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之苦》是一部由山田洋次执导,桥爪功 / 吉行和子 / 西村雅彦主演的一部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栋房子,这是家最基本的物理形态,紧接着一条雪纳瑞在院子里隔着玻璃冲屋里叫,电影一开始就奠定了一个基调——鸡犬不宁。
家族之苦,说的是苦,却偏偏是一部喜剧。影片的男主角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父亲,是大儿子两个儿子的爷爷,是一个毒舌的老人,是这个家族中地位最高的人。某天妻子突然提出离婚,这让老人一下子懵了,不仅如此还带着些许愤怒,并将这种愤怒发泄到了向他寻求安慰的二女儿和二女婿身上。他满不在乎的说到,离婚离婚离婚,离吧离吧离吧。这种出乎意料的回答就在不经意间将观众逗笑了。类似这种的梗还有很多。
最后提一下麻烦家族,根据现有的物料来看,想要追平原作是不可能的了,就看黄磊老师能将这部电影本土化到什么样吧。
《家族之苦》观后感(二):影评
1.妻夫求婚的时候,说要苍井优一起去看房子,苍井优问他为什么要去。妻夫有点懊恼,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求婚。然后诚恳表白。苍井优开心的接受求婚。
没有婚戒没有下跪只有真诚。
2.约了家人一起来商量父母离婚的事情,大儿媳居然还饶有兴致的点了外卖,还是上等的鳗鱼饭,24500日元,7份,每份200多人民币。。大儿子抱怨开会让他不能享受父子时光。女儿路上还买个羊羹,女婿在家欣赏喜欢的盘子。
3.救护员进房子,第一个人拖鞋进去后,第二个人把家里人的鞋子都推到一边,并且把前面进去的人鞋子摆正。自己则是脱了鞋子不摆正进去了。因为等下托担架出来,自己倒着出门口,可以直接穿鞋子。而第一个人正面出来,帮他放好鞋子也是为了方便。 神特么 日本人做细节,太可怕了。中国人8辈子都赶不上。
影片后面老头子在公园抽烟,自己带着一个小盒子装烟灰。。。。。
4.最后老头子在家看电影《东京物语》,讲的也是一个家族的故事。夫妻两人到东京探望各自成家的子女,也是各有各的矛盾,只有守寡的二儿媳对他们孝顺。电影中也播出了这段。呼应电影中的二儿媳苍井优。也只有她劝老头子舍不得老太婆一定要说出来。
算是两部电影的遥相呼应吧。
《家族之苦》观后感(三):关于家,关于生活本身
互相陪伴了50年的夫妻,妻子竟平和地提出以离婚协议书作为生日礼物,一场围绕家族的热闹集体故事至此上演。雇佣侦探调查出轨、为召开家族会议而购买的7盒高档鳗鱼饭、老头被老太婆数落时微妙的表情……细节中的笑点往往更让人欲罢不能。
家族之苦,苦在老夫妻之间的隔阂,苦在大儿子与下一代的无法沟通,苦在二姐与丈夫之间的男女地位划分不清,苦在小弟与哥哥姐姐的无法相互理解。在一个个家族矛盾中突显的是往日温情、相互扶持和欣欣向荣,这种以反显正的手法山田洋次屡试不爽。
结尾,老爷子准备释怀一切坦然面对未来时,看的是小津的《东京物语》,影片结尾也直接用了画中画的字幕作为结尾,如小津执着静谧的电影风格般,我们也感受到了山田洋次的一如既往。
《家族之苦》观后感(四):最近开始讨厌你了
没有了标志性的日本文艺打光,这里面所有的场景、所有的人物、甚至是他们脸上的瑕疵都是那么的真实。因为家庭,无需外壳包装。家让我们卸下面具,褪去外壳,回归到最点滴的真实。
结婚几十年,当所谓的爱已经消失殆尽以后,是什么让两个人再互相陪伴,让一个家再继续运转,这也许永远都是一个未解的命题。
老头子刻薄,尖酸,从不关心老婆的生活,对奶奶这么大年纪还去文化中心学习写作嗤之以鼻。每天晚上在小酒馆喝得醉醺醺的回家,衣服裤子拖了就扔地上,袜子总是里面朝外,然后享受着老婆烧好的洗澡水,在喃喃的抱怨中度过一天。突然在生日那天,老婆提出了离婚。
骄傲又刻薄的老头子,不去问为什么离婚,却嚷嚷着自己要被抛弃了,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现在却变成一个受害者。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总是让这样的问题变成无解,女方觉得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男的也觉得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缺的究竟是什么?
全家人挤出时间,商量爸妈闹离婚的事情,可是三言两语就会因为一些别的事情吵起来。直到故事高潮,老头子气的晕过去,家庭会议在一片混乱中结束。家族之苦,也许是每一个人都在自说自话。
还记得《四重奏》里面讲述卷真纪和他老公离婚的那一集,同样也是在自说自话。一个要的是家人,一个想要的是恋人,看到妻子竟然用自己最爱的书垫盘子,仿佛受到了天大的打击。追求的东西似乎有天壤之别,可是却从未开口告诉对方,把一切都闷在肚子里,让怨气一点点累积,直到爆发。
这个麻烦的家庭,缺的也是这样的坦白吧。自说自话和骄傲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对方想要的,不过只是一句谢谢。有了一句谢谢的妥协,哪怕是再看到你把袜子里面朝外脱下来,我也愿意再陪你剩下的半辈子。
说到底,不过是希望我所有不起眼的付出,能够值回一句谢谢。这两个字在告诉我,我的付出,你都看到了。
《家族之苦》观后感(五):苦瓜真苦
家族之苦,苦的是一种郁闷烦躁的情绪。家里大大小小,一切极尽平庸之事都会成为烦恼之源。就算没有三代同堂,即使只是两代,也会有许多的不和谐。虽然美妙的乐章需要不和谐的出现,可是在还没寿终正寝之前,在完整的乐谱出来之前,如果从来没有尝试着演奏已经谱写的,而只是听到刚写下的那个不和谐音,很有可能会暴躁地将已经开始的乐谱撕毁,传世之作也就不会出现。不和谐之音出现得越突然,我们就越惊慌失措,越有可能干出鲁莽后悔之事。
就好像今天一样,早上起床心情就莫名的很郁闷,可能是因为被尿憋醒了。然后郁闷的一天就开始了,到处都是厌恶,都是嫌弃,嫌弃爸妈说话大声,厌恶他们多管闲事,多此一举,嫌弃弟弟弱智的题目也拿来问我,厌恶他在房间偷偷打游戏不承认,明明以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的事情,今天变得不可忍受。无法抑制的摆脸,搞得整个家的氛围都被带坏,如果我现在还处在青春期,搞不好今天会选择离家出走,只是那个年纪已经过去了,面对不和谐,更多选择冷漠,选择冷淡,选择撒手不管,让事态越发恶化。心灵相通是仅仅不够的,或许自己在想,我一大早就脸色不好,肯定是昨晚没睡好啊,大家不能让着我点吗,可是我的这种狗屁想法,别人又怎么会知道,就算知道又怎么理解,凭什么你睡不好就得给我们脸色看啊。感觉有些事情,说出来不仅能调节紧张,绷紧的气氛,更可以让自己释怀,说出来,起床气好像能减少掉一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每个家族都有自己苦的原因,有些还在忍耐,有些已经爆发,那些琐碎的小事迟早有一天会把爱情、亲情、友情都消磨殆尽,这就要看你怎么选择了。是要选择重新谱写听着似乎美妙无比的乐章呢,还是再等等,等着不和谐音过去,把前面的乐章连起来弹一弹,欣赏一下呢?不知道,苦啊苦。
《家族之苦》观后感(六):如果有幸遇到想要珍惜的人
如果有幸遇到想要珍惜的人,可一定要告诉对方,感到欣喜或沮丧的。
首先简单介绍触发我有这一想法的电影——《家族之苦》(山田洋次 导演)。一对七旬夫妇,妻子在生日当天提出想要的礼物,竟是一纸“离婚书”。奇怪的是,在这之前,妻子没有透露出任何对现生活和老伴不满的蛛丝马迹。就连儿子也以为母亲对生活很满意。后来在家庭会议上,一股脑地说出了的不满竟然都是些小事,比如回家脱下的衣服从来反着扔在一边、早上在洗手台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往往摧毁婚姻的就是这些小事。但是妻子不说,一直忍受着一切。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丈夫被女婿揭发意思出轨晕过去之后。妻子和丈夫的想法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离婚一词即出,也很难收回。最后,丈夫经过考虑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上字,盖好印章,摸摸自己的头,对妻子说,“这个愿望,我觉得帮你实现了也不错。”故事到了结尾,离婚协议已经完成,丈夫说出了平时说不出口的话:“那什么,能跟你在一起太好了,我是这么想的”。妻子遂把离婚协议书撕毁,承诺要一直陪伴着丈夫。
截自 《家族之苦》
《家族之苦》观后感(七):下一个人生路口
这是一家八口的故事,以几个成员面对老年危机、中年危机、新婚冲突的不同态度,让人笑中带泪,描绘了平凡却美好的幸福。
一家之主平田家老爷子的太太突然要跟他离婚,原因是老夫人忽然想通了,想要追求人生自由。
“你,我不伺候了。”
老爷子一气之下去居酒屋诉苦,尽管有居酒屋老板娘和平日里的酒友安慰和勉励,也不能平复老爷子受伤的心灵。
正当老爷子不知所措之时,女儿这边也开始上演离婚大战。女婿是百里挑一的好男人,爱家爱老婆,唯一的嗜好就是收藏盘子。女婿为了一套漂亮的盘子,把原本二十万元的价格硬要说成是一万元,女儿觉得这么浪费不可原谅,遂提出离婚。
女婿求助老丈人帮他说说好话,老丈人心情沮丧,我自己刚被老婆抛弃了,还能顾得上你吗?
老年妻子抛弃老公,与中年妻子抛弃老公,二者对比之下,还是岳母的胆量令人佩服。佩服归佩服,女婿毕竟是个男人,站在男人的立场,老婆这么不听话,简直是大逆不道。虽然自己已是泥菩萨过江,面对岳母如此坚定的态度,女婿自告奋勇帮助老丈人找回老婆。
岳母的写作班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她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好像得到了新的人生一样。
《家族之苦》观后感(八):爷爷,我们都是念旧的人
第一遍在霓虹看的时候就在想,这个系列要能常规化就好了,山田爷爷这么爱这个剧组,拍这部的时候就说好像回家了一样,爷爷我们都是念旧的人。
结果真的就要拍2了。
这个系列从2011年我入坑开始就一直围绕着。11年计划开拍,因为311延期,后来又经历换角。12年年中终于开拍《东京家族》,13年初上映。
12年底的东京家族舞台问候试写会,是我第一次参加霓虹的电影舞台活动,见到全组人马,在那个圣诞气氛浓烈的银座被我称作松竹大本营的有楽町ピカデリー,感受着松竹对山田出品的隆重待遇。那还是小七生日前一天,在现场MC带着观众为他小小庆生。回到酒店,看着窗外夜色心里念着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那一天的气氛现在还记忆犹新。
经历东京家族的褒贬不一,14年爷爷带着老班底再战,拍了这部家族之苦,虽然因为母暮延迟一年上映,但这个等待完全值得!很快,家族之苦2也要拍完了,17年又在静候观众。
从11年到17年,这家人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经历过最初的各种风波稳定下来的一家人,大家都要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帮爷爷把这个家族故事讲下去。
而小七,从东京家族到家族之苦,中间还参与了小小的家,这些年几乎每年都要和山田爷爷在一起工作,爷爷谢谢你这么爱他。
这遍看到结尾又想起2这一茬,忍不住为这个人高兴,拍了那么多电影,最后好多人都变成亲友和家人,联想到近期的婚讯,他真的是生活在爱和幸福中的一个人。
《家族之苦》观后感(九):重拾家庭喜剧的昔日光彩
对于熟悉山田洋次的观众而言,《家族之苦》显然是老导演最为人熟知的《寅次郎的故事》(这个知名系列另一个不太为人熟悉的直译名就是《男人之苦》)的最新版本,只不过其中的人物背景,沿用的是其前两年翻拍小津名作《东京物语》的《东京家族》。
《家族之苦》几乎完全照搬了《东京家族》的卡司,祖孙三代的人物关系也与《东京家族》多有相似:长子和长女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打着现代都市中年人心中典型的小算盘,次子尚未迎娶过门的女友,则作为突然“闯入”一大家子的局外人,反倒成了弥合家庭裂痕的神器粘合剂。就主旨而言,两部作品也都是在讲述传统家庭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瓦解和崩裂。不同的是,在《家族之苦》中,山田洋次有意让一大家子人团聚在父母的屋子里,相较于《东京家族》的渐趋疏远淡漠,《家族之苦》仍不时洋溢着亲切的温情,苦中作乐的轻喜剧效果,也由此而来。
类似题材由老到的山田操刀,自是轻车熟路。故事的大体走向,早早在观众的预期中成形,但行进的过程,又总能蹿出几处意料之外的妙笔。淡淡的喜剧“笑果”并未流于浮夸和甜腻,而是在洞彻当代社会人心世情的基础上,将家庭成员间的隔膜和裂痕,表现得恰到好处。相对于纯熟的故事构建和人物刻画,对于山田而言,更难能可贵的其实是年过八旬的他对于当下社会的新变化,仍然具备极为敏锐的嗅觉。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甚至都已经波及到老一辈民众(闹离婚的父母,本质上正是由于母亲对独立和自由的需要)。但与此同时,山田仍试图强调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的重要,只不过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尊重的前提,是更趋平等(无论是夫妇之间,还是长幼之间)的互相理解。最后老夫妇重新言归于好,就是向来顽固的丈夫在一番折腾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自私与鲁莽,对妻子的理解,方得以迟迟建立。
在《寅次郎的故事》最后一集21年之后,重拾家庭喜剧,对于山田洋次而言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但这也意味着耄耋之年的山田再也难以开辟新的电影语言和题材,其近年来的几部新作(包括《东京家族》《小小的家》,尤其是《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或多或少都呈现出保守的老态,《家族之苦》中也不时表现出这种沉湎于旧日的情怀。电视里的小津,墙上张贴的《寅次郎的故事》和《东京家族》的海报,尤其是送鳗鱼饭的外卖货郎(长得就很有点像渥美清饰演的货郎阿寅)哼唱着《寅次郎的故事》中的歌曲,都近乎赤裸裸的自恋。
《家族之苦》里这一大家子喜怒参半的生活琐事,在山田的手中,好像也能像《寅次郎的故事》一般永无止境地拍下去,一个问题的化解的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在悄然滋生。事实上,《家族之苦2》已经定于2017年上映,也许,这就是山田洋次的又一个《寅次郎》系列呢。
(原载于《电影世界》2017年2月)
《家族之苦》观后感(十):家庭·现实
大概是考完统计学的那天晚上看的,心情忧郁无聊,在豆瓣搜喜剧片,还是日本电影深得朕心~~平田周造那个老头子好搞笑啊哈哈哈哈,又看到苍井优姐姐啦~~长子满头灰白发也是醉了。。。我大概是昨天吧在宿舍用普通话跟老妈吵架让剩下的四个室友都听到的那种,我还跟赛鱼说我以后结婚不要办婚礼——又不是每个人结婚都要办婚礼的,搞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干嘛?自己活得幸福就好啦!
这些不大不小的苦痛与烦闷,彼此交织在一起,没那么歇斯底里,没那么痛彻心扉,却因为真实和琐碎,让人觉得如鲠在喉——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或者必将经历的日常生活。影片中充满着无比真实的细节,看似处处是闲笔,彼此交织反倒成了深刻的隐喻。比如家庭会议因为公公的突然晕倒而中断,留守家中的妻子等来了事前预定的鳗鱼饭,讨厌的是价格又涨了,好像暗示着伤感的情绪总会被新的小烦恼所打断。影片中老爷子在躺椅上睡着了,电视里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想来是导演对小津的致敬,也是写实——在日本,多少老人守着电视机里那些家庭题材的黑白老片,在小津冲淡的叙事里,在笠智众的凝重而平和的表情里,寻找些许慰藉。
我现在20岁,还是想法相当浪漫主义的,我似乎在等待梦里的他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但我同时也知道,他永远也不会出现的。未来怎么样我不敢肯定,我能决定的是上大三就把高中同学删除干净。
我可能已经不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了——日益现实、功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