渝。Underwood是他的godfather,他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以辅助Underwood为基石,这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他渴望康复是为了Underwood,他再次喝酒因为重回Underwood身边无望,他拒绝2 billion刀是为重获Underwood信任,甚至为了他不惜铤而走险加入对手阵营。但正如送的花一样,对Underwood而言,Doug早已枯萎,不再有利用价值,看到Doug醉醺醺进白宫,实际上已将他归为Peter Russo一类。可纵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说的就是Doug大叔。Underwood是他的氧气,是他存在的意义,他千方百计,终于重回教父身边。这么一比,Rachel当然要死。

  比起第一季和第二季的高冷紧凑,第三季的出其不意之处多是感性冲动造成的,就连选区议员说杀就杀、性伴侣的实习记者干脆利落推上铁轨的Underwood,似乎也力不从心。不过Underwood和Doug这类人物,打个盹没问题,醒来依旧把政治野心放在第一位。相比起来,Claire毕竟是喜欢过画家和懂得欣赏作家的人,第三季为他们做足了感情铺垫,不知道下一季能否真的狠下心来分道扬镳。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七):纸牌屋被洗牌

  纸牌屋的初衷从第一集就可以深切感受到:

  片名:纸牌屋

  意指用纸搭成的屋子,无论多么雄伟只需一息即溃。

  从第一集开始,《纸牌屋》就是在秉承这个主旨,极致的讽刺美国文化,对于美国政客们总是津津乐道的正义、公正、宪法、自由,对于美国中产阶级的消费文化,对于美国普通民众的无知、逐利被媒体左右和缺乏独立思考的意愿,对于美国右派喜欢提及的家庭观念、吾父吾子的虚情假意、宗教传统都进行了最激烈的讽刺,甚至于是对整个当今人类社会以美国自说自话的悲天悯人的人文观念的直接攻击。

  整部剧集全部采用灰暗冷色调,所有的构图都是棱角分明,从人物形象塑造,丈夫来自南部核心省份,代表了最传统美国价值观,妻子金发、优雅没有一丝多余的肉,永远穿紧身职业套装。两个人就像是从《大都会》里来的亚当和夏娃,永远的名牌和一丝不苟的表情,对健身的坚持,都是消费主义的坚强代表。光鲜之后的色情、杀戮、不言自明的阴谋和各怀鬼胎,表面上的虔诚和私底下的深恶痛绝都是对主流价值观的极尽讽刺。

  最后underwood对记者的谋杀让我立刻联想起了英剧《惊爆危机》,他的焦点在于,权势者轻而易举的杀死了观众认为不可能杀死的人,一举击破观众旧有的价值观。

  来到第二季,纸牌屋一扫之前的讽刺立场,突然将宫廷博弈作为主线,成为了白宫生活的纪录片,只在几个镜头中能找回第一季的闪光,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原作者意图和老板的意志在博弈。

  然后就是第三季。

  第三季是这场博弈的结局:老板显然胜利。从苹果公司的产品不加掩饰的软广告,甚至有的时候非常生硬,连“让我来演示一下”都出现了,以及《纪念碑谷》的强植入,都能看出这一季到了“制作人说,去他妈的,老板说也该到收获的时候了”的境地。第三季的《纸牌屋》更像是《白宫群英》,即一个“出发点是好的”的总统如何排除万难去强力推行早就该推行的政策。原片的主旨、配乐、片头、服装、摄影全部都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重新回到了美国式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的路上,当导演用西藏喇嘛的沙画来表现男女家庭关系的时候,我觉得已经到了顶点。过于做作、生硬,好像《白宫群英》里的总统为了见达拉喇嘛一面,使出浑身解数,好像全世界最有智慧最深邃的人就是西藏喇嘛,于是拍他们其中的意义之深远不言自明,这不是电影或电视,这是他妈看图说话,是广告,你拍了一个站在大厦里穿西装喝咖啡的人,你说这就是成功人士,你拍一个站在高山上喝水的人,你说这是挑战极限,你拍一个非洲小孩,你就说这是饥饿。这种虚伪和消费主义正是本剧极尽讽刺的初衷,如今此剧已死,而他的尸体本身成为了讽刺的遗址。

  这部剧集出现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了整整一轮的艺术家的集体声讨,其中有电影、纪录片、以及剧集。和《纸牌屋》类似的剧集还有《新闻编辑室》,2者都是以讽刺先行体制为初衷来拍摄的。直到现在,美国有识之士还是对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大企业的行为感到震惊,他们需要问为什么,但是这股风头很快被升高的就业率、大幅升高的股市,一片繁荣的房地产市场盖过了,速度之快连艺术人自己都始料不及,由于影视制作的滞后性,使得很多类似作品都不得不进行急转弯。我想这也是本片走到今天这步的原因,从直指体制本身变为声讨总统本人。

  如今纳斯达克指数是08年金融危机时的指数的2倍。昨天美国股市出现重挫,如果美国再一次遭受金融危机的伤害,一切又将重演。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八):HOC3

  下木都说了sometimes the presidency is the delusion of choice. 男主女主整季都在delusion中转个不停。

  活的挺明白的几个人:

  Freddie: 对他孙子说,别做梦了. 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当上总统,美国梦不是给我们这种人做的。还有他对remy说你让FU听下属的话就像毒蛇不用它的獠牙。白宫的扫地僧啊!

  etrov: 起先以为他逼Frank让Clair退出UN是因为Clair在前次同性恋人质事件上让俄国难看。后来我觉得不是,Petrov是地道的男权主义,你FU太宠老婆了,现在我在用男人的方法教你在男人的世界玩。

  Remy: 净身出户,希望出得干净,第四季别再回来了。

  --------------华丽的分割线----------------------

  这季女权主义非常浓墨重彩。从选角上就可以看出:Dunbar, Jacky, Kate (女记者),还有另一个被Seth开掉的女记者。。

  Clair 当然不用说,内心戏太多,基本上就是挣扎自己被FU be littled. 一个关于他俩sex的细节:FU funding campaign几近崩溃坐在地上哭得时候,Clair直接用性赋予他力量; UN辞职后Clair在怀疑自己和FU的关系时,要求FU fuck her hard 并且 looking at her. 第一个是她enjoy的状态,she made him stronger. 第二个是她痛恨的状态,因为他没法在take charge的同时直视她的眼睛/和她平起平坐。

  Dunbar实力挺雄厚的,Jacky关键时刻智商不够,又被感情分心,Kate戏份虽少但占尽便宜,高智商又洒脱的头牌女记者,报新闻get laid两不误。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九):这季更好

  真心觉得比第一二季强,木下在当上总统前只是一个党鞭和一个副总统,职位有限,接触的人物也少,整个一两季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一个更高的职位。第一季里,木下利用谋略轻松的把副总统拉下,用的技巧不多,就几个职位上的承诺。而且对手副总统年老身弱,几乎不用什么手段就给骗到了。

  第二季是总统,职位升一级,处理的事情也多,要整天围在总统身边做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参谋。可是这些事物发不了他多少经历,他不用为下达的任何决策负责。在那个位子,安全度稳定度非常高。他也和前一季一样只有一个敌人,而且和前一季一样,对方实力太弱,。不经几次对决就立马败下阵来。

  看前两季主角这样意气风发,势不可挡,每一个观众都是热血沸腾,激情高涨。可另外也觉得木下先生闯关难度系数低,看对方完全有一种编剧为了观众的热情而特意弱化的不真实感。

  现在第三季,木下的职位已经是最高的了,目标已经不再是另一个人。在之前身边的人要跟他唱反派决斗的人几乎没有,所以人的关系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向上攀升的目的而做交易的生意人。当他不是总统时,人们和他是伙伴,他一坐上这职位,这关系就自然解散了。他成了所有人的敌人,攻击目的。

  木下总统要面临的问题很多,除了要做好一个总统的日常事物,他还要为自己的声誉做出考虑,他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只靠运气上位的投机分子。当然还有个最大的动机,也是前两季剧情发展的根本动力:权利欲。作为总统,他想尽可能延长这个掌握世界上最强大国家职位的任期,所以他要竞选。

  木下赢得竞选这个目标的方法还是和之前一样,用尽一切手段,对政客做交易,对敌人严厉打击。如果他面对的对手和处境还是和以前一样简单,那他肯定会成功,会和以前一样轻松自在的大胜。

  可是情况不一样了。要处理的事物实在太多,有飓风来袭的应急处理,有国外军事的对抗,还有作为一个权利最大者自然出现的大量反对人事。

  如果编剧就这样剧情简单化,让木下发挥个人所长应对正常总统每一天的事情,他估计也能获选,虽说麻烦很多,但还能勉强公关。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季里编剧硬要把故事复杂化,加入夫妻间的情感战争和突然大量爆发的集体叛逃。

  这季相比前两季已经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层次上,以前木下和夫人以及帮他打江山的手下们不择手段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价值取向,做了违背法律和伦理的事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半点的犹豫。

  现在,好像大家都疲倦了一样,天天想着自己做的事有没有违背良知,一个个想逃离权利圈回归园野。突然间,大伙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主动意识来了。以前围着木下转的人开始看清自己的真实位置并做出反应了。木下夫人觉得自己和木下关系不平等,付出很多却收获的很少,而且自己的意见得不到支持。要命的是她还觉得这种不支持是因为夫妻感情上的不信任所致。她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有能力分享总统这个至高权利。她自我膨胀剧烈,完全得不到控制,最后在结尾意料中的和总统分手。

  木下夫人看不到自己实际的软弱是因为前两季她一直陪在他身边,对他打江山付出很多。在竞选中,她又因自己比木下更受欢迎就下断定自己是有能力跟木下平起平坐的。编剧的一个个小细节看出她的权利欲是怎么一步步诱导爆发的。

  前两季的故事很简单,矛盾冲突一看就明了。不像这季,每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实在太多,为了理智和情感的拼死挣扎,成了整部剧的核心矛盾和主要看点。当然这种抒情叙事很沉闷,没有耐心是看不下去的。但这也是这季很前两季的根本区别,也是最出彩的对方。

  现实生活中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只为一时的情感表达就生生的放弃了巨大的政治利益。木下夫人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良知为社会的弱者发声,她对自己的职位定义是真正的为大众服务。

  那克莱尔有没有担任政治职务呢?在下一季很显然的要跟木下对决的前景怎么看?我们只能从她担任联合国代表的工作中找答案。一开始进行听证会时她就表露了她的缺陷,在面对恶毒言论和严厉指责时不镇定,很容易被情绪激发,乱了手脚,。情绪失控造成的后果是看不清事实,无法应对复杂的客观世界。

  这些性情人士最糟糕的一点是该做对自己未来有很大好处的事情时坚定不了意志,他们不清楚未来的利益有多么重要,考虑的重点一直是身边的人物,观点不坚定,在各种选择间犹豫不决。一碰到某个渲染性很高的说服就马上倒转头来,与真正的个人利益对抗。

  克莱尔这么优柔寡断可能是她作为女人的客观条件限制,也可能如剧集里说的她骨子里就是个小女生,对世界的规则和自己应担任的责任置若罔闻。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适合在真正的政治舞台上活动。

  真正能够在政治圈子里活跃的是那些能清楚自己优势和缺陷,对未来有一个具体规划,能利用一切资源去实现目标的人。总结的说,他们是权利的天生追求者,他们出生就是为了追求目的,冷酷无情是他们的特征,人类感情和伦理道德是他们的绊脚石。他们把计算利益的理性视为生活的标准。剧集里“伪普京”就是这类政治家的典范,木下其实也跟他能力相当,他们都有宏伟的目标,手段也不留情面。可相比“伪普京”的完美,木下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妻子,她妻子的优柔寡断,多愁善感令他行动起来举步维艰。“伪普京”发现了这点,主动提出帮助,要挟他把她妻子辞退了。

  但不是政治家的克莱尔以及邓巴却比经验老套的木下更受选民的欢迎。这两个女人身上都有人们日益期盼的东西:理想主义。理想一般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民众看到了身边的不公,他们需要一个在公众场面为他们发声的大人物。当然对现实的不满有很多,比如穷苦人家的没工作没钱发,木下发现了这些穷人的需求,颁发了个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就业法。于是,穷人们就支持他。可美国人里穷人数量还是占比少,许多的能吃饱饭的群众,他们关心同性恋的权益,关心政府的效率和社会的平等公正。克莱尔在俄国发表的言论自然获得了这些人的支持,邓巴的无私铁血作风也深得人们喜爱。邓巴讨厌尔虞我诈,发誓要靠纯正的竞选来赢得职位,可惜,她慢慢的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局限,明白了要获选必须耍些黑手段,于是她提出挖木下夫人的黑历史。

  理想主义的问题是它与现实对抗,它看不清现实的黑暗和无奈。不愿意就达成目的与别人协商,它看到的是自己的远大幻想,拒绝对现实妥协,不向别人屈膝弯腰。他们骨子里很执拗,心里只有成功,失败是他们最可耻的事情。最要命的是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与政治家的日常奋斗相矛盾。政治家一生都为个人的最大利益努力,而理想者鄙视个人的欲望,把他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理想者完全没有去争夺权利的欲望。

  那弗兰克怎么成功?只有两条办法,一是剔除障碍,把身边不信任,意志不坚定的统统铲除。和妻子分手,,完全的跟她决断。二是拉拢富裕和中产阶级,推出一些能满足他们利益的措施,发表言说,表示支持他们理想主义的信念。

  剧集唯一累赘的是传记作家的加入,完全不受控,理想主义的作家一开始就不能实现木下宣传就业法的目的。作家一次次越线,木下倒是睁只眼闭只眼。我认为这是编剧加入的把剧本复杂化的设定,编剧知道纯粹的政治剧太单调,如果从作家入手多描写木下夫妇的情感变化,势必另剧情更有韵味。而且这一恶果种下,以后随时给木下制造麻烦的机会。

  政治剧的主题就是追求权利,拥有权利的人生活只为权利。他们习惯了用权利去控制身边的一切,每一个政治家都是控制狂,最有魅力最能体现个人能力的是控制未来。可惜,美国总统任职只有四年。木下再怎么努力,怎么风光,四年一过,什么都消失了。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十):坛城沙画和纸牌屋第三季分析

  刚刚看完这一季,至少有一点毫无疑问,这一季是目前为止纸牌屋系列的巅峰之作,无论是对人物的塑造,剧情走向的把握,乃至对现实的影射和整个的格局,都远远超过第一二季,当然,对于某些纯看剧情的观众来说,这一季可能不如前两季尤其是第一季更精彩。

  本季度的剧集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有一个主线即Underwood的连任竞选、两个副线Underwood和Claire的感情发展和Doug的自我救赎,至于和对手Dunbar以及山寨普京大帝的线索都可以放在Underwood疲于奔命谋求支持率谋求连任的连任竞选这一主线里。

  当然,为了谈论这一季的纸牌屋,我必须先说一下本季第七集里贯穿始终的“坛城沙画”。这真是编剧的神来之笔,这集也注定成为这季承上启下的关键一集,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集的前后剧集的节奏发生了变化。抛开政治不谈,镜头刚给到初见雏形的沙画时我便被惊了,即使隔着时间与空间,隔着镜头,隔着电脑屏幕,你也无法不被这美轮美奂的一幕震撼,沙沙作响中那僧侣专注而虔诚的神情,一点一滴的沙慢慢汇聚成绚烂至极致的图景,让人觉得心里万分平静。而这一集的最后,当画成型之后,这绝美的画又立刻被扫除,万千砂砾被倒进了河里,真是禅意无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家常说的无常和轮回。Claire看了许久,悟到了世间至美,悟到了重生的喜悦,换了当初的发色,重新举行了婚礼,此时的她是充满了希望的。Underwood几次经过僧侣们的旁边,却一直无暇去看,大概暗示他无法被感化。他弄了一个沙画的相片,写了nothing is eternal except us送给Claire。然而,就像本片名字暗示了政治像纸牌屋一样不确定和脆弱瞬息万变,这一集也为Underwood和Claire的感情奠定了基调:犹如坛城沙画一般精妙绝伦,耗费了诸多时间才大功告成,可却也如沙子一般脆弱,转瞬即逝,不着痕迹。伟大的纸牌屋的编剧,在西方的政治游戏和东方的宗教哲学中找到两个殊途同归的象征,用一集电视剧联系在一起,像《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一样,不着一丝痕迹地暗示了这一季最终的走向,同时带动整个剧主要人物心理变化,为下一步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埋下伏笔,除了神来之笔,我想不出别的词汇来形容这一细节。

  诚如我上文所说,Underwood和Claire的感情发展也像坛城沙画一样,不断地绚烂之极却又不断的毁灭,而毁灭,往往正蕴含在重聚的那一刻。走向总统之位是画成之时,可是瞬间就要分崩离析:支持率下降,amwork法案不断受挫,约旦河谷外交受阻,Claire本不是大使的料,可是她坚持要求Underwood绕过议会任命自己,而总统最终答应了她。然后这种维持在沙子上的信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逐渐瓦解,在petrov和Underwood约旦河谷碉堡会谈解职Claire后分崩离析。作家的加入更像是一个启蒙,被Underwood用来推销amwork的他反而成了Claire逐渐认识自己和丈夫关系的镜子,一步一步引导Claire找回自己,而帮助丈夫选举时碰到的带孩子的妇女则让Claire意识到他们并未超越世俗,而世俗中夫妻的矛盾被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表现在他俩之间,“我们一直在对彼此说谎”,她对丈夫说,但被上帝和佛祖遗弃(教堂耶稣像破碎,自始至终都没看到坛城沙画完成)的Underwood却继续沉迷于此,I’m leaving you,这是这是本季最后一句话,Claire夺门而去,是不是很眼熟?《玩偶之家》的娜拉出走,这是我看到这一幕所想到的。

  必须单独来谈一谈山寨普京大帝,不得不说实在太像了。刚愎自用,多疑独裁以及酷爱表现自己和极端狡猾,甚至眼神,都像极了真的普京。个人认为这是Underwood所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因为我们常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山寨普京恰恰就是除了Underwood本人以外最像他的人。第十集中,“你能像我一样亲手杀人吗?”他盯着Underwood眼睛说道,本想收获他所期望的恐惧和胆怯,然而他失望了,“嗯,你能,你的无情,就像我一样”,petrov缓缓说道。他真的了解Underwood,于是他提出了要Claire卸任大使,相比放弃几个军事驻地,这才是真正能伤害Underwood的手段,他深深知道这一点。于是那个连前总统和手段通天的亿万富商都可以拿下的Underwood这一次却完完全全的输了。也许,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不得不背叛Claire更痛苦更无能为力的事。

  Doug的救赎以最终杀了rachel并重归白宫结束,最后那个埋人的镜头虽然可以为下季做伏笔即使rachel活过来我也不会太意外,但我坚持rachel确实已经死了。坦白说,这条副线有点儿无聊,但是又绝非毫无用处,Doug自始至终都是Underwood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但是恰恰是因为最为信任所以最为了解,所以Doug受伤之后总统对他的能力是否能继续胜任一直怀疑,Doug需要证明自己,而聪明如他选择了铤而走险,置之死地而后生,利用日记诱引dunbar从而在Underwood面前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而为了真正回到权力中心,他还需要做最后一件事,那就是彻底解决rechal这个后患,期间挣扎自不必说,这是doug给Underwood的活人献祭,编剧的寓意,大概是Underwood自我膨胀在这一季结尾就像旧约里的上帝一般,还记得第四季结尾吗?I have god‘s ear。上帝都要听我的话。

  我们本来准备看到腹黑总统夫妇继续呼风唤雨相濡以沫,然而就如第七集的坛城沙画一样,构筑绚烂夺目的图景之后,沙子终究抵不过顷刻化为乌有,满篇的政治投射,尔虞我诈,你来我往,就如这佛教的幻景一般,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不变的还是冥冥中的无常之道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纸牌屋 第三季》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