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11》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11》的观后感10篇

  《我11》是一部由王小帅执导,闫妮 / 刘文卿 / 莫诗旎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11》观后感(一):故事发生孩子的眼里

  王小帅的片子总带有自传性色彩,讲他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个年代,如《青红》和《我11》。《我11》以孩子的目光观察着体验着那个七十年代的世界,没有顾虑,带着好奇疑问校园里,谢觉红为什么晕倒?河边人是被谁杀的,树林里的杀人犯谢觉强没有想象的那么坏?大人们酒桌边的为什么不敢唱好听的沪剧?澡堂里人们为什么对老谢那么歧视?包括谢觉红的美貌,一幕幕映在主人公小男孩眼睛里,也从一个小的环境里渲染出了那个压抑人性的七十年代中期。而小男孩儿体内膨胀的荷尔蒙便与外界的压抑冲撞着。

  王小帅利用孩子的眼睛进行着客观的叙事,给你展现人性的善与恶,以及人生无奈。孩子往往分不清善恶,对错,而把故事抛给你,让观众自己去评判。

  而那个年代里,人们的做法也分不清对与错,造成了整个社会思想行为混乱,人们更多是自己去解决事情,而不是依靠法律政府,政府变得不可靠。谢觉强原本可以状告**犯,却最终送上了自己的性命。社会的混乱使人们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不值得的事情。

  王小帅用带有淡淡的怀旧情绪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压抑的时代,王小帅们生长在那个年代,那里有他们苦闷懵懂童年,也有身体心灵刻骨铭心成长

  《我11》观后感(二):门缝里窥视的大人的世界

  小时候我家里就是一个兵工厂的。我们家的隔壁也是一个兵工厂个。隔壁的隔壁也是一个兵工厂。。

  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这个厂里的。我的父母也是厂里的。。

  记得有次爸爸骑着28大车,前面载着我,后面驮着丙烷罐去厂区打气,路上摔了一大跤。待到厂区时候遇见妈妈,我和爸爸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其实电影中的那个时候,正是我妈妈和觉红差不多大吧。父母的那一辈才是经历了文革经历了上山下乡。这种国有老兵工场里,时间总好过得很慢,而我只是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尾巴。在小学毕业前住过筒子楼,跟爹娘洗过公共澡堂,数过粮票玩。

  小的时候,我们学校就立有毛爷爷的大牌坊。同学家住邻居,一起上下学。放学三五成群在解放里撒丫子。每天中午仅有的两个小时,妈妈会跑回来给我们做饭,搂着我们午休。晚上饭后,大人们会聚在院子里聊天,东家长西家短的。。

  那时的我们会偷偷的趴在桌角,或者透过门缝来偷窥大人的世界。比起砸沙包或者跳皮筋,有时这更能给我们带来惊险和刺激

  门缝中大人的世界很复杂。偷窥过父母争吵,同事间的闲言碎语,或者一些儿童不宜的场面。。而这些,她们要你永远不要告诉别人。。

  但那时候的人朴实率直又勤劳。就有同我的父母一般。那个年代的父母并不大懂得疼爱孩子,那时的孩子也总怨父母打得自己一身伤。但我们就这样长大了,还是这样长大了,回首,依然幸福无比。。

  《我11》观后感(三):留白

  上次看的类似这个年代的片子是和一个很久没联系朋友

  那时候《变三》全城热映,全上海只有一家影院放《钢的琴》。

  其实《钢的琴》和《我11》完全一样。但是那种质朴感觉一下子让我穿越回去。

  我没办法从剪辑摄像和导演手法这样专业角度去看,但是这电影我是三十块包场看完。感想就是它是拍给一部分人看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就不懂,为什么那四个小男生趴在双杠上吊着?讨论版给我的解释是摩擦获得快感。结尾的地方我也不懂,他们手里拎着的用来暖手的东西叫什么?

  当然,除了这些不懂电影还是勾起了很多回忆。捉迷藏打玻璃弹珠捅炉子在墙上写XX大坏蛋,还会因为白衬衫自信满满。

  每一场电影都是一次探险,跟随电影进入不一样的情景。好像我就成了那个十一岁的少年,因为多人友谊产生的矛盾烦恼。对死亡和成年人世界高度恐惧以及对性的幻想渴望更多母爱

  截止到这部电影之前,我的最少观影人数纪录是四个人一场的《岁月神偷》。只是参与到某个年代的某一个人的生活中。不需要精彩,也不用问什么时候结束。就好像看这电影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它会讲到哪里发生什么。

  直到他收到了白衬衣,他们跑着去看死刑犯人,他们在山上在河边在放学的路上。一直在跑,跑着跑着后来我们都长大了。

  《我11》观后感(四):三线

  看了些影评,没看到评论有关三线的,我也懒的一条一条翻了,要是不知道“三线”去百度吧,大三线,老三线。这都是毛主席老人家的杰作,脑中够想了三条线。我们一家子三代人就被划到那第三条线上去了。电影中经常给毛主席一个特写,还有“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标语。知道导演想说什么了吧啊,我估计王导也不是想说我对时代不满啊,不忿啊,控诉啊,隐喻啊什么什么的,只是想说这时代就是这样,毛主席他老人家太伟大了,整个时代完全被他笼罩了,没什么好,也不什么不好,就是这个情况。我们就是生活在他麾下的屁民,知识分子就是“嘴尖舌厉腹中空的”玩意儿。

  我看这片子产生共鸣,全是因为我也是三线厂长大的,只不过我陕西,他贵州。我80后,他70左右,他上一辈是上海人,我老爸浙江人,老妈河北人,大舅妈山东,二舅妈天津,二姨夫东北,小姨夫本地人。我从小不会当地话,一口的普通话,窜京腔特溜。后来长大到北京感觉怎么这么接地气儿?呵呵!当然只是口音上,性格感觉还是陕西。电影中全是上海话,闫妮还蹿两句,实在是没必要,也不地道。

  我们是四个厂,分处在四个山坳中,就是两座山之间的地方。距离省城4个小时车程,现在就一个小时了,番号我也不想说了,现在全破产重组了。

  我只是想说那个环境是怎么样的?虽然和外界有联系,但就像一个孤岛。但不像一个村子,是一个工厂,什么人都有,工人农民干部、知青,当兵的,子弟,还有高干子弟,知识分子,还分工农兵大学生大学生,名牌学生(北大、清华、交大),还有高级知识分子,甚至后来还有艺术家(一个画画的,当工人让厂里开除的,就是爱画猫)。而且给工程,还配备了医院、学校、卫生所、派出所、集市、消防、民兵,总之什么人都有,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但又有点像个村子,因为出点什么事情,全厂人都知道,不是大家相互之间有多关心,实在是太无聊了,就像现在上网一样,而且都是一个厂的人,说起了那就是没完没了添油加醋,什么杀人了,打架了,谁和谁谈恋爱了,谁又为谁打架了,谁和谁又和当地农民打架了,谁和谁又相互不对付了,谁家的老二是个二百五啊,等等等,听得太多了。连职工家属1万多人,整个就是个小社会、小江湖,我也从小就是耳熏目染,记忆犹新

  这就是导演想表现的他的童年,他童年的环境,在这地方时间呆长了,就有种情怀,有种怀念。说到底还是他对逝去的人生的一种怀念吧!

  《我11》观后感(五):从前有多前

  《我11》,82分,小哥推荐了很久,也早在PPTV下载下来,命中注定在这个上午看这本非常有诚意的片子,比《孔雀》更好更真实

  也许是导演王小帅的一段记忆合成,随着高音喇叭和革命歌曲,瞬间带我们回到1975年,那年他11。有一对单纯眼睛,一颗赤子之心,开始发育懵懂的少年,性的觉醒伴着双杠上夹紧双腿的小伙伴们,伴着偷觑着操场边默默走过已然美丽少女,伴着文化大革命的尾声,席卷而来。

  那是为了一张布票粮票节衣缩食的年代,是很多上海人跑到全国各地支边的年代。在一个大山深处,乍然听到上海闲话乡音入耳,便明白这又是一个军工厂或是其他什么厂。王小帅不用过多的煽情,截取了一段鲜活时光,通过一个平常人家的故事,从质朴少年王憨的视角看世界,和我们分享了那个年代的情怀。闫妮演的妈妈浑若天成,我喜欢这样自然的她,本是那个时代的人,演来得心应手。对丈夫一颦一笑,尽透温柔;中午从肉联厂买回的一块好肉匆匆赶回给孩子们做饭,可以高兴半天; 对孩子的生气,以及做一件白衬衫的始末,让我鼻头一酸。如果妈妈代表衣食住行的照拂慈爱和一点子暴躁,爸爸这个知识分子更是引领孩子进入精神乐园的导师。无论是摆弄一瓶怒放的小菊花儿子画画侃侃而谈,还是将自行车擦得铮亮送儿子上学,半夜三更让儿子喝男子汉人生第一口酒,点着蜡烛一起欣赏莫奈的名画,眯着眼睛在阳光漫山遍野的芦苇中带儿子写生,这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无疑是王憨(王小帅)生命中的强刺激弱刺激,是不可磨灭痕迹影响了他的一生,关于美,人性,艺术

  我爸爸妈妈也是上海人,虽然没去大山里,但一毕业后就来到贵阳,结婚十年后才生了我,我十岁的时候才回到了江南。看这电影当然很亲切,闫妮和挂着钥匙的王憨让我想起李阿姨和培培湘农,甚至是现在中午每天赶回家给女儿煮饭的晓生,哪一家都是这么纯朴度日的吧;还想起我小学时候,爸爸让我骑在自行车上沿着人民路推我回家,搭着爸爸的肩膀开心的东张西望,以及爸爸陪着我去少年宫学溜冰的日子还有父女俩吃过晚饭在苏州大街小巷骑着单车乱逛的夏天;那时候物质的匮乏让我们是那么容易得到满足,两颗大白兔奶糖就能哄妹妹高兴,上海来的大块巧克力敲碎了放在玻璃罐里可以让我在小伙伴面前得意很久;夏天到上海娘娘家做客她做的甜力糕是那么冰凉甜蜜,后来才明白就是果冻的雏形哎;妈妈带我去过一次的红房子西餐是了不得的经历,姨妈做的桂花肉也是了不得的美味,现在想来大概就是加了葱花油炸的肉丸……影片轻而易举唤起了很多回忆,甚至那个厂里两派后生打群架的样子,四个小伙子操着家伙背影立即让我想起冰2童鞋和操着链条的老基。

  谁没有烂漫青春,谁没有情窦初开,只是片中比我们大了一圈的少年不幸生在那个时代,纯真被扭曲,人性被压抑,唱歌只能偷偷摸摸的唱,很多暴力和血腥,不动声色地渲染着孩子的少年时代,美好废墟中的鲜花,零落闪光。觉红那优美的胳臂微微隆起的胸落寞孤单自卑的样子,觉强那英俊强悍又信守承诺的“杀人犯”,他们父亲悲怆的呐喊哭泣,不忍观看。只愿悲剧不再重演,让国人内心丰富饱满,让人情味和诚信回来,让天空重新蔚蓝,重建真善美从自己做起,就这么简单

  《我11》观后感(六):通过对比来对《我11》进行批评

  1、这部电影完成度很高。

  用“完成度”这么个不伦不类说法,是想表达导演至少把故事讲好了,不管是杀人事件的引出:觉红晕倒—浮尸—见觉强—知道杀人事件原委,还是青春性意识朦胧觉醒:开头“操”双杠(无意识)—偷看觉红—淋雨跟觉红近距离接触—结尾“操”双杠(有意识)—梦遗,还有老谢家的遭遇小伙伴的玩耍,白衬衫的原委,都不牵强,自然质朴如同生活本身。

  2、与《阳光灿烂的日子》对比。

  之所以这么比,是因为都有涉及文革背景下青春和性。姜文的浪漫魔幻对比王小帅的朴实客观,本来无所谓高下。但是王小帅要讲的太多,而《阳光》聚焦更专注,所以明显不如《阳光》整体更流畅,形而上方面《阳光》发散的味道更醇厚。

  3、与《牯岭街少年杀人往事》对比。

  之所以这么比,因为在摄影风格、青春目睹残酷、多线隐喻方面有类似。其中摄影风格方面,又比《牯岭街》落了下风。杨德昌的镜头风格是宗师级的,盖因统一而残酷的冷静;而王小帅的《我11》,镜头风格多变,近景、特写、远景、晃动镜头、长镜头,多种手法确实切合当时的话题表述。但是我认为王小帅导演本人(或者镜头)深入电影太深,让镜头替观众完成了太多需要观众自己体味的东西。

  杨德昌大师告诉我们,少就是多。

  此外类似的还有《我11》中爸爸一直强调的画画,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芙蓉镇》里刘晓庆扫大街时候的翩翩起舞

  最后还有一点疑惑的是:这部电影好像是法资赞助,开头也是中法双语,怎么字幕确实中英双语。

  《我11》观后感(七):性萌动

  总是对七八十年代有种莫名其妙的的向往。最初的接触是听我爹和我爷爷奶奶讲,长大后看王小波的书,还有以那个时代为背景的电影。总有一个露头的小毛孩充当掀起布盖的角色,他们内心总是被懵懂的性勾引,蠢蠢欲动,但又躲躲藏藏。那个时代的故事多,传奇多,规律多,反抗更是多更是精彩。

  文艺片里的欲望好在像青灰色的雾,多么自然的存在,又不想让人看清楚它是以什么形式存在。性,是文学、影视作品无所不涉及的永恒话题。它总是引发各种冲突,内在的和抑制不住往外漫开的,演变小故事,对身处其中的人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外围的观众窃窃私语或避而不谈。秋霜冬雪可以降掉肉体的温度,但是埋得深的欲望,还是会时刻捕捉机会,攻其不备。

  有被压制的挣脱,成功后,得到的自由是被无限放大的。对一个缺乏激情的社会,向往的只是一副有重量的枷锁,和一扇有光的窗。反而,枷锁变得轻飘飘,但是室内暗到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一样,出不出去又有何妨。

  《我11》,十一岁,开始想要接触女人,开始遗精,开始懂得咯吱咯吱响的床意味着什么,开始了青春。以王憨为视角,讲述了一件因性引起的罪恶。在下乡建设时期,十五岁的女孩被中年陈姓男子强奸,哥哥谢觉强阉割并并杀害了强奸犯,逃走,报复社会烧厂子。在逃亡中,谢拿走了王憨的白衬衫,并答应一定会还给他一件新的,但是不能告诉别人。因为想弥补和伙伴的友情,王憨将这件事当做筹码讲给了三个伙伴,被告密。侦察兵出动,并没找到谢。在烧厂子时,因火被大雨熄灭,返回再次纵火,被抓。半年后,新的衬衫寄到了王憨家里。此时,谢即将被执行死刑。

  伙伴们追赶押送罪犯的车,当听到谢也在枪决名单中时,王憨停止了脚步。记忆到此结束。那个年代发生了好多大事,荡气回肠或不胜痛惜。小事件被遗忘,记起来也是找不到源头的断绳。

  政治环境、人性剖析都表现的很隐晦,虽说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主题一致,不过这穿着小背心和裸体的影像是不能比的啊!男孩的性萌动也只限偷瞄穿着宽松衣服的女性发育的身体轮廓和精斑。如果影片管制不是这样,王小帅能拍出什么大胆的作品呢?

  《我11》观后感(八):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请允许我用一部电影的名字作为此篇评论的标题,因为,看过《我11》后,勾起了我那么多有关童年的回忆。

  我是80后,准确的说是80中,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父母不是高官,也不是有钱人,但是片子中那些简简单单的映像,都是那么的熟悉。用来装肉票布票的缝纫机盒子,嘎达作响的老式缝纫机,带大梁的大金鹿自行车,溜溜珠,还有那个年代的大白兔,做领操,都是我们童年经历过的。

  王憨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大院,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来说,很羡慕,如果谁生活在大院里,谁有那么三五个小伙伴,放学后什么都不顾的疯跑疯玩,直到大人喊着才回家睡觉;有谁被欺负了,可以一起去“报仇”,把欺负小伙伴的人狠狠整一顿,然后又会和好;或者为了一件新衣服而哭鼻子,和家长赌气,直到得到它穿上它炫耀它为止。。。太多了,可是,我们回不去的童年啊。。。

  11岁的孩子,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但吃肉却是奢侈的生活。妈妈利用中午下班的时间回家给孩子烧肉吃,即使爸爸不在家。妹妹早晨起床,每天一个的大白兔,一定是那么甜。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炸油条卖完回来,总是给我和妹妹带点小零食,鸡腿面包啊,糖豆啊,辣椒糖啊,或者泡泡糖,虽然每天只能吃一颗,但这是一个孩子每天早上醒来最大的期待。

  爸爸骑自行车,王憨坐在大梁上,这也是我的童年深深的回忆。虽然不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但是姥爷的自行车前梁,我曾坐过多少次。。。每天上学放学的接送,甚至周末暑假去田里捉虫子,我都是坐在姥爷自行车的前梁上,和姥爷一起握住车把,并不时的转过头看姥爷。。。

  而如今,姥爷去世一年半了。。。。。。

  11岁,是初中的年纪。懵懂的青春期,王憨和小伙伴们趴在双杠上,借着铁管的摩擦来找快感以至于上课迟到被老师罚站,邻居姐姐走过,他们也会盯着姐姐发育的胸部而想入非非,这些,是王憨们的童年,也是我们的童年。记得刚来大姨妈那会,我们几个女小伙伴们星期天凑在一起,讨论怎么样不会把裤子弄脏,怎么样能骗过老师不上体育课而不会让老师知道来了好朋友,或者背着大人,偷偷的去买冰棍,却等冰棍融化了以后兑着热水喝。。。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好像才过去没几年。

  可是,如今,我却进入了复杂的社会,又即将为人妇,以后更会为人母,这些小孩子的把戏,永远回不来了。。。

  曾经暗恋过班里一个男孩子,也曾因为他感冒上课咳嗽而心神不宁,不看黑板而时时瞄向他的座位,也曾放学后在自行车棚旁边的大柳树下,红着脸接过写有“星期天我们去公园玩”的“情书”而被同学们羡慕,老师调座位时有好多人都想和我做同桌,不只因为我成绩好。。。。。。

  童年啊,你可不可以慢慢走。。。。

  还有,还有打群架。阿福被欺负,他的死党会去为他报仇,拎着铁管扳手铁锹耙子,两伙人火拼在一起,只因为他们的“兄弟”被别人欺负了。初中时学校也发生过几次打群架的事情,甚至有同班的同学被邻班的捅了,只为小老鼠嘴里那句“男人打架都是为了女人”。

  男人打架,不只为了兄弟,更多时候是为了女人。

  那是发生在1975年的事情,按理说正是我父母的童年。可是,时代发展总有一些影子留在接下来,留给下一代。看完《我11》,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11岁,我的那些终将回不去的青春。

  《我11》观后感(九):你是以哪种方式成长的?

  对《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血色浪漫》一类的作品我总是没什么抵抗力:在压抑中躁动的青春、热血的顽主们、大环境的特殊和个人的成长……所以《我11》一上映我就想约人去看,闺蜜哥们们都非常鄙夷的看着我说“那有什么好看?”好吧,闺蜜适合一起看爱情片、哥们适合一起看科幻片,那《我11》我自己来看!

  整个剧场只有我自己,我脱下鞋子感觉像把电影院包了,全程很安静的看完。想了挺多的,矫情一回吧!

  你是以哪种方式成长的?其实这个问题会牵扯很多面儿,比如你的家庭环境、父母性格、社会环境、学校,甚至童年发生的一件小事儿或者你遇到一个特别的老师都会让你改变很多,要说起11岁影响我的事情,似乎真的很多,那个时候的小心思特别奇怪,既幼稚又成熟。

  那个年代毁了多少人我不知道,只是看到快结尾的时候王憨从病床上醒来,几个小伙伴给他模仿杀人犯被逮住“坐飞机”的样子时,一群小男孩笑的不行了,我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们怎么可以那么肆无忌惮的去围观并觉得这种残酷无人道的刑罚搞笑?他们已经在那种指鹿为马的方式中慢慢成长了,并觉得那是最为正确的人生方向!那就是“向毛主席保证!”

  我得好好想想,我究竟是以哪种方式成长的!不过与其苟延残喘,倒不如纵情燃烧过,也许我要是活在那个年代,已经也被枪毙了!

  《我11》观后感(十):不是所有追忆都深入人心

  不是所有追忆都深入人心

  随着,80一代的长大,一股追忆童年的风潮袭来,无论是儿时的玩具还是童年的游戏都能让这些已成熟、世故起来的大儿童们唏嘘不已,那些儿时的动画片、糖果已经幻化成童真的象征。但并不是所有关于童真和青春的回忆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起码这部《我11》就不是。

  过去的时间更适合被艺术化,这是一位老师曾告诉我的。逝去的时光,离现在越远,就越具有质感,通俗得讲也就越文艺,显然王小帅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他把故事的背景定格在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伟岸的伟人画像、纯棉蓝花背心、胸前挂着的钥匙、蓝色的的确良工装——通过这些意象确实能勾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

  知青想返城,却不料村干部把女儿强奸,儿子为妹妹报仇放火烧工厂被抓沦为反革命纵火犯被直接枪毙。这样觉得能登上知音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如果你看过某成都作家写的报告文学《中国知青梦》就能发现这样的惨剧不胜枚举。小主人公王憨的青春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把故事的时间放在了那个年代,但他并没有丢时代背景进行过多渲染,而是专注于对主人公青春期的描述。

  剧情设置上,《我11》中的几个小赤佬只能说还是小盆友,而编剧和导演又想让他们展现青春的羞涩和冲动,于是这就变的不伦不类了。作为线索,白衬衫成了少年想要吸引异性注意和爱美的关键要素,但最后又跑出来条沾满小王憨小蝌蚪的内裤,让人哭笑不得。上海一群知青工友中,偏偏有两个操着普通话的王憨爸妈;少年对性的好奇、围观武斗,作者很想引起广大青春过的大儿童的共鸣,但鉴于姜文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已经将此做到极致,故对此我无感。最让我厌恶的是王憨他爹,做为一个演员却想让儿子学画画,开始是骑自行车送孩子去学,后来亲自上阵了,卖弄起了只要学过中学美术就能知道的《日出印象》,我不反对装腔,但您能装的高档点儿么?

  如果这是王导的作者电影,我想说,你的青春成长,我不感兴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11》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