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是一部由谭曼 / 毛豆豆执导,汪涵 / 欧弟 / 田源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天向上》观后感(一):发色“限染”荒诞or合理?韩剧《制作人》里也有参照
文|话无缺(珞思影视研究组)
5月27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将大张伟的挑染绿发P成了黑色,随后大张伟晚间发布微博:“我听话~染黑啦!”
《天天向上》观后感(二):天天兄弟重聚可天天向上已回不到从前
自《天天向上》彻底改版和调档之后,收视率就一直在起伏当中。
“南薛北张”的北京爷们儿大张伟的加入并没有为节目带来多大的起色,
反而招来一水的差评,都在吐槽大张伟虽然搞笑不错但是嘴太碎,神烦,
就连一直引以为傲的礼仪文化脱口秀的宗旨也在沈欣成为制片人后变的满目疮痍。
“主心骨”汪涵自有了《火星情报局》似乎对《天天向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而芒果台如《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属于季播性质的综艺节目又是市场的“香饽饽”,
由此便是收视率和话题性的一再下跌。
自2008年开播以来,已经有接近10年的时间,
算是老牌的骨灰级综艺节目,
而如今却物是人非,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究其原因,就是内忧加外患,
在2010以前,天天向上的主持班底是固定的七人,
分工明确,汪涵是主咖,欧弟是副咖,其他人则是“调和剂”。
节目氛围欢快轻松幽默,在向受众寓教于乐的同时也收获了高收视,
七人行的画面也定格在2010年。
这一年,俞灏明在与Selina拍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爆破戏份时,
由于爆破师现场操作失误,爆破点没有按预先设定的顺序爆破,突然全部爆炸致使两位演员受伤,
过程中,俞灏明由于用身体护住了Selina,所以他的伤势更为严重,
遭到深二度灼伤,他的背部烧伤比较严重,受伤最严重的是他的手和手臂。
纵使前几年以《其实我还好》复出,可是江湖已不再是他熟悉的那个武林了。
在湖南卫视这个“唯利是图”的工作环境下,天天向上并没有因此放弃俞灏明。
当然一方面是因为天娱和湖南广电的附属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
在节目中不断地提及灏明并与观众一起为他加油打气,
2012年中日关系由于“钓*岛事件”事件全面恶化,局势变得异常微妙。
矢野浩二也没有例外,迫于对大局的考量,湖南卫视与他协商暂时退出。
这一别就是再也不见。
兄弟里面的“孙悟空”与天天向上也是分分合合。
欧弟是个多才多艺的主持人,是中国模仿迈克尔•杰克逊最像的艺人,
与其他兄弟的搭配也是相得益彰,那段时间的他们给荧幕前的我们带来了诸多欢乐。
好景不长,2011年由于“限娱令”欧弟的镜头都被打上了马赛克,
2015年广电又规定所有主持人必须上岗持证,港台艺人只能是嘉宾主持,
这样一来,在内地再次爆红的欧弟又遇到了瓶颈,被迫离开一段时间,
来了大张伟,欧弟不知何时才能回归。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2013年天天向上幕后团队的核心叶一蓓突然不再担任节目制片人,
作为团队的“灵魂”汪涵临危受命撑起了这面大旗,继续扛着天天向上披荆斩棘。
然而,毕竟湖南卫视的“亲儿子”是快乐大本营,
2016年,汪涵被辞去了制片人的职务,成了湖南卫视节目监制,
这时天天向上每期都会在的兄弟只剩下“大头死变态”钱枫、“田园诗人”田源和现在已经团灭的“至上励合”成员小五。
但是,闹心的事还没有完,
看起来最安分的田源,搞出了一个“出轨门”毁掉了自己的好男人形象,
也亲手葬送了天天兄弟的席位。
紧接着,便迎来了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2015年12月18日,小五参与了他的最后一期天天向上的录制,
节目组特别为小五设置了告别环节。
他说:“很舍不得哥哥们,也舍不得粉丝们,希望两年后大家还能记得他。”
他说天天兄弟和现场的观众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个个红了眼睛,
连平时一向理智的汪涵也不舍的转过身擦拭泪水。
到了真正要离开的那一刻,小五向天天兄弟和观众行下跪大礼。
在临走前,汪涵也特别贴心的为小五准备了一份礼物——一张银行卡。
因为小五入伍后就没有经济收入,小五妈妈和姐姐这两年的生活会比较困难,
汪涵得知后准备了这张银行卡,供小五妈妈和姐姐这两年的生活所需,也解决了小五的后顾之忧。
这样的行为真是暖到叫人难以止住泪水,
至此,曾经的天天兄弟变得“分崩离析”,再也不成个样子。
而在今年6月6日,天天向上的主持人都在微博发文称:“欢迎收看特步天天向上,我, 是天天兄弟”并晒出原天天兄弟聚餐照片,
照片中小五、欧弟、田源、俞灏明等人都在,还是原来的味道,遗憾的是浩二因在日本拍戏所以错了这次相聚。
那种久违的回忆又一次在心中激荡,
只是恐怕他们很难再像以前一样同台主持了吧。
《天天向上》观后感(三):从来没有那么想记下一个脱口秀的对话:大张伟与天天向上——基于20181026期90后主题
关于破洞裤:
——穿破洞裤的原因是所有人都穿正常裤子 就我穿破洞的才显得我厉害 但是因为现在所有年轻人都穿破洞裤 这件事就显不出你什么来了 为什么还要穿呢
——所以90后会因为那种叛逆只是因为好看而已 那根本不是叛逆 那只是追逐而已
关于朋克养生:
——如果你开始自救 你根本不纯粹了 。所以你们根本没有在做自己 你们内心一直是个老年人
关于叛逆:
——现在的年轻人都抵抗自己真正的叛逆 现在的90后根本没有70后叛逆 你们以为自己叛逆 其实做的很老套了
上面的话出处:20180126期天天向上 大张伟
看《圆桌派》也好,《晓说》也好, 从来没有这么迫切的想要记录下一个脱口秀的内容。《天天向上》20180126这一期的内容是关于90后。大概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状态思考的较多,然而似乎一直没有得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说辞。或许是因为出现在《天天向上》,总之,大张伟的话惊艳到了我。
大张伟与天天向上
作为半路出家的主持人,大张伟与天天向上并算不上和谐,并不是说主持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节目的定位、主持人身份使然。作为一个“礼仪类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优势和看点是节目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是对于草根市民的关注,对于中国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大张伟作为主持人出现在天天向上,是有些冒险的。”我不说瞎话“”哇,这图P的“”别人是对口型演绎,我就是假唱”,诸如此类,大张伟的碎嘴让他的很多话不能出现在省级电视台的综艺上,他的性格可能更适合网综,一些梗也让汪涵措手不及。但是上面那一番话的思想密度,却不是节目组能够策划出来的,也不是汪涵能够有意识会说的话,因为湖南卫视是官方的平台,汪涵是天天向上所代表的价值观的代言人。但是大张伟有语言方面的优势,有不经意闪现的思考,有刚刚接触主持行业还未训练出来的“分寸感”,有不合时宜的快口直言。于是有了上面那一番话,其中对于”叛逆“的理解、对于”90“后的思考,或许稍稍背离了天天向上策划这一期节目的初衷,但却给给人实实在在的惊艳。
大张伟:那不是叛逆,那只是追逐:
如果没有大张伟,或许会以对90后的打趣和对新词、新潮流解释入手,最后以90后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优秀成绩为结尾结束这一期以90后为主题的节目——事实上大体来看也是的。但大张伟的言论让节目收获了意外的思想碰撞:剥去90后”中年少女“、“佛系青年”的标签,脱离“每一代都是垮掉的一代“的陈腔滥调,实在地思考代际差异与新时代的叛逆。这是他的思想从戏谑外壳中的又一次露馅,也让有心人隐约窥得他作为搞笑担当之外的朋克灵魂
大张伟参与的综艺很多,以今年层出不穷的真人秀居多,但似乎没有一个节目像《天天向上》一样能够以90后为主题策划一期节目给他认真说话的契机。其他的真人秀节目,或许能够展示大张伟的快言快语、搞笑功力、吐槽内涵,事实上大张伟更多的时候被人们注意到也是因为这些(抄袭和丑闻除外)。但天天向上提供了一个话题,提供了一个谈话的语境,真正的说话而不是真人秀中有剧本的台词就被展现出来了。
《天天向上》节目组所提供的语境
可以看到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90后代表的流量担当们所展示的态度:“一边作,一边自救啊”、“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去燥,不如先养好身体”。这一期的天天向上的确提供了一个话语交锋的平台,即使是1999年的宋威龙也有被带入到讨论90后的语境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有态度、懂反击的人,而不是一张脸或者一个身高的数字。90后明星代表们和主持人们所代表的80后的交锋固然在节目组设置环节的考虑范围内,但其内容的密度和质量是不在节目组把控范畴内,而是在主持人、明星嘉宾手中的。而这几分钟交锋的内容质量,没有停留在陈独秀和橘子上,没有在佛系养生、中年少女上做过多解释。天天向上马苏、艾福杰尼那一期做过关于青春主题的节目,也出现过新旧两方代表的交锋,但除了凸显长辈嘉宾一方的跟不上时代的尴尬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内容。这一期在我的意料之中应该也是差不多的,但外界环境下90后主题的凸显、90后近期成为公众热点的频繁,内部内容上大张伟的灵光一闪和90后嘉宾们的应答让这一期的交锋显得尤其有意思。买橘子的梗大张伟能用王朔的《我是你爸爸》来破,回答说“其实都一样”;大张伟说“(以前)穿破洞裤的原因是所有人都穿正常裤子,就我穿破洞的才显得我厉害,但是因为现在所有年轻人都穿破洞裤,这件事就显不出你什么来了,为什么还要穿呢”和王一博“就是因为好看”的回答恰巧代表了两代人不一样的观念。
写在后面但是很重要的话
另外节目组的字幕也公正不阿,王一博回答穿牛仔裤“就是因为好看”时字幕突出大张伟的无言以对,大张伟阐述自己对于90后叛逆的看法时也打上“从未如此认真说话”“有故事的人”的字幕。字幕组好评!
这一期几分钟的精彩是节目组选题有心的必然,也是大张伟不经意认真表达的偶然。但是考虑到《天天向上》受众面和节目的根本属性,必然是才是天天向上收视长虹的根基。出于私心还是希望必然能够一直是必然,偶然能够时常出现。
附上这一期的链接(想看上述内容可以只看30分钟到33分钟):https://www.mgtv.com/b/320520/4263252.html?cxid=94n3624ea&fromvsogou=1
《天天向上》观后感(四):郭德纲上《天天向上》掌控全场节奏?其实这是汪涵有意谦让的结果
《天天向上》德云社的这期节目从嘉宾阵容上来看就很有宣传热点和看点。本身就是主持团队的天天兄弟和德云社的郭德纲、于谦、岳云鹏、郭麒麟以及吐槽大会的李诞和池子同台,两组嘉宾都是专门研究语言艺术的,一个是传统相声,一个是年轻的脱口秀,虽然没有长枪短炮但却是一场有关于说话艺术的酣战。
就现场来看,郭德纲在这期节目中可以说完全是hold住了全场的节奏。在《天天向上》以往的节目中,都是汪涵在带领整个节目的节奏和发展方向,大张伟也会在旁边增添一些搞笑的段子。但在这期节目中天天兄弟一直都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且不说汪涵在节目刚开始就十分的谦让,三让四让才站在于谦和郭德纲中间,节目中也是在一旁扮演捧哏。就连一项碎嘴的大老师大张伟在这期节目中也很少插话。作为主咖的郭德纲可以说是从头说到尾,不但宣传了自己的新电影《祖宗十九代》,也为德云社狠狠的打了一波广告。
而且在这期节目中也提到了许多观众感兴趣的敏感话题,比如在念网友评论的环节上,其实网友的评论都很犀利,而且这些观点其实也是大众很想知道的,比如说网友说岳云鹏的相声没有传统艺术的韵味,郭麒麟不能接郭德纲的班,郭德纲总拍烂片等等一些问题。正面回答这些问题也是这期节目的一个精彩的看点,德云社回答这个问题也是借着节目的传播力度来对观众作出解释,像郭德纲解释自己为什么拍烂片是因为没有自己导演,都是友情参演,与此同时也为自己宣传了自己自编自导的新电影。在这个环节中也提到了欧弟,汪涵几次用错词语,看似开玩笑其实也是在回应欧弟离开天天兄弟的这个问题。
总体来看这期《天天向上》可以说是多赢的。一方面《天天向上》邀请到德云社和李诞、池子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看点,再加上中间犀利的问答,也是为节目增加了亮点并且提高的收视率。而对于德云社来讲,来参加《天天向上》宣传了新电影也对德云社进行了宣传。对于观众来说,这期的节目很精彩也很好看,所以这期节目总体来讲还是很不错的。文/大可
《天天向上》观后感(五):已无当年风采
以前初中高中的时候很喜欢看,觉得节目很有意义,还有中华礼仪教学,请的嘉宾也不只限于娱乐明星,能学到不少知识,主持人也幽默风趣,不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简直比隔壁快本整天哈哈哈干笑强多了。
最初的时候印象很深请过一些日本组合,当时国内综艺有日本艺人的非常稀少,所以记得很清楚。后来知道里面op或者配乐很多都是日本翻唱或直接使用(不知道有没有买版权)
时隔很久再打开天天,主持阵容已大换班,水平也大大降低。而且之前看微博发现节目照搬日本岚的综艺,台词都一模一样!我润的MJ企划就这样被你们轻易地窃取了。看节目制作人的意思也没有悔恨道歉的意思,还很理直气壮自认为不是抄袭。感觉天天向上以前辛苦积攒的美誉一下都跌到谷底,让人失望。
隔壁快本也是,很多游戏抄袭日本 VS Arashi,我就一起骂了吧(摊手)
《天天向上》观后感(六):被埋没的努力的音乐人
今天晚上看了最新一期天天向上很大感触,忍不住想说一说。
我们呐,总是抱怨国内音乐不好听,俗,low,没有国外的棒,最近这些年好的音乐作品少之又少。可是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到底因为什么呢?
今天看到四个选秀的冠军同台,作为90后的我表示,都是回忆!记得初中时候几乎每个电视台都有选秀节目,参加选秀的人也是人山人海,而热度也是现在不能比拟的!
在黄金选秀的十年,我相信至少你有过一次被他们的歌声打动过的瞬间!
可是,我们回首十年,那些曾经参加选秀的年轻人都去哪里了?可能对于一直追随的粉丝不会觉得陌生,可是对于这些人只是我们曾经的记忆的人,真的会觉得有些遗忘了!
而现在在舞台上听见他们说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自己对音乐的不放弃和对音乐的无奈,真的是好心疼!我本人是非常喜欢大老师的,每每看到他对音乐的妥协,都有种无力感!为什么总是要让他们靠综艺受到关注才能说自己喜欢音乐!
你相信吗,如果把我们中国的歌手放在类似韩国成熟的音乐体制内,我们的音乐人做出来的音乐也可以憾动世界!中国的音乐界真的是埋没的太多人才了!(因为本人只是有感而发,而且文笔有限没能够完全表达出我的意思,希望大家原谅!)
《天天向上》观后感(七):重温天天向上之20110318期 有我的夏达殿下啊
这一期的主题是在各行各业里成绩突出的女性。
请来的嘉宾是婚纱设计师,兰玉,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兰玉可能之前学古典芭蕾的原因,真的本人气质超级棒。现在兰玉应该是中国最著名的定制婚纱和高级礼服的设计师之一了,查资料才发现兰玉的妈妈是苏绣继承人,她的起点就很高啊。
女诗人,舒羽。她讲到自己少女时期是按照琼瑶阿姨女主角的模式修炼自己,必须博览群书。很有意思,那个年代应该是很多女生的代表了。她的诗集 《黑色是最彻底的奢华》,还创办了舒羽咖啡馆,就在杭州,平常好像会办一些朗诵会读书会的活动。以后可以找机会去一下。
台球裁判,国际级金章裁判,诸瑛。节目里她送给天天向上的各台球大神的签名球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是被汪涵叔叔收藏了吗?
股票经纪人,王雅媛,还是财经专栏作家。非常佩服从事经济行业的女性。
重磅重磅重磅来了,我的夏达殿下。夏达和姚非拉经历了2017年各种纠纷之后,看到当年站在一起的他们令人不胜唏嘘。但我的眼里只有小夏达呀,站在台上的她是那样的瘦小干净,还带着黑眼圈。说自己业余生活最想睡觉,心疼。
夏达殿下是湖南怀化人,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学习 媒体出版。第一部看的漫画是《圣斗士星矢》,夏达在节目里说的一些话特别真挚,喜欢漫画的人总有一种“中二燃”,想抱起。
“我认为漫画家的天职都是坐在桌子跟前 而不是站在舞台上”
对漫画家的寄语,“其实大家选择的是一个挺幸运的行业 因为现实生活中看起来是很不自由的 但是相对来说我们的心是最自由的”
永远是夏达粉,因你这样般的纯粹。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期后面加进了关于一期殡葬行业的内容,请来了遗体美容师,礼仪师(入殓师)等有关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我觉得殡葬文化是非常神圣和厚重的,并不想在这一篇里多做陈述。但是节目里有一句话特别好:
用你想要的方式道别。
这是我们最终的自由,祝福每一个人都能拥有。
《天天向上》观后感(八):最喜欢又讨厌òᆺó的综艺节目
所有芒果台节目最喜欢《天天向上》别的基本不看 说到这 好可惜 有点心痛啊 (转载)天天向上在内容上注重“美”,不管是生理感官上的美女、美食、美景,还是精神上的文化传承、书籍古典、校园文化。 天天向上能请冯小刚,吴亦凡这样的明星偶像,能请梅葆玖,谭盾这样的大师典范,也能请快递小哥、白菜大叔这样的草根人物,教我们关注艺术和生活,教我们爱上自己的祖国和文化。 不应该就此沦落。 何况,我还喜欢了它这么多年。(完)——豆瓣评论 天天向上 2008开始 今年该第十年了 可以说是我唯一发自内心喜欢而且跟了长时间(至少一年)的综艺节目。不是说它涉及到一些文化内涵的东西 显得多么独特一点。喜欢有两个原因 一 主持人 哈哈 一群不要脸的神经病
《天天向上》观后感(九):天天向上:下一个八年你靠什么
不忍心不给五星。
我是从10年左右开始看《天天向上》的,算不上死粉,也要算忠粉。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将近六年,高中的时候没地方看电视,就每周末跑去网吧看。上大学后,有电脑,有时间,基本是每期必追,有时候会守到十二点等它更新。除了天天向上,我没有对任何一个综艺节目保持着如此高的热情。
一个节目能坚持八年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它能让一批观众连续保持有八年的热情。但从16年开始,我们喜爱的《天天向上》开始出现问题。
首先,是小五要去服兵役,天天兄弟又要少一人,可能是因为之前已经损失了好几位兄弟,节目组在小五离开前就已经开始筹备接手事宜,打造了一个名为“天天小兄弟”的团体,作为主持阵营的后备军。
看似好意,实则已经是败笔了。天天兄弟是八年的时间磨练出来的,而突然加入一个外人难免会是其内部有所动摇。
而“天天小兄弟”被证明只是用来跳开场舞的。对节目效果没有多大帮助,反而让有些老观众不太适应。
当然,若是只代替不喜欢说话的小五,可能对节目收视率的影响不会那么大(这里没有贬低小五的意思,虽然在主持上不显眼,但我喜欢他的谦虚和真诚),但欧弟的出走让《天天向上》岌岌可危。
除了汪涵,欧弟是天天向上最不能缺少的主持人。
他是“天天兄弟”里最全能的,能幽默,能跳舞,能搞怪,能唱歌。
自己也带有好多的故事,但并没有拿出来当作博取同情的谈资。
他身高不高,却很励志。
这个圈子里别人有的,他有(要不要除了颜值);别人没有的,他也有。
一个能做偶像,也能做谐星的人,怎么会叫人不喜欢。
欧弟的出走确实让人有些意外,没了欧弟,《天天向上》更不是原来的样子。
不挽留也让节目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收视率跌到了以前的三分之一,遭遇多年来的滑铁卢,网络点击量从以前的每期逼近两千万到最近几期的五六百万。
看的人都感到心寒。
4月22日的一期节目,做的是反思节目收视率下降的座谈会。主持人和节目制作团队零距离挑刺,能做这样主题的节目也是寥寥无几,要不是良心节目,要不就是迫不得已。
看似是反思,其实是为主持人换届,节目改版做一个合理的过渡。
这期节目里汪涵的表现我给满分,能威能怒收放自如,看得出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司机。
后面的节目都基本是按照这期节目提出的几个缺点去改的,“主持人不跳开场舞”“缺乏新鲜感”什么的。能看出制作团队的用心,但为什么效果不升反降呢?
过去的八年天天向上靠的是什么?
1.节目宗旨
天天向上对节目性质的定位是“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当然它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天天向上》真得把自己做成了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娱乐节目。
这个看颜值身材的时代,注定天天向上不能受之于所有大众,但却会笼络一批特定的观众。
爱好文化的观众一般都是忠诚的,他们不会今天看这个,明天看那个。只要你能让他喜欢上,他就会一直喜欢下去。
当然,偶尔请来的小鲜肉,老干部只会锦上添花,俘获更多的观众。
这样的人气累计需要八年,轰塌却只要一朝一夕。
2.出色默契的主持团队
让一群大男人来主持文化娱乐节目,估计你听到的时候不会感兴趣。哪个节目不是男女搭配?
但这群清一色的男同胞们已经主持了八年。
将“天天兄弟”里面的任何一个人拉出来,除了汪涵,估计谁都不会很优秀。
欧弟是个四处奔波的歌手,钱枫是个不温不火的演员,田源是个不入流的主持人……
但组合在一起,经过八年的培养,他们成了亚洲主持界的男子偶像天团(是他们自己说的)。
在这个团队里,他们各有特色,他们缺一不可。
汪涵是灵魂,史称“汪半仙”,把控节目节奏,各种尴尬都能应付,他的气质谈吐能与这个节目格格相配。
如果试图将汪涵和天天向上拆分,真是不明智到极点。而现在他们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把“心灵感应”这个词用在男人身上实在有点做作,但他们确实已建立这种联系。适时地接梗抖包袱,不尴尬,不抢风头,彼此都是你情我愿,他们的主持水到渠成。
站在台上的几人,你不会怀疑他们是在表演地像兄弟,而是能感觉到私底下他们就是兄弟。
如今他们私底下还是兄弟,却不可能再出现在台上了。
现在天天向上改版,节目形式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主持阵容里加入了大张伟,王一博。谁都能看出来,王一博是代替小五的,在节目效果上,他做得甚至比小五还好,扎实的舞蹈功底会让人眼前一亮。
可大张伟,不说其他的,应该是节目组跟风潮流的后果。
我也没有贬低大老师的意思,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汪涵的叫睿智,大张伟的只能叫段子。那真是天差地别呀。
大张伟一出现,画风突变,一个充满北京味的段子手确实给节目带来了许多笑料。
但赤裸裸的收视率数据就已经说明观众不是来听段子的。
而新团体也让汪涵和钱枫不能自如了。大张伟抛出的有些梗连汪涵都接不了,只能尴尬地转移话题。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汪涵和天天向上正在被拆分,他无法和大张伟达成一种风格。
汪涵也显露出一些无力回天的无奈和疲态。
钱枫的表情变得勉强许多,这位老兄弟开始为了节目效果刻意卖力起来。
段子手是近几年火起来的新职业,等新的东西过气了,天天向上,你还靠什么?
下一个八年,我们的《天天向上》靠什么?
可能以前的老主顾还对天天向上抱着洗心革面的期望,只要你能承认错误,重新再来,他们还是很容易回来的。
首先,节目形式和宗旨不能做大的变动。做了这么多年,这些东西应该已经轻车熟路了。在内容上注重“美”,不管是生理感官上的美女、美食、美景,还是精神上的文化传承、书籍古典、校园文化。
最近一期的天天向上宣布重磅重新推出了《中华文明之美》这个版块,看得出他们也有回归的本意,并且制作了专门的MV和主题曲,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李宇春演唱,还有多位明星露脸,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但这又重新回到了怪圈,靠砸明星、宣传只能获得暂时的喘息之机。
节目危难关头,观众们想看到的是你们的诚意,这件事已经不能用钱和人脉解决了。
其次,就是主持团队的改革,难道整个娱乐圈就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欧弟了吗?先打造合适的主持团队,再培养其他的东西。
我承认新团队的打磨需要时间,但你不能一上来就让人骂死。
天天向上能请冯小刚,吴亦凡这样的明星偶像,能请梅葆玖,谭盾这样的大师典范,也能请快递小哥、白菜大叔这样的草根人物,教我们关注艺术和生活,教我们爱上自己的祖国和文化。
不应该就此沦落。
何况,我还喜欢了它这么多年。
《天天向上》观后感(十):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
这期童年回忆啊主题很符合我哈哈哈哈哈
改版之前还总是会看 改版之后看的很少了
摇一摇棉花糖娃哈哈橘子汽水口哨糖麦芽糖袋袋冰我好爱的 还有那个夏威夷冰棍!!!!! 大白兔奶糖一直到现在都是特别喜欢 实至名归的零食终身成就奖 绿箭cc乐 想看张雪迎 结果她镜头不怎么多 节目快一半才开始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