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2-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精选10篇

  《全金属外壳》是一部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亚当·鲍德温 / 马修·莫迪恩 / 文森特·多诺费奥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一):截至库布里克,战争电影快撞线了

  必须感谢库布里克,这个热爱并诅咒人类导演,用《full metal jacket》塑造了一大批好战分子和平主义者的战争观念,多么矛盾的一个事情,这也就是战争这件事,经得起任何形式的过度诠释。亲手打爆一颗头颅,溅在地上的脑浆可以是一种宗教对你的恒世诅咒,也可以是另一种宗教对你的救赎。

  当然对于越战而言,除了背着来复枪环球旅行的美国人和北越的胡志明死忠之外,其他人都是他者,即便大家伙都把越战当做一件正经事,但是所有的手头资料也都几乎是好莱坞大片式的。

  是的,只有越南人和美国人有资格去做田野调查,不过越南缺席了,就像所有的被侵略的贫弱国家的缺席一样话语权从来也都在入侵者的手中,一直都是美国观念在说事。即便,这个黩武穷兵的自由国家有着极好的反战传统,甚至在很大程度成就了60年代黄金印记,但是,仍然应该留一手永远去怀疑它说得不会是全部。

  《full metal jacket》的前半部分是一场祭祀的狂欢,它诠释了什么是全金属外套的同义词:born to kill,就是战争工具的礼教,这“吃人的礼教”本没有太多值得鞭挞的东西,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是人总归是热血动物总会血脉贲张的时候,于是kill ourself搞定了这个扭曲。库布里克的诅咒就是这个,kill ourself也没有超出born to kill的范畴。

  直到电影的结尾,库布里克才回到了正题上来,开始正经地讲故事,在这里,复仇的欲望战胜了自保的欲望,怜悯又在随后战胜了复仇,最后,又通过屠杀实现了怜悯。这个过程,击中了人心柔软的部分,是信念崩溃的过程。

  是的,截至库布里克,战争电影已经快接近撞线的那一刻了。

  或许可以回到日本侵华来,在走出了非此即彼语言环境之后,我们有了《鬼子来了》和《南京!南京》,这应该被看做被侵略国家在表达欲望上的崛起,它们出现意义大于影片伟大程度。拿姜文陆川们和库布里克们比较,当然是一件无厘头的事情,它们并没有可比性。大家的立场完全不一样,奢求一个世界公民只能是一个奢求。不过,有一个细节一直是我们没有拍出来的:鬼子轮奸中国妇女时,脑中也闪过一念,我的妻子被人强奸了我怎么办,随后鬼子又想到了这和天皇的命令没有关系,然后开始了轮奸,鬼子当然不会在此后有负罪感。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二):库布里克是一个天才

  整整22年以前的电影,但经典不是时空转换就能磨灭的。满篇充斥着F开头的字眼,甚至开篇有些荒谬的色彩,但这是一部控诉战争残酷的影片。不是靠说教,不仅靠血淋淋的场景。靠的是从导演到演员直至观众脑海中不断回响的关于战争意义的拷打。影片前段不时有人提出疑问:我们(指美军)是来帮助他们的,而这些白痴的越南人却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直到优异的杀人兵器妖兽回答了我们:什么理念?你醒醒吧,菜鸟,你以为我们是为了自由杀越共?这是一场屠杀……某种意义上,战争不过是人类之间的相互屠杀罢了。

  整部电影异常优异,有很多自然并引起共鸣语句。电影并没有依照战争电影的惯常方式,不依靠写实手法,营造悲凉、末世以至于扭曲的氛围,用甚而有一点轻松荒谬的感觉,用有如梦游般的心理感受书写战争存在的谬义,仍让人对影片肃然起敬

  不过傻瓜天兵也太脆弱了吧,或者说美国人的精神承受力真够低的,我甚至觉得……教官虽脏不离口,但还蛮人性化的啊,甚至找了小丑来教导天兵。天兵不过是被集体一人一下肥皂锤,但甚至算不上有杀伤力的打击,这样就变态了?这样就崩溃了?一边玩去吧

  洗脑性教育……果然是每个掌权者都必备的武器,即使是叫嚣着自由、平等、人权的老美。

  另外,电影的配乐实在是太出色

  看完才发现导演是库布里克(我都忘记当时想看这部的理由之一就是这枚导演了),一扫当初大开眼戒给我的负面印象,他不愧伟大的天才导演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三):细节文章

  延续库布里克的一贯风格,依然从细节处作文章。无论是训练时的独裁专制还是战争与人性的两面性,总是导演愿意寻找的话题。如果说《奇爱博士》中坐在原子弹上往下坠的家伙把我吓出一身冷汗的话,当我在《全金属外壳》里看到那个坐在飞机上向外疯狂扫射的人时,体味到了同一种恶劣的感受。所谓的微观或许并不需要加入太多大道理。当人始终处于危险之中时,所谓的“和平主义”和人的两面性的道理早已不再是可以听懂的文字。人类身上,除了本能,还是本能。而这相信也是导演最为担忧的问题。剥离道德法律的戒备,再也不屑于政治上的诡计和伎俩。此时的人才是一个具有最真实灵魂的人。而就是这个最真实的人,身上往往最具有动物最野蛮本性。一旦被挑衅,绝无思考的空隙,只有野蛮的反抗,不懂不合时宜,只知用发泄排除自身的恐惧。而当一切恢复常态,其后果严重,却依然要人类自己收拾。难道这就是生命真谛吗?还是命运向我们开的玩笑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四):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DIR: STANLEY KUBRICK

  TITLE: FULL METAL JACKET(1987)

  ASIC STORY ANALYSIS

  1.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2.When (does the movie take place)?

  3.What (is the story about)?

  (point of vie to subject)

  4.How (do the formal elements work to tell the story)?

  (do you feel watching this)?

  当Larry在黑板上写下这个片名时,我很土的发现自己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我和后排的男生同时说出“全金属狂潮”,然后直接鄙视自己。

  Larry只放了片子的前半部,放到Gomer Pyle把教官枪杀的部分。放完了Larry便开始问我们,怎么算是个好故事。他说能让他有所感触发他深思的故事就是好故事,所以这个故事是个好故事。这一点我倒是可以同意。

  这个片子绝对是个经典,能让无数后继者不断的模仿模仿再模仿。开篇第一分钟我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剪头发场面亦出现在04年俄罗斯票房灵药《第九连队》("9 pota")里面,用句流行的话说,这应该是在“向大师致敬”。不过第九连队向大师致敬的有点过了,里面很多细节都藏着《全金属外壳》的影子。而我看张艺谋又在《集结号》里向第九连队致敬了一两下。看来古今中外亦是可以一脉相承的。

  我跟我旁边的姐们儿说:“好好把字幕背下来,全美国的骂人话你就基本上都会说了。你能骂一分钟不带重样的。”可能是美国人自尊心太强,打着骂着大家就心理变态了。可看看人俄罗斯第九连,越打越骂感情越好,越能体会教官良苦用心战友间越情深义重。

  美国一前总统说,还好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否则我们会爱上他。

  还好我看了全金属外壳,否则我不会爱上战争。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五):全金属外壳之外的善与恶引发的矛盾。

  说起《全金属外壳》,我的脑海里不得不想起72年的发条橙。同是讲述一场善与恶的矛盾,我们先从我最爱的电影《全金属外壳》开始聊。

  电影画面从入伍理发开始镜头,在战争动乱的时代,新兵连少校开始着手把涉世未深的少年们打造成杀人机器,而刚刚入伍的小丑因为自己的顶嘴而受到了惩罚。世界似乎是简单的,他们眼中即将到来的战争似乎还遥不可及,所以电影以一种稍微轻松的感觉开启前奏。

  三个月的新兵营里,傻瓜比尔因为自己的偷吃和任性,总是拖了大家的后腿,直到所有人忍无可忍,把比尔狠狠打了一顿之后,比尔总算是变的愈发阴沉。小丑是新兵营里的和平爱好者,他总是默默帮助傻瓜比尔,直到比尔慢慢进步,获得了毒嘴少校的认可,小丑也晋升成了班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在那个夜晚,所有人都殴打完比尔以后,小丑犹豫了几秒才开始跟着打,似乎在所有人设立的规则中,你若不跟风,就会遭到淘汰。显然你并不想那么做,但你不得不那么做。这也是一个小小的矛盾,但你不会太注意他。

  转眼间三个月的新兵生活过去了,每个人都被分配到了国家需要的地方,大多数人被发配越南,参加越南战争。然而小丑却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还是在夜晚,小丑拿枪杀死了少校,自己也吞枪自尽。世界似乎还是那么简单,要说这也是比尔的世界,他的世界就是需要自尊,若没自尊,他就没必要活着。

  进入越南战场后,小丑被发往新闻编辑部,不过他仍然需要跟随部队,部队就像一个大杂烩,什么样的人都有,最大部分的人就是酷爱杀越南人。是的,他们都是杀人机器,甚至这些人还开着直升机去扫射无辜农民。跟随去前线的小丑目睹了这些事情,他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自己有善良的内心,一方面又无法脱离这些杀人群体。甚至在自己的头盔上刻上了kill to born.

  一次任务,他看到前线战士被狙击手打死,他冲到大楼上,看见一个越南女战士孤身奋战,他逮到这个女战士,周围的战友纷纷冲上来大喊:kill her.故事似乎又回到了狠揍傻瓜比尔的那天夜里,他只有跟着大家的呼喊声,开枪杀死了她。若当时只有他一人,他绝不会那么做。

  那么何为善与恶?导演也许不想说明什么,甚至放在小丑自身,他也不知道那样的决定是否正确,库神也许只是想让观众思考这个矛盾性。关于善与恶的标准

  那么发条橙呢?也是善与恶的极端,这次不再是战争年代,政府只是单纯的想把犯罪率下降。和平年代里,不再需要杀人机器。

  艾利克斯是个小混混,是个四人帮的头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就是社会里所谓的寄生虫,在无聊生活中找寻一些快感。当然,一次抢劫中,他强奸了作家妻子,当然也使作家永远坐上了轮椅。当然在他入牢中,结实了一个牧师,牧师教给他"正确"的善恶观,他似乎也想尽快出狱,但毕竟二十年的刑罚太过漫长,刚好政府新出台一项政策,参加新的调教实验两周,即可出狱,对于自由渴望的艾利克斯参加了这个实验。

  艾利克斯的家庭还是很完美的,父母都有殷实的工作家境也很不错。但是为什么艾利克斯会变成连父母都不了解的杀人犯呢?恐怕还要归功于家庭教育

  在两周的实验后,艾利克斯一想到他所犯的恶,就会呕吐,似乎他绝对不会再对恶发生半点兴趣了,甚至性欲也全无。牧师指责这个实验是惨无人道的,但是实验已经进行完成,艾利克斯也不会再使用恶,他虽脱胎换骨,但是却痛苦至极。

  与全金属外壳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年代,所对于恶的看法也不一样,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小丑的善似乎变成了"伪善""虚伪",而这种来自于自身的善,也顺当地变成了恶。

  而和平年代中的恶,仅仅是于现代发展毫无利益而已。那这么说的话,善恶并不是靠杀人来决定的,而是靠社会发展的进程决定的,我想,这些孤独的恶,其实也是真正的受害者。

  比如艾利克斯被自己童年同伴警察虐待,小丑被排挤的焦虑。这些恶反倒成为了真正的受害者。到最后时刻,我们应该同情这些所谓的恶人。因为他们并不能如此生活一辈子。

  库布里克带给我们视觉冲击的时候,也涉及到了哲学方面的思考。我觉得这才是看库神电影最大的收获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六):邪恶在攀升—— 战争是人性邪恶面的排泄口

  《全金属外壳》是斯坦利 库布里克导演的一部描述美国海军陆战队与越战的战争片。整个影片充满了对战争中的人性的思考。

  影片的展示部分,重点讲述的是士兵们在美国陆战队训练基地接受的残酷训练。讲述的中心是备受教官打击和讽刺的胖子莱尔的人性中邪恶面爆发的过程。人性的残酷的激发,需要一种激发的机制。在影片中这种机制正是残忍的陆战队训练。当士兵们在训练中声嘶力竭,精疲力尽时,也是他们那能掌握的文明力量的衰退时刻。潜伏在内心深处恐怖力量,慢慢上升,攀延,扼住他们的神经,支配他们的一切行为。无情的训练教会他们冷酷无情,所以,面带微笑的莱尔面露凶狠的枪杀了教官,最后自己含枪自尽。

  训练中多次提及性器官,性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长官教士兵们视枪为女孩子,“他是你们唯一可获得的性器官,你们和这铁与木质的武器结婚,你们将对他忠贞不二”。士兵们高歌“Four inches ~this is my rifle! This is my gun”。这种枪与最原始欲望的结合,是人类原始兽性,征服欲望最完美的诠释。

  枪作为一种冷兵器,它本身包含着一种嗜血的习性。正如教官所言“世界最致命的武器是陆战队士兵和他的步枪。如果你们期望在战争中生还,必须利用你们杀人的本能,步枪只是工具,冷酷的心才能杀人,,你们杀人本能如不清楚坚强,你们在生死关头会犹豫不决,你们不愿意杀人,便成为死的陆战队员。”当士兵们把枪视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自己也就变异成了一种冷血动物,真正的成为全金属外壳的机器人。

  战争是人性的邪恶的排泄口,年轻的美国士兵,怀着肆意杀戮的激情在等待赶赴前线。飞机上美兵兴趣盎然的扫射越南平民,为自己杀了157名越南人和50头水牛而骄傲。甚至厮杀妇孺,云因只是这样的杀戮更容易。正如美兵所说,回到美国,就没有人供我们射击。战争,在这些年轻人眼里,仅是一种疯狂的现实版的cs 野战。

  影片中士兵们在越南一段,欢乐嘻哈风格的音乐与战火熏烧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地记者记录战争实况的工作,被在战争中去求快感的士兵看做拍电影。恍惚中观众似乎都已经随年轻士兵们欢乐轻松的笑忘掉了这是在战场。“是你吗?约翰维恩?这是我,摇动摄影机,是越南电影。”年轻人对战争的调侃轻松而自在。他们对战争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几声炮响,而没有意识到他们身处战场,而不是他们的电玩城。

  美国青年生活在全世界发生战争最少的美国大陆。他们潜意识里对杀戮的渴望,催促着他们年轻的生命奔赴战场,体验杀人的痛快。在越南战场杀人不受任何道德伦理法律的谴责和制裁,彷如游戏却真实可感。

  然而,当他们真正卷入战争里,便没有先前的狂躁。只有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直面死亡,目睹兄弟朋友奄奄一息的人,才真正体悟到:所谓战争,不是一场挥洒英雄泪,求得豪情志的表演。它是一个生命用冷兵器对另一个生命的掠夺。无所谓众生之情,只有你死我活的真理。

  小丑是影片的人物,也是矛盾始终的角色。象征和平的徽章和带有“天生杀人”字样的徽章是他性格完美的体现。小丑自己阐释为是人类的双重性。人类本身就有嗜血性。在文明社会的制约里,人的邪恶与嗜血性被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所禁锢。当人类投身在赤裸裸血腥的战场,没有了束缚,杀人的欲望得到了宣泄。小丑渴望杀人,渴望成为街区里第一个杀人的男孩。在影片高潮,越南狙击手奄奄一息。其他队友主张让她痛苦的自生自灭,而小丑却坚持不能丢下她——一个人在废墟。最后的小丑还是不能做到冷酷无情。虽然他得到了队友的嘲讽,却让我们看到了经历过战争洗礼后的人性的光点。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七):无人可逃

  当枪声响起的那一刻,Joker的眼神终于变得绝望而冰冷,这场残酷而荒诞的战争,最终还是无人可逃。

  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

  在电影开头,主角们目光呆滞地被理发师剃去头发,为即将到来的服役做准备,导演为这一段配了休闲的乡村民谣,散淡的音乐加上漫不经心的歌词,唱的却是美国人民对越战的无奈和茫然,美国的政客们为战争冠上了“自由”、“解放越南人民”等听起来高大上的理由,将一批批青年男子送上战场,这批也不例外,他们即将被送往孤岛接受战争前的魔鬼训练。

  训练很残酷,在军营里纪律就是一切,士营长的职责就是打破每个人的尊严,将一批批的人训练成战争机器和死亡战士。在这里,强者才能获得尊重,胖子雷诺率先成了悲剧,从开头来看他原本应该是在家里被娇生惯养起来的傻白甜,微胖高大的身材和仿佛与生俱来的笑脸让他看起来憨憨的,在现实应该是属于那种大白型吉祥物,然而战争并不是温柔的家乡,每天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他立马成了队伍的拖后腿的累赘,于是士营长的大多数训斥和辱骂都倒向了他,直到Joker成了他的小队长并一步一步耐心仔细地教他,Joker对雷诺的善意让雷诺再一次体会到了被关爱被尊重的感觉,可这一切在士营长进一步的残酷训练中瓦解了,他为了进一步刺激雷诺,他命令只要雷诺一犯错误,全队受罚,长此以往,每个人对雷诺都怀恨在心,在一个夜晚,队友们终于忍不住胖揍了雷诺一顿,Joker在犹豫后也揍了几下,刚开始的一下可能只是象征性的,但随着Joker的放开,平日积攒的怨恨终于迸发了出来,他下手一下比一下重,这是Joker第一次情绪的爆发,军营的生活激发了他的戾气,那一瞬间,他所有的同情怜悯都土崩瓦解。

  那夜之后,雷诺奇迹般地脱胎换骨,get了神枪手技能,训练也是遥遥领先,士营长开始对他赏识有加,然而与此同时,雷诺开始变得冷酷而嗜杀,他由雷诺转换成了一个杀人机器,而这在毕业那天到达了顶峰,雷诺射杀了他一直以来的噩梦士营长,并决然吞枪自杀。泯绝人性的军营训练终于成功将人的一切抹杀,大兵们可以上战场了。

  毕业后的joker选择去了战后方做一名战地记者,可后方相对悠闲轻松的生活反而激起了他杀戮了欲望,之前在军营的洗脑训练终究还是在他潜意识里埋下了种子,带着这样的心情,他带着好友劳特曼赶往前线,此时的Joker头上带着“Born to kill”的帽子,胸口却别着代表和平的徽章,他虽然身在战场,却依旧想保持自己良善的一面,一面他为国家而战斗,一方面他还是热切期盼着和平,他用人的二重性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杀戮才是活下去的方法,只有你的枪毙敌人更准更狠你才能存活。最后的战场上,眼见着同伴一个个被阻击后,小队的剩余人员终于抓住了阻击手——一个越南少女,在Joker和少女对峙的瞬间,劳特曼冲上来击伤了少女,他曾是个从来不相信自己会染上鲜血的少年,然而在对少女进行残忍地扫射后,劳特曼爆发出一阵疯狂的大笑,他认为自己成了英雄,而Joker在长久的挣扎后终于咬牙举起了手枪,结束了少女的生命。

  他最终还是背负了杀孽,他胸口的和平徽章也终于泯于黑暗。

  这段导演对战争的刻画很是有趣,他用一段嬉皮的背景乐来搭配炮火连天的战场,让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诡谲和荒诞,对大兵的采访更是强有力地讽刺了所谓战争的目的,打着自由的旗号实施侵犯他国的战争,从头至尾只是个笑话。

  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每次战争都是一次次的屠杀的累积,无论是对生命还是人性,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所有的战争,都是政客们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罢了。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八):浴血之花的绽放与凋零

  整体上感觉基调很不相符,前半部分觉得整体是政治讽喻,直到到了胖子用枪 从嘴巴里轰掉勒自己的脑袋,觉得岂止是用一个“残酷”二字可以形容!当人一步一步的逼迫着侮辱,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适应的。原来以为这个教官可能一直还可以消遥自在,而胖子最终会因此失去自己的人性和理智,用枪干掉整个排,这样的话悲剧意义会跟浓郁一些。然而库布里克要我们知道即使是一个逼疯了的疯子,他也知道迫害他德人是谁——但是他不能想整个战争报复,他不能向发动战争德人报复,于是他轰掉了直接的迫害人,再轰掉自己为此负责。他这是最狂暴的控诉,绝望的惨烈的,是最残酷的当事者的永远醒不了的恶梦。

  战争不会因此而打一个小小的顿号。陆战队最精勇的战士们唱着最幼稚却最直接的歌赶赴了战场,完成他们为国捐躯的职责。主人公当上了战地记者,他的镜头报道的是最荒诞而震撼人心的事情。大兵们说着最下流的话发泄着心理的恐惧和愤懑,他们觉得自己是委屈的,用自己的自由去争取这样一群愚昧无知者的自由,却不得领情,他们在镜头前喋喋不休,说着连自己都不想笑的冷笑话,他们无动于衷,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想野兽那么的行尸走肉。他们一口一句“fuck”,却没有意识去想这骂的对象是谁。

  后方是阵地的和平领域,每天有着枪炮声遥远的隐隐传来。只有身历硝烟中,只有看着自己身边的人倒下时,才能由麻木变成无助,由无助变成恐怖,由恐怖变成绝望,只有在绝望中,绝望者才能看到生命之花在浴血中怒放,那残余的生命在延喘着最后的气息,那生命那么美好,应该是属于爱和做爱的年纪,却因为一个冷酷的笑话,沦落在无人的战场腐烂,缓慢、清醒、痛苦的死去。小丑的一枪是解脱,甚至是祝福,为这个巨大的错误下碾碎的人无奈的到一声走好。

  小丑是小丑吗?或则在战争话语中,那些没有忘记自己信念的人,那些坚持自己的和平主张的人,他们都没有力量去争取去抗议,他们被送往了战场,去为他们所反对者捐躯,所以他们就成了小丑。

  福柯说,疯狂、非理性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医学意义的概念,他是定义正常的对立物,是社会排斥/隔离机制的产物。同样,小丑也是如此,谁是小丑?是在战场中坚持胸前别着和平勋章的人?是即使在危险也要坚持要去救伤者的医生吗?是只能通过杀死女人来拯救女人的人吗?或许我们只能说,该谁来定义,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强悍者,是强悍者为背后的力量代言。因此,是力量在定义一切,愚蠢的,必须的。

  作为电影的观众,我们因为一张屏幕,隔去了一切的大悲大喜,我们只是别人人生中无聊的看客,我们环顾四周,电影院的猩红色的软绒椅子提醒了我们的超越,可是着人生难道不是一样的叙事结构讲述不一样的故事情节吗?曾几何时,我们的血肉之驱就被社会规训和自我改造成为全金属的外壳,我们在这个人造大森林里战战兢兢,时时刻刻整装以备的生活,我们无视自己良心的血肉在暗夜哭泣,我们不顾精神在野地里奄奄一息,我们寻找、防备、武装、无休无止的和另外一个漫游者斗争。我们不能停止斗争,因为我们斗不过森林的建造者,就只有遵循着他的游戏规则,要么杀了自己,要么残杀别人。想到这里,不由得就想起了那愚人节残杀自己的哥哥,有一天,我们斗累了,该怎么办呢?我冷汗直冒却不由得热泪盈眶。

  以此文字,立此存照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九):美国的战术

  看了这么多美国战争片,觉得他们打仗很少用我们东方人使用的战术。不研究一下地图,如何迂回,埋伏,包抄敌人。就仗着自己武器好,总是走到哪直接正面迎敌,觉得处于弱势了就调坦克和飞机过来。 个人觉得他们如果能研究一下战术,会对美国军队的战斗力 更加好。当然,不打仗是最好的。

  前半段很搞笑,很押韵。决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刚看了 英剧 殊途同归 第一季的第二集,里面一个士兵被长官虐死了,影评说跟这部电影情节像,于是我就找来这部电影看一看。

  英美两国虽然同宗同族,但性格差别挺大的。美国片即使是描述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也会带些幽默,带些美国人的乐观。就算他们执行的任务很危险,也会表现出很酷的样子,无论如何还笑的出来。

  英国人比较内敛,比较像中国人。描述残酷的事情的时候觉得很压抑,很变态。 尽管英美两国的影视都有揭露黑暗的,但看美国的就总觉得 还算合理 能接受,看英国的有些就觉得很变态,还有点像天朝。由于他不好的一面像天朝,就更加引人不爽。 所以英美两国,我真的更喜欢美国。 不知道殊途同归 第一季 第二集里的内容是真的还是乱编的,如果是真的话,那只能说 英国跟美国差距也挺大的。还是看美国片心情舒畅!

  关于本片里的自杀的胖子,只能说他不适合参军,他太脆弱了,一点委屈受不了,一点苦吃不了,遇到些不好的事情就不想活了,看来他从小都是享福长大的,没吃过苦,太娇弱了。温室里的花朵干嘛去参军呢?影片中的教官,唱的歌都挺押韵的,很有激情,其实挺有意思的,却被他一枪嘣了,唉!

  适度的外部刺激,一点小小的侮辱其实对人是有帮助的。可以让人知耻而后勇!但是如果太过了就不好了,会让受压者崩溃。如何把握这个度?貌似没法把握,我们只能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后面那个越南狙击手,真是打美军的脸。这么多人被一个人制住了,不调坦克不敢上。美军在战术 和很多问题上 还有 需要提高的空间啊,不能太依赖 高科技。这点中国做的比较好,可是中国的训练应该更变态吧,那个胖子在中国部队里估计得自杀很多回。乱讲一堆,不说了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十):丢掉机枪成个家,计划生育一大把

  战争除了那些亲身经历的人对它深恶痛绝之外,没有人真正对它痛彻心扉。所有上战场的都是小丑,当然不是他们愿意当小丑,而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棋子,战场上的士兵身不由己,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乐在其中,亲历战争前线人的死活关卿何事,你制定了周详的作战计划,你从中斡旋,你为了里子面子不惜要人为你叼住战场上那块发臭的腐肉,你白天可以泡壶茶,晚上还可以去搂着女人寻欢顺便做做爱梦,没有噩梦你会不舒坦,一个人做也就罢了,还要让他人陪着你做噩梦。可追根究底这些义正辞严,血肉相搏,枪林弹雨中血肉横飞,不过就是为了所谓地盘,利益或者尊严。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是对疯狂战争的彻底嘲讽。

  疯狂的机械训练。

  这一部分最大的嘲弄是胖士兵的笑容。本来我可以躺在床上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本来我可以躺在女人的怀里按摩乳,现在却被拉在基地训练,爬墙跑步,上桩挨饿,为什么我不能笑,流氓的教官就是让你笑的,流氓的动作就是逗你玩的!笑出来就是不严肃,但我知道你笑了,在看的时候笑得声音像打呼噜。枪,你是我的女人,我的性器,我的爱情,我机器人的证明,我天生杀人狂的舞台。你看了,你笑了,你就崇尚杀戮了。

  训练合格之后我与枪交合为一,我的皮肤就是枪的皮肤,我的阳具就是瞄准器,子弹是我的精种子。我抱着它睡觉,我和它翻云覆雨。它的名字叫莎莲,它干净漂亮,它肌肤润滑,它的眼睛是我的眼睛,它的第二春和我约会,它的第一春不知送给了谁,一层薄膜意味着虚无,它让我兴奋,让我夜不能寐。我射向你,最后却让我精尽而亡!

  疯狂的前线战场。

  放下枪,于是我放下生命,于是我没有灵魂,我逛窑子,我下馆子,我与站街女讨价还价,我与知己拿姐妹调情开涮,打情骂俏,我用五美金换来床上的覆雨翻云,我在问讯处每日十次自渎上瘾,放下枪我便放下生命,放下灵魂。

  放下枪,我在报道,报道人道,报道我们对对手宽容大度,端茶砌水,血中送药,恩,这些远远不够,我还在报道,报道对手死亡,一批批倒下,像坦克压过的嫩草。数字不重要,我叫十人死不会一人亡。数字鼓舞士气,数字比女人的身体更让人高潮跌宕。

  扛上枪我身临前线战场,我誓死捍卫我的枪,我的生命,我漂亮的莎莲。我戴着和平的勋章,我戴着天生杀人的帽子,我向天空和平民开枪,他们跑了,跑动的脚步代表心虚,岿然不动是老资格,胆大妄为。我扫射,向着空白的墙壁,我扫射,对着不见人的废墟,我扫射,我的枪和我步调一致,和我一同High到抽搐。

  我的枪,你欺骗了我,你让我挽着死亡的胳膊跳舞,你让我解读死亡的诗章,你让我杀死你的姐妹,你美妙的面庞,你祈求射杀的眼睛和臂膀。我咬牙切齿,赐你安乐,赐你安息,让你从此不用再忍受。

  我放下枪,居然没有丢掉生命,我身强体壮,意识清醒,情绪稳定,还能回想梦里与校花缠缠绵绵我是沙。丢掉枪我就要回家,回家米奇老鼠叫喳喳,找个老婆成个家,生养孩子一大把,上过战场的人都是tough guy,容易满足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全金属外壳》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