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美表演》是一部由路阳 / 许宏宇 / 杨子 / 鹏飞 / 常征执导,黄轩 / 赵丽颖 / 张一山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醒早了,无聊把2017年最美表演的视频都点开看了看,几句观后感!
张志坚:没记错的话唯一的无台词表演,1分钟时间你说要演出多花来也不太现实,较平淡!
马伊琍:擅长的角色,熟悉的人设,表演信手拈来,像是设定好的机器重复千遍后无误差!导演应该给更新颖大胆的剧本。
潘粤明:恕我直言,看到的全是表演痕迹。
雷佳音:唯一一个点开看了两次的片段,这才是身边最常见的爸爸。
吴秀波:第三个父亲,如果你把儿子换成女友呢整段也毫无违和感。
张一山:这是拿着最好的剧本了吧,脱了京腔的台词终于走出刘星了。
倪妮:试想,这个剧本给马伊琍演会怎么样?倪妮的演出,让我回到了和baby那个电影里。
赵丽颖&黄轩:故事是链接的,所以一起说。整体来说,平平无奇,没啥记忆点。一晃而过的全家福照片,彷佛看到两大明星放下架子和路人小孩合照努力表现亲切感。
马丽:是有演技的喜剧演员。BTW,小孩是所有小朋友中最好的。
《2017最美表演》影评(二):马丽演的最好,张一山和倪妮的短片创意不错,其他不值得浪费时间和钱
优秀:
及格:
雷佳音、马伊琍不错,及格,看出来疲倦和心累
赵丽颖及格,但没亮点,俩人也没啥cp感
不及格:
张一山 创意不错 看到文案的时候很好奇的一个 这段要靠台词来传达情绪 但是台词没感情
倪妮这片创意和呈现都很帅 但是倪妮怎么连这个都演不好……
最看重的不应该是创意 做这么漂亮的特效有毛用 有助于表演吗?
既然题目是“最美表演”应该是着重于表演
甚至表演出情绪的变化,来牵动观众的情绪变化
张一山的片段最符合主题
但很显然这些导演并没有调教演员的能力……
这些演员是毫无野心,还是配合度太高?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吗?还是完成一个行活儿拉倒了?……
《2017最美表演》影评(三):又是一年最美表演
十位年度演员、十个故事、每个故事不到2分钟。时间虽短,但是演员的演技,依然可以展露无遗。
马丽最感人,有点撕心裂肺,又让人无奈;看到儿子画作时的欣慰。一个自闭症患者的母亲,要教儿子说话,要教他有适应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但同时,她有十分的担忧,她怕自己不在人世间时,她的儿子没人保护、没人照顾,他怎么活下去。
黄轩赵丽颖一个故事,两个视角。黄轩的静,赵丽颖的调皮,一静一动,算是很多年轻小夫妻的状态吧。美中不足,赵丽颖确实没有妈妈的感觉。
张一山声音出乎我意料地好,感觉在这个短片里,他的表演受到了局限,仿佛潜水钟;而他的声音,如此有活力,像蝴蝶一样,自由了,又像蝴蝶效应一样,很有力量。他演了一个精神分裂,主人格已经深埋心底的角色。
倪妮很有创意,满屏的粉色,萝莉感十足。对自己动刀,蹦出糖果、小玩具什么的,又有那么一点点小惊悚。
吴秀波中年帅大叔,很有型,但有点无趣吧。这个就广告感特别的足。
潘粤明惊悚的开始,与女儿合作,伪造小动物被他们的车压了的现场,然后想骗老婆,再满足女儿在野外多待一天的小心思。当然被老婆识破了。
张志坚战场上的人性。吸烟引沉思。我的感想就是,战场上吸烟,烟雾不就暴露自己的位置了吗?多危险啊!
马伊琍接电话足见功力。一个手捧药片,准备吞药自杀的人,接到了一个失去妈妈的小男孩的电话。然后,小男孩发短信感谢她,接听她的电话。重燃了这个人生的希望,开窗扔下了手中的药片。
这个故事中打电话的小男孩,你也可以理解为黄轩、赵丽颖所演故事中的,那个失去母亲的小男孩。那么整个电影短片集,就有头有尾,首尾呼应了。
此外,张一山、倪妮、雷佳音所演的故事,是许宏宇导演的“发现自己”三部曲。
所以,这次年度最美表演,导演、路虎汽车的存在,有时候掩盖演员表演了。比如,雷佳音、吴秀波、潘粤明,这三个故事,单独拿出来,都是很好的汽车广告。
即使这样,依旧期待2018最美表演,一年一次,一期一会。
《2017最美表演》影评(四):表演还在
看到最美表演的分数竟然和演员的诞生差不多,说实话我有点难以置信。一分钟的表演考验的是演员,考验的更是导演的功底。不知道大家看演戏是什么标准,对我个人而言,我更关注的是故事,是剧情。一分钟虽短,但有的故事,留白,给人的感受更是深刻的,好故事给人更多的思考。
这次的最美表演最让我心疼和感动的是马丽的表演,感情真挚且动人;给我视觉冲击最强的是张一山和倪妮,让人压抑的喘不过气来(不过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形式);黄轩和赵丽颖的表演,看完更多的感受是人生艰难,但还好希望还在温暖还在,让我感受到冬日的那一缕暖阳;其他人的表演说实话印象不深,还有就是这一期确实广告植入很明显,略影响观感。
但瑕不掩瑜整体来看,这是一档真正在做表演的节目,起码从我个人角度看是的。没有做妖,没有吵热度,没有各种搞事情,这个态度就远比隔壁强太多!
《2017最美表演》影评(五):其实他们从未离开
今天看了颖宝和黄轩的这两个故事,忍不住想要写点东西。
其实起初看的是颖宝的那个故事,看了三遍,直至第三遍才隐隐约约看懂了,而后才看了黄轩的那个故事,印证了颖宝那个故事中的猜想,当我将两个故事再次串联起来看的时候,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
这两个故事是个悲剧,但是同时又是温暖的,当暖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在被褥上,烤炉里烤着蛋糕,一切都是那么温暖。孩子放学后奔向父亲的怀抱,推开门看到桌上放着新出炉的蛋糕,一句“妈妈回来了”,最是能打动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两个故事,三种牵挂,夫妻,父子,母子,不到三分钟的表演,竟能如此打动人心。
我的亲人,也是在前不久离开的,当黄轩在病房外痛哭的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了,就被那样的哭声带动了情绪,那种至亲离去带来的悲哀,就那样从心底一点一点被牵扯出来,而看着颖宝的那个故事,我就在想,离去的人,真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身边吗?忽而,就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