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红军冰球队》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4-30 21: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红军冰球队》的影评10篇

  《红军冰球队》是一部由加布·波斯基执导,Scotty Bowman / Mark Deakins / Viacheslav Fetisov主演的一部传记 / 历史 / 纪录片 / 运动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军冰球队》影评(一):《红军冰球队》:引人入胜陌生故事

  《红军冰球队》:引人入胜的陌生故事!

  好的电影可以把陌生的事情讲的引人入胜,《Red Army》用一种很简单方式讲述历史,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主题,呈现出这段历史精彩纷呈一面,让对冰球一窍不通的观众把情绪注意力全部投身到影片中,迫切地想要去了解那个特殊时代特别故事。

  《Red Army》是一部关于前苏联体育盛世时期“红军冰球队”的电影。影片以红军冰球队队长斯拉瓦·费迪索夫的视角展开,以纪录片的形式故事描绘了斯拉瓦·费迪索夫从国家英雄民族政敌的巨大转变

  由于年代久远,先来简单科普一下。

  斯拉瓦·费迪索夫,影片的主角曾经叱咤风云的红军冰球队队长,现在的俄罗斯体育部长。正是因为身份特殊,他在镜头前的表现才更加如鱼得水,他可以在采访开始时候就轻蔑地对导演竖中指,在谈到吉洪诺夫的时候立马变脸,在说到曾经的好兄弟卡萨托诺夫的时候五味杂陈。从影片的采访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性情的政客,而由于他本人的特立独行,使得这部讲述红军冰球队的纪录片,变得更像是一部斯拉瓦·费迪索夫的人物传记。

  红军冰球队,全称是莫斯科中央陆军冰球队,曾经获得过俄罗斯国内最多的冠军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冠军最多的俱乐部。莫斯科中央陆军冰球的历史也可以分为两个时代:第一是阿纳托利·塔拉索夫时代;第二是维克多·吉洪诺夫时代。

  塔拉索夫是苏联体系之父,也是红军冰球队的主教练,他发展了冰球这项运动,写过一些关于冰球的书。塔拉索夫在片中是灵魂所在,队长斯拉瓦·费季索夫在人生低谷时期,只有塔拉索夫对他不离不弃,他是个好导师,并能从人格引导自己学生处理人生的艰难抉择。塔拉索夫是一个创造力极好的人,他把冰球视为一项复杂难以置信的传球游戏,但他又能用一种很简单的方式诠释这个复杂的难以置信的比赛

  他能从国际象棋和芭蕾舞中吸取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融入冰球运动。他把运动当成是艺术形式的一种,他认为创造力强,头脑灵动,不断思考是非出色必要条件。在他的带领下,红军冰球队达到了鼎盛时期,就像苏联共产主义体制的鼎盛一样,一切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对团体与国家,他们有着超乎寻常情怀

  因不满比赛判分情况,塔拉索夫带着球员中途退赛,得罪了看球的领导,因此被解职。而军人出身的吉洪诺夫得到上级任命,开始接任主教练一职。他在接受红军冰球队的时候,那支队伍已经是默契十足,实力与经验都是达到了最完美的时候,开创更伟大辉煌指日可待

  可是作为主教练,塔拉索夫是主动去发掘年轻人潜力,吉洪诺夫却是活在体制的阴影里的没有个人情感国家机器,乱发脾气,暴打球员,却想着让别人去理解自己。自视甚高的吉洪诺夫就像是傲慢自负之后闭关锁国的苏联,固执盲目

  影片至次,红军冰球队背后的体制问题逐渐显露,影片进入主题。

  影片中反复提到,冰球是苏联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因为苏联冰球队代表着苏联的最高成就,而冰球队的胜利证明了苏联的体制是最好的,这本身就是政治活动。对政府来说,比赛不只是比赛,更是一种宣传工具,明确表明冰球队是最棒的,因为苏联的体制和社会主义,所以冰球队才是最好的。这部片子老一辈中国感触肯定特别多,在一个什么都离不开政治的国家了,在举国体制下训练出来的球员的压力非同小可

  为什么政府这么在意冰球队员叛逃这件事?

  因为政治上来讲,每次发生这样的事,都会被媒体大肆渲染,然后就变成了西方胜利和苏维埃共和国的损失。而对于苏联这样一个拼命要证明自己体制优越于西方的国家,这样的事情是不可容忍的。

  虽然红军冰球队暴露出一定的体制问题,但导演并没有让影片沦为宣传教化的史实披露,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为红军冰球队所取得的胜利而喝彩。在对比资料剪辑中,可以发现,导演自然流露的主观意识里,有一种对这种里程碑式的成功的肯定,虽然当时的体制存在缺陷,但是这种优雅默契训练有序的传球艺术,真真是史无前例

  导演加贝·波尔斯基是苏联后裔的美国公民,站在这个角度描述红军冰球队,有很强的代入感。他在耶鲁大学时期打过冰球,对冰球有自己的理解,采访风格干净利落,问题犀利,直切要害,对前苏联体制的理解也是饱含热泪之后的客观

  解体之后的苏联,苏军冰球队在加拿大重组,斯坦利杯去莫斯科等这些事情,都没有好好交代。但就这些事情的内容而言,本身于主题无碍。导演并不是想揭露苏联的体制披露,只是想从体育运动出发,反映真实社会生活

  这一点,体现在导演对冰球球员的个人关怀中,在球员去NHL打球期间,导演对球员个人情绪的表现十分细致,有一句话总结的特别好,“当你从一种体制里走出来,在哪里,你每天的生活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对这些冰球队员来说,之后你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环境下,在这里,你可以有条不紊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你却陷入了某种迷失。”

  这一点也是影片打动人心地方,相比于体制下团结与国家这种集体至上的词语,导演对个人的关怀形成了一种反差。在对刚解体的苏联的反映中,也是通过球员个人的决定来体现,球队资金很少,所以球员们都离开了俄罗斯。但是就像斯拉瓦·费迪索夫说,在这个阶段,我们好像忘记了爱国,我们为过去感到耻辱。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失去了一些骄傲,失去了灵魂。

  影片这部分情绪渲染的有些急促。一句普京总统的“斯拉瓦,够了,回家吧”把回忆的情绪一下拉入了现代,可能对于那段难以适应的日子,很多人都不想再提起。辉煌与失落都可以当做是人生的特殊体验,只是那段浑浑噩噩的日子,不属于英雄。

  影片最后以一个小男孩的冰球训练结束,与影片开头斯拉瓦·费迪索夫小时候的训练形成呼应,也可以看做是一场体育精神延续吧,虽然那段日子包含了许多难言之隐,但对于大体制下的小人物尽力而为过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红军冰球队》影评(二):红色影子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经远去24载,功过是非至今未盖棺定论,90后出生的人对其的概念大多只停留在历史课本上,觉得它是遥远的过去,但是这个庞然大物对贵朝的影响,至今还在延续,通过这个红色身影在银幕上留下的只光片影,幸运得以从一些小的方面再回头看看这个近几百年以来影响最深远的社会尝试

  生在社会主义国度,大家对体育的“举国体制”应该都有所了解,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就是从前苏联学过来的,这种体制下,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务,配置体育资源,一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红军冰球队》里的球队便是举国体制下的典型产物,由国家供养,为国征战赛场,以赢得荣誉为己任。冷战期间,体育赛事之间也充满着冷战的意味,在以娴熟的球技连胜美国、加拿大等敌对国球队,连获数项国际体育赛事大奖(包括两届奥运会冠军)之后,浴血奋战、荣归故里的红军冰球队成员以集体英雄的形象在苏联国内受到巨大的追捧,激励一代苏联人。而极盛之下,体制也不允许败绩的出现(尤其是败在美国之手),为了保持高水准技术,红军冰球队队员们失去了大部分自由,一年到头几乎都在高强度的封闭式训练。连年的奋战、日复一日的训练,让球员之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默契,以费季索夫的“红军五虎”成为了冰球队牢不可破核心,红军五虎名振世界球坛,即使在欧美也声名鹊起,极盛一时。

  然而随着苏联体制问题的逐渐暴露,政治局势趋于紧张经济濒于崩溃,到80年代末期,苏联政府已经无力支撑开支庞大的“举国体制”体育模式,而此时苏联政府对于运动员出国劳务(加入国外的俱乐部)态度模棱两可,一方面经济上已经无法为球队再提供足够的资金,另外一方面苏联政府并不情愿让那些曾经是民族英雄的体育运动员外流。在这样的时代之下,盘算着去美国球队效力改善生活水平的队长费季索夫受到了巨大的牵制,国家以流氓式的爱国主义说教鼓动个人留下,而西方物质条件发达诱惑也让那些优秀的运动员们魂牵梦绕。个人的幸福和集体主义的荣誉,夹在时代中的费季索夫此刻在挣扎追求自己的幸福。白色恐怖下,克格勃将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而国防部部长甚至面对面的对其进行了威胁,这时候追求个人幸福的民族英雄已经彻底沦为了过街老鼠的国家叛徒。

  最终红军五虎的核心费季索夫还是获得了去西方的自由,但是到了西方之后,生活也不尽如人意,队员的排挤、资本世界的冷漠让刚驻足西方世界的费季索夫感受到了寒意。背后是回不去的祖国,前面是冷漠的资本主义世界,费季索夫等流亡的前苏联运动员只能在迷茫中生存,唯一的好处是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命运是多么奇特,最终红军五虎队员中的大多数在西方碰面,重新被整入同一支队伍,当年的默契在西方赛场上燃烧,这群前苏联球员们在西方的赛事舞台得到了重生,而此时,叶利钦治下的俄罗斯,就像一个肮脏妓女一般,摘下额头镰刀锤子的红斑印,向金钱张开了双腿。

  十余年后,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开始有所复苏,离开祖国多年的球员们又开始对祖国报以期待,而这时候祖国的召唤传到耳边,受召回国的费季索夫被普京任命为体育部部长,开始了自己的从政生涯。(有点讽刺

  整个苏联的政治文化变迁在这支小小的国家冰球队上得到折射,政治与体育之间的关系微妙但是又密不可分,这部纪录片展现的东西非常饱满,有队员们的团队精神、也有体育运动本身的热血,更不乏大时代之下个人的反抗精神,体制与社会文化,辉煌与神化,压迫与反抗,迷茫与乡愁,在这部短小却拥有史诗气质的纪录片里得到了完美的融汇。

  其实以上文字是写在公众平台介绍。自己看片的时候总会想起同样流亡在外的塔克夫斯基,那个年代许多有才华的苏联人都受到了这样那样的迫害,逃离之后面对的又都是迷茫和无尽的乡愁。乡愁是俄国人的气质和坟墓,而迷茫大抵可能来自于重新进行价值定位之后的紊乱吧,独特时代下的独特故事,但并不稀奇始终如一的是这个极北民族令人着迷的恋乡与沉郁。

  《红军冰球队》影评(三):不一样的运动精神

  运动精神好像有很多种,重在参与,胜者为王,群众互动大众娱乐?苏联和天朝把运动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用国家力量强制强化,似乎运动失去了本来的乐趣。美国等资本主义代表将部分运动职业化,变成了娱乐大众的一种手段,职业化的任何一样东西,染上了利益当然也不可能纯洁,这也同样背离了运动的初衷。就想苏联运动员就算去了NHL,也并没有比他们在苏联那样的集权制度中打球更快乐多少,只有当他们集中在一起,有赏识他们的伯乐才可以,相比在苏联,区别的重点未必是那个集权的制度,而是集权的代表(教练)参与了运动本身。

  无论何种影响了运动纯洁性的东西都应该被思考和讨论,集权和政治化当然有很大的弊端,但也未必一无是处,就如同资本主义职业化也不是那么美丽一样。

  《红军冰球队》影评(四):当体制和体育交织

  这部片子之前没有听说过,但绝对精彩的影片,把它当成故事片来看也未尝不可,我看过的一些体育题材的故事片还没这好看呢!

  费迪索夫这代球员比起老一辈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有机会通过奋斗实现自我,作为从旧体制下获释的个体,本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各种酸甜苦辣,对于很多经历转型的人来说,费迪索夫的经历是很有共鸣的,尤其是那种不愿背叛却又不得不离开追寻梦想的感受。

  能拍得让我们这些共产体制下生活过的人接受,其实都不能算是标准的美国片,其意识形态是当代俄罗斯的,和过去我看过的一些反映叛逃苏联艺术家、运动员的片子着力输出美国意识完全不同,这个更多地表现了人们对过去铁幕时代里的辉煌恋恋不忘,以及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

  当然体育电影最大的看点在于比赛,片中的冰球场面令人热血沸腾,纪录片的魅力展现地淋漓尽致,令人回味。

  《红军冰球队》影评(五):特殊历史机缘下面诞生的真实的传奇故事

  故意编都编不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出来。何况还散发着真实故事所特有的那种摄人心魄的能力。可能是一个绝好的故事。故意编都编不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出来。何况还散发着真实故事所特有的那种摄人心魄的能力。可能是目前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了吧。里面承载的东西太多太沉重了

  老哥几位得了NHL冠军的时候兼职要把我感动哭了有木有。

  大量天赋异禀的优秀青年被专职传统下的僵化体制所磨灭,这种悲哀现在仍然在上演。。。目前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了吧。里面承载的东西太多太沉重了。

  老哥几位得了NHL冠军的时候兼职要把我感动哭了有木有。

  大量天赋异禀的优秀青年被专职传统下的僵化体制所磨灭,这种悲哀现在仍然在上演。。。

  《红军冰球队》影评(六):兴奋剂、奥运会、红军的冰球队

  北京时间2017年1月13日凌晨,国际奥委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确认2008年北京奥运会样本复检中查出的中国女子举重队曹磊、陈燮霞、刘春红3名运动员兴奋剂违规成立,作出取消上述运动员北京奥运会成绩、收回金牌等处罚。

  中国奥委会发表声明称,这3名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行为严重违背体育道德和奥林匹克精神,中国奥委会对此予以谴责。中国奥委会尊重国际奥委会做出的决定,并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此事件展开深入调查,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严惩。

  长期以来,中国奥委会高度重视反兴奋剂工作,一贯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三严”方针,对兴奋剂“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同时,广泛开展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制度,提升运动员自觉抵制兴奋剂意识和能力。

  事实上,体育界的兴奋剂丑闻一直没断过。而兴奋剂也分两种,查得出来的和查不出来的,比如新研究出来的兴奋剂没来得及进入禁药名单,就是ok的。所以有人研发兴奋剂,有人阻断兴奋剂,双方的博弈愈演愈烈。

  为什么兴奋剂有那么大的市场呢?因为领导和教练员需要依靠运动员出色的成绩来赢得回报,运动员也需要挂靠教练员,保证更优秀的竞技水平。当金牌成为一种利益筹码,禁药就成为一种致命的诱惑。举国体制下的奥运,为国争光后的高昂回报,让运动员不得不铤而走险。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红军冰球队》,里面犀利的挖苦了前苏联的举国奥运体制。红军冰球队在世界冰球运动中是头牌,也因此成了苏维埃政权对付美国的冷战工具。红军冰球队由军方管理,队员没有人身自由,他们一年中只有20多天的圣诞假期,连父亲病危了都不允许请假回家。每天都是封闭训练,好像一具机器一样的不停训练,锻炼时甚至心跳要达到210!目的只有一个:得到奥运金牌。

  红军冰球队员的薪水也非常低,和他们的对手加拿大队、美国队的球员根本没法比。国家只把他们当成棋子,根本不尊重个人的权益。冰球队出国比赛的时候,也有克格勃全程跟队,防止他们叛逃,可以说当时苏联的体育和政治早已经混为一体。

  好景不长,苏联突然解体了,冰球队员也可以加盟美国、加拿大的球队赚大钱了,可惜他们大多已经失去了黄金时代,也不能融入新的集体。球队里的其他队员讨厌苏联人,也不能配合他们特有的技术,所以很快又把他们踢出局了。

  现在红军冰球队的老队员们大多又返回了俄罗斯,混的最好的成了体育部长,还和普京打得火热,混得最差的低保维持生活,在采访后不久就去世了。曾经的一代传奇已成过眼云烟。

  那个体育部长说起当年他受到的种种委屈好像身为受害者一样,但说起今天的俄罗斯他又批评不如从前,这种矛盾的心态、双重的标准,有些似曾相识,也值得我们思考。

  《红军冰球队》表面上讲了体育、奥运、金牌,实际上讲的却是政治、政治、政治。

  更多精彩,扫描加入

  《红军冰球队》影评(七):比电影更热血的纪录片

  先定性,这部纪录片绝对比大多数电影还要热血!

  然后我就要剧透了,渗入!

  好片子不怕剧透,主要是想讲讲清楚情节,给那些时间特别宝贵的同胞们一个衡量,要不要花90分钟看这部片子,ps:我一直觉得好片子不怕剧透!

  片子讲的是前苏联体育鼎盛时期成立的红军冰球队,两届奥运会冠军,大时代,英雄主义,跌宕起伏,反抗苏联专治暴政。牛逼的故事和聪明的导演铸造了这部纪录佳片。

  一个牛逼的冰球教练成立了这么一只队伍,他革新了冰球运动,带来了运动的艺术性,一种巴萨式的进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队伍一出,横扫冰球强国,就在奥运会前,传奇教练因为惹怒KGB被放逐,反派教练登场,他抹杀了一切温情的有创作力的东西,只要求一样,刻苦,汗水,不带有一丝人情味。奥运会上,不败之师被美国队屌丝逆转,反派教练回国之后变本加厉,全封闭训练,所有的运动员包括我们的主角,明星球员Fetisov在内都成为了他要的冰球机器人。哎,这不是举国体育体制吗,咱们国家现在不还是……闭嘴,说正能量!反派教头看出了大家的苦闷,给大家画了一个大饼,你们丫打的好,我就放你们去国外打职业联赛,赚大钱。小伙子们是去过北美打对抗赛的,这一下子都来了精神,毫无悬念地连拿两届奥运会,红军五虎也就此诞生,全世界惊叹。不对,两届奥运会都打完了,再傻的人也发现你教练是个骗子啊,你在给我们画饼啊,老大Fetisov先跳出来不干了,退出国家队,我擦的咧,教练之前可是KGB的人啊,你跟我玩横是吧,我弄死你!主角一家人好几次险象环生,要不是自己的成就太大教练不敢过于明目张胆估计早死八百回了。当然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当年的五虎看见老大造反,其中的三人思前想后也一起来挺老大,但是老大最好的兄弟却选择了沉默……这时,一个年轻球员竟然叛变了,一石激起千乘浪啊,当时苏联内部政局也很是动荡,戈尔巴乔夫同志正在推行改革,面对这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当局竟然采取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与其你们跑,不如我来放。代表国家转会,钱得给国家一半多(哎,我们国家现在不还是,姚明易建联去NBA不也是这个路子吗,闭嘴!)红军五虎四哥们都走了,但我们的主角就不走,他要以个人身份走,不给国家一分钱,国防部长亲自谈话也没用,我都差点死了好几回的人了,我不怕!

  靠着命好和局势,主角Fetisov的NHL终于成行了,满心以为后面就是一片坦途,谁知道困难还在后头。自己已经36岁了,好几年没打球,竞技状态堪忧,球队并不是把自己当成英雄,球迷们对这个在奥运会上屡次虐杀美国队的苏联人也没用好脸色,更重要的是,球队玩的不是巴萨的风格,打的是长传冲吊啊,这你让我梅西技术再好也没用啊。两年的沉沦之后,38岁的Fetisov终于迎来了改变后半生的转会,当年的红军五虎竟然在美国重逢了,四人一起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打发赢得了当年的斯坦利杯。

  故事该完美收官了吧,还没有!主角是长在新中国生在红旗下啊,他非常强硬地把斯坦利杯带回了已经面目全非的俄罗斯,看到的则是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故乡。当时大批的俄罗斯球员涌入北美的冰球联赛,前后达五百人,这些年轻人没有了祖国的概念,这让已经退休了的我们的主角伤心不已,这时候,大BOSS出现了,普京大爷一个电话:孩子,是时候回家了!

  我们的主角摇身一变回到祖国当了体育部长(这尼玛也太任性了吧,老子写成剧本都没人信),致力于俄罗斯的体育基础建设,并把冬奥会带到了索契,当年的五虎也都回国为国效力,兄弟的恩怨情仇也都在大是大非面前放下了……

  但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这他妈是普京花钱找人拍的主旋律啊!?

  《红军冰球队》影评(八):苏联冰球

  1、律师:教练认为冰球是极其复杂的传球游戏。苏联队的打法更像是即兴表演。

  2、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你为什么要重复问问题。

  3、Svala Fetisov: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想抓到一只黑猫,这并不好玩。

  4、过去你在那个体系里什么事都被监控,在这里你可以有条不紊的掌控自己的生活,你却陷入了某种迷失。

  5、国家极度军国主义化也停止。核战争的威胁也已解除。随着戈尔巴乔夫离职,苏联解体。

  6、整个国家没有可以崇拜的英雄,没有系统,没有构架,什么也没有,所有人都东奔西跑以期获得点什么,我不想这样生活。

  7、普京说:够了,回来吧。

  8、2013年把奥运会带到了索契Sochi.+

  9、俄罗斯小朋友打冰球。

  10、Carlifornia boy.A good boy.

  Chicago.

  11、Three things cannot be long hidden:the Sun,the Moon,the truth.

  《红军冰球队》影评(九):活生生地给我上了一堂历史课

  表面上看是讲述前苏联一支魄力非凡的冰球队,从辉煌时期的所向披靡,走向低谷时期的散伙和饱受羞辱,之后卷土重来如此荡气回肠的历史;实际上则暗含和影射了前苏联政权的变迁过程,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跟美国一起共同称霸世界,到之后的冷战时期,再到90年代初遭遇改革挫败而四分五裂,最后则是普京新时代的来临。

  珍贵的历史资料片段跟当年红军冰球队在赛场上扣人心弦的实况重现相映成趣。更有趣是导演采用冰球队队长的视角来叙述整个变迁过程,亲身感受时代命脉的当事人在采访中不乏触景生情的真情流露,当然也有跟导演间唇枪舌剑、剑拔弩张的尴尬气氛。不过这种微妙的时刻反而是最有意思的部分,充分体现出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和隔膜,仿佛活生生地给我上了一堂历史课。更具有启发性的段落则是前苏联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令冰球这种貌似单调的运动看来像是一种优雅的艺术,尤其在激烈的赛场上简直像华丽的舞蹈,尽管这令人赞赏的背后隐藏着的是非人一般的强制训练和剥夺人性的独裁制度。

  幸好在这纪录片里,我依然能感悟未曾泯灭的人性。那种敢于对抗强权制度的冰球队员,敢于突破僵化的体育制度而追求个人发展的长远眼光,在异国他乡饱受羞辱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都是不可多得的闪光点。说到底,这也是俄罗斯这个强悍的民族迄今仍能立足在世界之林的终极原因。

  《红军冰球队》影评(十):难得一部比较懂俄国的美国影片

  拍得真好。

  一部纪录片,如此有故事性,跌宕起伏,基情四起,宛如一部体育励志片,但却是真实的故事。导演在苏联传奇冰球队的基础上偏重故事性(比如拍“女一号”Kasatonov背叛主角那一段采访时使劲给面部特写,浓浓的好声音催泪风有没有?),事实证明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散场后美国人纷纷说Very interesting angle.

  传奇的故事加上聪明的导演,正如片尾导演Gabe和主角Fetisov互相讲的:I'm lucky to have you.

  高于平凡,这是一部四星起评的影片。

  但是我给五星。第五颗星不是我党的五星。第五颗星闪耀在美国国旗上。

  包括本片在内的很多美式苏联纪录片都试图讲明一个问题:

  What is it like to live in the USSR?

  但几乎所有这些纪录片都没讲明白。很简单,和西方区别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导演不在里面经历一些事,怎么可能理解那里人们的生活?

  严格来说,本片也没讲清楚。可能是出于篇幅或故事性考虑,本片对苏gong还是一黑到底,完全的脸谱化,就像史书里对桀、纣、董卓这些君王基本都是“酒池肉林”的描述一样。美国观众都表示无所谓,反正他们也不懂。但我们中国人一看就明白,我党哪有那么傻那么坏,是吧?

  但是本片对理解苏联生活做出了非常好的尝试,尤其是请那位前KGB讲故事,尤其是那段问:为什么苏联不放Fetisov去NHL?

  了解过WZZ经历的人对这段简直太有共鸣。

  本片很中立地还原了这一段,也试图解释为什么苏联甚至要关起Fetisov,然后却又放他走。这种努力非常赞。

  如果说黑苏gong那段讲得是这个国家的过去,那么结尾几分钟讲苏联解体后这批人的生活,那就是讲这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对“过去”停留在脸谱化,但对“现在”和“未来”讲得很准确。

  其中一段讲Fetisov和Kasatonov回国之后,当时苏联已解体,国家的价值观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Fetisov和Kasatonov对人民的物质化、丢失的东西,描述得非常准确。

  接下来说苏联很多人,下至警察,上至国家领袖,还深受旧时代的影响,国家前进困难重重。Kasatonov表示不想留在这样的环境下,而Fetisov成为体育部长慢慢地建设这个国家。

  作为中国人,我们知道,导演懂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所以我说,这是难得一部比较懂俄国的美国影片。从这个进步意义上讲,加一颗闪闪红星吧。

  .S.:

  或许有人会说:

  拍体育纪录片,讲那么多政治干什么?

  在苏联,什么离得了政治啊。

  .S.2:

  本片必获奥斯卡提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红军冰球队》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