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22-03-21 09: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经典影评10篇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是一部由泷田洋二郎执导,二宫和也 / 西岛秀俊 / 宫崎葵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影评(一):作为料理人,还是作为人

  すべては偽りでした。

  满洲线也好,现代线也好,背后总有人在经营着什么。

  一条游丝般的线,连接着两个作为人都拥有缺陷的料理人。说是游丝却又连绵不断,因为各个当事人的存在。最直接的见证者或许都已经去世了,但与之有联系的人都在好好的维护着这一丝一缕。

  视料理为生命。过度信赖自己的才能。

  山形和充的通病。

  按故事的套路来讲,总有人来改变这样的状况的。

  山形的千鶴。认真地爱着这个料理人,全身心都是为了他。一直不是很能理解这种类型的女人,是多深的爱才能有这样的无怨。她死于生产,也是她的死,才让山形重新思考他的料理。总是这样,总是要等到永别才能让一个人停下来,好好看看身边的人。

  充,大概是所有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人都在帮他。他们设了一个局,用钱来吸引他的目光,当然也是无奈之举。すずらん園园长的死,是一个契机。让这些人开始拯救这个料理人的灵魂。一直以为自己只有一个人的充,在知道自己的背后有这么大的架构,有这么多人在维系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了些溶动的。

  宣番期ニノ就一直在说,充作为一个人,能有从负到零的变化就足够了。也确实能从影片中充的神情变化来感受这一点。

  充作为一个人,出发了。

  「うまいなぁ うまい 」

  跨越时空的对视,拥有麒麟之舌的两位料理人,伟大的食谱,不断的羁绊。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影评(二):ご馳走様でした

  菜刀为父,锅为母; 食材为友,食谱为哲学; 蒸气是生命的喜悦,香气是生命的骄傲; 完成的料理正是你本人,享用料理的是你思念的人。 用美食拉近彼此距离,不得不说是11区的高招。 N先生的戏路也真的宽,各色人物都能来去自如。 他擅长扮演的小人物,这一次终于成了领路人。 剧本构架出色,没有刻意煽情,充满了各种隐喻和暗示,后半段精彩到让人想屏住呼吸,改动较大,是连熟读原作的人,也无法预料的发展。 全员演技在线,不愧是偶像与实力兼具的戏骨阵容,造就了最好的四梁八柱,全程看哭了四次,从此对西岛叔路人转粉。 菅野大神的配乐还是一如既往地稳,与情节相辅相成,连闭上眼睛听都是一种享受。 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具体对照多做确认,但有几处细节很值得一提: 首先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佐佐木充接下杨晴明委托这里,导演对原作的细节处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雕刻杜鹃与梅花,厚重的对开房门,这扇门位于西式建筑的最深处,刘秘书缓缓开门,门后是约十五坪的宽敞房间,门的另一侧是高达天花板的落地窗,窗外是中式庭园,房内一半是客厅,摆放木桌与沙发,房内各处都是中国古董家具,靠窗的大柜子摆放象牙或水晶雕刻、壶、古董以及景德镇之类的餐具」 虽然只有屈指可数的镜头,但道具设计很是用心,增加了不少亮点,比如将原作中的八哥调整为茶艺师,毛泽东画像换成书法字画。 1、段泽琳女士表演的潮汕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是中国汉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当地更是把茶当作待客的最佳礼仪。 2、连墙上背景的布置,仔细研究都暗藏玄机。 「南枝独有芲,景落野人家」 芲:读huā时古同「花」,应该是化用明代道源的『早梅』——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䬃二松声寒,半夜上楼看」 䬃(飒):形容风声,二:这里作为汉字笔画里的两横,是前面相同汉字的替代符号,即飒飒松声寒。 「慈母严师,千秋道统」 道统:儒家学术思想传承的脉络和系统,清代康熙皇帝提出「治统在朕,道统亦在朕」当时的背景是在满洲贵族占领中国后,急需控制汉族文人的舆论,以寻求统治合法性。 此外还有萧萧送雁羣,羣同群,身在雲㙐行,㙐同垛,奇峯半空横,峰是峯的异体字,独坐惜昔人,双口加土,是坐的异体字诸如此类的匠心。 足以看出幕后团队在准备工作上的细致,虽历史久远,不曾亲见,但这份态度,令人可敬。 其次是镜头切到人物近景,佐佐木充知晓真相后那几秒内的表情变化,眼神微动,努力克制隐忍的模样,再来就是结尾品尝料理那里,原作读了不下三次,这场改动后的戏却依然震住了我。 眼中含泪,面露微笑,视角上他在仰视,明亮的摄影,干净的画面,仿佛心中终于有了光。 只有看过二宫和也其人的表演,你才知道内心戏究竟能丰富到怎样的程度。 从置身事外到心泛涟漪,再到大为震动,都表现精准淋漓,足见他的演技又上了一个台阶。 眼看刚哥一直在炒饭,虽然知道是剧情需要,仍然忍不住笑出声,再炒就要老了啊喂!和N先生的对手戏特别和谐(笑) 「料理不能加入战争,它不是害人之物,是要让人幸福的东西」 山形直太朗创造了食谱,但能悟出真谛,站在品尝者的角度考虑,这才是作为主厨的根本。 真正的料理人,是对美食最用心的人。 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这是一个值得回味、反思和记取的故事。 正如泷田导演在多年前采访中说过的那样:「我总是希望能够做打动人心的东西,而且这些故事,不管发生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对于不同地域的观众来说,都有共通之处」 『礼记·中庸』中有一句话: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意思是:喜欢研究学问,离智者也就不远了,努力去做善事,离仁者也就不远了,知道羞耻并敢于改过,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对于这个民族,永远不能放下的是底线和警惕。 坦白讲,我希望他们知道真相罪恶感能更深些,但我更愿意看到国人记住这段苦难知耻而后勇。 还好导演呈现的是一种让人感到慰藉的表述方式,不做过度渲染,只在客观呈现,珍惜和平的可贵,既讲道理,也讲人心。 但是,说到对吃的讲究……尽管片中拍的色调和成品很美,不过并没有让我产生「特别想吃」的念头,虽然满汉全席已成传说,可我们除了那玩意儿还有八大菜系哦……而且光是川菜就有24种味型,54种烹调方法以及7000多种菜品哟→_→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说明主题,那就是——我们吃遍山川湖海 ,你们还困于厨房与爱。 唯一低估了杀伤力,满屏幕的美颜暴击,每一帧都是壁纸级,基本没给亲爹亲妈粉留什么活路。 在镜头面前那刀功,那手艺,很到位,让我感慨下,影帝就是影帝,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每时每刻都在进化,每次亦是别样风情。 只此一家,再无分号,你的场我一定捧。 ご馳走様でした,多谢款待。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文字表达实在苍白,还请各位用自己的眼睛确认,很精彩,不只是听说而已。 PS:放着这么好看的颜没让谈恋爱,导演我谢谢你啊→_→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影评(三):只是一个nino和西岛叔的迷妹的观后感

  2017.12.10

  第二届澳门国际影展·美食特别展映——最后的食谱

  开场影展负责人上台引言:相信很多人今天是为了看二宫和也而来的,不过因为他在日本的演唱会不能来现场。事不宜迟还是直接观看荧幕上的他吧。全场的欢声和鼓掌啊。

  说几百遍还是要说,西岛叔和nino一场对手戏都没有,一场都没有!真的太可惜了。为什么让充大厨去找这份食谱,到最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发展,“食谱里蕴含的爱意”没错好老土的发展可是就是吃这一套啊。听见后面gn在抽鼻子的声音我都怀疑我是不是泪点太高了,直到最后食谱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真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其实最想大力夸的是西岛叔、あおい酱、刚酱和西畑迷弟啊。直太郎面对枪口的微笑,大雪纷飞里的千鹤,默默在充身边的柳泽,大声痛哭的鎌田,没有他们,可是撼动不了佐佐木充这座冰山的啊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影评(四):高明的反战电影

  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旁边坐的妹子早早地就开始掉眼泪了,我还觉得有一丢丢夸张,可是越看到后面就越觉得难受,心里堵得不行。

  不是每个人面对一种狂热的主流思想浪潮都拥有以信仰去反抗的勇气的,奉献己身,只为了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信仰。相比起日本其它的一些反战片,我觉得这个故事明显更有诚意。它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去大书特书(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是很喜欢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这部电影的原因),而是选择了一个在战争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的视角去切入,再加上融入了中国人物,更容易使非本国人对此产生共鸣。虽然最后还是日本人救了这个中国人,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洗白,可至少它揭露了二战时日本为了发动战争而不断寻找借口,从这一点多少还是能看出一点导演的反省意识。

  这里真是哭成狗了。山形与他的助手两相对比,一个人的信仰有多强大呀,为了保持着理想的纯洁,宁死也不为他利而折腰,可是又那么脆弱,轻而易举地就被战争摧毁,一点渣都不剩。

  想起电影里杨晴明说的话:「什么民族融合,山形先生,那不过是理想罢了」。那个年代里,民族难以相融,但山形至少希望在料理上能够得到融合,却恰恰连这一点理想也被战争蒙上阴谋的色彩。最后杨的话,一语成谶。

  反战是整个电影所想表达的核心思想,不得不说整个故事用了一种想当高明地手段去描写,糅合了亲情友情爱情,冲淡了那股说教意味,又让人觉得感动。然而让人忍不住担心的是,正是因为融入的感情线太多,因此以日本人为首的受众的感动,能否与我们,作为被侵略一方的国家的受众的感动之间产生共鸣?这也正是我给它四星的原因。

  我明白感同身受很难,但至少希望现在的日本人能够意识到,战争绝不是什么好事。就好像当年陆川拍的《南京南京》,以一种更人性的角度去刻画了战争,反而让人感觉另一种深刻。战争里没有赢家,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受害者的形象才能让和平永远地停留,而看不到反思的作品,不过只是作秀。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影评(五):聊吃还是谈情?

  原来除了在北京取景,二宫他们还去哈尔滨转了一圈~电影与其说是在聊吃的,不如说是在谈情。情大于吃,略失望。就不能好好讨论吃的吗?整部电影食物虽说出现了不少,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其中有一段出现了馒头夹炸猪排真是让我笑了。好中式的吃法……二宫饰演的角色虽说是料理人,是主角。但总感觉他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听故事。电影也是有趣,本以为电影想宣传皇军在伪满洲国的“共同繁荣”之景。看到差点离场,真以为导演把战争当成了儿戏,结果越往后看才明白,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为了中日民间友谊,为了自身的料理之梦,日本料理人竟然以性命做赌注,公开反对领导,最终坦然而去。这波逆转玩的66666。不过几句话就能说完的情节非要转好几弯,导致电影前半部分太过冗长。要不然坚持看到最后,真以为电影跑题了。最后的内容还算不错,较感人。电影院有一位阿姨都哭到不行了。之所以有这个效果,不仅因为这部电影大打感情牌,还有一点就是电影从一开始就下了一个套,但最后才告诉观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其实很容易猜到),这样处理虽说没有什么不妥,但要不是因为演员给力的话,整部电影估计早就崩了。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演员的话,我估计早就退场了。我真是坐到腰疼……除了太过冗长,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顺便再吐槽一句,电影里面的中国话说的真是太诡异了。说来说去,听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好吃”。还有他们说的俄语,虽说比中文好听的多,但语调说的跟法语似的。真是太练人听力水平了……因为二宫这帮演员,还是再给一星吧。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影评(六):小当家看了会沉默,辛平看了会流泪

  其实本来想写短评的但是字数太多了放不下了。

  电影讲述了 nino一路由NPC指引升级吃菜解锁剧情,一本早期手帐引起的腥风血雨,我看你们其实都不想做菜只想尬外语,大佬不研究真枪实弹反而想着吃菜下毒活该你凉了,最后煽情升华一下主题原来世界上最重要的菜谱就是记录最爱的人喜欢的料理好棒ner~ 影院里居然还有人哭得稀里哗啦?!nino真是大材小用,出场时间太少连舔屏都不够(T⌓T) 。

  emmmmm,总而言之就是まあまあ的电影,“料理是给人带来幸福的,心中充满爱意才能做出真正的料理”的传统鸡汤有表达出来, 不分种族不分时代这点可以加一星。但是刻画不够细致 很多描绘都浅尝辄止 不够深刻 就学生票而言值回票价但是电影都在意料之中

  :迷妹们本子上都记好了吗 nino一份蛋包饭100万円啊,还不赶紧攒钱啦。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影评(七):故事平面,三星最多

  这个电影的剧本有很多问题,故事不是特别立得起来,显得非常矫情。这个直接后果就是人物的非常平面。整体感觉就是人物的存在为了这个故事的设定。

  比如西岛俊秀演的这个角色如果这么有正义感,确实是非常迟钝。他在满洲国研究了五年菜谱后出了这样一个要把自己的菜谱当枪使的情况才幡然领悟要正义,之前都没有什么冲击也是很奇怪。

  又如二宫和也的角色,就是一个没有人性温暖的人。但是从故事后来的发展来看,他应该是被很多人关系和爱着的。那为什么又长成这个样子?为了要讲这个故事要他强行冷漠,强行心死,也是很厉害。其实二宫需要适合层次更加丰富的角色来衬托他的细腻,这次因为剧本的限制,演技也没有发挥。

  还如宫崎葵这个角色,是典型的日剧里面辅助性的贤妻,笑容和台词都过于熟悉了。

  前半段受抗日民族主义教育的人(90%的中韩人民)应该会有点无法入戏,还好在最后圆回来了。二宫和也两个剧本都挑得非常有民族主义倾向,这又进一步表明了日本明星真是不在意国际市场。

  豆瓣的日本电影真是过誉了…这电影6-7左右比较合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后的食谱 麒麟之舌的记忆》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