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记忆》影评10篇
日期:2018-04-10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记忆》影评10篇

  《记忆》是一部由朴灿弘执导,宋宣美 / 李圣旻 / 金智秀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影评(一):记忆, 这时代真正的善良电视剧

  是一部"착한 드라마(善良电视剧)"啊. 某一集的时候, 看着看着就突然这么说出声了.

  如果没弄错, 是老搭档金智友作家和朴赞弘导演在非KBS的第一次合作, 这对从学校1开始数十年姻缘的编导组合. 虽然从第一帧开始就非常有质感, 但到3集末才真正觉得好看, 画面声音传入大脑后的三秒内大概是上演了一场剧情演技节奏的齿轮都对上了的"现在开始要精彩了"的宣告式. 很可惜因为这是个只要粉红or装逼就能拥有假象热度的时代, contents trend leader在几集不见起色的收视之后就放弃宣传naver首页甚至不见通稿. 偏偏这样的剧, 利益相关者能给的一二集的通稿时间不足以显示出其价值.

  开播前介绍, 阿尔茨海默+律师, 那阵正好同样人设的Remember还在播出, 多少人会和我一样内心一句"你逗我呢". 然而等真正点开这部剧你就知道同样人设的不同深意, 不是特意对比, 而是我认为在设定人物特征时作家是否考虑到其对剧情的推进, 而剧情是否又丰满了人物这两点非常重要. 这里记忆的编剧做到了.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困难的电视剧, 主角人身上多条线的同时推进, 比起要处理事件更是要解开的关系. 虽然主人公的人物设定是律师但到最后一集才出现法庭戏, 显然律师角色自带的炫酷并不是关键. 看起来很无聊的前半部分, 正是有非常多要处理的关系, 朴泰锡和现任妻子及前任妻子, 和初中儿子以及死去的孩子, 和他父亲母亲, 和他公司同僚前后辈...这个角色存在于各种关系即各自日常中. 所以当最后四集节奏瞬间加快也不杂乱, 正是前面下足力气的关系处理.

  因此我们看到15年前的肇事逃逸案件, 谁是凶手作家在引出事件的同时就告诉我们了, 各种事件案件都是能简化就简化. 记忆要讲的故事并不是如何找出杀人凶手, 也不是如何与财阀抗争, 而是会发生各种事件的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不能轻易判断对错我们的人生. 还有, 如何去守护住我们的人生(的价值).

  基于此, 我才会感受到, 这是部善良电视剧. 在各种爱和努力之间, 感受到的善良.

  演员部分, 这大概是我看到李圣旻最专注的演技, 投入度之高甚至让我担心每一次CUT声之后的情绪调整.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 有人会觉得未生的科长人才真理, 当然那也是非优秀表演. 想到08年, 李圣旻还在金恩淑的剧里打着酱油. 又一次验证了那个道理: 只要肯拼, 定会有出头日, 什么时候都不算迟.

  金智秀和朴真熙作为剧中的现任妻子和前任妻子, 字面来看并不少见的间接关系从某个点开始变成了直接关系, 两位女演员和其角色间的chemi非常美丽. 互相的体谅和应援, 即使不说话也在传达的声音, 温柔有力. 而金智秀的存在大概是为了证明, 大舌头不是声音演技蹩脚借口. 虽然有先天性的发音问题, 但丝毫不影响台词传达力, 作为门外汉依然认为这是专注的力量.

  角色比原本想象中小的宋善美, 戏份虽少但又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 多多少少, 看过长篇家庭剧也看过短篇中篇爱情剧, 甚至还有独立电影. 这回发现魅力是, 克.里.斯.马. 另外作为演员, 不在乎戏份多少能一直好心态地饰演各自角色, 也是一种帅气.

  还有发挥稳定的李俊昊, 偶有惊艳的汝会贤, 南多凛也有了成人演员的氛围.

  金智友和朴赞弘在07年曾给我重重一击(当然不是负面), 那年因为魔王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看其他电视剧. 魔王是用锋利的剑, 伴着犀利苦痛, 最后划破黑暗看见阳光. 几年后作家导演们换了方法, 讲的还是善良故事. 我想他们定是善良的人.

  《记忆》影评(二):放不下的还是亲情

  今天周末,实在无聊就远了几个评分高的但或许是压抑的剧看,选到了这部剧,结果哭了一下午。

  本身就是容易感动性格特别是对于亲情更是容易受触动。

  曾经听说过人为什么会怕死是因为怕被遗忘,遗忘别人和被别人遗忘都是很痛苦的事,这个病老年人容易得,所以我时常在想万一不幸认识的人得了这个病该怎么办,不敢想也不愿想。

  男主人公再自己儿子受欺负时据理力争,相信儿子为儿子申诉时,很感动,很激动。还有大约是最后一集男主记者包围犯病无法突出时,平时犯浑不待见的父亲牵着他的手带他突出重围时,真的让我看到了父亲的力量。

  当你快遗忘一切时当你快被遗忘时,当你深深无助时,你会怎么办,不要害怕,你的爱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你的朋友回和你一起突出重围的。

  愿我们都好

  《记忆》影评(三):疏而不漏——《记忆》第五集剧评

  就剧情和节奏来看,性急的人不看第五集似乎也未尝不可,故事框架已经基本构建完毕,主要矛盾也都一一交待,如果说前几集总让人觉得新线索应接不暇,这一集则给人四平八稳的印象——也就是,大多数情节,只会让你说一句“是该这样”。尽管如此,第五集还是为后续剧情做了一定的铺垫。在《记忆》的世界中有着清晰的分层,男主角,他的医生朋友,以及几位检察官属于中层的精英,李代表及其家族处于上层(申会长的家族占据的是顶层中的顶层),朱相毕记者则挣扎底层。这一集里,男主角对我最大的意义居然在欣赏演技;就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而言,底层的记者先生的惊鸿一瞥最有亮点明显放慢的叙事节奏倒是成全了对人物的塑造——上层人物们的性格得以不急不慢地反复皴染出来。所以,虽然有琐碎拖沓的嫌疑,第五集终究没有“跑偏”。(大笑)

  姜检查亲切自然称呼朱相毕记者为“前辈”,这是一个多小时的剧情里最大的意外。在前四集里,这个记者给人的印象不算太好:为追踪大财阀二代的家庭丑闻而盯上了为财阀服务的律师,为了套取情报不惜以偷(防吞)拍视频要挟,之后也总是“阴魂不散”地跟随朴泰硕,即便被后者警告,挑衅的态度也不曾有多少收敛。本来这是一个经典款的无良记者形象,但能被嫉恶如仇的姜检察官信任的人,有多大的可能性会是个无情卑劣的家伙呢?从那一声称呼的熟稔里可以推测,这两人相识已久,而且很可能是以同学、同行或同事一类的身份初次相见,那么朱记者当年可能是从法律界跳到了新闻界。如果确实如此,那么那时离职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对韩国集团穷追不舍是否与过去的经历有关?明明是靠挖掘花边新闻过活,却接下旧案重提的拜托,而且是在还不知道案件与“上层家庭”相关,也不知道受害者是朴泰硕家人情况下(参见后面男主角打电话责问记者的情节),足见这个小人物义气。重义轻利加上死磕韩国集团的迷之执著,朱相毕与朴泰硕之间的关系或许将从对立转变为联手,至于过程如何,就看编剧的一支笔了。

  朱相毕的形象产生了“动摇”,一众“上流人物”似乎却是波澜不惊;仔细端详,虽然仍是风平浪静水面的波纹已更深了。黄太善会长说李代表容易冲动,拿这对母子在同一事件上的反应比较方知此言不虚:李代表的“冷静”是在人前装出来的,外人一走就即刻破功(在朴泰硕面前甚至差点演不下去,只是后者毫无疑虑才没发现);黄会长的思虑无声无臭,若不是屏幕上的内容暴露了关切,恐怕观众永远无从得知她彼时的心绪有意思的是,跟两代长辈比起来,真正的当事人李胜浩反而没有那么重的精神压力,不过带着就事论事心思罢了。另一个家族的情况也差不多,父亲申会长着眼全局,不计较一时妥协,儿子则难掩怒气,必发泄情绪而后快。虽然两家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但从各人的表现难看出他们的性格,由此推测他们未来行为:黄氏母子和申氏父子一定会为维护家族(成员)利益无所不为,但其中的两个儿子将会成为堡垒溃败的第一个缺口,由于性格中的不稳定。至于李胜浩,我早就认定他是个好孩子。(充满母性光辉的笑~)

  《记忆》影评(四):记忆

  韩剧确实开始进行转型,偶像爱情剧固然拍出新高度,比如《奶酪陷阱》《太阳的后裔》等,但非典型韩剧也佳作辈出。比如说《未生》,《信号》,请回答三部曲等等。而此剧也是如此。   此剧主角几乎没有年轻偶像,主角李成民、金智秀、朴真熙都是中年老演员,特别是李成民长期是配角主力,但也正因为此,炼就了相当的演技,在《未生》中有杰出表现,而此剧则担纲主演,又是出色演绎出朴泰锡这一性格复杂的角色。   阿尔茨海默病在韩剧中算是常态化了。标题中的记忆一语多关,即有着失去记忆的意思,也有着不忘过去记忆,还有想忘记某些记忆以及憧憬未来记忆等多重隐意。   朴泰锡在得知自己生病后,不管是工作家庭都面临着相当的挑战。儿子东宇的案子、与前妻的关系、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等等。种种问题一起爆发,真是“屋漏偏逢连夜寸”,而生病却又成为了重要的转机窗口,按剧中所说,得病对他来说反而是幸事。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开始活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其实内容虽然精彩,但相对于李成民的演技,以及和金智秀、朴真熙的对手戏还是逊色不少。演技派作品

  《记忆》影评(五):『韩剧』就算不生病,我们也一直在忘记

  本来是不想再写电视剧,但是这部剧感受颇深,所以还是想写一下。

  这是一部小众韩剧,主角都是中年人,基本没什么美好肉体供欣赏,也没什么错综复杂的剧情可琢磨,不喜欢的可以忽略本篇。

  片名:

记忆 / Memory

  豆瓣评分:8.7

  我给了四星,扣掉的一星是由于用力过猛,伤心不止是号啕大哭,还有林黛玉那种无声之泣、气噎喉堵。

  截至我评价时,只有933人评价,我是第934个。足够小众。

  豆瓣上影视作品的评分,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普遍会越来越低,少数会持平,极少数会越来越高。不知道这部剧会是怎样的走势。

  在看这部剧之前还看了两部韩剧,一部是8.5分的《幽灵》,一部是8.4分的《鬼怪》,后者半截弃了。看完这两部,再看现在这部,真是洗眼洗脑的感觉。这部剧虽然也有韩剧的套路,虽然也有过火的煽情,虽然也有明显的bug,但是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不用看面瘫脸,不用被脑残剧情坑得直瞪眼,不用为了谁的颜而坚持看完。

  其实不太爱看韩剧的,因为看似只有十几集却每集都那么长时间,所以剧情难得能紧凑和连贯……然而不同的时候想看什么国家什么类型的影视作品,都是看心情随感觉,最近,看的都是韩国思密达。

  看《记忆》是因为主角是“吴科长”,是韩剧《未生》里扮演吴科长的大叔演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叔,真正的大叔,不是孔刘那种帅呆了酷毙了根本还处于青年期的伪大叔。这个大叔演技挺好,在未生里就挺好,适合演那种真性情直肠子的人。这个大叔叫李圣旻。

  《记忆》影评(六):我人生的方向盘——《记忆》第二集剧评

  如果大家对上一集还有印象,应该记得朴律师对开车的狂热——与其说他追求的是速度激情,不如认为他爱上了超车过程中掌握自己人生的快感。车对于朴泰硕的意义非同寻常,然而在第二集中他却把驾驶座留给了别人,这是不得已选择。一个人突然听说自己得了重症,难免在震惊之后胡思乱想——因为没了主心骨。拿错物品,找错车子可以看做阿尔兹海默症的表现,但与一般人相比,登高跌重的体验历历在目医院回忆,都使这些小错对朴泰硕形成“1+1>2”式的的冲击。让人不解的是,他的病情毕竟处在初期,而这一连串疏漏相对病情来说未免来得太迅速,太频繁了些。比起阿尔兹海默症,我更相信朴泰硕的心神不宁才是他连续出错的主要原因。

  朴泰硕发现自己错提的黑色纸袋中全是垃圾,这个情节的处理颇有深意。来送包的工作人员离去后,他也长出一口气,这一口气里充满了对自己的不满,这是他固有的狼性。意识到自己手中还提着一个袋子,他顿时停下平稳脚步严肃地凝视一秒后迅速打开袋子检视;发现里面都是垃圾,第一反应是四下张望确定没人注意后迅速合紧袋口,在一个看似呆滞的特写镜头里却又可以看出眼瞳轻微的震颤——精英外壳猝不及防地敲碎,露出一个如丧家之犬中年男人。随后镜头拉远,朴泰硕伫立原地,望向前方却目光失焦,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宏大复杂而肌理清晰的建筑结构,以及来来往往的职场男女,大环境有条不紊更反衬出男主角的渺小混乱——也许这不仅是外在表现,也是人物内心自我感知的呈现。

  从一个草根打拼到今天,朴泰硕对于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向来坚信不疑,但从得知自己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开始,他的信心动摇了:原来人生终究还有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于是,有一种表情开始出现,并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种表情就叫做:惶恐。尽管在人前仍尽量挺直腰板维持自己沉稳有力的形象,但一旦离开大众视线或走出工作环境,他的背影便不觉有些颓然,脚步也略显虚浮。人在心思不稳时往往容易出错,而对于朴律师来说,这些错误又印证了对自己的怀疑,强化了他对自己病情严重程度的认知——既然已经如此严重,那么也只好认输,老老实实地交出自己的控制权,至于车,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当他在后排座位上“重见”都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时,应该是想到了在驾驶座上操控方向盘的日子吧。从第一集开始,李志旻演员就用角度多样的细腻演技展示了人物内心的丰富层次,无论是面部的大特写还是看不见脸的背影表演都能妥妥hold住,实在令人赞叹。

  朴律师把车钥匙掷给郑辰,露出温暖的笑容,尽管仍然隐瞒着病情,但对这个后辈的信赖与期待却是显而易见的,两人间有趣的关系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某种程度上说,郑辰代表了电视观众的视角,他“身家清白”,在社会阶层和道德品质上与大部分观众是一致的,而且作为一个新来者,他对于朴律师,对于剧集将要展开的世界和观众一样感到陌生,因此郑律师对前辈的了解过程,很可能也是编导希望最大多数观众理解朴泰硕的路径。至于朴泰硕眼中的郑辰,应该是另一种样子:虽然为这个新人的莽撞头疼,但还是从心里想要保护他,帮助他,希望他成为与自己长期共事的伙伴。如果真的是个冷漠无情的野心家,面对准备辞职的郑辰的时候,他的手指不会那么急促地搓来搓去暴露内心的不安;如果不想挽留他,不必故作平静地说韩国大学医院案自己承担全责,其他人不必有负担;如果不把郑律师当成自己人,他不会坦承自己利用了金博士的病情,也不会让对方看到自己疲惫的身形,还把车钥匙主动扔过来。从内心的良善朴实与沉重的家庭负担来说,郑辰何尝不是朴泰硕某一部分的再现,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朴律师才对这个年轻人倍感亲切。

  那么郑律师自己呢?他在所见所闻中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朴大律师。如果说一开始在犹豫中没有讲出金博士的强烈反应,多少出于职业性的谨慎与天性里的善良,那么在打听“朴律师是什么样的人”和说自己也是“伪善者”的时候,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向那个人倾斜。奉秘书总算把材料交给了郑辰,这多少也算是一种认可。虽然时间不长就发生了好几次冲突,但郑辰与这个冷艳神秘的女子的距离显然比别人近得多,与其说是冲突,不如说是另类的沟通(至于男洗手间那一场,连冲突都不算,也展现了奉小姐难得的不理性。编剧OS:难道还不是因为某人么?:P)。这部戏并不是没有loveline,也不是只有这一条loveline,但年轻人之间纯粹跳脱的loveline,目前看来仅此一条;或许它将成为调节沉重气氛的最有力武器。

  论冲击力,第二集不如第一集,但这一集并不涣散拖沓,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显露出几条新的剧情线:目测在全剧Boss榜前三的申永镇有暴力倾向并因此陷入离婚诉讼被媒体盯上?暴力倾向不无可能,第一集的电玩类型,第二集里无处不在,充满压迫感的各式奥特曼(我有没有看错?),哪个看起来都在宣扬暴力,而申永镇喜欢。记者手里有朴律师打架的视频,以他不肯轻易低头的表现来看,后面还有纠葛。和记者一样不好对付的policeman叔叔代表了金博士案剧情线的一端,另一端则是为实现善的意愿而甘愿不择手段的医院护士,她手中握有另一个要挟朴泰硕的筹码。朴爸爸出场了,又是一个不好对付的角色,他是朴律师抹不去的伤痕。从朴泰硕对母亲和其他亲人的态度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个重视亲情的人,然而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如此激烈决绝,一定是后者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所致。这个随心所欲的父亲突然出现,恐怕带来的不是一般的难题。上一集朴正雨偷窃时我在想,会不会又是一个缺爱的儿子寻找刺激的故事;然而这一集中不停响起的手机铃声明确指向另一个方向:他是受到了胁迫才不得已做出那样的事情。不肯让父亲知道自己偷窃,只是因为怕他对自己失望,这个少年对父亲单纯的感情令人心酸。李承浩看到东宇的手环反应如此强烈,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与当年的车祸有关,让后续剧情更复杂的是,他的父亲就是朴律师的上司,一个城府深重的男人。为了自己的家人,这对上下级之间是否会有残酷的斗争?

  第二集的结尾不再由朴律师自己撑住整个镜头,在母亲的居所外,他看起来是这么渺小,而母亲房中温暖的灯光让整个画面都柔和起来。回想朴泰硕忍不住喊了一声“妈妈”的时候,大概是他在心情低谷时本能的反应。“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列传》)这句话用来总结第二集里朴泰硕的心情,正好。

  《记忆》影评(七):记忆

  我啊,总有些强迫症,像是脑子里总要刻意的思考着大大小小的事情,这让我感到安全但却疲惫,所以我喜欢跑步和整理东西,因为似乎只有在做这两件事情的时候,我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放空大脑不用思考任何东西。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让我能够放松,但同时,也会尝到恐惧。

  我在想,如果是我,如果我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我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最爱的人的名字,忘记了这些我曾经以为会铭记一辈子的东西,我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虽然一直都是losing game,但人的记忆始终都在和时间赛跑。只要最后爱的人都在身边,输掉了又有何妨。

  “重要的不是现在为止而是现在开始。”

  郑辰双眼含泪对朴辩说道。

  也是那一刻他才觉醒了吧,生活哪一刻不是结束,哪一刻又不是开始呢。

  有些鸡汤很早就不信了,

  有些鸡汤,我还信。

  《记忆》影评(八):背叛——《记忆》第四集剧评

  在一般的认知里,“背叛”并不是个好词;但在《记忆》第四集中,它却成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多面体。几个人物心中都有“背叛者”——大部分指向朴泰硕,然而不同信息拼接出的后者却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即便从朴泰硕本人的角度出发描述他自己,“背叛”也至少是一个中性词。

  “为了忘记痛苦,我将心深深藏起,只相信头脑生活到现在,结果却被我深信的头脑背叛。说不定是我背叛了自己。曾被深深藏匿的心命令我的脑袋,务必要尽力坚持下去,直到心脏停止跳动那天。”这自白陈述了一个“双重背叛”的事实:朴泰硕并非只有精英律师理性冷静甚至冷酷的一面,温暖善良才是他人性的底色,但进入社会后他选择了实用(理性)主义的生存方式(对应“头脑”),这是对自己感性(对应“心)的背叛;当他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人生目标,却被一直倚赖的头脑背叛——患上阿尔兹海默症,面临人生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个时候出现的郑辰和朴泰硕形成了一对奇妙的组合,虽然展现出明显的差异,心灵却在逐渐靠近。对朴泰硕而言,这个年轻人意外地成了一面镜子,让他看清自己一直的路,更看清自己的本心。在人生变成一团乱麻的时候,这个简单的人反而成了最有力的“快刀”。所以,朴律师会由衷地笑着说:“我是习惯性不相信人,而他的习惯则是相信人呢。”“就是说,他脑子不太靠谱。”后一句评价是由“上层社会”逻辑得出的结论,因为面前的李代表正是这个阶层的典型成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道理朴泰硕懂;至于他的真实想法,看他脸上不自觉浮现的笑意就知道了。这个从草根奋斗上来的名律师发自内心地希望眼前的年轻人克服困难,在职业道路上稳步前进,而另一方也感受到了这种关切并笑着接受,最初的沮丧被旺盛的干劲代替。也许,两人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么日后的互相支持也就可以期待了。

  至于当初选择“头脑”而不是“心”的原因,男主角已在自白中道出:“我一直认为自己为家人奔跑奋斗至今,但却突然发现,今天才是真正在为家人奔跑”,“更重要的是,我有家人需要守护,无论用什么方法我都将守护我的家人。无法守护家人(的)痛苦,记住这感觉的不是头脑而是心脏。直到心脏停止跳动前,这份痛苦不会停止”。最初的“家人”只是自己的母亲,后来又加入了妻子和儿女,朴泰硕从未放弃这一份责任,但即便用尽全力仍然无法躲开命运的捉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一场车祸影响了三个家庭:李代表的家庭,朴律师与前妻的家庭,以及他离婚后重组的家庭。李代表的家庭看来纹丝不动,但每个人的神经都无法不被这一事件牵动,即便只是多年后与之相关的一个消息都让他们紧张不已。朴泰硕建立的第一个家庭如何破裂剧中尚未展现,不过从前妻的生活状态及这两人的对话看来,与他们应对东宇之死的方式差异有很大关系:因为无法在失去东宇后的生活方式上达成一致,所以无法维系婚姻。如果没有结束这段婚姻,男主角仍然会全心全意维护家庭,自然也不会有后来与徐英珠的结合。看起来一切早就尘埃落定,然而与车祸有关的人与事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揭开真相的节奏已经重启,并且不断加快。想要掩盖事实的李代表一方不会甘心束手待毙,作为躲在暗处又富有资本的力量,阻挠调查的手段一定不会停止,只会变本加厉。韩律师出于私人感情也站在李代表一边,在医院中的人脉将成为对朴泰硕极大的威胁,最直接的杀伤力就是掌握后者的病情。作为食物链顶层的成员,申永镇的傲慢自矜也会召唤他手中的权势打击男主角,客观上成为李代表家族的帮凶。

  至于朴泰硕的两任妻子,其实她们有一个让我略感意外的共同点,就是与年龄不相称的少女感,但这少女感的成因又是不同的:罗恩善的丧子之痛把她的心永远封印在那一年,拒绝与东宇挥手作别,而徐英珠是标准的温室花朵(目前看来),一直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所以看一切也都是温暖的。这集开头我一度以为自己猜错,但徐英珠终究还是没能顶过压力,其实这也并不怪她。两任妻子一个认为他背叛儿子,一个以为他背叛自己,朴泰硕这锅背得够冤。

  . 男主角是在东宇死后才进了现在的事务所,而且入职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调查车祸,他之前的生活和跳槽的原因究竟是怎样,实在令人好奇。

  《记忆》影评(九):失去的是记忆,唤醒的是本心

  “人生中的不幸,会在某天突然降临,伴着可怕的寂静,让人猝不及防。”

  太善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律师朴泰硕的人生从某刻起就像被下了诅咒一般。

  在录法制节目时接到了医生朋友的电话,被查出阿尔茨海默症初期。帮客户解决医疗事故最终举报人坠楼自杀留下了空白纸和朴泰硕名字的遗书。

  这个被称为三律师的朴泰硕:

  1.正确掌握原告想要什么的洞察力;

  2.分时机和场合能利用地位和权利的判断力;

  3.能顺应组织的柔顺性;

  当然有被人不耻调侃双关的称谓。

  人生的不幸悄无声息地开启

  伴随着阿尔兹海默症状的逐渐显现,家庭的矛盾事业的危机冲击,而深藏心底的往事却在复苏。

  15年前被车撞死的儿子东宇,15年前中途放弃为其辩护的委托人反复交替出现在梦中。

  当反复问着上天为何把劫难降临在自己身上,当被周边人不理解的千夫所指时,15年后找回本我,追随本心。

  15年前肇事逃逸的凶手原来就在身边,15年来当做恩人的原来竟是仇人,当真相被揭开,以为结痂的伤口以另一种方式溃烂,又因宽恕与赎罪以新的方式真正愈合。

  其实本剧总体基调还是非常温情的,虽然夹杂着悬疑犯罪等元素,却依旧让人身处温泉中,畅享着独有的暖意。

  因为工作原因疏于关心家人,在老师因为儿子暴力打伤同学开家长会议时,发言如下:

  安东奎,李尚贤,我真的要谢谢你们。这段时间你们对正雨使用的暴力以及你们卑劣的谎言,让正雨觉得这世上是没有朋友的,教会了他按照遭受的进行还击;

  还有让他明白当朋友陷入窘境的时候,要坐视不理,装作不知情。如果不那样做,会代替朋友成为暴行的祭品;

  也要向老师表示感谢,虽然向老师请求了帮助,但您却把加害一方的学生叫进来,让正雨陷入危险,开启了拉锯战,让他深刻体会到无论何时绝对不可以相信老师,感谢你;

  对于一个冤死的人,让对方好好思考为什么被杀害,这像话吗?把这种胡说八道的语录挂在咨询师前面,还不知羞耻,连续三年被宣传为模范学校,居然还引以为豪,这就是学校的立场吗?这就是这所学校的本质!所谓教育工作者的所作所为,因此,不相信大人是理所应当的。在这所学校学习后,成长为大人的孩子们,他们创造的世界,光是想象都觉得可怕。

  你刚刚说谁无可救药?是不光沉默还逃避,最后把受害者变成加害者的学校吗?不然是把欺负朋友作为兴趣的残忍加害者,亦或是因为害怕暴力所以站在加害者一方的孩子,又或者是以暴制暴的正雨呢?

  最无可救药的,就是我。作为一名律师,日常工作就是倾听委托人的事。但我却没牵住我儿子伸出的手,没倾听我儿子的痛苦。对于无奈之下,以暴制暴的儿子,我作为父亲,感到羞愧,很抱歉。

  孩子们不可以被说成无可救药,比起傲慢又真正无可救药的我,还有你,他们要纯粹的多,所以才有机会,有勇气说出真相,这才是孩子们。

  这是不输演讲稿的剧本,是被尊重的编剧妙笔下开出的花朵。

  影视剧中的现实意义,在赐予了苦难又给予了新的力量,让围观的群众都身临其境,自我反省和开始塑造更好的自己。

  无论是得病开始觉悟的男主人公朴泰硕,还是温柔似水的妻子,懂事的儿子,善良正义的法官前妻,作风正派的检察官,外冷内热的秘书,都构绘了理想国的蓝图。

  《记忆》影评(十):李大叔的摇滚神功,试问谁有

  为了发图必须写长评,剧情我就不赘述了,主题多元且催泪也是韩剧日常的走向。这部剧的亮点在于细节,情感的铺垫和爆发。歇斯底里的场景不少见,但是这部剧是真能让我揪心的,这就是好的演技和好的剧本吧!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记忆》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