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昌玉的信》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4 21: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昌玉的信》观后感10篇

  《昌玉的信》是一部由岩井俊二执导,裴斗娜 / 金柱赫 / 申恩秀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昌玉的信》观后感(一):为什么没有我的信?

  冲着裴斗娜看的,虽然导演有名,但这算是第一次看他拍的作品

  前两集我想大概是在写婚姻琐碎。第二集招待老公下属情节看着实在是让人不舒服。难道不知道自己母亲手术恢复中么?为什么还要带属下回来吃饭?编剧的善念在于将可能的“丈夫不满妻子辱骂甚至拳脚相加”变成了一双儿女对于“谁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的回答,“妈妈”。

  小小的情节,暗戳戳地说明了咱们媳妇并不是“一味隐忍”型的。家人还算可爱,丈夫也没有“大男子主义”到鲁莽的地步

  第三集更是通过大姐的来访,将这个家庭的内部矛盾更加清晰的描绘了出来:子女与母亲的关系不好;老公更多程度上是因为“面子问题才把母亲接回家;母亲和子女间难以开口的爱与怨... 这一集也道出了好多东方传统式家庭矛盾的“亲密又疏离”: 明明想上前去拥抱亲人,却别扭的转过头咒念道“你还知道来啊!?”

  第四集,婆婆走了。风筝出现又一次刻画了婆婆这个人物的性格。明明知道儿子喜欢,买了好多年的风筝,却迟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形式送给他;而儿子多年的印象中也只有“当初很喜欢的,可妈妈就是不愿意买给我”。其实好多父母的爱都是如此,埋在心里的话吐出来变成了难听的骂,别扭的让人心痛。就像老婆最后和丈夫在餐厅里说,“妈妈在世的时候你对她好些不就好了?(现在才知道要珍惜已经迟了)”

  “只有我没有收到信”。婆婆的遗物里,发现了她留给孙子孙女和丈夫的信,唯独没有儿媳的。在最后导演揭开了谜底,婆婆在每个人的信里都交代了一句“要好照顾妈妈”—其实每一封信,都是写给儿媳的。

  影片以一个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如“梦”一般的清晨收尾:丈夫儿女帮忙做饭洗碗,一家其乐融融的道别出门。送走他们后,女主再次回到象征孤单”的婆婆曾住过的房间,问出了那句让全片免于俗套的,“会持续多久呢?”。也正是这句话,使得我对于本片的打分又多了一星。

  是啊,会持续多久呢?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很多立誓要“改过自新”的时刻,可是你有过的最持久坚持,又是多久呢?

  喜欢这部影片,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实,那些生活细节,仿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厨房盘子上残留的洗洁精泡沫的滑腻。

  想想看,编剧还是治愈的,影片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暖暖的善意。昌玉的信写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别扭的父母,每一个别扭的孩子,每一个纠结着要不要说出“爱你”的你。

  生活大抵也如此吧,由一个又一个短暂的“持续”连起;而我们也正直身子,在这寒暖交织里,紧握着自己割舍不掉的一切,缓缓前行。

  《昌玉的信》观后感(二):吾娜与昌玉

  一

  电影讲述了任劳任怨的妻子尽心尽力伺候大病出院百般挑剔婆婆的故事,后来婆婆突然去世,这一家要发生什么样的变故呢?岩井俊二很擅长拍青春少女电影,去年的《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中被动人生的七海 导演对她投注的其实还是满满的少女情怀。但本片 裴斗娜 所饰演的吾娜则是不知不扣的家庭妇女,同样的是她依然得被动面对人生

  二

  《昌玉的信》观后感(三):神级的演技,笑与哭的转换,我只服张曼玉和裴斗娜!

  红颜秀的小编曾写过一篇推文:

  《它是中国好的爱情电影,她是在笑与哭之间自由转换的戛纳影后!》

  在我心中,《甜蜜蜜》才是中国最好的爱情电影,

  而张曼玉在看到豹哥的尸体后,先是露出了一个惨烈笑容,但无情的生活和荒谬命运让她瞬间声音哽咽、伤心哭泣。

  在张曼玉的神级演技面前,我几乎可以看到一个中国女人所有的样子

  这也正是中国首位戛纳影后炉火纯青演技的最好体现

  时至今日,红颜秀也很难再看到有人可以在“笑与哭的转换之间”演绎的如此动情而自然了。

  而近日,在一部mini日剧《昌玉的信》中,红颜秀再次看到了这动容的一幕,

  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强大灵魂演技居然来自韩国的女演员裴斗娜,

  笑哭转换,层次分明,就像陈酿的好酒,抿一口五味陈杂,百般心事上心头。

  这也让红颜秀重新认识认知了裴斗娜,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熟悉裴斗娜完全是因为《超感猎杀》,武技MAX的帅酷少女,

  毕竟红颜秀的小编也是个“坐怀不乱”的伪君子,随后又找来了《空气人偶》,看到了她忧愁美的一面和......

  以前,神级的演技,笑与哭之间的转换,我最服张曼玉,

  但现在还要加上一个裴斗娜!

  讲真,之前看多了裴斗娜的演技,

  感觉这位韩国模特有着特立独行风格和自成一格的表现拥有一种气质型的美感

  但更多是一种酷酷的、没有太多变化表情展现,最多也就是“韩国王菲”的那种类型翻版。

  而日剧《昌玉的信》,最终让红颜秀将她划分到了“实力派”,

  这是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一共四集,每集15分钟,加起来也只有一个小时

  却在豆瓣上获得了8.6的高评分。

  没有特效武打、没有奇幻伦理,仅仅是一部涉及“婆媳关系”的家庭剧,

  但这才最考验一个演员的全面素质感情需要内心肢体的共同配合,想要将人物悲喜完全展现出来,真的实属不易

  《昌玉的信》的四集也就是四个主题,分别是《昌玉的早晨》、《昌玉的夜晚》、《昌玉的女儿》、《昌玉的风筝与信》,

  昌玉并不是裴斗娜的角色,而是一个身体多病、小事不断的婆婆,

  而裴斗娜饰演的则是这个家庭中的妈妈、妻子、儿媳,家庭主妇吾娜。

  每天早上,裴斗娜第一个起床,叫醒婆婆、丈夫和儿女,

  然后做出丰盛早餐,婆婆因为长期有病,卧床不起,她要先扶着婆婆上厕所,然后将早餐单独准备一份给婆婆端到床上去,

  这样的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这也直接对应了主题《昌玉的早晨》,也就是婆婆的早餐,

  儿媳妇勤俭能干,但婆婆却是个很挑剔的老太太,她嫌弃早餐太慢、不和胃口,嫌弃吃饭的时候,裴斗娜一直站在身边,

  一个永恒话题,难以相处的婆媳关系,刁难霸道的婆婆。

  孩子去上学,丈夫去工作,婆婆吃完了早饭

  仅剩下了一片狼藉,裴斗娜还要收拾好这一切,

  当这一切全部妥当,她才可以停下来喝一杯咖啡享受这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

  裴斗娜并不是那种死气沉沉、宅在家里的主妇,她也有自己的社交和生活,

  晚上,裴斗娜和朋友们聚餐,突然收到了婆婆的信息,有紧急的事情要她赶忙回家,

  实则就是婆婆要让裴斗娜帮她寄出一封信件而已。

  这就是《昌玉的夜晚》,不仅如此,丈夫也发来了信息,要带同事回家吃饭,

  猝不及防的裴斗娜赶忙开始准备晚餐,所幸晚餐很顺利,大家热闹非凡

  但婆婆嫌弃声音太吵,却不找自己的儿子诉说,却教训儿媳裴斗娜,让她驱客。

  照做的裴斗娜却让丈夫丢了面子,于是两个人大吵一架,

  其实这和大多数婆媳关系不好的家庭一样,既是丈夫又是儿子的男人往往很差劲,

  他不知道在妻子和母亲之间进行协调,反而莫不关心,认为天经地义,只要挣钱养家就可以唯我独尊

  婆婆刁蛮也就算了,丈夫也是如此的“渣”,

  从不体恤裴斗娜的辛苦,还处处挑毛病,找缺点,比如裴斗娜给他买了十双同样的袜子,他就会喋喋不休的唠叨个没完。

  婆婆不能自理,丈夫又不肯将母亲送到养老院,那这一切就全成了裴斗娜的工作,

  但做为儿媳妇,裴斗娜却任劳任怨的承担了这一切,

  她没有吵闹着嫌弃婆婆,相反照顾婆婆的同时,她懂得老人的内心,婆婆其实就是个老小孩

  婆婆天天躺在床上,儿女也不太关心,生活本就乏味无趣,

  虽然刁蛮无理,但也只有裴斗娜可以和她说说话,开开玩笑

  而这个家庭了i,似乎懂得裴斗娜的苦的人,只有一个人,《昌玉的女儿》,

  面对着一切,大姑子私下里劝解过自己的妈妈昌玉:

  “如果不是裴斗娜,妈妈只能在养老院里孤独死去....”

  最终,婆婆去世了,他们找到了昌玉留下的几封信件,

  留给儿子,孙子,孙女的遗言,但却唯独没有给裴斗娜留下任何的文字

  而且婆婆在心中要求其它人“看完后就扔掉”,这让裴斗娜心中很不是滋味

  当然,信里的内容最终还是会被裴斗娜看到,

  但谁也不会想到,所有的信件中,只有一个意思

  婆婆表达了自己对裴斗娜的“对不起”,希望其它人以后可以善待自己的儿媳妇。

  看到信件的时候,

  裴斗娜的演技达到了巅峰,故事的内容得到了升华,家庭的感情获取了温暖

  满不在乎的笑容,又忍不住的哭了,为自己,为婆婆,为家人!

  然而,这一系列面部表情却让最后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自己的苦,婆婆最后的道歉,丈夫态度转变

  而不以为然的笑,看似是一种掩饰,却是比哭更苦的味道

  其实裴斗娜和婆婆是一样的女性,也代表了大部分的女性,

  她们虽然善良,却极其羞涩、不善表达,

  婆婆即便去世了,也羞于表达自己对裴斗娜的歉意和感谢,没有给留给裴斗娜任何信件,甚至给子女的信件也不希望裴斗娜看到,

  而婆婆的道歉也让裴斗娜极力去掩饰自己的内心。

  女人也许很苦,或是女人何必难为女人,但裴斗娜和婆婆代表了太多的亚洲女性,

  爱你在心,却口难开,

  甚至我们的爱只是欲言又止,甚至是恶语相加,我们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即便我们很依赖于你,

  但请读懂我们,再多的苦,只要的一句理解和感谢,我们就会很满足~~

  《昌玉的信》观后感(四):身為女性,什麼時候才是妳自己?

  《昌玉的信》告訴你身為一個媳婦、媽媽、老婆的生活日常。

  昌玉,是女主(裴斗娜)的婆婆。

  老公因為婆婆生病將婆婆接回家裡,但照顧婆婆的也只有家庭主婦裴斗娜一人。

  從第一話,裴斗娜的一天開始,照顧婆婆、叫小孩老公起床、準備小孩老公婆婆的早餐;第二話裴斗娜外出與朋友吃飯被婆婆緊急叫回去,但只是為了叫她去寄信,晚上老公還很不識相的帶了一堆同事來家裡吃飯;第三話大姑來看婆婆,從中了解婆婆與自己的小孩關係緊張,原本打算將婆婆送到養老院,婆婆哭了;到第四話婆婆去世了,留下三封遺書給老公跟兩個小孩,明明自己是唯一照顧婆婆的人,但婆婆連一封信都沒有留下來給她。

  從第一話到第四話,我不斷思考如果我是女主角的話,我會怎麼面對這一切?假如現在臥病在床的不是婆婆而是自己的媽媽,我就會更願意照顧嗎?

  我感到害怕。

  因為我在婆婆身上看到我媽媽的影子。絲巾跟眼淚。

  老人家真的很愛圍絲巾,我的媽媽擁有超過20條的絲巾,再怎麼圍就是那幾條,但很常在逛街時看到就是想買。

  第三話婆婆哭的模樣好像我媽媽。是不是人老了之後就會不善表達?

  為什麼明明很開心女兒來了,卻只擺出臭臉?明明很感謝媳婦的照顧,卻總是酸言酸雨?

  我沒辦法看著別人流淚自己不落淚。因為流淚的表情讓人看了太心痛了!

  黑暗走廊,媽媽靠著牆壁在哭。我面對媽媽沒有開燈,沒辦法安慰媽媽,十幾歲的我無法處理媽媽的眼淚,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大人」的脆弱。了解大人也需要被安慰跟照顧,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是被照顧的對象。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忙碌的家庭主婦只有在休息片刻來一杯咖啡時,才是她自己。

  非常喜歡Nestle NESCAFE JP找知名大導演岩井俊二拍的這幾段影片,這咖啡仿佛給了我們一個喘息的時間。告訴我們,在這樣的生活中,只要來杯咖啡就可以得到片刻的救贖。利用這樣的故事,提升產品與影片扣連度。

  日本產品加上日本導演找來韓國演員拍攝韓國家庭故事,是個特別的組合。

  因為裴斗娜而看了影片,再次被她的演技震懾。仿佛女主就是她的生活日常,最後看到信件內容先笑了又哭了的演技層次,真的是非常內斂的演技。

  哭得很慘,因為裴斗娜真的太棒了!

  最後,婆婆雖然沒有留下信件給女主,但她留給兒子跟孫女孫子的信件皆要他們三個好好珍惜女主。

  可以說,這三封信都可以留給女主的。

  《昌玉的信》观后感(五):吃饭这件小事

  在年轻的时候,我是很讨厌做饭的。

  首先觉得是花时间。做饭不是说把生的变成熟的就可以了。做饭要先去买菜、买完菜要摘菜,摘完菜要洗菜,洗完菜要配菜,配完菜要切菜,切完菜,才轮得到把菜放进油锅里变熟……我讨厌做饭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做以上步骤的时候,总有家长在旁边碎碎念,菜没有洗干净啦,手脚动作慢啦,火候不对啦,要少盐少糖要健康啦……于是一摊手,你们自己来好了。

  还有就是觉得,做饭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年少的时候还在上班,还没有那么多外卖,那就在外面吃好再回家好了。(因为回家有剩菜再热也觉得很占用休息时间啊)其实在外面吃得也很简单,穷的时候大概就是生煎、老鸭粉丝煲、咸肉菜饭、鸡公煲、各种盖浇饭……羊肉面牛肉面已经算高配了。后来升职有了点小钱,其实吃来吃去也就是那几样,毕竟进饭店点菜花时间,有钱也不舍得花时间在吃这件事情上。时间太宝贵了,要加班,要看书,要看片,要学习,要做外包……

  为了到底在外面吃,还是在家里吃,和家里也没少吵架。比如我爸会觉得,老子辛辛苦苦烧出来的健康美味你不吃,你竟然吃外面那些 垃 圾(重音)。我的意见是,老子辛辛苦苦在外面上班,为什么要8、9、10、11点才能吃上饭啊……我也很可怜啊……爸爸求求你别做饭了,我在外面吃挺好的……

  后来终于谈了恋爱,算是在吃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是谈恋爱在哪里谈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问题。在公园谈吗?要知道上海是没有春天和秋天的,夏天热死冬天冻死,在公园除了地下党交易谈啥都得崩。在电影院谈吗?我逼格很高的,不做这种丢人事的。在床上谈好像也没到那个地步。于是在餐厅里谈真的是超级如意心愿的一件事。饭厅里永远热腾腾腾的有烟火气,服务员穿着制服,游龙一样托着餐盘走来走去,因为是谈恋爱,吃饭的人也尊重,鬓影衣香,你侬我侬,吃什么都觉得美味。吃多久也不觉得浪费时间。全城一家一家饭店刷过来,都吃遍了,能聊的话也聊完了,差不多也就该分手了。

  再后来要陪老板陪客户,去的地方越来越高端。要学点菜,学喝酒,要学会夸奖每粒米上刻佛像提前三个月预约的私房店。但结果往往是,吃一碗吐两碗,吃什么都没味道。

  但不管我在外面吃什么,吃多贵,我爸一律把这些饭菜归在 垃 圾(重音)一类,他始终觉得自己做饭用油健康用料仔细,恨不能开辟一片菜田鱼塘养鸡养鸭自给自足。我那时自觉见过世面,瞧不上家里的粗茶淡饭,觉得我爸的人生就这样在厨房里耗尽了,不知道外面的精彩,太浪费了。作为职业女性的我,将来一定要挣很多很多的钱,请阿姨来做饭,不耽误我享受绚丽人生。

  老天还考验我,那个时候做项目有牵涉到议题,就是一个母亲病重,做儿子的,到底是应该去饭店里点一条最贵的鱼给妈妈吃,还是应该自己做一条鱼给妈妈吃。像我这样金融系出生的小孩回答就十分理性,选项就俩:

  A. 儿子有钱、做饭难吃、就去饭店买

  .儿子没钱,就自己做

  没有C选项。

  妈的你没钱,凭什么还做饭难吃啊!

  儿子有钱,不可能有时间来练习做饭这件事情,所以不可能做饭好吃啊!

  结果客户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儿子即使有钱,还是会做饭给妈吃这个提案。我当时白眼都快翻到填上去了,觉得客户就是虚伪,丝毫不觉得自己狭隘。

  但,终究还是受影响了。

  虽然我那么不愿意做饭了,但我找的男朋友,还真是各个会做饭的。第一个的拿手菜是红烧肉,每块肉都达到了孔子提出的要求。第二个是复印机,不管什么菜只要在饭店里吃过,他都能假模假式地山寨一个出来。第三个最牛逼,能在半天内,直接做出一桌酒席……

  也因为要求做饭,闹出过乌龙。比如曾经有个暧昧对象,我要求他做饭给我吃,对方一口答应。但他宁可去菜场买好菜然后在店里借一个厨房赶走主厨和助理给我做饭,也不愿意回家做饭给我吃,此处BUG太大无法隐藏,经吵架逼问果然有前女友前情未了,真是救我一命。

  所以,为什么我那么直女癌,自己不做饭还一定要求别人会做饭呢?或者至少做一顿饭给我吃呢?我想,其实我只有在吃到对方饭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对方爱我的感觉吧。(蹭热点:文青的矫情啊~)比如对方会问,你想吃什么呀,咸一点还是淡一点,荤菜多一点还是素菜多一点。你想吃的会不会和对方的拿手菜冲突呀,那么怎么沟通妥协,是让对方尝试做你想吃的,还是你接受一下对方的拿手菜?就算失败也没关系,可以聊聊改进方法,下次怎么做更好。

  什么是谈恋爱呢,谈恋爱谁要谈国家大事,不就是谈这些小事么。

  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不愿意做饭,大概是因为一直觉得做饭不优秀,挣钱(看书拍照装旅行逼格……)才优秀。是因为我觉得大概只有变得优秀,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才配得到别人的爱。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哪里懂一点点什么叫做爱呢。

  现在的我比较会做饭。而且有强迫症……比如做菜必须颜色好看——荷兰豆香肠细蒜蓉、牛腩胡萝卜土豆块、芹菜胡萝卜炒肉丝、韭黄豆芽炒肉丝……发现没,每个菜都有三个颜色以上哎~一个主色调,两个辅色调哎~~~(我好累,心累)西式菜式也在学,不过除了需要烤箱辅助外,真心觉得,必须还要洗碗机辅助啊…………每次搞完配菜洗那么多碗只想哭啊……完全像放弃做饭这件事啊啊啊啊啊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做的最好吃的饭,应该是给臭喵吃的猫饭。虽然它真的是只百无禁忌的小猫咪,但我看他把盘子舔得油都不剩,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不管怎么说,我想,我应该终于有了一点点爱人的能力。

  我希望,我能让爱我的人幸福。也能让我爱的人幸福。

  吾娜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

  感谢她,给了全家爱。

  嗯。我就不展开为啥我爸做饭好吃了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昌玉的信》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